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
李鴻章電:韓人突将金玉均屍淩遲。
四月 李鴻章電:據袁世凱電,韓東學黨煽亂,請派兵船相助;已照辦。
又電:袁世凱聞日員詢韓外署「華派兵船到韓何意」?韓答以「借送韓兵」。
又電;韓被亂黨戰敗,韓王議求我代剿;文已繕就,又拟俟匪北竄再請。
五月 李鴻章電:韓請剿亂,已饬丁汝昌派「濟遠」、「揚威」二艦赴援。
又電:據汪使電,日議派兵赴韓,當覆以「韓未請日派兵,日不應派」;祈與妥商。
又電:派兵事,已電汪使照約知照日政府;聞日不認韓為我屬邦。
又電:葉志超軍拟駐牙山,日兵已至漢城、仁川。
總署電李鴻章:據日使照稱派兵至韓情形,請查示;并探大鳥到漢城如何開議? 李鴻章電:官兵到全州,各匪逃去。
惟韓懼日兵駐京,求設法;現由袁道與大鳥妥議撤兵。
總署電李鴻章:請令袁道商日使同時撤兵,惟韓匪未靖,饬葉志超等确探剿捕。
李鴻章電:接汪使電,日增兵脅和,欲革韓政(總署電覆:韓為中屬,日請會剿,萬不可允)。
又電:晤英、俄兩使,已請其商日照約撤兵。
又電:葉軍拟由陸路移紮平壤,并已饬丁汝昌添船赴韓,聊助聲勢。
又電:日駐漢、仁,已占先着;今我備而未發,以看情勢最宜。
又電:日駐仁川之兵續調漢城,韓請美、英、法、俄調處,拟請中、日同時撤兵。
又電:仁川關員報稱,日添船運兵及炮馬到仁。
又電:日逼韓不認屬華,否即失和;聞大鳥拟押袁道出境(總署電覆:令袁道少待,候有失和确據乃回)。
旨寄李鴻章:日焰愈熾,兵饷、軍火着速籌劃。
六月 李鴻章電:日于韓事向汪使提出三條,斷難商辦。
又電:汪使電稱,聞日派四艦分赴山海關及閩洋,當系窺我海防。
又電:汪使電稱俄力勸日撤兵,未允。
又電:駐韓各使會議避免漢城及各口戰事。
旨寄李鴻章:部款籌撥已定,着妥籌戰守事宜。
李鴻章電:日、韓會議革政五條限期施行;韓未允。
旨派翁同龢、李鴻藻會同籌議朝鮮事宜。
李鴻章電:遵旨籌備海陸軍嚴密分布。
又電:拟派商輪往牙山運兵入平壤。
總署電李鴻章:日覆電無轉圜意,已決進兵。
李鴻章電:葉志超兵單,拟在津軍抽調往助。
台撫邵友濂電:布置台灣防務。
總署電李鴻章:英使勸日兵移南路、華兵紮漢城北路,再行開議;希統籌。
又電:即轉汪使,如中、日失和,即托美使保護華商。
旨寄李鴻章:日如開釁,葉軍地勢是否相宜?應早籌備。
李鴻章電:汪使電,稱日兵突入韓宮,韓拒而敗;日又添兵。
又電:各輪運兵上 岸,被日開炮攻擊;「高升」沉沒,「濟遠」、「廣乙」受傷。
旨:着劉永福幫辦台灣防務。
總署以日先開炮、釁由彼啟,照會駐京各使。
李鴻章電:中、韓電線阻斷,現津電祇能通至平壤。
又電:葉志超軍與日戰,互有傷亡。
又電:馬玉昆往龍川,與衛汝貴、左寶貴同渡鴨綠江接應。
旨:汪鳳藻着撤回,使館、領署均托美廷保護。
旨寄李鴻章:戰事已開,着厚集兵力、廣籌援應。
總署電李鴻章:已照會日使,諷之使去。
七月 李鴻章電:接濟葉軍事,丁汝昌因無快船為前驅,拟另設法。
又電:日人擅更韓政,韓王遣員到津乞援。
又電:唐紹儀言日兵數路并進,兵輪往大同江口;葉軍被挫。
又電:日擊沉「高升」船,已向英謝罪議賠。
