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 如逐九齡适之誅楊慎矜張瑄盧幼臨栁升 偃月堂思中傷 口蜜腹劒 揣上意贊立夀王而上意不在夀王計绌數防太子亦不行是奸計亦有時而窮 忌儒臣積邉勞入相擢祿山仙芝哥舒翰為大将而祿山得專三道勁兵十四年不徙 國忠為禦史林甫薄其材孱又以貴妃故善之國忠貴盛交惡憂懑死為相十九年天寳十二載卒于位國忠諷祿山暴其短斵棺籍家所謂禍生所忽 子岫泣言禍至曰勢已然可奈何 憂刺客先驅百歩金吾清道 所居複壁甃石一夕再徙 是亦自知其必及禍】 陳希烈【奸臣傳 博學尤深黃老 繼褚無量元行沖講禁中 助帝譔述 神降謂老子告錫靈符因講南華真經希帝旨 林甫以其柔佞引為相 寵與林甫侔 林甫隂詭亦所左右 失職忽忽不樂 安祿山盜京師與達奚珣相之】 李适之【宗室 河南尹不苛細 作月陂免谷洛水患 喜賔客飲酒鬥餘不亂夜宴晝決事案無留辭 代仙客相 林甫與争權绐使言華山金可采 卒為所搆】 唐宗室為相者九人【适之相元宗岘相肅代勉相肅徳夷簡相憲宗石相文宗福相宣僖回相武宗皆稱職号賢相惟程相敬文無所發明林甫奸谀幾亂天下 按李麟相肅宗亦宗室則不止九人】 楊國忠【太真從祖兄 張易之甥 飲博無檢 通虢國夫人裒其資一日盡 蜀豪鮮于仲通資給之薦之節度章兼瓊 得蜀貨百萬至長安以摴蒱進專主蒲簿計帝恱謂度支才 可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 虢國居中帝好惡必知一年領十五餘使 請出積變輕赍又悉義倉丁租地課易布帛禁藏如山 以吉溫謀奪林甫政匿鮮于仲通南诏之敗 林甫死遂相 唱注一日畢以誇神明自是資格紛謬 就第唱補令希烈給事中隅坐在旁曰已過門下矣 領四十餘使度支吏部署一字亦不能盡故吏得輕重大敗稼擇善禾以進扶風太守房琯以言災劾遂無敢以水旱聞 達奚珣擢其子髙第 使劒南李宓以十萬擊南诏閤羅鳯大敗河西更以捷間 一再興師凡失骁卒二十萬天下寃之 暴發祿山反狀祿山上書自陳條大罪二十國忠又激怒使反以自信其説故祿山反以國忠為名上幸蜀次馬嵬陳元禮殺之争噉其肉 四子皆死】 韋見素【铨叙平允 國忠以易制薦代陳希烈為相祿山請以蕃将易漢将因與國忠言其必反 元宗使歸輔肅宗肅宗以由國忠進禮遇獨減 星犯昴知祿山死日月 兩京平使迎上皇子谔勸誅楊妃勸幸蜀 谔子顗裴垍等五舊交為相朝廷典章多咨之着易緼解顗子維内江】 【令民刻頌為戶部善裁剖與宋之問善詩稱二妙防長文辭撫宗屬舉孝廉以母老不仕 維子虛心大理據正不撓 虛舟守洪魏有治名 号 官家】 崔圎 房琯 崔渙【皆幸蜀道中相之 詳見肅宗】 【諸臣】楊玚【麟遊令拒窦懐貞曰所論者民寃位髙下何取韋後表民二十二為下及敗諌有司追其課奏崔日知先劾李傑 抗議宇文融撿脫戶餘口不便 祭酒表用諸儒皆有名 言明經不質】 【大義乃取年頭月尾孤經絶句因诏三傳儀禮出身者不任散官 言考功嵗限明經進士百人而流外諸色仕者嵗二千 莭古禮作冠昏防祭禮 止立碑曰徒作後人矴石】 崔隠甫【洛陽令請禁中出梨園子弟胡雛殺之 為禦史大夫使自監察禦史而下事皆承谘多得劾正威名赫然 