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試考二
關燈
小
中
大
張桧、李元吉、周祯、王廷相、顧烨、潘希曾、盛端明、朱衮、王萱為庶吉士,命翰林院學士梁儲、王華教習。
是歲,禮部尚書傅瀚等各以他事阻,吏部左侍郎王鏊代知貢舉。
十七年甲子,命□□□□□□□□□□□主順天試。
命□□□□□□□□□□□□□□□□應天試。
十八年乙醜,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張元祯、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楊廷和為考試官,取中董玘等。
廷試,賜顧鼎臣、董玘、謝丕及第。
改進士崔銑、嚴嵩、湛若水、倪宗正、陸深、翟銮、邵天和、徐缙、張九叙、蔡潮、林文迪、安邦、段炅、蔡天佑、胡铎、高淓、馬卿、劉寓生、安盤、穆孔晖、李艾、王韋、趙中道、黃如金、闵楷、傅元、孫紹先、易舒告、方獻夫、張邦奇為庶吉士,張元祯及翰林院學士劉機教習。
是歲相傳敬皇帝于内殿焚香籲天,願得真才,以佐治理。
正德二年丁卯,命翰林院學士劉春、侍讀學士吳俨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讀傅珪、侍讀顧清主應天試。
三年戊辰,命少傅太子太傅戸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王鏊、吏部尚書翰林院學士梁儲為考試官,取中邵銳等。
廷試,賜呂柟、景旸、戴大賓及第。
時焦芳子黃中二甲第一,劉宇子仁第四,皆逆瑾黨也。
因刻黃中及三甲第一人胡缵宗策,俱授翰林院檢讨。
改仁及邵銳、黃芳為庶吉士。
踰月,超擢黃中、仁及邵銳、黃芳為編修,黃中再進侍講。
而焦芳為《題名記》,盛稱所改之制為當。
後瑾誅,黃中、仁為民,銳、芳、缵宗俱坐貶。
或傳會試鎖院後,劉瑾以片紙書五十人姓名,欲登第。
主司不敢拒,唯唯而已。
瑾曰:“先生輩恐奪賢者路耶!”即開科額三百五十人,皆上第。
五年庚午,命翰林院學士傅珪、侍講學士毛澄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講學士蔣冕、翰林院侍讀朱希周主應天試。
六年辛未,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劉忠、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學士靳貴為考試官,取中鄒守益等。
廷試,賜楊慎、鄒守益、餘本及第。
踰月,改進士許承名、劉棟、張璧、應良、黃臣、尹襄、劉樸、許複禮、費寀、王道、張潮、祝續、王思、孫承恩、徐之鸾、劉泉、林文俊、孫紹祖、戴颙、吳惠、金臯、劉夔、郭維藩、田荊、張翀、王元正、陳寰、劉濟、張衍慶、洗尚文、邊憲、張鳌山、俞敦為庶吉士,命靳貴及翰林院侍講學士蔣冕教習。
是歲狀元慎,新都公子也。
或曰:新都以子預試,請回避,不允。
而首相長沙公密以制策題示慎,所對獨詳,遂首冠。
給事禦史複論學士貴家人鬻題通賄,不報。
八年癸酉,命翰林院侍講學士吳一鵬、左春坊左中允劉龍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谕德倫文叙、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賈詠主應天試。
九年甲戌,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梁儲、翰林院學士毛澄為考試官,取中霍韬等。
廷試,賜唐臯、蔡昂、黃初及第。
初,貴溪人也。
朱甯惡大學士費宏,谮于上,論其私鄉人,罷官。
十一年丙子,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講顧鼎臣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李廷相、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講溫仁和主應天試。
十二年丁醜,命太子太保戸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靳貴、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顧清為考試官,取中倫以訓等。
廷試,賜舒芬、倫以訓、崔桐及第。
改進士汪佃、餘承勳、黃易、江晖、王廷陳、汪應轸、劉世盛、曹懷、儲昱、葉桂章、葉式、馬汝骥、汪思、王三錫、史于光、陳沂、邝颢、史道、劉穆、楊士雲、張星、廖哻、蕭與成、林時、鄭自璧、劉世揚、曹嘉、閻闳、季方、湯惟學、黎貫、席春、王邦瑞、許宗魯為庶吉士,命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毛紀及顧清教習。
十四年己卯,命翰林院侍講學士劉龍、右春坊右谕德豐熙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讀學士汪俊、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講李時主應天試。
