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防浙江梅勒章京柯汝極卒。
○壬辰。
申刻。
京師地震二次。
起東北、迄西南。
○谕厄魯特部落奉事佛法諾門汗曰。
本朝于舊好之國、初不願加兵。
若當交好時、而樂。
事幹戈。
誠不能默然處此。
今喀爾喀方以信使通好。
乃遣人誘我蘇尼特部落騰機思反叛。
挾之而去。
及我師追騰機思時。
土謝圖汗、丹津喇嘛、碩雷汗、無故出兵、兩次拒敵。
惟天降罰、使之敗衄。
二楚虎爾、又無故侵我巴林。
殺人掠畜。
俄木布額爾德尼、又無故加兵于我。
及聞我出師、始還。
巴爾布冰圖、又來侵我土默特部落。
殺其人民。
劫馬二千匹。
此輩每起兵端。
朕能堌然處之耶。
朕前此遣使。
爾諾門汗雲、我雖老。
我諸子兵卒、尚未老也。
凡有征讨、我當以兵助之。
朕非因兵力單弱、求援于爾。
因爾有前言、故使爾聞之。
今爾若踐前言、出兵相助。
誓不誤期。
可以定議報我。
如不欲出兵、亦定議來報。
○以破犭□回逆、及招降西甯城功。
賜厄魯特部落峨木布車臣戴青、為土謝圖巴圖魯戴青。
和羅木席額爾得尼戴青、為巴圖魯額爾得尼戴青。
墨爾根濟農、為卓禮克圖巴圖魯濟農。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潘朝選、巡按廣東。
山東道試監察禦史孫奎、巡按陝西。
○癸巳。
賊陷福建興化府。
署府事福州府推官黎樹聲死之。
撫按以聞。
贈樹聲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蔭一子入監讀書。
○予故戶部右侍郎梁雲構、都察院左副都年史孫昌齡、祭葬如例。
○甲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大兵收複郓城。
擒斬僞元帥韓昭宣等、及從賊千餘人。
下所司知之。
○封勞親為親王。
○以塔哈納為三等鎮國将軍。
○授華善、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内多、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初、攝政王多爾衮、谕侍衛巴哈當護駕、勿得從軍。
巴哈不從。
強請再三。
諸大臣以其不遵護駕之谕、強欲從軍。
法宜逮問。
王曰。
宥之。
可聽其行。
或随暗甲隊。
或随明甲隊。
任伊自便。
因令内大臣貝子錫翰、内大臣席讷布庫、傳谕巴哈。
巴哈怒。
起歸私宅。
錫翰等匿不以聞。
後巴哈自行請罪。
錫翰等始言之。
俱下諸大臣議。
拟革錫翰内大臣貝子。
席讷布庫内大臣。
及其世職。
俱贖身。
巴哈論斬。
王令從寬。
罰錫翰、席讷布庫、各應得之罪。
巴哈贖身。
○立禮親王代善墓碑。
文曰。
爾和碩禮親王代善、乃太祖武皇帝次子。
于崇德元年。
晉封和碩禮親王。
不幸薨逝。
當太祖武皇帝征哈達、輝發、烏喇、葉赫諸國時、爰整師旅四出。
比克有明、又為國家着勞。
用是特谕該部、式展追痛之思。
勒石茔前。
以示顯揚之典。
○丙申。
以恩诏、加太子太保内翰林秘書院大學士洪承疇、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馮铨、俱少傅兼太子太傅。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宋權、吏部尚書陳名夏、戶部尚書謝啟光、禮部尚書李若琳、禮部尚書兼内翰林弘文院學士管左侍郎事王铎、兵部尚書劉餘祐、刑部尚書黨崇雅、工部尚書金之俊、都察院在都禦史徐起元、俱太子太保。
吏部左侍郎張鳳翔、戶部左侍郎戴明說、戶部總督倉場左侍郎趙京仕、兵部左侍郎李化熙、刑部左侍郎房可壯、工部左侍郎劉昌、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高爾俨、禮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陳之遴、兵部右侍郎孫承澤、刑部右侍郎熊奮渭、工部右侍郎李迎晙、俱都察院右都禦史。
通政使司通政使張紹先、工部右侍郎、各照舊管事。
○以和碩額驸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杜雷、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蒙古固山額真一等阿達哈哈番俄羅塞臣、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守城有功舉人田三接、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屯田水利道。
