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形勢皆不達 與仙芝俱見殺】 【忠義】李憕【張說因相者言其貴妻以甥引置幕府 宇文括田表為禦史分道撿覆 給事中力于治有任事稱明簿防下無敢绐 林甫出之河南裁抑蕭炅 不聽道士孫甑生幹政 守清河興美政遷廣陵民立祠 尹京國忠惡之使守東都祿山兵薄城官校皆去與盧奕相約死之 十餘子】 【唯源彭得脫 源彭以父死于賊不仕不娶絶葷酒】 盧弈【持重寡欲 鄠令治最 自父懐慎兄奂三人皆居中丞官清節相似 留台東都城陷朝服坐台被執數祿山罪谕賊以逆順臨刑西向拜辭罵賊不空口賊黨變色 子杞 杞子元輔端翰介正能紹其祖 少以清行聞 杭常绛三州皆防】 張介然【謹願長計畫 守河隴支郡 王忠嗣哥舒翰鎮河隴皆署用之 以富貴不為鄉人知求列防故裡本鄉得列防始此 祿山反使守陳留全郡未三日賊至城陷死之】 【卓行】元徳秀【負母入京舉進士 以親亡不娶曰兄有子兄子襁褓防親貧無資得乳母自乳之苦貧求為魯山令 縱系賊盜格虎 大酺召聲樂獨使樂工歌于蔿于帝歎賢人之言 俸衣食孤遺嵗滿餘一缣 愛陸渾山水定居 無仆妾嵗饑或日不防 嗜酒陶然以酒肴從者不問賢鄙 房琯歎紫芝眉宇 李華兄事徳秀而友蕭穎士劉迅作三賢論 平生未嘗識女色視錦繡茍辭佚色未嘗有十畆之地十尺之舍十嵗之僮未嘗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食 卒諡為文行先生】 權臯【祿山籍其名署幕府臯知其必反 喑直視而瞑使所親唅斂之而宻逃 南奔度江永王舉兵詭姓名免 病客洪州南昌令欲按中人過州未取臯泣曰今何由緻天子使而遽欲治之 真卿表為司馬召拜起居舍人固辭曰吾潔身亂世以全吾志欲持是受名耶 李季卿列其髙行以著作郎召不就 李華桞識韓洄王定皆仰其節與友善 韓泗等為制服 子徳輿】 甄濟【居青岩山環山不敢漁畋 祿山強署之置羊血僞嘔血歸祿山封刀召之濟引頸待 肅宗使污賊官羅拜 子逢讀書自力不谒州縣 嵗饑節用給親裡 出家赀周朋友緩急 欲請載父名國史袁滋表濟行與臯同科元稹移書史館韓愈愈謂逢與其父俱當得書】 【孝友】張琇【複雠 父審在隽州以被誣謀反見殺于禦史楊汪琇年十一與兄瑝徙嶺乆之 逃還祖殺 汪而以狀系于斧 九齡以為宜貸耀卿等卒殺之】 陸南金【匿盧崇道自逃逃嶺南侍禦史王旭按之弟趙璧争匿崇道者我兄又言弟自誣元宗皆宥之】 【隠逸】王希夷【牧羊取傭葬父母 隠嵩山師黃頥學養生餌松柏 刺史問政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東封诏州縣敦勸見行在年九十帝令張說訪政宦官扶入宮與語甚恱 敕州縣緻酒肉帛】 盧鴻【愽學善書 廬嵩山 開元初再征不至 五年下诏至谒不拜曰禮者忠信所薄臣敢以忠信見 嵗給米百斛絹五十 歸為營草堂 到山中廣學廬聚徒五百】 吳筠【舉進士不中居南陽 天寳召至願道士籍入嵩山從潘師正 待诏翰林答帝深于道無如老子 答治鍊非人主所冝留意 開陳皆名教世務防言諷天子 沙門嫉之髙力士事佛共短之 求還嵩山诏立道館 祿山亂入茅山又入剡 文章诋釋氏 歌詩李白祖甲乙】 司馬子防【事潘師正傳道引辟谷術師正謂我得陶隠居正 法建而四世矣 徧遊名山廬阜天台 武後召之即歸 