十五年庚辰,命禮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石珤、翰林院侍講學士李廷相為考試官,取中張治等。
時武廟狩南京,及秋而(退)【還】。
辛巳夏五月,上登極,始試之,賜楊維聰、陸釴、費懋中及第。
選進士廖道南、(王)【江】汝璧、詹泮、鄭一鵬、童承叙、黃佐、趙廷瑞、張(夔)【逵】、杜桐、葛鴻、張治、張衮、王同祖、李(結)【佶】、倫以(誠)【諒】、盧(渙)【煥】、王用賓、陳講、李默、李春芳、吳文之、董中言、丁汝夔、【王相】凡二十(五)【四】人為庶吉士,命掌詹事府尚書兼學士劉春、侍講學士劉龍教習。
嘉靖壬午,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讀溫仁和、翰林院侍讀穆孔晖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讀董玘、翰林院侍讀翟銮主應天試。
二年癸未,命少傅太子太傅戸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蔣冕、掌詹事府吏部尚書翰林院學士石珤為考試官,取中李舜臣等。
廷試,賜姚涞、王教、徐階及第。
四年乙酉,命翰林院學士翟銮、左春坊左贊善謝丕主順天試。
命□□□□□□□□□□□□□□□主應天試。
五年丙戌,命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賈詠、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董玘為考試官,取中趙時春等。
廷試,賜龔用卿、楊維傑、歐陽衢及第。
先是,舉人廷試,納卷之日,彌封官以會試首列數卷,潛送内閣,以備一甲之選。
或内閣密觇狀頭儀貌及平日有聲者。
閱卷官出,自東閣歸宿私第。
是歲,禮部尚書席書疏其弊,乞彌封官不得與送;讀卷官退朝,直宿禮部。
诏曰:“可。
着為令。
”改進士袁衮、陸粲、趙時春、林雲同、金潞、張鏊、連礦、詹濙、華察、屠應埈、毛渠、王宣、王嘉賓、邝忭、郭秉聰、張渠、餘棐、江以潮、楊恂、李元(陵)【陽】、王格、張铎(連礦)為庶吉士。
明年十月,诏以庶吉士為部屬科道等官。
而陸居首,僅得給事中。
其次部屬,又次禦史。
其江以潮、楊恂為評事,李元(陵)【陽】以下為知縣。
蓋大學士張璁等意也。
七年戊子,命左春坊左庶子兼修撰方鵬、右春坊右庶子兼修撰韓邦奇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張潮主應天試。
禦史周易言錄文裁改聖經,且失體。
邦奇降南京太仆寺丞,鵬奪俸四月。
是歲,諸省鄉試,用科
是歲,禮部尚書傅瀚等各以他事阻,吏部左侍郎王鏊代知貢舉。
十七年甲子,命□□□□□□□□□□□主順天試。
命□□□□□□□□□□□□□□□□應天試。
十八年乙醜,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張元祯、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楊廷和為考試官,取中董玘等。
廷試,賜顧鼎臣、董玘、謝丕及第。
改進士崔銑、嚴嵩、湛若水、倪宗正、陸深、翟銮、邵天和、徐缙、張九叙、蔡潮、林文迪、安邦、段炅、蔡天佑、胡铎、高淓、馬卿、劉寓生、安盤、穆孔晖、李艾、王韋、趙中道、黃如金、闵楷、傅元、孫紹先、易舒告、方獻夫、張邦奇為庶吉士,張元祯及翰林院學士劉機教習。
是歲相傳敬皇帝于内殿焚香籲天,願得真才,以佐治理。
正德二年丁卯,命翰林院學士劉春、侍讀學士吳俨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讀傅珪、侍讀顧清主應天試。
三年戊辰,命少傅太子太傅戸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王鏊、吏部尚書翰林院學士梁儲為考試官,取中邵銳等。
廷試,賜呂柟、景旸、戴大賓及第。
時焦芳子黃中二甲第一,劉宇子仁第四,皆逆瑾黨也。
因刻黃中及三甲第一人胡缵宗策,俱授翰林院檢讨。
改仁及邵銳、黃芳為庶吉士。
踰月,超擢黃中、仁及邵銳、黃芳為編修,黃中再進侍講。
而焦芳為《題名記》,盛稱所改之制為當。
後瑾誅,黃中、仁為民,銳、芳、缵宗俱坐貶。
或傳會試鎖院後,劉瑾以片紙書五十人姓名,欲登第。
主司不敢拒,唯唯而已。
瑾曰:“先生輩恐奪賢者路耶!”即開科額三百五十人,皆上第。
五年庚午,命翰林院學士傅珪、侍講學士毛澄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講學士蔣冕、翰林院侍讀朱希周主應天試。
六年辛未,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劉忠、吏部右侍郎翰林院學士靳貴為考試官,取中鄒守益等。
廷試,賜楊慎、鄒守益、餘本及第。
踰月,改進士許承名、劉棟、張璧、應良、黃臣、尹襄、劉樸、許複禮、費寀、王道、張潮、祝續、王思、孫承恩、徐之鸾、劉泉、林文俊、孫紹祖、戴颙、吳惠、金臯、劉夔、郭維藩、田荊、張翀、王元正、陳寰、劉濟、張衍慶、洗尚文、邊憲、張鳌山、俞敦為庶吉士,命靳貴及翰林院侍講學士蔣冕教習。