華死千餘人,亦應索償;已電龔使聘狀師詢商。
又電:遵旨調派陸海軍分防近畿及東北海口。
旨寄李鴻章:着專營海軍,通盤籌劃。
李鴻章電:衛汝貴、左寶貴、馬玉昆等會商,現于平壤築營防守。
又電:日船擾威海,各炮台還擊,中傷不少;日尚有船在北洋遊弋。
旨寄李鴻章:着令丁汝昌率軍艦嚴衛威海、旅順等處。
李鴻章電:葉軍到平壤,聶軍次日可到。
旨寄李鴻章:着派葉志超統率各軍。
旨:丁汝昌毫無振作,着革職戴罪圖功。
吉林将軍長順電:元山以北、平壤以東悉為日占,韓派員求援;請添練勁旅赴珲春防守。
李鴻章電:日雷艇在大東溝口巡探,現饬丁汝昌帶隊往擊。
劉坤一電:日使及津、煙、滬三領事均已回國。
八月 李鴻章奏:遵旨覆陳遴選海軍統将,目前仍以丁汝昌為宜。
又電:葉志超報到平壤後布置攻防事宜。
台撫邵友濂奏:籌備海防,懇撥的款。
又電:請派楊岐珍總統基隆、滬尾各軍。
李鴻章電:據報日兵水陸交攻,已饬周馥、袁世凱出山海關往辦糧運;又撥大連盛軍勁旅四千,令海軍護往大東溝起岸,直指義州、安州援應。
又電:吳大澄報布置威海一帶防務。
又電:據倫敦電,韓、日立約合攻中國,韓欲自主。
又電:聶士成報,日軍擾我運道、斷我電線,包圍平壤。
又電:平壤危迫,拟派宋慶往援。
又電:丁汝昌電,與日船戰于大東溝,我船傷毀四隻,擊沉日本三船。
又電:據龔照玙報,丁提督受傷。
又電:左、馬兩鎮受傷,呂本元擊散定州日兵。
旨寄李鴻章:平壤後路日兵愈多,着饬各軍設法剿辦,并令宋慶迅赴義州合攻。
又電李鴻章:着饬丁汝昌催齊各艦,以備再戰;并擢用林同祥。
盛京将軍裕祿電:九連城報左寶貴陣亡。
旨寄李鴻章:着迅籌義州等處防務;并令宋慶督辦北洋軍務,馳赴九連城布置防守。
葉志超等軍恐被隔絕,着由安州回顧後路,與銘軍合力防守義州。
李鴻章奏:軍情益急,臣力難支;據實瀝陳,請聖明主持大計。
奉懿旨:辦理為難情形,早在洞鑒;北洋門戶最關緊要,該大臣布置有素,籌備自臻嚴密。
本日已派宋慶為幫辦大臣,馳赴九連城;該大臣亦應統籌兼顧,不得稍有诿卸。
又懿旨:發去宮中内帑三百萬兩、錢兩萬串,交李鴻章迅即運往以濟饷需。
旨寄定安、裕祿:日氛漸逼,着就現有之兵速籌布置,并調吉林官軍嚴防鴨綠江等處。
李鴻章電:葉志超進紮義州;日人三路進兵,韓民附日為之引導。
旨:着李鴻章将首先逃走之「濟遠」管帶方伯謙正法。
東三省練兵大臣定安等電:在九連城、大東溝布置防務情形。
李鴻章電:查覆日船所在,并會商吳大澄分派将弁扼守東省各要隘。
又電:沽、塘布置大略,如有大股撲犯,再添調客軍。
旨寄李鴻章:台灣拿獲代日運貨之英船,據邵友濂電奏辦法已極公允,毋庸再議。
李鴻章電:據赫德言日兵分三隊來華,請分饬閩、浙、台、粵嚴防。
九月 懿旨:恭親王奕訴着在内廷行走,管理各國事務衙門;并添派總理海軍事務,會辦軍務。
旨寄宋慶:着節制北洋各軍;葉志超總統,着即撤銷。
旨寄李鴻章:着傳谕劉銘傳即來京陛見。
旨:邵友濂調署湖南巡撫,福建台灣巡撫着唐景崧署理。
旨:着宋慶傳旨派令聶士成統帶葉志超、衛汝貴所部各軍。
提督宋慶電:長甸、寬河尚覺空虛,依将軍移防北路為宜。
旨寄裕祿等:金州、複州等處,着各派兵嚴密布置。
旨寄李鴻章:戰艦受傷,諒已修好;何時出巡?迅即覆奏。