睿宗使其兄承偉召之問其術曰為道曰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問治國曰國猶身 開元召至王屋山置壇室以居三體書老子 玉貞公主光祿卿韋縚至所居按金箓設祠厚賜】 賀知章【陸象先謂季貞清談風流一日不見鄙吝生擢道士超防羣類科 張說表撰六典等書累年無功 遷禮部侍郎兼集賢學士一日并謝源乾曜謂兩命之榮 元宗自為贊賜之 申王薨選挽郎不平防子喧訴知章梯牆出首以決事 晩節尤誕放遨嬉裡巷自号四明狂客秘書外監 草十數字世傳為寳 醉屬辭不停筆天寳初夣遊帝居乃請為道士還鄉 以宅為千秩觀而居 求周宮湖為放生池賜鏡湖剡川一曲 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 【儒學】馬懐素【晝樵夜燃以讀 中文學優贍科 監察禦史不為武後按崔慎貞反 劾宰相李逈秀借易之勢斂賄 為十道使黜陟江西處決平恕考功覆取實才不阿權貴請谒 手未嘗釋卷元宗诏禇無量更日侍讀帝日送迎以師臣禮诏舉校袐書文籍 然不善著述無所叙别】 禇無量【龍出若不聞 尤精禮史記 争韋後不當預祭天解官 侍讀東宮進翼善記 号訴犯墓柏鹿鹿為馴擾 以耆老許腰輿入殿 頻上書陳得失 鄙姚崇太廟符堅故殿之言因上疏請出後宮舉賢撙奢輕賦謹刑納谏詧谀繼絶幸東都請緻祭古帝王賢臣序功臣絶世從之請檢校求遺書四庫完治 太子及四王未就學以孝經論語五通獻帝于是各為選侍讀 太】 【子齒胄于學诏無量升 上謂無量朕師後康子元侯行果亦踐是選而禮遇衰】 康子元【防稽人 開元诏舉治易老莊者 侯行果薦之張說遂侍讀 東封説引子元行果徐堅韋縚商裁封禅儀 子元請先祭後燔行果趙冬曦謂祭已而燔則神無由降說稱康子獨出蒙輪當一隊邪議】 侯行果【上謂更求善易者無賢行果】 殷踐猷【通氏族歴數醫方 善知章陸象先韋述知章号五總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 舉文儒異宰 叔父防哀恸嘔血卒 子寅舉宏辭 殺侮慢吏貶 寅且死以母老不忍決子亮斷指剪發置棺中誓事祖母祖母疾不脫衣者數年 白燕巢楣】 元行沖【名詹 少孤養于外祖韋機 博學尤通故訓 仁傑謂吾藥籠中物 魏典事詳文約學者尚之 得銅器似琵琶知名阮鹹 以書生非彈治才辟闗内按察 奏彭王子志謙株蔓獄不樂法家謝大理官 繼懐素撰晉書 繼無量校四庫書 元宗注孝經诏為疏 帝因魏光】 【乗請命與諸儒疏魏征類禮列于經立之學張說以戴禮不可罷止之 行沖疑諸儒間已着釋疑言小戴行于漢末其書紛雜魏氏正之】 陳貞節【議隠章懐懿徳節愍四太子陵廟禮不當與列帝侔裴子餘駁之止減吏卒之半 議昭成皇後配睿宗肅明皇後不當并升 議奉中宗别廟升睿宗繼髙宗為七室 伊缺男子孫平子上書非之援經辨數愽士不能屈然蘇颋右前議卒不複中宗于廟 惡武後明堂瓌侈請以明堂複為乾元殿】 盧履?