卷之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讷穆、同卓禮克圖親王、駐綽爾曼城中。
殲察哈爾兵。
獲其駝馬來獻。
及聞太祖皇帝賓天、随遣弟滿朱習禮來進香。
又初次征明燕京時、爾父率所部兵來會。
遂爾病逝。
故以爾祁他特、為多羅郡王。
○甲戌。
戶部議戶科右給事中董笃行、請頒刻易知由單。
将各州縣額徵、起運、存留、本折分數、漕白二糧、及京庫本色、俱條悉開載。
通行直省、按戶分給。
以杜濫派。
應如所請。
從之。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定西大将軍端重親王博洛等、奏克汾州。
斬僞巡撫姜建勳。
僞布政使劉炳業。
岚縣、永甯州、俱平。
○端重親王又報、平陽汾州等處賊渠葛仲京等、陷孟城驿。
張姓王姓二僞總兵、犯兩紅旗營。
雷和尚、張五、圍绛州。
劉光裕、陷嶽陽縣。
胡邦秀、盤踞老君廟。
官兵俱擊敗之州縣悉平。
○乙亥。
阿達哈哈番希孚奏言、希孚曾奉使蒙古。
官不過一等阿達哈哈番。
後于希孚者、俱得優升。
攝政王以自請升遷、從無此例請下内大臣錫翰等議其罪。
衆議希孚前經罪褫。
旋蒙複官。
班于内大臣之例。
服色恩賜、亦如内大臣。
乃輕豢養之恩。
自求遷擢。
情罪重大。
應棄市。
疏入。
得上□日、希孚免死。
革職為民。
不許随朝及往來諸王府、并各大臣家。
○贈海州殉難知州張懋勳、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
蔭一子入監讀書。
州同李士麟、為海州知州。
○丁醜。
更定宣大二鎮官兵經制。
宣大總督标兵二千名。
分二營。
中軍副将一員。
兼管左營事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旗鼓守備一員。
掌印都司管屯都司、巡捕都司、各一員。
俱移駐陽和。
陽和副将、中軍守備右衛副将、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一千名。
陽和道、分守道、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二百名。
大同城、操守一員。
驿兵一百名。
平魯、井坪、天城、威遠得勝、助馬新平等路參将、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四百名。
右衛、山陰、應州、馬邑、高山、聚落、懷仁等城、守備各一員。
兵各二百名。
宏賜、鎮川拒牆、鎮邊、破虎、滅虎、鎮羌、将軍會殺虎迎恩、破魯、保安、拒門、威虎、鎮門、鎮甯、滅魯、鎮魯、保平守口、牛心、西安、乃河雲崗、鎮口、敗虎、阻虎、平遠、威魯、甯魯、雲石等堡大水、瓦窯二口、操守各一員。
兵各一百名。
宣府鎮總兵一員旗鼓守備一員。
兵二千四百名。
分三營中營中軍遊擊一員管中營事中軍守備一員左營、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右營、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
撫标、旗鼓守備一員。
兵一千二百名。
分二營。
左營、中軍遊擊一員管左營事、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東南城守西北城守、守備各一員兵八百名獨石西城懷來、右衛、柴溝龍門所葛峪等路、參将中軍守備各一員兵各五百名蔚州萬全左衛、懷安、龍門等城、守備各一員。
兵各三百名新保安、守備一員兵二百五十名赤城、屯牧、懷來等道标中軍守備、各一員兵各二百名。
洗馬林、西陽河、滴水崖周四溝、四海冶、長安嶺、東城、舊保安、廣昌等城。
深井、膳房、鎮安、雲州、礬山、靖安等堡張家、新開、新河、大山等口。
永甯、柳溝二路。
守備各一員兵各二百名。
宣府驿、操守一員。
兵二百名。
雞鳴驿、土木榆林二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一百五十名。
延慶州、操守一員。
兵一百名。
桃花、馬營二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八十名。
雕鹗堡、操守一員。
兵六十名。
黑石嶺、青邊口、大白陽、小白陽、鎮甯、清泉、君子、趙川、長伸地等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五十名。
○庚辰。
