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旅行的開始
關燈
小
中
大
父母生前、歡樂地慶祝母親節、父親節;而父母死後,做極近乎偶像崇拜的事——用實際的相片來代替像米達尺的木牌。
中國有一句俗諺說:"飲水思源"。
中國基督徒難道隻可以從自來水龍頭飲水,而不準去想水的源頭嗎? 孩童時代,我年紀太小,不會感到任何敵意及中國基督徒已自絕于他們所屬社會的事實。
在學校的日子裡,我們是愉快地求學,以緻不能感覺到任何事情。
但我記得在我村中某些非基督徒的領袖人物是對教會有敵意的。
這些偶發事件是瑣屑而有趣的——并沒有爆發到像被稱為拳匪之亂這樣的暴行和仇恨。
我父親完成了教堂建築的後一年,一個考試落第而又失業的吸食鴉片的文士,意圖捐集款項在教堂的同一條街道上興建一座佛廟,他就這樣做了。
他是一個可憐人,不知是他的老婆拒絕替他洗衣服,抑或是他自己想以囚首垢面來表示他通天靈;我最記得的是他滿口黑牙,穿一件污穢而隻扣了一半鈕扣的長衫。
不論他想不想洗幹淨,卻總有意讓人看見他永不洗濯的面容,我相信他是想保留死後在佛教的天堂中作海綿浴的快樂,盡管有一道澄清的溪流剛好流經他的寺廟。
但這個可憐人至少有他的機智,他是賴此為生。
我們的教會有一口美國人捐贈的鐘,我們為它在前門建築了一個約五十尺高的鐘樓;而這位失業的文士後來有了一面裝設在他佛廟裡的鼓,這種事是不常見的(佛廟裡常用他無法提供的鐘)。
當教堂禮拜日鳴鐘時,他也注意去擊他的鼓。
如他所說:"耶稣叮當佛隆隆"。
我們孩子們決心不讓他赢。
我們輪流幫助拉繩,而傾聽鼓聲何時停歇。
我們繼續這種競賽,直至父親以為我們是瘋了,制止我們。
後一年,我從學校回來,那個鼓不見了。
那個黃牙齒的人大概已把它賣掉買鴉片了。
于是我們勝了。
另一位非基督徒的領袖,因為他的年紀和他的胡子而較為可敬。
他是整個河谷的紳士。
我父親和"金公公"保持友好的關系,但金公公從來不來教堂,且阻止别人來教堂。
那條河是從山上下來,在河曲有一道橋,河的一旁是有許多商店的坂仔街,高踞在堤岸之上,經常受河水侵蝕的威脅,因為當洪水來的時候,它會受到漩流的全力打擊;在河的另一旁是一個多石的淺灘,這個地區的輪回市集,每五天在這裡舉行一次。
在淺灘那一邊的橋腳下便是金公公的家,在這種情勢之下,他大可說那道橋是他的。
橋是木做的,上面草率地用圓木條鋪平,但沒有鋪上厚橫闆。
因為那些木條不是完全直的,人可從那些間隙中看見下面的河水,而那些纏腳女人必須小心行走,以免她們的鞋跟被橋洞卡住。
我知道那道橋是金公公收入的來源,因為他也吸鴉片,需要錢去買。
若有一場大洪水時,那道橋不是被沖走就是要修理。
每次洪水來過,金公公便出去向鄉民募集款項來修理,而橋完全被沖走時,當然是一次意外收獲。
現在秋水泛濫在我們村裡相當常見,為金公公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金錢來源。
還有,由于經常注意那道橋構造上的裂痕,知道橋本身接榫的脆弱,金公公可以斷定這道橋對于河水的水平線的些微變動都很敏感。
唯一要等待的是天公公和金公公的合作而已。
我記得金公公是一個斯文而講理的人,他對基督教有敵意的唯一理由是他開了一個賭局,而我父親極力阻止基督徒賭博。
因此他也不得不阻止那些賭徒成為基督徒。
對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來說,加入本國思想的傳統主流,不做被剝奪國籍的中國人,是一種很自然的期望。
我是在全國英文最好的大學畢業的——那又有甚麼了不起?我因為幼承父親的庭訓,對儒家經典根底很好,而我曾把它銘記于心。
每一個有學問的中國人,都被期望能銘記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話,它是有學問的人會話的重要内容,但我的書法很糟,是中國缺乏教養的人的最顯著的标記。
我對于中國曆史,中國詩,中國哲學,及中國文學的知識,充滿漏洞。
現在我是在北京,中國文化的中心。
我覺得好像一個在劍橋大學一年級的英國學生和他的導師談話一樣。
那個導師用菸煙噴他并且喋喋不休地談及斯文本恩、濟慈及霍斯曼。
對于這些文學家,那個學生隻有一個泛泛了解。
一個有才智的小夥子經過這樣會談之後的第一件事是到圖書館去讀斯文本恩、濟慈及霍斯曼;這樣他在第二次會談時,才不會顯得那般土氣和無知。
這是我們所稱為的真正大學教育正常的程序,通過心與心的關聯,甚至也可以說是由于傳染。