【言古禮父在為母朞徹虛而心防武後始同父三年非是 又陳父在為立幾筵者一朞心防者再朞父必三年而後娶以達子之志 行沖亦謂妻防杖朞者逺嫌疑尊乾道也請據古诏服紀一用古制自是或朞而禫禫釋心防或朞而禫三年或齊衰三年】 施敬本【講求封禅儀 舊制盥手洗爵侍中主之敬本謂大宗伯郁人掌祼事漢用侍中皆亵臣今侍中位宰相非郁人比 舊制祀天神太祀主之敬本謂古二君相見卿為賔況天人之際今太祝乃下士】 王仲邱【請合顯慶貞觀二禮大祀并用】 趙冬曦【中宗時請定科條直書其事以凖加減隋律曰律無正條自是憎愛為輕重 開元時集賢院修撰 與康子元議封禅儀】 尹愔【父思貞春秋擢髙第 釋奠講辨三教 撰諸經義樞續史記未就夢天官麟台交辟卒 愔博學尤通老子為道士 元宗尚元言召對甚喜 辭集賢兼脩國史诏以道士服視事】 鄭欽說【解梁太常任昉所得鐘山圹銘 李林甫惡之貶卒】 【文藝】李邕【父善淹貫不能屬辭号書簏 注文選 諸生四逺至傳其業号文選學 邕少為補益之附事見義兩書并行 見李峤求假直秘書讀書未幾謝去奧篇隠轶了辨如響 峤與張廷珪薦文髙氣方直才任谏诤拜拾遺 大言請聴宋璟劾昌宗奏 谏中宗用鄭普思 僐張柬之貶 韋氏敗拜侍禦史彈劾任職 元宗時廷珪授為中丞姚崇疾其隂操黜之 東封召見獻賦矜肆自謂且宰相 與張說相惡防坐贓孔璋上書請代得減死 從中人楊思勗讨嶺南賊 起守括州喜興利除害複坐誣得罪 入朝眉目瓌異阡陌聚觀後生望風内谒門巷填隘 中人臨問索所為文章 以防出守汲郡北海 林甫就郡杖殺之 長于碑頌 金帛請文者钜萬 文名天下号李北海 盧藏用謂如幹将莫邪但虞傷缺杜甫為作八哀詩 資豪不治細行在所賄謝畋遊自肆以敗】 呂向【一筆環冩百字若萦發号連錦書 賣藥即市閱書 上美人賦諷花鳥使 詩諷校獵 帝自為文西嶽诏向镌勒 東封諌以番酋入仗内朝回道見老人乃其父 以李善釋文選繁醸與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更為诂解時号五臣注】 王翰【豪徤恃才 張嘉貞偉其人張說禮之益加舉起防羣類 聲技視王侯 豪俠遊畋伐鼓窮歡貶卒】 孫逖【崔日用令賦士火爐與定交年十五 舉手筆俊防哲人竒士隠淪屠釣及文藻宏麗等科及賢良方正 考功取真卿李華穎士等 八十猶為令求降外官増父秩 開元間蘇颋齊澣蘇晉賈曽韓休許景先典诏诰為最而逖尤精宻 九齡視其草不能易一字 子成】 李白【宗室 夢長庚生 客隠岷山舉有道不應蘇颋謂天木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 喜縱橫 任俠輕财 與孔巢父韓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沈飲号竹溪六逸 賀知章見其文稱谪仙言于元宗召見金銮論當世事奏頌 賜食親調羮 沈香亭召之已醉于市以水颒面援筆成文 醉使髙力士脫靴故帝欲與官楊妃沮之 知不為親近益骜放不自修 與知章李适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中八仙求還山 浮遊四方 祿山反徃宿松康廬間依永王璘 璘起兵逃彭澤 璘敗郭子儀請解官以贖得流夜郎 歸依當塗令李陽冰 代宗以拾遺召已卒恱姑孰謝家青山欲塟之 後裔惟二孫女為民妻告之範傳正為改塟 二女有風範不肯改嫁】 張旭【吳人 大醉呼呌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張颠 尉常熟老人陳牒求判因見其所藏盡其法 始見公主擔夫争道又聞鼓吹得筆法意觀公孫舞劒器得其神 後人于歐虞禇陸書皆有異論至旭無非短者 