李鴻章電:大連灣為旅順後路,宜互為犄角。
宋慶電:虎耳山界江河之間,日有造橋撲犯意;現與馬玉昆各部分布愛河兩岸,嚴防撲渡。
宋慶電:據倭恒額稱,日于東洋河踹渡,堵遏不及;請饬依克唐阿由北路會剿。
又電:日軍渡江猛撲,力戰失利;自請嚴議。
李鴻章電:探報日兵在皮子窩上岸,請饬裕、定兩将軍迎剿。
又電:探聞日人欲往旅順登陸、韓王次子已赴日報聘。
又電:宋慶報日兵已過江西,鳳凰城無險可守,應令守摩天嶺。
依克唐阿電:聞日兵三萬餘人在岫岩界上岸分股竄擾,請速援。
旨寄李鴻章、劉坤一:近畿防務吃緊,着各派敢戰将領分紮京、通一帶。
旨寄唐仁廉:着克日赴津,面商李鴻章撥給勇營赴山海關一帶駐紮。
十月 李鴻章電:據大連趙懷業報,日兵由皮子窩擁進。
使美楊儒電:前北洋電請美國會同英、俄調處,美盼中國獲一大勝,議和方得體,意甚關切。
宋慶電:敗退各軍現扼紮大高嶺以固遼陽門戶。
李鴻章電:日注意旅、大,今向皮子窩内竄,恐抄我軍後路。
又電:日兵至李家店,金州萬緊。
旨:着恭親王奕欣督辦軍務,各路統兵大員均歸節制,并籌辦巡防事宜;奕劻、榮祿、長麟等着幫辦軍務。
旨寄劉坤一:着來京陛見;張之洞調署江督。
旨:衛汝貴着革職拿問,丁汝昌撤銷議叙案。
旨寄李鴻章:旅防危急,着饬丁汝昌率各艦遊弋截擊。
李鴻章電:據總兵徐邦道等電,請派衛汝成軍援應大連。
又電:灣、旅萬緊,請令唐仁廉督同諸将設法戰守;又海軍兵力太單,未便輕進。
又電:徐邦道禀,金州已失;已催宋慶等牽制敵後。
定安等電:請饬宋慶統籌全局,先顧遼陽門戶。
李鴻章電:丁汝昌電,旅順危急,恐難久支。
李鴻章電:韓人突将金玉均屍淩遲。
四月 李鴻章電:據袁世凱電,韓東學黨煽亂,請派兵船相助;已照辦。
又電:袁世凱聞日員詢韓外署「華派兵船到韓何意」?韓答以「借送韓兵」。
又電;韓被亂黨戰敗,韓王議求我代剿;文已繕就,又拟俟匪北竄再請。
五月 李鴻章電:韓請剿亂,已饬丁汝昌派「濟遠」、「揚威」二艦赴援。
又電:據汪使電,日議派兵赴韓,當覆以「韓未請日派兵,日不應派」;祈與妥商。
又電:派兵事,已電汪使照約知照日政府;聞日不認韓為我屬邦。
又電:葉志超軍拟駐牙山,日兵已至漢城、仁川。
總署電李鴻章:據日使照稱派兵至韓情形,請查示;并探大鳥到漢城如何開議? 李鴻章電:官兵到全州,各匪逃去。
惟韓懼日兵駐京,求設法;現由袁道與大鳥妥議撤兵。
總署電李鴻章:請令袁道商日使同時撤兵,惟韓匪未靖,饬葉志超等确探剿捕。
李鴻章電:接汪使電,日增兵脅和,欲革韓政(總署電覆:韓為中屬,日請會剿,萬不可允)。
又電:晤英、俄兩使,已請其商日照約撤兵。
又電:葉軍拟由陸路移紮平壤,并已饬丁汝昌添船赴韓,聊助聲勢。
又電:日駐漢、仁,已占先着;今我備而未發,以看情勢最宜。
又電:日駐仁川之兵續調漢城,韓請美、英、法、俄調處,拟請中、日同時撤兵。
又電:仁川關員報稱,日添船運兵及炮馬到仁。
又電:日逼韓不認屬華,否即失和;聞大鳥拟押袁道出境(總署電覆:令袁道少待,候有失和确據乃回)。
旨寄李鴻章:日焰愈熾,兵饷、軍火着速籌劃。
六月 李鴻章電:日于韓事向汪使提出三條,斷難商辦。
又電:汪使電稱,聞日派四艦分赴山海關及閩洋,當系窺我海防。
