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試考二
關燈
小
中
大
、王臣、尹仁、王錦、徐謙、方珪、謝顯、吳祚為庶吉士,命翰林院侍讀學士陳鑒、侍講學士丘浚教習。
尹龍,吏侍旻子也。
王臣年十六。
七年辛卯,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王獻、侍讀尹直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楊守陳、翰林院侍讀徐瓊主應天試。
八年壬辰,命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萬安、司經局洗馬江朝宗為考試官,取中吳寬等。
廷試,賜吳寬、劉震、李仁傑及第。
吳有時名,久不第,嘗投詩李編修東陽,東陽薦于同列,以為其人必狀元也。
十一年乙未,命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講學士徐溥、翰林院侍讀學士彭華為考試官。
華以疾辭,改命侍講學士丘浚。
取中【王】鏊等。
廷試,賜謝遷、劉戬、王鏊及第。
或曰:鏊以鄉會元,有盛名,對策複當第一,閣老商公抑之置第三。
十三年丁酉,命司經局洗馬鄭環、翰林院侍講彭教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庶子劉健、翰林院侍讀周經主應天試。
十四年戊戌,命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劉吉、翰林院學士彭華為考試官,取中梁儲等。
廷試,賜曾彥、楊守址、曾追及第。
或雲閣老萬得彥策,擊節歎賞。
又先一日唱名,過視之,美而颀長也,擢第一。
陛傳,彥老而多髭,且短,萬意惘然。
退再取策閱之,平平耳。
踰月,改進士梁儲、張澯、陳璚、楊傑、敖山、劉忠、孫珪、于材、王白、劉允中、張璞、徐鵬、王藻、鄧焲、林霄、江瀾、張九功、陳邦瑞、馬廷用、荊茂、劉機、李經、謝文、張芮、倪進賢、楊廷和、楊時暢、武衛為庶吉士,命翰林院學士王獻、謝一夔教習。
張澯年十七,楊廷和年十九。
十六年【庚子】,命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講學士楊守陳、右春坊右谕德陸簡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羅璟、翰林院侍講李東陽主應天試。
十七年辛醜,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王獻為考試官,取中趙寬等。
廷試,賜王華、黃珣、張天瑞及第。
是歲讀卷,吏部尹旻以太子太保、都察院王越以鹹甯伯列内閣太子少保劉珝、劉吉下。
十九年癸卯,命翰林院學士倪嶽、翰林院侍讀董越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谕德張升、翰林院侍講商良臣主應天試。
二十年甲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彭華、左春坊左庶子劉健為考試官,取中儲瓘等。
廷試,賜李旻、白钺、王敕及第。
二十二年丙午,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左春坊左谕德傅瀚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庶子汪諧、左春坊左谕德程敏政主應天試。
是年,禮部尚書周洪谟等奏:“本年天下鄉試錄文多乖謬,乞将考試官訓導黃奎追奪聘禮,行巡按禦史提問。
”從之。
二十三年丁未,命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尹直、右春坊右谕德吳寬為考試官,取中程楷等。
廷試,賜費宏、劉春、徐瑞及第。
踰月,改進士程楷、蔣冕、屈伸、袁達、黃穆、傅珪、萬弘璧、倪阜、華巒、吳俨、李漢、仲棐、羅玘、蘇癸、鄭照、歐陽鵬、伍符、翁健之、李遜學、鄒智、石珤、李充嗣、唐希介、蔡杲、毛紀、劉丙、任儀、閻價、楊廉、潘楷【為庶吉士】,命右庶子汪諧、左谕德傅瀚教習。
弘璧,少師大學士安孫也。
父翼,為南京禮部左侍郎。
是歲,尹作《試錄序》,稱:宣德丁未,大學士楊士奇議會試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
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為中數。
是年以言者,又各退二以益中數雲。
弘治二年己酉,命□□□□□□□□□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董越、左春坊左贊善張元祯主應天試。
三年庚戌,命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汪諧為考試官,取中錢福等。
廷試,賜錢福、劉存業、靳貴及第。
是歲,知貢舉禮部右侍郎周經以子病、左侍郎倪嶽以親屬避,诏尚書耿裕知舉。