惟顔真卿崔邈傳其法文宗诏以白詩旭草裴旻劒舞為三絶】 裴旻【為奚所圍舞刀立馬上矢四集皆迎刀而斷守北平日射虎三十一父老曰彪也遇真虎且敗小虎出叢大吼弓矢皆堕自是不複射】 王維【九嵗屬辭 弟缙齊名 孝友 九齡擢拾遺祿山獲之以藥下利陽瘖廹為給事中 賊合梨園樂作詩悼痛故得免罪 自表五短缙五長乞免右丞而使缙還京師時為蜀州 作書别缙及親故停筆而化 草畫名盛開元天寳間貴人虛左以迎 畫思入神 别墅辋川圖 觀案樂圖事沈存中辨其妄 兄弟奉佛不食葷衣防 代宗問維樂章缙上之】 鄭防【或告其私撰國史蒼黃焚之坐谪十年 元宗愛其才置左右以不事事為置廣文館而以為愽士防聞命不知廣文曹司所在訴于宰相 壊廊不修寓治國子監館遂廢 善圖山水 好書無紙取慈恩寺柿葉書 冩詩并畫以獻帝稱鄭防三絶 祿山刼之稱病求攝市令潛以宻章達靈武 為崔圖繪齋壁得免死 防長地理山川物産兵戍無不詳 天寳軍防錄諸儒服其善著書 在官貧約 杜甫贈詩 鄭相如預知天寳事戒無污僞官故不附賊】 蕭穎士【四歳屬文 十歳補大學 一覽即誦 進士第一 父旻抵罪以有佳皃得宥 裴耀卿等先進與均禮故名播天下 奉使括遺書淹乆被劾 客濮陽授業号蕭夫子 以父防不肯見林甫林甫怒不下已頴士作櫻桃賦譏之 依春秋為編年書司馬昭弑帝書陳霸先反 史官韋述薦自代不屈林甫免官 倭國願得蕭夫子為師 知祿山必反托疾薦大室山 祿山反見河南郭納謀守禦納忽不用 見山南源洧諌毋退保江陵 不受永王召 請宰相崔圎扞江淮劉展果反 圓以為揚州功曹 後客死汝南逆旅   門人諡文元 樂聞人善 推引後進皆名士天下推知人 兄事元徳秀而友殷寅真卿等 與李華稱蕭李 與陸據李華讀龍門路傍碑穎士即誦華再閱據三乃記 奴事之十年笞楚不去雲愛其才 惟許子昻冨嘉谟盧蔵用之文董南事孔述眷之愽學】 李華【慕汲黯 劾國忠支娅州縣肅然 祿山反上誅守防 辇母逃賊見獲署僞官 自以隳節危親肅宗召之不拜 客山陽勒子弟力農 晚事浮屠不甚著書惟家傳墓版州縣碑頌金帛強之乃應 大歴初卒 含元殿賦 吊古戰?文污為故書置梵書度頴士讀之謂君加思慮便能至 宗子翰從子觀見肅宗】 孟浩然【襄陽人 好節義 振人患難 九齡王維稱道 維邀入内署元宗偶至問詩對不才明主棄 采訪使韓朝宗約偕至京薦之防劇飲歡甚不赴 背疽卒 王維過郢州畫像刺史亭名浩然亭鄭減改孟亭】 王昌齡 崔颢【與浩然同名開元間皆位不顯不顧細行 颢好飲愽娶美妻】 【方枝】張果【善息氣能累日不食 自謂生堯丙子嵗位侍中 召問神仙事 未幾卒】 姜撫【韋縚言其數百嵗召之 自言服春藤上采賜中朝老臣民間以酒漬飲多暴死乃止遂慚逃】 【外戚】王仁皎【元宗廢後父 避職不事 委逺名譽】 楊國忠【太真從兄為相見前】 【宦官】握兵故禍慘始于明皇盛于肅代成于徳宗極于昭宗 楊思朂【姓蘇 元宗讨四難為爪牙 開元初大敗安南蠻 平五溪亂斬首三萬 平邕州封陵僚梁大海 平龍州蠻坑其黨六萬 騺忍敢殺】 髙力士【馮盎曽孫 嶺南李千裡獻二閹曰金剛力士 武後累逐之中人髙廷福養之 元宗在藩傾心附結 以誅蕭岑等功為右監門衛将軍知内侍省四方奏請先省後進小事傳決 宇文融林甫國忠祿山仙芝等皆厚結之得将相牛仙童邉令誠等寵雖與力士等亦借力士左右肅宗在東宮以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