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一

關燈
色冷、為兵部理事官。

    覺羅瓦爾瑪、為刑部理事官。

    圖爾白慎巴圖魯、阿納海、為工部理事官。

      ○甲戌。

    加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大學士範文程、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一等阿達哈哈番大學士剛林、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俱賜名巴克什。

    以簡任内院、贊理機務學問淵博、忠勤懋着也。

      ○以故拜他喇布勒哈番峨博尼弟克什圖襲職。

      ○遣江南道監察禦史蘇京、巡按真定。

    江西道監察禦史蔡應桂、巡按山西。

      ○丙子。

    輔國公恭安卒恭安、貝勒阿敏第四子阿敏得罪幽系。

    恭安以未分家子連坐。

    廢為庶人後念系宗室複封為輔國公。

    随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征湖廣卒于軍中年二十六。

      ○癸未。

    攝政王獵至蹇家莊。

    會報喀爾喀部落二楚虎爾行獵、向我邊界于是集諸王大臣議遣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多羅端重郡王博洛、多羅承澤郡王碩塞、固山貝子拜尹圖、公傅勒赫、嶽樂護軍統領鳌拜巴圖魯等、統兵戍守大同  ○乙酉。

    升太仆寺少卿張鼎延、為大理寺少卿  ○戊子。

    谕祭故投誠總兵官許定國。

      ○庚寅。

    設延綏鎮中協副将一員駐劄波羅堡額兵一千名十二月辛卯朔命多羅郡王瓦克達、固山貝子尚善、吞齊、公紮喀納、韓岱等率兵赴和碩英親王軍前、戍守大同。

      ○調八旗遊牧蒙古官兵之半、戍守阿爾齊土蘇門哈達地方  ○遣章京覺羅固霸達等、領官兵駐防江甯府。

      ○以牛錄章京那密、征錦州山海四川有功。

    授拖沙喇哈番。

      ○以透德、鄂爾濟圖、招降騰機思有功。

    授拜他喇布勒哈番。

      ○奉恩将軍範圖卒。

    追贈輔國将軍。

    谥懷儀。

      ○以故一等精奇尼哈番戈爾土子賽音察克、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常舒弟桑格、一等阿達哈哈番田虎子養民、三等阿達哈哈番朱文魁子天驷拜他咺布勒哈番額色子土克善、察漢兄查木蘇、衮楮克車臣弟塞冷、楊名新子天祥、拖沙喇哈番克勒侄宜朱、緻仕三等阿達哈哈番崔如顔侄天成、各襲職  ○加贈陣亡提督總兵官拜他喇布勒哈番孫定遼拖沙喇哈番。

    以其兄子登高、襲職  ○壬辰。

    遣廣西道監察禦史陳顯忠、巡按江甯江西道監察禦史楊義巡視兩浙鹽課  ○癸巳。

    卯刻有流星大如彈丸赤色。

    起自中天。

    西北行至近濁。

    入天廪。

      ○升江西九江副将楊捷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九江總兵官  ○丙申。

    以直隸平山、隆平、蝗災。

    清豐、雹災。

    免本年額賦  ○丁酉。

    以王文奎、為内翰林弘文院學士  ○設八旗管領步兵、每旗步軍副将尉一員。

    每甲喇步軍校一員。

    每牛錄步兵十兵内撥什庫一名。

    管守街宿城諸事。

      ○以阿達哈哈番馬光先、為山東按察使司按察使。

    拜他喇布勒哈番孫登第、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青州兵備道。

    升兵部郎中劉景雲、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靖遠兵備道。

    李發藻、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管督糧道參議事。

      ○以青善、為駐防盛京協領。

      ○編盛京守墩壯丁為十牛錄。

      ○戊戌。

    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等奏。

    十二月初三日、大同總督、司道、饷司、知府各官、出城驗草。

    大同總兵官姜鑲、閉門叛。

    其收驗糧草之鐘古等、俱被陷。

    總督奔入陽和臣随統兵星夜前往。

    于初四日圍其城請發紅衣炮、以為攻城之用  ○庚子。

    谕姜鑲曰。

    前因有事北方蒙古、故命英王至大同。

    與爾等全無幹涉。

    若爾等有罪、安用此詭計為。

    為天下主、傥舉動如此、其誰信之。

    此必有奸人煽惑離間爾等。

    今爾等如悔罪歸誠。

    仍宥其過愆照舊恩養。

      ○辛醜。

    攝政王獵至岔道複遣梅勒章京阿喇善、侍郎噶達渾、率八旗官兵。

    赴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軍前、協同防守。

    其餘貝子公等、及各官兵悉統以還。

      ○壬寅。

    山西巡按劉漪、疏舉節婦。

    屯留縣生韓養蒙妻崔氏、年二十一、夫亡。

    不飲食者五日。

    投缳數次。

    翁姑慰解之。

    乃止。

    踰三月、遺腹生子。

    家貧紡績養舅姑。

    撫其子成人。

    苦節四十餘年。

    太平縣民薛賓妻馮氏、年二十七、夫亡。

    遺孤才月餘繼姑百計迫嫁堅執不從。

    孝養愈謹及孤殇有勢家欲娶之。

    氏剔目以拒。

    守節四十五年。

    烈婦。

    曲沃縣民吳中豸妻衛氏、遇賊執中豸索财。

    烙刃交加。

    氏憑樓大罵。

    賊怒。

    舉火焚樓。

    氏堕樓、腰折而殒。

    賊感動、釋其夫。

    孝子。

    臨汾縣舉人王永命、早喪父。

    居喪盡禮。

    後喪母。

    廬墓十年。

    請照例旌表。

    章下所司。

      ○癸卯。

    免大同蝗災本年分額賦。

      ○丙午。

    和碩英親王阿濟格奏報我軍已圍大同。

    而蒙古之警适至。

    若遂徹軍親往則攻圍大同無兵。

    且恐蒙古遁回、追逐又複不及。

    必待至我邊界、方可追巢□刀。

    臣等與諸王大臣會議。

    欲分兵一半馳赴随又二次遣人偵探實信。

    因叛者不止大同其附近十一城皆叛故必待實信、方敢啟行也。

      ○降補河南睢陳道副使李芳蕰為湖廣布政使司參議分守下湖南道  ○蘇松巡按梁應龍疏舉節婦長洲縣民榮大章妻杜氏、年二十六夫故家貧針紉自贍教子成立苦節五十年武進縣民劉士璋妻榮氏、年二十一喪夫。

    孝事舅姑慈撫孤子守節五十三年江陰縣生員袁永康繼妻顧氏、年十七、夫亡。

    毀容矢守澹泊自甘。

    撫前妻子、不異所生。

    苦節四十九年。

    孝子。

    吳縣民李大忠、早喪父。

    事母邵氏至孝。

    母病、禱神割股和藥以進母随愈。

    丹陽縣民朱日望、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