五年壬子,命左春坊左谕德楊守址、司經局洗馬梁儲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庶子王鏊、司經局洗馬楊時暢主應天試。
【六年】癸醜,命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陸簡為考試官,取中汪俊等。
廷試,賜毛澄、徐穆、羅欽順及第。
踰月,改進士顧清、趙士賢、蕭柯、沈焘、曾瓊、吳一鵬、楊升、曹璞、汪俊、周玉、黃潤、胡爟、王缜、任良弼、吳舜、許天錫、薛格、陳玉、陳陽、王崇文為庶吉士。
是歲,始令先投詩文,禮部擇可取者送考。
命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傅瀚、太常少卿兼侍講學士李東陽教習。
八年乙卯,命□□□□□□□□□□□主順天試。
命□□□□□□□□□□□□□□□□主應天試。
九年丙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謝遷、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為考試官,取中陳瀾等。
廷試,賜朱希周、王瓒、陳瀾及第。
踰月,改進士顧潛、陳鳳梧、濮韶、胡憲、張紹昶、陳霁、楊褫、葉德、賈詠、汪偉、王崇獻、王九思、張弘至、徐忱、陳琳、戴銳、陶諧、劉銳為庶吉士,命詹事府少詹事張升、侍讀學士王鏊教習。
十一年戊午,命右春坊右谕德王華、左春坊左中允楊廷和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梁儲、翰林院侍讀劉機主應天試。
十二年己未,命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掌詹事府事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程敏政為考試官,取中倫文叙等。
廷試,賜倫文叙、劉龍、豐熙及第。
是歲,給事中華升、林廷玉論敏政鬻題。
先是,敏政問策秘,人罕知者。
其故所昵門生徐經居平日窺得之,為其同年解元唐寅說,由是各舉答無遺。
寅,疏人也,見則矜且得上第。
為升及廷玉所論,并敏政下獄按問。
經自誣服購敏政家人得之。
又寅曾以一金币乞敏政文送洗馬梁儲。
獄成,敏政緻仕,經、寅俱充吏。
一雲果敏政家人為之也。
【十四年辛酉,命】□□□□□□□□□□□□□□□主順天試。
(十四年辛酉)命右春坊右谕德王華、翰林院侍講劉忠主應天試。
十五年壬戌,命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吳寬、翰林院侍讀學士劉機為考試官,取中魯铎等。
廷試,賜康海、孫清、李廷相及第。
改進士胡煜、魯铎、薛金、溫仁和、滕霄、李時、趙永、李貫、畢濟川、何(塘)【瑭】、
尹龍,吏侍旻子也。
王臣年十六。
七年辛卯,命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王獻、侍讀尹直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楊守陳、翰林院侍讀徐瓊主應天試。
八年壬辰,命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萬安、司經局洗馬江朝宗為考試官,取中吳寬等。
廷試,賜吳寬、劉震、李仁傑及第。
吳有時名,久不第,嘗投詩李編修東陽,東陽薦于同列,以為其人必狀元也。
十一年乙未,命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講學士徐溥、翰林院侍讀學士彭華為考試官。
華以疾辭,改命侍講學士丘浚。
取中【王】鏊等。
廷試,賜謝遷、劉戬、王鏊及第。
或曰:鏊以鄉會元,有盛名,對策複當第一,閣老商公抑之置第三。
十三年丁酉,命司經局洗馬鄭環、翰林院侍講彭教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庶子劉健、翰林院侍讀周經主應天試。
十四年戊戌,命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劉吉、翰林院學士彭華為考試官,取中梁儲等。
廷試,賜曾彥、楊守址、曾追及第。
或雲閣老萬得彥策,擊節歎賞。
又先一日唱名,過視之,美而颀長也,擢第一。
陛傳,彥老而多髭,且短,萬意惘然。
退再取策閱之,平平耳。
踰月,改進士梁儲、張澯、陳璚、楊傑、敖山、劉忠、孫珪、于材、王白、劉允中、張璞、徐鵬、王藻、鄧焲、林霄、江瀾、張九功、陳邦瑞、馬廷用、荊茂、劉機、李經、謝文、張芮、倪進賢、楊廷和、楊時暢、武衛為庶吉士,命翰林院學士王獻、謝一夔教習。
張澯年十七,楊廷和年十九。
十六年【庚子】,命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講學士楊守陳、右春坊右谕德陸簡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羅璟、翰林院侍講李東陽主應天試。
十七年辛醜,命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王獻為考試官,取中趙寬等。