鄂爾多斯部落郡王額林臣等貢駝馬宴赉如例。
○壬午。
宴武進士于兵部。
賜一甲一名抱一甲胄帶鞾、腰刀、弓、箭等物。
其一二甲、銀各十兩三甲銀各八兩着為例。
○癸未。
孝慈武皇後忌辰遣官祭福陵。
○甲申刑部奏靖南王下旗鼓劉養正牛錄章京張起鳳等、兵丁馬四等六人隐匿包衣董得貴牛錄下鞍匠王可義家人王三等。
梅勒章京陳紹宗、阿達哈哈番張承勳、知情招誘。
牛錄章京魏國賢、不容搜查。
使之脫逃。
得實。
俱拟斬。
籍其家。
奏入。
得上□日、兵丁馬四等六名、俱正法。
劉養正、張起鳳、陳紹宗、張承勳、投誠有功。
從寬免死。
籍其家之半。
魏國賢、亦免死。
鞭一百。
○升署總兵張勇、為都督佥事、充鎮守甘肅總兵官。
馬進寶、為都督佥事、充鎮守金華總兵官。
張傑、為都督佥事、充鎮守定海總兵官。
○以都察院副都禦史哈喇庫、為都督同知、充鎮守延綏總兵官。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宋權、乞假葬親。
允之。
冬。
十月。
丙戌朔。
享太廟。
遣固山貝子鞏阿岱行禮。
○頒順治七年時憲曆。
○順天府舉行鄉飲酒禮。
○丁亥。
授投誠官吳紹禮、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窦三畏、韓應琦、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戊子。
封多尼、為和碩親王。
傑書、為多羅郡王。
貝子拜尹圖、吞齊、尚善、鎮國公嶽樂、喀爾楚渾、宗室杜蘭、巴爾楚渾、巴思翰、祜世布、俱為多羅貝勒。
鎮國公錫翰、吞齊喀、輔國公特爾祜、穆爾祜、紮喀納、薩弼、努賽、富喇塔、蘇布圖、宗室強度、溫齊、佛克齊庫、俱為固山貝子。
輔國公巴布泰、德馬護、聶克塞、額克親、席特庫、宗室恭阿、馬爾圖、僧額、馬山、俱為鎮國公。
二等鎮國将軍恭安、為輔國公。
宗室郭蓋、郭賴、俱為二等鎮國将軍。
一等奉國将軍班布爾善、噶布喇、二等奉國将軍幹圖、奉恩将軍噶達洪、拔都海、衛黑、祜錫布、宗室華善、薩穆哈、巴圖、巴哈納齊七步、阿喇米、俱為三等鎮國将軍。
奉恩将軍穆臣、海蘭、額奇宗室托克托慧、席布錫倫、舒翁固圖、伯奇、伯爾格、杜爾霸、祜世布、能額、英額、英額理、俱為三等輔國将軍。
○己醜。
賞使鹿部落峨羅克屯貢使尼雅喇烏爾等、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下貢使阿濟圖、峨木布等、袍、帽、朝服、緞布等物有差。
○辛卯。
禁伐昌平故明陵寝樹木。
○駐
殲察哈爾兵。
獲其駝馬來獻。
及聞太祖皇帝賓天、随遣弟滿朱習禮來進香。
又初次征明燕京時、爾父率所部兵來會。
遂爾病逝。
故以爾祁他特、為多羅郡王。
○甲戌。
戶部議戶科右給事中董笃行、請頒刻易知由單。
将各州縣額徵、起運、存留、本折分數、漕白二糧、及京庫本色、俱條悉開載。
通行直省、按戶分給。
以杜濫派。
應如所請。
從之。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定西大将軍端重親王博洛等、奏克汾州。
斬僞巡撫姜建勳。
僞布政使劉炳業。
岚縣、永甯州、俱平。
○端重親王又報、平陽汾州等處賊渠葛仲京等、陷孟城驿。
張姓王姓二僞總兵、犯兩紅旗營。
雷和尚、張五、圍绛州。
劉光裕、陷嶽陽縣。
胡邦秀、盤踞老君廟。
官兵俱擊敗之州縣悉平。
○乙亥。
阿達哈哈番希孚奏言、希孚曾奉使蒙古。
官不過一等阿達哈哈番。
後于希孚者、俱得優升。
攝政王以自請升遷、從無此例請下内大臣錫翰等議其罪。
衆議希孚前經罪褫。
旋蒙複官。
班于内大臣之例。
服色恩賜、亦如内大臣。
乃輕豢養之恩。
自求遷擢。
情罪重大。
應棄市。
疏入。
得上□日、希孚免死。
革職為民。
不許随朝及往來諸王府、并各大臣家。
○贈海州殉難知州張懋勳、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
蔭一子入監讀書。
州同李士麟、為海州知州。
○丁醜。
更定宣大二鎮官兵經制。
宣大總督标兵二千名。
分二營。
中軍副将一員。
兼管左營事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旗鼓守備一員。
掌印都司管屯都司、巡捕都司、各一員。
俱移駐陽和。
陽和副将、中軍守備右衛副将、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一千名。
陽和道、分守道、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二百名。