随征内弘文院中書石在阊、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兼參議、督糧道。
○戊戌。
遣四川道試監察禦史王亮教、巡按浙江。
四川道試監察禦史趙如瑾、巡按江西。
河南道監察禦史張中元、巡按甘肅。
○宣大總督佟養量疏報、投誠守備楊登州、結連土寇。
攻破山陰縣。
典史施邦政死之。
疏下所司。
○定侯伯頂帶坐褥之制。
帽頂、嵌東珠二顆。
帶用金鑲團玉。
中嵌紅寶石。
坐褥、與三等公同。
○己亥。
免山東東平、長山、長清、萊蕪、肥城、新泰、臨邑、陵縣、新城、齊河、商河、濟陽、禹城、曆城、鄒平、樂陵、聊城、棠邑等州縣、五年分水災額賦。
○以孫塔、楊起祥、為戶部侍郎。
管理鹽法。
駐劄揚州府。
○以佟國允、為都察院副都禦史。
察哈泰、陳逢泰、段應舉、為戶部理事官。
○以鑲藍旗明阿圖、為蒙古梅勒章京。
○以鑲紅旗諾爾節塞克、為護軍參領。
誇詹、為甲喇章京。
○免江西六年以前、明季加增遼饷銀兩。
○兵部題叙随征大同等處各官功。
都司佥書管參将事徐長春、遊擊管參将事彭有德、王一正、守備梁化鳳、俱以副将用。
從之。
○辛醜。
攝政王多爾衮、率王、貝勒、貝子、公等、征喀爾喀部落二楚虎爾。
上親送之。
○漕運總督吳惟華奏報、獲故明樂陵王朱華琦。
下所司知之。
○癸卯。
升宣府遊擊。
王一正、為王慶坨副将。
○甲辰。
遣河南道監察禦史聶玠、巡按淮揚。
雲南道試監察禦史王佐、巡按湖北。
○乙巳。
陝西總兵官任珍奏報、僞副将唐仲亨、勾連川寇。
逼近泰境。
臣率官兵馳擊。
敗之于屠油壩。
連破三穴。
陣斬仲亨。
擒僞王朱常瑛、朱油杠、僞帥焦赉明、僞監軍鄧林春、蒙古蔔布賴等、解赴西安正法。
并獲僞王印等物。
下所司察叙。
○丙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大兵恢複潞安。
疏下所司。
○丁未。
延綏署總兵宮南一魁疏報、官兵克榆林、及東西路二十八營堡。
陣斬僞總兵任一貴、謝汝德等。
并賊級三千。
下兵部知之。
○己酉。
刑部議圍困大同失律諸将之罪。
牛錄章京朱亘生被敵奪門。
章京席巴禮、朱查哈、博洛兌、德爾德、當敵兵填壕、壞城堞而出。
不即迎擊。
又擅離汛地。
俱撥斬。
甲喇
○壬辰。
申刻。
京師地震二次。
起東北、迄西南。
○谕厄魯特部落奉事佛法諾門汗曰。
本朝于舊好之國、初不願加兵。
若當交好時、而樂。
事幹戈。
誠不能默然處此。
今喀爾喀方以信使通好。
乃遣人誘我蘇尼特部落騰機思反叛。
挾之而去。
及我師追騰機思時。
土謝圖汗、丹津喇嘛、碩雷汗、無故出兵、兩次拒敵。
惟天降罰、使之敗衄。
二楚虎爾、又無故侵我巴林。
殺人掠畜。
俄木布額爾德尼、又無故加兵于我。
及聞我出師、始還。
巴爾布冰圖、又來侵我土默特部落。
殺其人民。
劫馬二千匹。
此輩每起兵端。
朕能堌然處之耶。
朕前此遣使。
爾諾門汗雲、我雖老。
我諸子兵卒、尚未老也。
凡有征讨、我當以兵助之。
朕非因兵力單弱、求援于爾。
因爾有前言、故使爾聞之。
今爾若踐前言、出兵相助。
誓不誤期。
可以定議報我。
如不欲出兵、亦定議來報。
○以破犭□回逆、及招降西甯城功。
賜厄魯特部落峨木布車臣戴青、為土謝圖巴圖魯戴青。
和羅木席額爾得尼戴青、為巴圖魯額爾得尼戴青。
墨爾根濟農、為卓禮克圖巴圖魯濟農。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潘朝選、巡按廣東。
山東道試監察禦史孫奎、巡按陝西。
○癸巳。
賊陷福建興化府。
署府事福州府推官黎樹聲死之。
撫按以聞。
贈樹聲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蔭一子入監讀書。
○予故戶部右侍郎梁雲構、都察院左副都年史孫昌齡、祭葬如例。
○甲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大兵收複郓城。
擒斬僞元帥韓昭宣等、及從賊千餘人。
下所司知之。
○封勞親為親王。
○以塔哈納為三等鎮國将軍。
○授華善、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内多、為一等阿達哈哈番。
○初、攝政王多爾衮、谕侍衛巴哈當護駕、勿得從軍。
巴哈不從。
強請再三。