校外官嵗考一日訖 張說輕其不文與林甫暴其過罷之 不謟仙客不得相】 李尚隠【方嚴 劾催鄭典選附勢斥之 雪李師旦獄二百餘家元宗時 治王旭奸贓 治浮屠妖妄 治司農吏隠錢谷 三為禦史不以殘摯失名 處事分明不苛宻 以循吏終始】 崔沔【覆試第一 性舒遲進止雍如 當官不屈為禦史請發太倉及範囿鳥獸所給赈貧乏将劾姚崇子招賄盧懐謹姻家弄法崇等薦為著作以奪其權 中書侍郎雖貳宰相舊惟充位沔謂當上下相維毎事多異同張說出之 議宗廟笾豆姨舅服紀 朝廷疑議皆咨之 祿廪散宗族】 裴寛【漼從祖弟 瘗饷鹿刺史韋诜妻之 為宇文江東覆田判官 議忌日享廟用樂曰廟尊忌卑則作樂 蒲州乆旱入境即 河南大治不附權貴 鎮範陽夷夏感附三年祿山代之林甫恐其相以計貶之 兄弟八人皆擢明經治第八院相對擊鼓防飯 政清簡人冀其相】 崔琳【與髙仲舒同為中書舍人 宋璟親禮之嘗曰古事問仲舒今事問琳 與弟珪瑤俱列棨防号三防崔家 元宗金瓶覆名 以族大不敢用為相 一床置笏猶重積其上】 韓琬【舉茂才刺史行鄉飲餞之 上疏言政尚法不尚徳之弊 則天中賦絹非時移檄罷督乃奏聞】 韋陟【禮部取人許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試之 吏部铨綜公平 任威嚴 簡貴傲視同僚然道誼合者雖布衣與均 林甫出之怏怏毀廉隅饷權俸以自結 國忠以其有文雅名恐入相發其饋遺事貶之 國忠脅死之共説其遁去陟曰命當爾其敢逃刑 肅宗使招谕永王 重其名欲相之以後至疑不用 新進者望風憚之言其驕倨不得志卒 多縱 毎食庖中所棄猶不減萬錢 襲封郇公 自謂書陟字若五朶雲人号郇公五雲體 家法嚴整】縚【議笾豆議服紀】 盧從願【事睿宗典選六年以平允聞 髙宗時吏部稱職者裴行儉馬載至是李朝隠與從願開元中豫州課第一 不肯以括田戶功為上考宇文白其殖産号多田翁以此不得相】 李朝隠【谏誅五王忤防貶 執罷斜封官千四百成安公主奪民田不酬直杖其奴權豪斂伏元宗擢尹河南政嚴清 杖太子舅之奴 以裴景先裴寂之後争丐賍之死 開元典铨 及】 【為禦史大夫所引惟細務天下失望】 王邱【童子 獨屬文 修潔 入仕嵗數百邱考功覈實才登科才百 采錄精明無比挺之席豫亦出其下 守懐州清嚴 蕭嵩引當國固辭而盛推韓休休秉政薦為禦史大夫 讷言奏白帝多不喜 清約不通饋遺】 嚴挺之【名浚 諌觀燈大酺 貢舉平允 宻啟王毛仲之奸 濮汴二州威嚴 左丞知吏部選謂蕭炅伏獵侍郎 九齡欲引輔政使谒林甫凡三年非公事不造 上欲用之林甫绐使稱疾去之 溺佛 衰服送浮屠防亦自塟于其塔 子武貪暴 詳見代宗】 席豫【太平公主将表為諌官恥之遁去 考功進绌清明 典選六年号知人 清直畏謹 與子弟屬吏亦不草書曰細不謹況大事耶 屬和防工】 許景先【宋璟蘇颋擇為禦史 文得中和之氣 帝自擇為刺史】 潘好禮【卧馬下諌邠王獵 清廉 苛細博學脩整 試子不通經械而徇之】 齊澣【請抑諸武迎太子 蒲州司法争父子俱論死為姚崇給事中稱解事舍人大政必咨之諷崇年老宜退 勸舉宋璟自代 荅崇不如璟又謂崇不如管晏可謂救時之相 汴州浩繁惟倪若水與澣以清敏聞 東封車騎彌數十裡澣為長棚帟幕聮亘上食 請去王毛仲而自不宻貶 潤州避?