又電:汪使電稱俄力勸日撤兵,未允。
又電:駐韓各使會議避免漢城及各口戰事。
旨寄李鴻章:部款籌撥已定,着妥籌戰守事宜。
李鴻章電:日、韓會議革政五條限期施行;韓未允。
旨派翁同龢、李鴻藻會同籌議朝鮮事宜。
李鴻章電:遵旨籌備海陸軍嚴密分布。
又電:拟派商輪往牙山運兵入平壤。
總署電李鴻章:日覆電無轉圜意,已決進兵。
李鴻章電:葉志超兵單,拟在津軍抽調往助。
台撫邵友濂電:布置台灣防務。
總署電李鴻章:英使勸日兵移南路、華兵紮漢城北路,再行開議;希統籌。
又電:即轉汪使,如中、日失和,即托美使保護華商。
旨寄李鴻章:日如開釁,葉軍地勢是否相宜?應早籌備。
李鴻章電:汪使電,稱日兵突入韓宮,韓拒而敗;日又添兵。
又電:各輪運兵上 岸,被日開炮攻擊;「高升」沉沒,「濟遠」、「廣乙」受傷。
旨:着劉永福幫辦台灣防務。
總署以日先開炮、釁由彼啟,照會駐京各使。
李鴻章電:中、韓電線阻斷,現津電祇能通至平壤。
又電:葉志超軍與日戰,互有傷亡。
又電:馬玉昆往龍川,與衛汝貴、左寶貴同渡鴨綠江接應。
旨:汪鳳藻着撤回,使館、領署均托美廷保護。
旨寄李鴻章:戰事已開,着厚集兵力、廣籌援應。
總署電李鴻章:已照會日使,諷之使去。
七月 李鴻章電:接濟葉軍事,丁汝昌因無快船為前驅,拟另設法。
又電:日人擅更韓政,韓王遣員到津乞援。
又電:唐紹儀言日兵數路并進,兵輪往大同江口;葉軍被挫。
又電:日擊沉「高升」船,已向英謝罪議賠。
華死千餘人,亦應索償;已電龔使聘狀師詢商。
又電:遵旨調派陸海軍分防近畿及東北海口。
旨寄李鴻章:着專營海軍,通盤籌劃。
李鴻章電:衛汝貴、左寶貴、馬玉昆等會商,現于平壤築營防守。
又電:日船擾威海,各炮台還擊,中傷不少;日尚有船在北洋遊弋。
旨寄李鴻章:着令丁汝昌率軍艦嚴衛威海、旅順等處。
李鴻章電:葉軍到平壤,聶軍次日可到。
旨寄李鴻章:着派葉志超統率各軍。
旨:丁汝昌毫無振作,着革職戴罪圖功。
吉林将軍長順電:元山以北、平壤以東悉為日占,韓派員求援;請添練勁旅赴珲春防守。
李鴻章電:日雷艇在大東溝口巡探,現饬丁汝昌帶隊往擊。
劉坤一電:日使及津、煙、滬三領事均已回國。
八月 李鴻章奏:遵旨覆陳遴選海軍統将,目前仍以丁汝昌為宜。
又電:葉志超報到平壤後布置攻防事宜。
台撫邵友濂奏:籌備海防,懇撥的款。
又電:請派楊岐珍總統基隆、滬尾各軍。
李鴻章電:據報日兵水陸交攻,已饬周馥、袁世凱出山海關往辦糧運;又撥大連盛軍勁旅四千,令海軍護往大東溝起岸,直指義州、安州援應。
又電:吳大澄報布置威海一帶防務。
又電:據倫敦電,韓、日立約合攻中國,韓欲自主。
又電:聶士成報,日軍擾我運道、斷我電線,包圍平壤。
又電:平壤危迫,拟派宋慶往援。
又電:丁汝昌電,與日船戰于大東溝,我船傷毀四隻,擊沉日本三船。
又電:據龔照玙報,丁提督受傷。
又電:左、馬兩鎮受傷,呂本元擊散定州日兵。
旨寄李鴻章:平壤後路日兵愈多,着饬各軍設法剿辦,并令宋慶迅赴義州合攻。
又電李鴻章:着饬丁汝昌催齊各艦,以備再戰;并擢用林同祥。
盛京将軍裕祿電:九連城報左寶貴陣亡。
旨寄李鴻章:着迅籌義州等處防務;并令宋慶督辦北洋軍務,馳赴九連城布置防守。