諸大臣以其不遵護駕之谕、強欲從軍。
法宜逮問。
王曰。
宥之。
可聽其行。
或随暗甲隊。
或随明甲隊。
任伊自便。
因令内大臣貝子錫翰、内大臣席讷布庫、傳谕巴哈。
巴哈怒。
起歸私宅。
錫翰等匿不以聞。
後巴哈自行請罪。
錫翰等始言之。
俱下諸大臣議。
拟革錫翰内大臣貝子。
席讷布庫内大臣。
及其世職。
俱贖身。
巴哈論斬。
王令從寬。
罰錫翰、席讷布庫、各應得之罪。
巴哈贖身。
○立禮親王代善墓碑。
文曰。
爾和碩禮親王代善、乃太祖武皇帝次子。
于崇德元年。
晉封和碩禮親王。
不幸薨逝。
當太祖武皇帝征哈達、輝發、烏喇、葉赫諸國時、爰整師旅四出。
比克有明、又為國家着勞。
用是特谕該部、式展追痛之思。
勒石茔前。
以示顯揚之典。
○丙申。
以恩诏、加太子太保内翰林秘書院大學士洪承疇、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學士馮铨、俱少傅兼太子太傅。
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宋權、吏部尚書陳名夏、戶部尚書謝啟光、禮部尚書李若琳、禮部尚書兼内翰林弘文院學士管左侍郎事王铎、兵部尚書劉餘祐、刑部尚書黨崇雅、工部尚書金之俊、都察院在都禦史徐起元、俱太子太保。
吏部左侍郎張鳳翔、戶部左侍郎戴明說、戶部總督倉場左侍郎趙京仕、兵部左侍郎李化熙、刑部左侍郎房可壯、工部左侍郎劉昌、吏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高爾俨、禮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陳之遴、兵部右侍郎孫承澤、刑部右侍郎熊奮渭、工部右侍郎李迎晙、俱都察院右都禦史。
通政使司通政使張紹先、工部右侍郎、各照舊管事。
○以和碩額驸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杜雷、為三等精奇尼哈番。
蒙古固山額真一等阿達哈哈番俄羅塞臣、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以守城有功舉人田三接、為浙江布政使司參議、兼佥事屯田水利道。
随征内弘文院中書石在阊、為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兼參議、督糧道。
○戊戌。
遣四川道試監察禦史王亮教、巡按浙江。
四川道試監察禦史趙如瑾、巡按江西。
河南道監察禦史張中元、巡按甘肅。
○宣大總督佟養量疏報、投誠守備楊登州、結連土寇。
攻破山陰縣。
典史施邦政死之。
疏下所司。
○定侯伯頂帶坐褥之制。
帽頂、嵌東珠二顆。
帶用金鑲團玉。
中嵌紅寶石。
坐褥、與三等公同。
○己亥。
免山東東平、長山、長清、萊蕪、肥城、新泰、臨邑、陵縣、新城、齊河、商河、濟陽、禹城、曆城、鄒平、樂陵、聊城、棠邑等州縣、五年分水災額賦。
○以孫塔、楊起祥、為戶部侍郎。
管理鹽法。
駐劄揚州府。
○以佟國允、為都察院副都禦史。
察哈泰、陳逢泰、段應舉、為戶部理事官。
○以鑲藍旗明阿圖、為蒙古梅勒章京。
○以鑲紅旗諾爾節塞克、為護軍參領。
誇詹、為甲喇章京。
○免江西六年以前、明季加增遼饷銀兩。
○兵部題叙随征大同等處各官功。
都司佥書管參将事徐長春、遊擊管參将事彭有德、王一正、守備梁化鳳、俱以副将用。
從之。
○辛醜。
攝政王多爾衮、率王、貝勒、貝子、公等、征喀爾喀部落二楚虎爾。
上親送之。
○漕運總督吳惟華奏報、獲故明樂陵王朱華琦。
下所司知之。
○癸卯。
升宣府遊擊。
王一正、為王慶坨副将。
○甲辰。
遣河南道監察禦史聶玠、巡按淮揚。
雲南道試監察禦史王佐、巡按湖北。
○乙巳。
陝西總兵官任珍奏報、僞副将唐仲亨、勾連川寇。
逼近泰境。
臣率官兵馳擊。
敗之于屠油壩。
連破三穴。
陣斬仲亨。
擒僞王朱常瑛、朱油杠、僞帥焦赉明、僞監軍鄧林春、蒙古蔔布賴等、解赴西安正法。
并獲僞王印等物。
下所司察叙。
○丙午。
山西巡撫祝世昌奏報、大兵恢複潞安。
疏下所司。
○丁未。
延綏署總兵宮南一魁疏報、官兵克榆林、及東西路二十八營堡。
陣斬僞總兵任一貴、謝汝德等。
并賊級三千。
下兵部知之。
○己酉。
刑部議圍困大同失律諸将之罪。
牛錄章京朱亘生被敵奪門。
章京席巴禮、朱查哈、博洛兌、德爾德、當敵兵填壕、壞城堞而出。
不即迎擊。
又擅離汛地。
俱撥斬。
甲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