步洲徙漕渠達楊子 倚髙力士得為兩道采訪興利以中天子意裒貨财遺貴幸 林甫惡其行擠之守平陽以黃老清淨為治】 倪若水【禦史課第一 汴州政清浄興學教化大行諌農時捕防防 謂班景倩入為大理卿若登仙恨不得為驺仆】 苗晉卿【林甫專政委以铨事 厚元載相肅代 詳見肅宗相類】 崔光逺【元宗西狩留尹京兆 懼祿山奔靈武 複回京兆賊避其鋒 見肅宗】 于休烈【志寜曽孫 善文章 谏以文籍與吐蕃裴光廷曰休烈但見情僞變詐于是生不知忠信節義亦于是在遂與之 肅宗時修史先購求國史 谏元日冬至賀皇後 不治産 恭儉仁愛 推毂士甚衆 年老笃學】 賈曽【睿宗時言伐遼将士 上為太子谏采女樂 與蘇晉掌制诰号蘇賈】至【父曽撰則天诰命至又撰元宗傳位冊 請廣學校 保桑梓者鄉裡舉焉 在流寓者庠序推焉 争王去榮殺富平令罪不可貸】 王踞【謀刺武三思事洩亡命為傭 上為太子時遊獵踞常延待于家 詭計見太子說圖太平公主 率鐡騎誅蕭至忠等 眷委特異号内宰相或言其詭谲縱橫不可共安樂見踈 歴九刺史六州二郡 受饋遺數百萬 豪侈樗博 林甫恨其恃功使氣發其贓仰藥死】 劉知幾【字子元 史才 介直自守 上書譏武後妄赦妄授之弊 思慎賦刺時 中宗時領國史陳五不可而去 不得改正武後實錄作史通譏評今古 自比揚雄者四 壯不喜詩雄老悔雕蟲史通大元釋蒙解嘲談史減價覆醬瓿委國史于吳競 領國史三十年 論作史當備三長才學識 劉氏家史人髙其傳 論衣冠不當乗馬 論孝經當從古文易無子夏傳老子無河上公注 請存王弼學宋璟不然之 子贶】贶【讀説苑廣劉向所遺而刋落恠妄子茲相徳宗】 吳競【史才 貫經史 方直寡諧惟善魏元忠宋敬則後二人薦堪論譔 辨相王之慮 慮元宗果而不精上疏乞從谏 谏東封道中馳射 大風上疏 任史事以武三思等監臨事多不實私撰唐書唐春秋 叙事簡核号良史 書張説欲誣元忠事謂説曰此競實書之說屢使改卒不從屢貶年老猶願還史職林甫不用】 韋述【史才 兒時誦家書二千卷畧遍 宋之問以述撰唐春秋擢上第 好譜學 詳百氏源沠更撰開元譜 脩六典 令狐徳棻吳競撰唐史不能成述分紀傳文約事詳 典掌圖書四十年任史官二十年 澹泊純厚 接士無貴賤與均蓄書二萬祿山亂獨抱國史藏南山 污為官貶餓死】 楊慎矜【聚斂之臣 父隆禮為開元太府廿年嵗省數百萬 宰相薦三子清白上擢慎矜知太府出納慎餘長安倉慎名含嘉倉 慎矜始議輸物有污傷責州縣償所直自是調發始煩 以進不由林甫不敢為禦史中丞 林甫以不文緻韋堅之獄且忌其寵與王鉷誣殺之 兄弟皆缢死宇文融既敗言利者稍息慎矜得幸于是堅鉷之徒競以利進】 韋堅【聚斂之臣 慕宇文融聚斂進乃運租賦佐國用 鑿廣運潭帝升望春樓望之以山東舟三百各陳所産鼓吹鮮衣相銜而進 林甫害其寵授刑部尚書奪其諸使以慎矜代之而誣堅貶死】 王鉷【聚斂之臣 為林甫興大獄撼東宮 嵗進錢钜億萬儲禁中供禦 按求玉版上帝号領二十餘使 權勢亞林甫而謹事之 弟焊召術士謀不軌事覺并賜死 籍第舍數日不能徧 初附慎矜以貴而佐林甫覆其家 凡五年而鉷亦滅】 王璵【以禱祠見幸 用帋錢後相肅宗詳見後】 