葉志超等軍恐被隔絕,着由安州回顧後路,與銘軍合力防守義州。
李鴻章奏:軍情益急,臣力難支;據實瀝陳,請聖明主持大計。
奉懿旨:辦理為難情形,早在洞鑒;北洋門戶最關緊要,該大臣布置有素,籌備自臻嚴密。
本日已派宋慶為幫辦大臣,馳赴九連城;該大臣亦應統籌兼顧,不得稍有诿卸。
又懿旨:發去宮中内帑三百萬兩、錢兩萬串,交李鴻章迅即運往以濟饷需。
旨寄定安、裕祿:日氛漸逼,着就現有之兵速籌布置,并調吉林官軍嚴防鴨綠江等處。
李鴻章電:葉志超進紮義州;日人三路進兵,韓民附日為之引導。
旨:着李鴻章将首先逃走之「濟遠」管帶方伯謙正法。
東三省練兵大臣定安等電:在九連城、大東溝布置防務情形。
李鴻章電:查覆日船所在,并會商吳大澄分派将弁扼守東省各要隘。
又電:沽、塘布置大略,如有大股撲犯,再添調客軍。
旨寄李鴻章:台灣拿獲代日運貨之英船,據邵友濂電奏辦法已極公允,毋庸再議。
李鴻章電:據赫德言日兵分三隊來華,請分饬閩、浙、台、粵嚴防。
九月 懿旨:恭親王奕訴着在内廷行走,管理各國事務衙門;并添派總理海軍事務,會辦軍務。
旨寄宋慶:着節制北洋各軍;葉志超總統,着即撤銷。
旨寄李鴻章:着傳谕劉銘傳即來京陛見。
旨:邵友濂調署湖南巡撫,福建台灣巡撫着唐景崧署理。
旨:着宋慶傳旨派令聶士成統帶葉志超、衛汝貴所部各軍。
提督宋慶電:長甸、寬河尚覺空虛,依将軍移防北路為宜。
旨寄裕祿等:金州、複州等處,着各派兵嚴密布置。
旨寄李鴻章:戰艦受傷,諒已修好;何時出巡?迅即覆奏。
李鴻章電:大連灣為旅順後路,宜互為犄角。
宋慶電:虎耳山界江河之間,日有造橋撲犯意;現與馬玉昆各部分布愛河兩岸,嚴防撲渡。
宋慶電:據倭恒額稱,日于東洋河踹渡,堵遏不及;請饬依克唐阿由北路會剿。
又電:日軍渡江猛撲,力戰失利;自請嚴議。
李鴻章電:探報日兵在皮子窩上岸,請饬裕、定兩将軍迎剿。
又電:探聞日人欲往旅順登陸、韓王次子已赴日報聘。
又電:宋慶報日兵已過江西,鳳凰城無險可守,應令守摩天嶺。
依克唐阿電:聞日兵三萬餘人在岫岩界上岸分股竄擾,請速援。
旨寄李鴻章、劉坤一:近畿防務吃緊,着各派敢戰将領分紮京、通一帶。
旨寄唐仁廉:着克日赴津,面商李鴻章撥給勇營赴山海關一帶駐紮。
十月 李鴻章電:據大連趙懷業報,日兵由皮子窩擁進。
使美楊儒電:前北洋電請美國會同英、俄調處,美盼中國獲一大勝,議和方得體,意甚關切。
宋慶電:敗退各軍現扼紮大高嶺以固遼陽門戶。
李鴻章電:日注意旅、大,今向皮子窩内竄,恐抄我軍後路。
又電:日兵至李家店,金州萬緊。
旨:着恭親王奕欣督辦軍務,各路統兵大員均歸節制,并籌辦巡防事宜;奕劻、榮祿、長麟等着幫辦軍務。
旨寄劉坤一:着來京陛見;張之洞調署江督。
旨:衛汝貴着革職拿問,丁汝昌撤銷議叙案。
旨寄李鴻章:旅防危急,着饬丁汝昌率各艦遊弋截擊。
李鴻章電:據總兵徐邦道等電,請派衛汝成軍援應大連。
又電:灣、旅萬緊,請令唐仁廉督同諸将設法戰守;又海軍兵力太單,未便輕進。
又電:徐邦道禀,金州已失;已催宋慶等牽制敵後。
定安等電:請饬宋慶統籌全局,先顧遼陽門戶。
李鴻章電:丁汝昌電,旅順危急,恐難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