廷試,賜王華、黃珣、張天瑞及第。
是歲讀卷,吏部尹旻以太子太保、都察院王越以鹹甯伯列内閣太子少保劉珝、劉吉下。
十九年癸卯,命翰林院學士倪嶽、翰林院侍讀董越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谕德張升、翰林院侍講商良臣主應天試。
二十年甲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彭華、左春坊左庶子劉健為考試官,取中儲瓘等。
廷試,賜李旻、白钺、王敕及第。
二十二年丙午,命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左春坊左谕德傅瀚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庶子汪諧、左春坊左谕德程敏政主應天試。
是年,禮部尚書周洪谟等奏:“本年天下鄉試錄文多乖謬,乞将考試官訓導黃奎追奪聘禮,行巡按禦史提問。
”從之。
二十三年丁未,命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尹直、右春坊右谕德吳寬為考試官,取中程楷等。
廷試,賜費宏、劉春、徐瑞及第。
踰月,改進士程楷、蔣冕、屈伸、袁達、黃穆、傅珪、萬弘璧、倪阜、華巒、吳俨、李漢、仲棐、羅玘、蘇癸、鄭照、歐陽鵬、伍符、翁健之、李遜學、鄒智、石珤、李充嗣、唐希介、蔡杲、毛紀、劉丙、任儀、閻價、楊廉、潘楷【為庶吉士】,命右庶子汪諧、左谕德傅瀚教習。
弘璧,少師大學士安孫也。
父翼,為南京禮部左侍郎。
是歲,尹作《試錄序》,稱:宣德丁未,大學士楊士奇議會試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
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為中數。
是年以言者,又各退二以益中數雲。
弘治二年己酉,命□□□□□□□□□主順天試。
命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董越、左春坊左贊善張元祯主應天試。
三年庚戌,命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汪諧為考試官,取中錢福等。
廷試,賜錢福、劉存業、靳貴及第。
是歲,知貢舉禮部右侍郎周經以子病、左侍郎倪嶽以親屬避,诏尚書耿裕知舉。
五年壬子,命左春坊左谕德楊守址、司經局洗馬梁儲主順天試。
命左春坊左庶子王鏊、司經局洗馬楊時暢主應天試。
【六年】癸醜,命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東陽、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陸簡為考試官,取中汪俊等。
廷試,賜毛澄、徐穆、羅欽順及第。
踰月,改進士顧清、趙士賢、蕭柯、沈焘、曾瓊、吳一鵬、楊升、曹璞、汪俊、周玉、黃潤、胡爟、王缜、任良弼、吳舜、許天錫、薛格、陳玉、陳陽、王崇文為庶吉士。
是歲,始令先投詩文,禮部擇可取者送考。
命太常卿兼侍讀學士傅瀚、太常少卿兼侍講學士李東陽教習。
八年乙卯,命□□□□□□□□□□□主順天試。
命□□□□□□□□□□□□□□□□主應天試。
九年丙辰,命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謝遷、翰林院侍讀學士王鏊為考試官,取中陳瀾等。
廷試,賜朱希周、王瓒、陳瀾及第。
踰月,改進士顧潛、陳鳳梧、濮韶、胡憲、張紹昶、陳霁、楊褫、葉德、賈詠、汪偉、王崇獻、王九思、張弘至、徐忱、陳琳、戴銳、陶諧、劉銳為庶吉士,命詹事府少詹事張升、侍讀學士王鏊教習。
十一年戊午,命右春坊右谕德王華、左春坊左中允楊廷和主順天試。
命司經局洗馬梁儲、翰林院侍讀劉機主應天試。
十二年己未,命太子少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掌詹事府事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程敏政為考試官,取中倫文叙等。
廷試,賜倫文叙、劉龍、豐熙及第。
是歲,給事中華升、林廷玉論敏政鬻題。
先是,敏政問策秘,人罕知者。
其故所昵門生徐經居平日窺得之,為其同年解元唐寅說,由是各舉答無遺。
寅,疏人也,見則矜且得上第。
為升及廷玉所論,并敏政下獄按問。
經自誣服購敏政家人得之。
又寅曾以一金币乞敏政文送洗馬梁儲。
獄成,敏政緻仕,經、寅俱充吏。
一雲果敏政家人為之也。
【十四年辛酉,命】□□□□□□□□□□□□□□□主順天試。
(十四年辛酉)命右春坊右谕德王華、翰林院侍講劉忠主應天試。
十五年壬戌,命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吳寬、翰林院侍讀學士劉機為考試官,取中魯铎等。
廷試,賜康海、孫清、李廷相及第。
改進士胡煜、魯铎、薛金、溫仁和、滕霄、李時、趙永、李貫、畢濟川、何(塘)【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