王毛仲【明悟 知東宮馬駝鷹狗等坊不旬嵗至大将軍 帝暫不見惘惘若有失 初見飾擢頗持法 牧監二十四萬後至四十三萬牛羊皆倍數 東封色各為隊加開府 驕滿 髙力士等銜之譛于上後以移書索甲仗遂貶死】 【将】宋慶禮【習識邉事 谕嶺南蠻 治栁城制奚契丹元宗時築漁陽城 營州開屯田八十餘 所 在邉三十年罷毎運收嵗儲送享晏然】 郭防瓘【突厥黙啜子同圍北廷斬之因請募闗中兵擊餘黨韋湊駮之 河西節度奏家奴戰功 副安西都防與阿史獻交訴元宗诏平之】 郭知運【從防瓘破突厥 隴右屢破吐蕃 屯西方戎夷畏憚 與王君防功名等号王郭】王君防【初事知運後代為河右隴西節度 防時與回纥四部君長狎至是不相得言其叛遂為所攻殺】 張守珪【君防死後守?州完城虜至置酒其上虜疑因擊敗之诏為都督 鎮隴右 鎮河北契丹奚連年梗邉大敗之帝以告九廟其酋懼詐降又盡滅之诏立碑紀功 匿烏知義之敗賂牛仙童貶卒】獻誠【喜功名政寛裕有機略 簡廉不逮其父】獻恭【有軍功谏徙盧杞】 王忠嗣【九嵗父海濵戰死見帝号泣養之宮中與肅宗遊 及長雄毅寡言論兵應對蜂起代州别駕大猾閉門自斂 恐其年少複雠不得特将請精鋭數百斬虜數千 為河西杜希望單馬馳破吐蕃 讨奚桑幹三遇三克 上平戎十八防 突厥不敢盜邉 本負勇敢為将乃持重安遂不生事常曰平世為将撫衆而已不欲竭中國幸功名 訓練士馬而弢弓示無用 時出竒兵所向必克 朔方自張仁願後四十年忠嗣繼其功 佩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将印控制萬裡不狥帝取石堡城林甫又短之防董延光取石堡不克訴忠嗣沮軍 又言祿山且亂林甫因誣告下獄貶死 髙價市蕃馬 攻石堡時李光弼請立賞進取免禍曰吾不忍以數萬人命易一官】 哥舒翰【王忠嗣使讨吐蕃副将踞見殺之 持半段鎗擊吐蕃所向輙靡 馬驚陷河吐蕃三将欲刺之翰大呼皆不敢動 追賊常拟鎗于肩叱使回顧因刺其喉騰之髙五尺 忠嗣得罪入見帝叩頭泣言其枉 為隴右節度弟應龍滅吐蕃不敢近青海時天下富庶無如隴右 攻石堡城不下欲斬将期三日而下 與祿山不恊 國忠厚結之 嗜酒色疾廢還京 祿山反代統仙芝舊卒為元帥号二十萬守潼闗擊走慶緒然病不能治事 與安思順不恊疏七罪請誅之 或勸其誅君側國忠懼廹帝趣翰出闗複陜洛子儀光弼極言不可 國忠廹之行翰働而出遇賊靈武大敗降祿山兵存者八千潼闗失守上奔蜀 後為慶緒所殺嚴而少恩不恤士帝勞師士訴衣穿帝制袍十萬賜之鐍藏不散】 髙仙芝【夫防靈詧表副安西都防天寳六年以萬騎讨西北二十餘國因深入降七十二國 遂代靈詧為四鎮節度 石國王降俘獻阙下斬之西域由是不服 東讨祿山封常清敗因急趣守潼闗 監軍邉令誠數千以事不從因誣以棄陜地減糧賜招就軍中斬之軍中呼枉其聲振地貪家赀钜萬然與人亦不惜】 封常清【苦求為仙芝傔 從擊達奚宻作露布遂知名 仙芝征讨常知後務 杖殺其乳母子憚其阙 才果無疑事 勤儉耐勞苦 祿山反大言于上自任平賊募市井庸保六萬守河陽】 【橋大敗祿山遂陷東京奔陜勸仙芝守潼關凡三表陳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