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裕祿電:遼沈吃緊。

    奉旨:着長順迅帶吉林兵赴奉。

    以定安練兵不精、依克唐阿督兵觀望,交部分别議處。

     旨寄李鴻章:着饬丁汝昌往帶「定遠」、「來遠」二船出險;倘有失,即正法。

    侍郎張蔭桓電:日不欲局外居間議和,各國亦心志未齊;拟遣諜徑達伊藤,較為直捷。

     李鴻章電:探報寬甸自依軍移開後,已為賊據。

    又電:摩天嶺日兵并非擊退,系改道抄蓋平宋軍後路;宋軍兵單可慮。

    又電:巴蘭德雲,前數日各國公議皆以東洋有奢望,大約志在台灣;鄙意中國仍當力戰,俟東力乏,各國自願調停。

     丁汝昌電:日船在口外遊弋,威防吃緊;「鎮遠」船為水雷擠傷。

     旨:着李鴻章饬旅順防軍堅忍守禦,并接濟饷械。

     旨:着依克唐阿速赴大高嶺與聶、呂等軍合剿。

     李鴻章電:衛汝成沖鋒大捷,惟我軍後援不至,旅圍難解;請催宋、銘兩軍進援。

     旨:着李鴻章令唐仁廉等軍赴東為宋慶後路援應。

     旨寄裕祿:日兵由摩天嶺趨蓋平,着耿鳳鳴等軍截剿。

     李鴻章電:據馬金叙報,岫岩失守。

    又電:據劉含芳報,旅順失守。

     以戰事退縮,命革葉志超、豐升阿、聶桂林、趙懷業職。

     署江督張之洞電:江防吃緊,請饬馮子材募舊部粵勇辦理沿海防務。

     楊儒電:我欲議和,可告美使轉達日政府。

     以旅順于二十四日失守,奉旨李鴻章着革職留任,并摘去頂戴。

     十一月 李鴻章電:據聶士成報,克複連山關,陣斃日先鋒官。

     宋慶電:回軍熊嶽收集潰兵。

     李鴻章電:德璀琳由日本電稱,文函經緻伊藤,聲明回滬候信;并雲有要語,俟回津面陳。

     宋慶電:聞日得旅順後全力北犯,拟将各軍會合遼海竭力堵剿。

    旨寄李鴻章、宋慶:我軍積疲不振,亟應整頓。

    旨寄張之洞:日船恐擾南洋,着饬沿江、沿海嚴防并谕郭寶昌率營北上。

    以金州失守,命革副都統連順職。

    楊儒電:美勸中、日議和,中國應早遣使、早息兵。

    李鴻章電:接龔照瑗電,日計在沽南登岸取威海,已饬于沽、威添築土炮台嚴防。

    侍郎張蔭桓電:日本拟請訂期會議,已商李鴻章覆田貝,謂中國拟派全權。

    李鴻章電:聶士成報奪回分水嶺,軍士奮勇;請擇尤保獎。

    宋慶電:日陷複州,意圖北犯;我軍在蓋平嚴備。

    李鴻章電:據周馥請催唐、吳、李各軍分紮海城、牛莊、營口為宋後勁。

    軍務處電宋慶:日兵北犯,已饬魏光焘、陳湜率部出關會剿。

    宋慶電:新隊已募足三十營。

    又電:日軍大股奔大石橋,現督同馬、劉諸軍相機辦理。

    李鴻章電:海城失守,宋軍恐受日包抄,後路殊為可慮。

    旨寄宋慶:敵分竄遼陽交界,着加意嚴防。

     旨:豐升阿、聶桂林、衛汝貴、葉志超、丁汝昌均拏交刑部治罪。

     宋慶電:日氛甚惡,現退守牛莊,拟聯合諸軍杜其西竄。

     李鴻章電:海軍統将戴宗骞等公請丁汝昌留任立功自贖。

     宋慶電:日兵北犯,遵旨将章、張兩軍合并一路,先固營口。

     李鴻章電:海城失陷,請饬吳大澄酌撥新購炮械,令諸将分保營口、遼渖。

     宋慶電:海城附近接仗互有傷亡,請派大軍來防錦州以遏山海關。

     十二月 命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節制關内外各軍;吳大澄、宋慶幫辦軍務,李鴻章辦理北洋防務。

     派侍郎張蔭桓、署湘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赍國書赴日修好。

     李鴻章電:日第三軍由廣島赴威海。

    又電:據袁世凱報,蓋平失守,分統楊壽山陣亡;依軍在陽崗子得勝。

     劉坤一電:據章高元報,蓋平之戰斃敵約三千人,我軍官弁亦傷亡甚多。

     津道盛宣懷電:日志奢,和事難蔔;請趁冬寒合擊。

     宋慶電:日兵進逼牛莊,已派軍迎敵并護運道。

     李鴻章電:據報日船在登州、榮成等處開炮。

    又電:據戴宗骞報,與日船接戰,斃敵甚多;援軍尚未到。

     使日張蔭桓、邵友濂奏:定期赴日,請饬總署電田貝轉告日本接待。

     李鴻章、李秉衡電:據劉超佩報,榮成失守,我軍退守營口。

    奉旨:前李鴻章預籌水陸相依之法,尚屬詳悉;即饬迅辦,毋得坐困。

     劉坤一電:現抵津與李鴻章等商辦海陸軍布防事宜,乞準丁汝昌立功自贖。

     張蔭桓等電:聞日廷派伊藤等會議,請詢田貝。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一八九五) 正月 李鴻章電:據戴宗骞報,孫萬林等迎擊日兵,前隊獲勝。

