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六

關燈
順治六年。

    己醜。

    九月。

    丁巳朔。

    革戶科給事中常若柱職。

    以劾湖廣糧儲道牛铨失實故也。

      ○八旗每甲喇、添設步兵章京一員。

    每牛錄、添設步兵五名。

      ○以山東濟南、東昌、兖州等府州縣失守。

    降巡撫呂逢春職二級、調用。

      ○戊午。

    平西大将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敬謹親王尼堪等、遣學士蘇納海等奏報八月二十三日。

    僞總兵楊振威、遣其守備劉寶來言、我等原系良民。

    為逆寇姜鑲、迫脅而反。

    大軍來圍大同、即欲斬逆鑲歸順。

    奈力有不及、故爾遲遲。

    今兵民饑餓、死亡殆盡。

    餘兵無幾。

    我等問計于各官。

    裴季中等二十三人、與我等合謀。

    約斬姜鑲歸順。

    于是臣等向來人言、汝等若斬鑲來歸、自當恩養。

    至二十八日、果斬姜鑲、并其兄姜琳、弟有光首級來獻。

    二十九日、大軍入大同城。

    疏入。

    下所司議叙。

      ○谕和碩英親王。

    斬獻姜鑲之楊振威等二十三員、及家屬、并所屬兵六百名俱着留養。

    仍帶來京。

    其餘從逆之官吏兵民盡行誅之。

    将大同城垣、自垛徹去五尺。

    其城樓房舍、不得焚毀。

    衆将士圍困大同、俱已勞苦。

    蘇納海等至日、即給與外藩蒙古兵丁口糧先遣出邊。

    王俟辦理城垣事竣、班師還京。

      ○以鄂穆布有敗山東慶都等處敵兵、及追斬叛逆吳班岱等五台吉功。

    封為多羅達爾漢卓禮克圖郡王。

      ○以蘇尼特部落噶爾麻、于其兄騰機思等遁回時、獨率所部來歸。

    封為多羅貝勒。

      ○庚申。

    補原任陝西分守商雒道參政楊可經、為四川布政使司參政、分守川北道。

      ○升工部郎中李士邵、為四川按察使司佥事、松潘兵備道。

      ○征西大将軍和碩親王滿達海奏報、甯武關僞總兵劉偉、及道員趙夢龍、率副參遊守五十餘員、兵五千四百餘人來降。

    靜樂縣、甯化所、八角所、諸塞悉平。

      ○壬戌。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翼城縣知縣何斯美、舉首曲沃縣廢紳李建泰、負恩倡亂。

    手書有據。

    已檄各屬嚴緝。

    其原書密送兵部。

    得上□日、李建泰、着嚴緝。

    何斯美、着議叙。

      ○甲子。

    授投誠僞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嚴我公、仍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招撫沙埕、舟山處招撫使。

    僞開遠侯吳凱、為沙埕侯。

    僞義安伯顧奇勳、為舟山伯。

    僞開平将軍姜君獻、為歸義将軍。

    僞總兵陳德芝、為招撫标下右營總兵。

    雷虎彪、為招撫标下後營總兵。

    楊子龍、為招撫标下前營總兵。

    僞安遠将軍王用升、為懷義将軍。

    僞翼義将軍陳龍、為慕義将軍。

    為副使呂一成、為沙埕監軍副使。

    高樹勳、為舟山監軍副使。

    俱賜敕印。

    并貂帽、蟒袍等物。

      ○鄂爾多斯部落額林臣、布達岱、顧祿、阿濟格紮穆蘇、皆舉國來降。

    封額林臣、為多羅郡王。

    布達岱子伊廪臣、顧祿子色冷、俱為固山貝子。

    阿濟格紮穆蘇、為鎮國公。

      ○草福建糧儲道何平職。

    以規避不赴任故也。

      ○乙醜。

    調山東左布政使盧震陽、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降前宣大總督耿焞、為山東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升江西湖西道參政莊應會、為本省右布政使、管按察使事。