大同城、操守一員。
驿兵一百名。
平魯、井坪、天城、威遠得勝、助馬新平等路參将、中軍守備、各一員。
兵各四百名。
右衛、山陰、應州、馬邑、高山、聚落、懷仁等城、守備各一員。
兵各二百名。
宏賜、鎮川拒牆、鎮邊、破虎、滅虎、鎮羌、将軍會殺虎迎恩、破魯、保安、拒門、威虎、鎮門、鎮甯、滅魯、鎮魯、保平守口、牛心、西安、乃河雲崗、鎮口、敗虎、阻虎、平遠、威魯、甯魯、雲石等堡大水、瓦窯二口、操守各一員。
兵各一百名。
宣府鎮總兵一員旗鼓守備一員。
兵二千四百名。
分三營中營中軍遊擊一員管中營事中軍守備一員左營、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右營、遊擊一員中軍守備一員。
撫标、旗鼓守備一員。
兵一千二百名。
分二營。
左營、中軍遊擊一員管左營事、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東南城守西北城守、守備各一員兵八百名獨石西城懷來、右衛、柴溝龍門所葛峪等路、參将中軍守備各一員兵各五百名蔚州萬全左衛、懷安、龍門等城、守備各一員。
兵各三百名新保安、守備一員兵二百五十名赤城、屯牧、懷來等道标中軍守備、各一員兵各二百名。
洗馬林、西陽河、滴水崖周四溝、四海冶、長安嶺、東城、舊保安、廣昌等城。
深井、膳房、鎮安、雲州、礬山、靖安等堡張家、新開、新河、大山等口。
永甯、柳溝二路。
守備各一員兵各二百名。
宣府驿、操守一員。
兵二百名。
雞鳴驿、土木榆林二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一百五十名。
延慶州、操守一員。
兵一百名。
桃花、馬營二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八十名。
雕鹗堡、操守一員。
兵六十名。
黑石嶺、青邊口、大白陽、小白陽、鎮甯、清泉、君子、趙川、長伸地等堡、操守各一員。
兵各五十名。
○庚辰。
鄂爾多斯部落郡王額林臣等貢駝馬宴赉如例。
○壬午。
宴武進士于兵部。
賜一甲一名抱一甲胄帶鞾、腰刀、弓、箭等物。
其一二甲、銀各十兩三甲銀各八兩着為例。
○癸未。
孝慈武皇後忌辰遣官祭福陵。
○甲申刑部奏靖南王下旗鼓劉養正牛錄章京張起鳳等、兵丁馬四等六人隐匿包衣董得貴牛錄下鞍匠王可義家人王三等。
梅勒章京陳紹宗、阿達哈哈番張承勳、知情招誘。
牛錄章京魏國賢、不容搜查。
使之脫逃。
得實。
俱拟斬。
籍其家。
奏入。
得上□日、兵丁馬四等六名、俱正法。
劉養正、張起鳳、陳紹宗、張承勳、投誠有功。
從寬免死。
籍其家之半。
魏國賢、亦免死。
鞭一百。
○升署總兵張勇、為都督佥事、充鎮守甘肅總兵官。
馬進寶、為都督佥事、充鎮守金華總兵官。
張傑、為都督佥事、充鎮守定海總兵官。
○以都察院副都禦史哈喇庫、為都督同知、充鎮守延綏總兵官。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宋權、乞假葬親。
允之。
冬。
十月。
丙戌朔。
享太廟。
遣固山貝子鞏阿岱行禮。
○頒順治七年時憲曆。
○順天府舉行鄉飲酒禮。
○丁亥。
授投誠官吳紹禮、為二等阿達哈哈番。
窦三畏、韓應琦、為三等阿達哈哈番。
○戊子。
封多尼、為和碩親王。
傑書、為多羅郡王。
貝子拜尹圖、吞齊、尚善、鎮國公嶽樂、喀爾楚渾、宗室杜蘭、巴爾楚渾、巴思翰、祜世布、俱為多羅貝勒。
鎮國公錫翰、吞齊喀、輔國公特爾祜、穆爾祜、紮喀納、薩弼、努賽、富喇塔、蘇布圖、宗室強度、溫齊、佛克齊庫、俱為固山貝子。
輔國公巴布泰、德馬護、聶克塞、額克親、席特庫、宗室恭阿、馬爾圖、僧額、馬山、俱為鎮國公。
二等鎮國将軍恭安、為輔國公。
宗室郭蓋、郭賴、俱為二等鎮國将軍。
一等奉國将軍班布爾善、噶布喇、二等奉國将軍幹圖、奉恩将軍噶達洪、拔都海、衛黑、祜錫布、宗室華善、薩穆哈、巴圖、巴哈納齊七步、阿喇米、俱為三等鎮國将軍。
奉恩将軍穆臣、海蘭、額奇宗室托克托慧、席布錫倫、舒翁固圖、伯奇、伯爾格、杜爾霸、祜世布、能額、英額、英額理、俱為三等輔國将軍。
○己醜。
賞使鹿部落峨羅克屯貢使尼雅喇烏爾等、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下貢使阿濟圖、峨木布等、袍、帽、朝服、緞布等物有差。
○辛卯。
禁伐昌平故明陵寝樹木。
○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