是歲狀元慎,新都公子也。
或曰:新都以子預試,請回避,不允。
而首相長沙公密以制策題示慎,所對獨詳,遂首冠。
給事禦史複論學士貴家人鬻題通賄,不報。
八年癸酉,命翰林院侍講學士吳一鵬、左春坊左中允劉龍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谕德倫文叙、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賈詠主應天試。
九年甲戌,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梁儲、翰林院學士毛澄為考試官,取中霍韬等。
廷試,賜唐臯、蔡昂、黃初及第。
初,貴溪人也。
朱甯惡大學士費宏,谮于上,論其私鄉人,罷官。
十一年丙子,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講顧鼎臣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李廷相、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講溫仁和主應天試。
十二年丁醜,命太子太保戸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靳貴、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顧清為考試官,取中倫以訓等。
廷試,賜舒芬、倫以訓、崔桐及第。
改進士汪佃、餘承勳、黃易、江晖、王廷陳、汪應轸、劉世盛、曹懷、儲昱、葉桂章、葉式、馬汝骥、汪思、王三錫、史于光、陳沂、邝颢、史道、劉穆、楊士雲、張星、廖哻、蕭與成、林時、鄭自璧、劉世揚、曹嘉、閻闳、季方、湯惟學、黎貫、席春、王邦瑞、許宗魯為庶吉士,命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毛紀及顧清教習。
十四年己卯,命翰林院侍講學士劉龍、右春坊右谕德豐熙主順天試。
命翰林院侍讀學士汪俊、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講李時主應天試。
十五年庚辰,命禮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石珤、翰林院侍講學士李廷相為考試官,取中張治等。
時武廟狩南京,及秋而(退)【還】。
辛巳夏五月,上登極,始試之,賜楊維聰、陸釴、費懋中及第。
選進士廖道南、(王)【江】汝璧、詹泮、鄭一鵬、童承叙、黃佐、趙廷瑞、張(夔)【逵】、杜桐、葛鴻、張治、張衮、王同祖、李(結)【佶】、倫以(誠)【諒】、盧(渙)【煥】、王用賓、陳講、李默、李春芳、吳文之、董中言、丁汝夔、【王相】凡二十(五)【四】人為庶吉士,命掌詹事府尚書兼學士劉春、侍講學士劉龍教習。
嘉靖壬午,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讀溫仁和、翰林院侍讀穆孔晖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讀董玘、翰林院侍讀翟銮主應天試。
二年癸未,命少傅太子太傅戸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蔣冕、掌詹事府吏部尚書翰林院學士石珤為考試官,取中李舜臣等。
廷試,賜姚涞、王教、徐階及第。
四年乙酉,命翰林院學士翟銮、左春坊左贊善謝丕主順天試。
命□□□□□□□□□□□□□□□主應天試。
五年丙戌,命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賈詠、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董玘為考試官,取中趙時春等。
廷試,賜龔用卿、楊維傑、歐陽衢及第。
先是,舉人廷試,納卷之日,彌封官以會試首列數卷,潛送内閣,以備一甲之選。
或内閣密觇狀頭儀貌及平日有聲者。
閱卷官出,自東閣歸宿私第。
是歲,禮部尚書席書疏其弊,乞彌封官不得與送;讀卷官退朝,直宿禮部。
诏曰:“可。
着為令。
”改進士袁衮、陸粲、趙時春、林雲同、金潞、張鏊、連礦、詹濙、華察、屠應埈、毛渠、王宣、王嘉賓、邝忭、郭秉聰、張渠、餘棐、江以潮、楊恂、李元(陵)【陽】、王格、張铎(連礦)為庶吉士。
明年十月,诏以庶吉士為部屬科道等官。
而陸居首,僅得給事中。
其次部屬,又次禦史。
其江以潮、楊恂為評事,李元(陵)【陽】以下為知縣。
蓋大學士張璁等意也。
七年戊子,命左春坊左庶子兼修撰方鵬、右春坊右庶子兼修撰韓邦奇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張潮主應天試。
禦史周易言錄文裁改聖經,且失體。
邦奇降南京太仆寺丞,鵬奪俸四月。
是歲,諸省鄉試,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