     張蔭桓等電:接駐日美使電,日官改于神戶相迎。

     長順、裕祿電:派各軍分路前進,訂期合圍。

     劉坤一電:吳大澄已出關,泺樂、山海關等處遵旨妥籌布置。

     依克唐阿電:兩次攻海城因兵單,事敗垂成;請令各軍聯絡,專攻一路。

     李鴻章、李秉衡電:據戴宗骞等報,威海南路苦戰十日,擊沉兩敵艦;現龍廟嘴、鹿角、趙北等處炮台均失陷。

     李鴻章電:日船緊攻威海北岸炮台,丁汝昌與戴宗骞商同毀炮,避往「定遠」兵船。

     李秉衡電:威海失守,請旨嚴議;并拟移扼萊州,以固省城門戶。

     李鴻章電:日以我國所赍國書文理不全,不允開議。

     李秉衡電:戴宗骞退回劉公島,已自盡。

    我水師與日船鏖戰,擊沉彼艦數隻;請饬章高元軍回東駐紮海豐一帶。

    又電:劉公島已失,水軍覆沒;恐其西犯,遵旨移紮萊州。

     總署奏:息借彙豐銀行一千萬兩暨三百萬鎊訂立合同。

     張蔭桓等奏:和戰相為表裡,請饬統兵大員仍實力防剿,以期事易就範。

     李鴻章電:日艦偷進日島,「定遠」等艦均被擊沉;自請罷斥。

    又電:據德璀琳函稱,俄已與英、法訂約,日所索如過奢,必設法調停。

    又電:據孫金彪報,日遊騎至甯海州等處,煙台商民遷徙一空;請派援兵。

    又電:據劉含芳電,丁汝昌、劉步蟾、張文宣均在威殉難,尚存六艦。

     張蔭桓等電:日以使權不足,不能開議;現已回滬。

    又電:敕書以乙酉年北洋與伊藤互換文式為妥。

     命李鴻章入觐,以王文韶署直督。

    李鴻章電:接張蔭桓電,伊藤于議和事,似欲主議者當機能斷,免為英、俄所持。

    又電:接張蔭桓電,拟延律師科士達襄辦和議,已屬轉留。

     楊儒電:請以拟賠日費聯絡英、俄助剿。

     龔照瑗電:法外部言,和局已與英、俄商竭力調處。

     署直督王文韶電:俄主語王之春,自願與英主出為和解。

     李鴻章電:拟入觐後與各國公使密商,再往旅順議和。

     旨:張蔭桓着回京供職,邵友濂即赴湘撫任;日本不允開議,非該侍郎等之咎。

     津道盛宣懷電:據港電,日兵船至台灣,水線已斷。

     旨:着譚锺麟設法運兌台饷,并谕唐景崧督饬劉永福嚴防。

     中、英訂立彙豐銀行一千萬兩暨三百萬鎊借款合同(正月初一日)。

     二月 張之洞電:請借洋款,由各省認還。

     龔照瑗電:英外部言,全權奉命應暗有限制;如日言讓地,不能允,即可遵停商量之權。

     王文韶電:拟令聶士成統率各軍作為津、沽遊擊之師。

    奉旨:『屏蔽京畿為第一要着,着聶士成赴蘆台駐紮;津、沽各海口防營,均歸總統。

    曹克忠三十營,着專顧津南一路,妥籌防剿』。

     張之洞電:拟以台灣作保向英借款,請其派兵輪保衛。

     宋慶電:遼陽大高嶺告急,兵少難兼防剿;請示辦法。

    奉旨:着長順就近移紮要隘,助守遼陽。

     總署奏:敵情叵測、時勢阽危,李鴻章應速赴長門會議。

    特授李鴻章議和全權敕書。

     全權大臣李鴻章奏:遵旨赴日本議約,預籌大略。

     宋慶電:牛莊失守,拟率隊北援遼沈、西防錦州。

     旨寄長順、依克唐阿:着聯絡聲勢,共保遼陽。

     王文韶電:據袁世凱報,營口失守,宋慶派隊往援恐難及。

     李鴻章電:乘德船至馬關晤日全權,先請停戰,意似遊移;約期再議。

    探知日又運兵出馬關,似往台、澎;确否?遼、榆軍情,乞示。

     宋慶電:督率馬玉昆等在田莊台接戰獲勝。

     張之洞電:押款保台如以為可,請饬龔、許兩使籌商。

     宋慶、吳大澄電:田莊台不守,請嚴議。

    奉旨:着率各軍,以為進剿之地。

     使俄許景澄電:俄主謂必竭力勸成和議,德主允勸日本所索不宜太過。

     宋慶電:駐守闾陽驿,将各軍撤至大淩河西挖壕嚴守。

     旨:吳大澄疏于調度,着撤去幫辦;湘軍交魏光焘暫統,仍由劉坤一調度。

     台撫唐景崧電:請商各公使饬觀戰各兵輪勿入口。

     旨寄劉坤一等:日船出馬關北窺,着饬各炮台嚴防。

     唐景崧電:日船犯澎,被我炮台擊沉二隻、傷二隻;餘逃複回,經力戰,寇稍退。

    奉旨:『該逆尚未遠遁,恐其複來;應嚴防。

    昨據電奏恒春有船遊弋,可饬劉永福妥籌兼顧』。

     三月 唐景崧電:澎湖力戰三日,官兵傷亡甚多,已失守。

     依克唐阿電:遵旨赴騰羅堡等處扼堵,并長順移紮小北河、徐慶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