      ○丙寅。

    增設攝政王下漢二品銮儀使一員。

    三品冠軍使、四品雲麾使、五品治儀正、名二員。

    六品整儀尉三員。

      ○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遣巴克什索諾穆等、貢駝馬等物。

    賞赉如例。

      ○以原任巡撫夏玉、仍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山東。

      ○戊辰。

    以正紅旗科拖拜、正藍旗敖德、為甲喇章京。

      ○升正藍旗甲喇章京易拔翰、為梅勒章京。

      ○以郝善、為吏部理事官。

    薩穆哈、為戶部理事官。

    陳蔔祿、為禮部理事官。

    覺羅霍特、阿格色、為兵部理事官。

    董泰、根特巴圖魯、為刑部理事官。

    覺羅碩博惠達都、為工部理事官。

    布斯泰、為西城理事官。

      ○升刑部侍郎卓羅、為禮部尚書。

      ○以梅勒章京藍拜、為禮部侍郎。

    固山額真俄羅塞臣、為刑部侍郎。

      ○己巳。

    命内翰林秘書院侍讀王崇簡、内翰林國史院侍講喬廷桂、充武會試主考官。

      ○靖南王耿仲明屬下牛錄章京魏國賢、旗鼓劉養正、隐匿滿洲家人。

    并鞍匠四人。

    索取時、僅獲二人。

    仈俱為梅勒章京陳紹宗、牛錄章京張起鳳、縱令脫逃。

    事聞。

    遣官赍敕、谕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曰。

    前聞滿洲家人、多被王等招收而去。

    已令兵部傳上□日、查明解送。

    今有靖南王耿仲明所屬旗鼓劉養正、牛錄章京魏國賢、隐匿滿洲鞍匠四人。

    已搜獲其二。

    魏國賢将二鞍匠、隐匿在家。

    及搜查人到攔阻不容入門。

    随縱二鞍匠脫逃。

    再審所獲二人、雲不止我等。

    其放馬之處、滿洲家人、隐匿者尚多。

    因遣人前往搜查。

    劉養正預先知覺。

    密遣人至放馬處、通知梅勒章京陳紹宗、牛錄章京張起鳳、将所匿逃人、盡行驅放。

    及搜查人到、止獲九人。

    餘俱未獲。

    其陳紹宗、劉養正、張起鳳、魏國賢等、雖有航海來歸之功。

    似此隐匿逃人、悖逆殊甚。

    是犯不赦之條矣。

    原遣王等南征、以為歸順有功。

    腹心可寄。

    必然利益國家。

    乃反掠滿洲家人、實出意外。

    朝廷及各王府、并滿洲家人、多被招誘。

    其事甚确。

    谕上□日到時、王等即親身嚴察。

    将所匿逃人、盡行查出。

    交與差去官員。

    仍撥兵護送。

    如此、庶見王等為國之誠。

    若漫不查送。

    則此隐匿之事、顯系王等知情矣。

    特谕。

      ○庚午。

    降工科給事中張京二級、調用。

    以劾巡方貪縱、不即指名。

    及奉谕處分、始揭禦史劉漪、匡蘭兆等貪狀故也。

      ○湖廣右布政使劉自竑、久病不痊。

    勒令休緻。

      ○癸酉。

    上禦中和殿。

    四子部落貢使達爾漢卓禮克圖等朝見。

      ○封固倫額驸祁他特為多羅郡王。

    冊文曰。

    爾祁他特父索讷穆之叔祖達爾漢巴圖魯貝勒明安、于嫩科爾沁各貝勒未順時。

    與太祖皇帝、姻好不絕。

    爾祖紮爾固齊貝勒莽古思、又于科爾沁各貝勒未順時。

    與太宗皇帝、複締姻好。

    爾之祖母、母、及爾在太宗皇帝時、姻誼有加。

    當察哈爾以兵侵爾科爾沁、圍爾格爾朱爾根城。

    爾諸兄弟俱遁走。

    獨爾父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