我帶着羞愧,浸淫于中國文學及哲學的研究。
廣大的異教智慧世界向我敞開,真正大學畢業後的教育程序——忘記過去所學的程序——開始。
這種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外表上我是一個有成就的教師,我在清華大學幹得不錯。
清華大學是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建立的,這所大學突飛猛進,成為中國最現代及設備最好的大學之一,而它那時正開始建築一座壯麗的圖書館。
它有一位不平凡的中國籍校長及一批本國及美國的好教授,它坐落在北京郊外一個從前滿洲王公的花園。
但心智上我是笨拙的,而且不善适應。
直到那個時候我仍有時被胡适博士視為清教徒。
我是一個清教徒,我對一位非基督徒的詩人或學者有和善及友愛的期望。
我的體質不适于飲酒,酒可使我眼睑幹閉。
至于煙鬥,我願為這可靠的精神安慰者永遠辯護。
雖然我自稱為異教徒,像羅馬酒神節日這樣的東西,那時仍非我的能力所能理解,至于現在仍是如此。
在一種羅馬将領的宴會中,斜倚在卧榻上吃用金盤送上來的一束葡萄,我依然一直是一個旁觀者。
至于女人,在清教徒教育中的訓練則有某些益處。
當禮拜天我的某些同事去嫖妓,我卻在清華大學主持一班主日學,而清華是一所非基督教大學。
一位同僚教授稱我為處男,直到結婚時我仍是如此。
這就是為甚麼我這麼喜歡巴黎夜總會的脫衣舞。
沒有一個人能像一個好清教徒這般正當地欣賞脫衣舞。
我永不會像大學裡的富家子弟那般文雅和自信,雖然我在後來的日子中學習在男人及女人的社會中安詳、自然,我仍學不會在一個家夥背上猛烈地一拍的動作。
我想這是因為高山的精神永遠影響着我,而我本質上就是來自鄉村的男孩,這是"異教徒"一字語源學的真義。
直到現在我仍喜歡穿着襪子在我系辦公室的地毯上行走,視之為生活中最奢侈的享受之一。
我以為人的雙腳,即因為上帝為了叫人行走而造成它們,所以是完美的。
對于它們,不能再有甚麼改良,而穿鞋是一種人類退化的形态。
湯瑪斯·渥爾夫曾在《望鄉》(LookHomeBward)一書中親切地寫,天使腳趾翹起,因為他生來就是如此。
有時,晚上在曼哈頓區的街上散步,我因妻子一個大聲的呵欠,或突然的,故意的拖長的尖叫聲而對她憤怒。
因為我雖然在曼哈頓士敏土的行人道上行走,我的眼仍看見山巅未受拘束的太空,我的耳朵仍聽到山泉甜蜜的笑聲,而我并不害怕。
我常想,做一個富家子弟,要文雅,要知道在甚麼時候閉嘴,要懂得安靜等待升官,真不知道這其中的滋味是怎樣的。
因為在中國,做一個學生,就要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
我曾看見一位來自官宦家庭的同事,他的出身和前途無可懷疑的是官場。
但我來自福建——不是來自上海或北京。
我們在整部中國曆史上出産詩人、學者①,他把自己人生,及美人,但沒有高等官吏。
在外交部的短暫時期中,我發現這位同事已學會閉嘴,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文雅而态度自然。
他在辦公室,把時間①上一代有三位偉大的中國作家來自福建:嚴複,亞當·斯密、孟德斯鸠、及赫胥黎的翻譯者;林纾,司各德、狄更斯的翻譯者,關于他,我在上文已曾提及;以及辜鴻銘(請看下文)。
——作者自注。
都花在喝茶及看報紙上。
我對自己說,這個人将來一定會成為一省的首長,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常想徹底地知道這種不說話的神秘,與閉嘴魔術和升官主義的關系。
而我所得的結論是:一個兵把他的血貢獻給國家,但永不放棄他的榮譽;一個真正成功的官吏為他的國家放棄他的
中國有一句俗諺說:"飲水思源"。
中國基督徒難道隻可以從自來水龍頭飲水,而不準去想水的源頭嗎? 孩童時代,我年紀太小,不會感到任何敵意及中國基督徒已自絕于他們所屬社會的事實。
在學校的日子裡,我們是愉快地求學,以緻不能感覺到任何事情。
但我記得在我村中某些非基督徒的領袖人物是對教會有敵意的。
這些偶發事件是瑣屑而有趣的——并沒有爆發到像被稱為拳匪之亂這樣的暴行和仇恨。
我父親完成了教堂建築的後一年,一個考試落第而又失業的吸食鴉片的文士,意圖捐集款項在教堂的同一條街道上興建一座佛廟,他就這樣做了。
他是一個可憐人,不知是他的老婆拒絕替他洗衣服,抑或是他自己想以囚首垢面來表示他通天靈;我最記得的是他滿口黑牙,穿一件污穢而隻扣了一半鈕扣的長衫。
不論他想不想洗幹淨,卻總有意讓人看見他永不洗濯的面容,我相信他是想保留死後在佛教的天堂中作海綿浴的快樂,盡管有一道澄清的溪流剛好流經他的寺廟。
但這個可憐人至少有他的機智,他是賴此為生。
我們的教會有一口美國人捐贈的鐘,我們為它在前門建築了一個約五十尺高的鐘樓;而這位失業的文士後來有了一面裝設在他佛廟裡的鼓,這種事是不常見的(佛廟裡常用他無法提供的鐘)。
當教堂禮拜日鳴鐘時,他也注意去擊他的鼓。
如他所說:"耶稣叮當佛隆隆"。
我們孩子們決心不讓他赢。
我們輪流幫助拉繩,而傾聽鼓聲何時停歇。
我們繼續這種競賽,直至父親以為我們是瘋了,制止我們。
後一年,我從學校回來,那個鼓不見了。
那個黃牙齒的人大概已把它賣掉買鴉片了。
于是我們勝了。
另一位非基督徒的領袖,因為他的年紀和他的胡子而較為可敬。
他是整個河谷的紳士。
我父親和"金公公"保持友好的關系,但金公公從來不來教堂,且阻止别人來教堂。
那條河是從山上下來,在河曲有一道橋,河的一旁是有許多商店的坂仔街,高踞在堤岸之上,經常受河水侵蝕的威脅,因為當洪水來的時候,它會受到漩流的全力打擊;在河的另一旁是一個多石的淺灘,這個地區的輪回市集,每五天在這裡舉行一次。
在淺灘那一邊的橋腳下便是金公公的家,在這種情勢之下,他大可說那道橋是他的。
橋是木做的,上面草率地用圓木條鋪平,但沒有鋪上厚橫闆。
因為那些木條不是完全直的,人可從那些間隙中看見下面的河水,而那些纏腳女人必須小心行走,以免她們的鞋跟被橋洞卡住。
我知道那道橋是金公公收入的來源,因為他也吸鴉片,需要錢去買。
若有一場大洪水時,那道橋不是被沖走就是要修理。
每次洪水來過,金公公便出去向鄉民募集款項來修理,而橋完全被沖走時,當然是一次意外收獲。
現在秋水泛濫在我們村裡相當常見,為金公公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金錢來源。
還有,由于經常注意那道橋構造上的裂痕,知道橋本身接榫的脆弱,金公公可以斷定這道橋對于河水的水平線的些微變動都很敏感。
唯一要等待的是天公公和金公公的合作而已。
我記得金公公是一個斯文而講理的人,他對基督教有敵意的唯一理由是他開了一個賭局,而我父親極力阻止基督徒賭博。
因此他也不得不阻止那些賭徒成為基督徒。
對一個有知識的中國人來說,加入本國思想的傳統主流,不做被剝奪國籍的中國人,是一種很自然的期望。
我是在全國英文最好的大學畢業的——那又有甚麼了不起?我因為幼承父親的庭訓,對儒家經典根底很好,而我曾把它銘記于心。
每一個有學問的中國人,都被期望能銘記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話,它是有學問的人會話的重要内容,但我的書法很糟,是中國缺乏教養的人的最顯著的标記。
我對于中國曆史,中國詩,中國哲學,及中國文學的知識,充滿漏洞。
現在我是在北京,中國文化的中心。
我覺得好像一個在劍橋大學一年級的英國學生和他的導師談話一樣。
那個導師用菸煙噴他并且喋喋不休地談及斯文本恩、濟慈及霍斯曼。
對于這些文學家,那個學生隻有一個泛泛了解。
一個有才智的小夥子經過這樣會談之後的第一件事是到圖書館去讀斯文本恩、濟慈及霍斯曼;這樣他在第二次會談時,才不會顯得那般土氣和無知。
這是我們所稱為的真正大學教育正常的程序,通過心與心的關聯,甚至也可以說是由于傳染。
我帶着羞愧,浸淫于中國文學及哲學的研究。
廣大的異教智慧世界向我敞開,真正大學畢業後的教育程序——忘記過去所學的程序——開始。
這種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外表上我是一個有成就的教師,我在清華大學幹得不錯。
清華大學是用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建立的,這所大學突飛猛進,成為中國最現代及設備最好的大學之一,而它那時正開始建築一座壯麗的圖書館。
它有一位不平凡的中國籍校長及一批本國及美國的好教授,它坐落在北京郊外一個從前滿洲王公的花園。
但心智上我是笨拙的,而且不善适應。
直到那個時候我仍有時被胡适博士視為清教徒。
我是一個清教徒,我對一位非基督徒的詩人或學者有和善及友愛的期望。
我的體質不适于飲酒,酒可使我眼睑幹閉。
至于煙鬥,我願為這可靠的精神安慰者永遠辯護。
雖然我自稱為異教徒,像羅馬酒神節日這樣的東西,那時仍非我的能力所能理解,至于現在仍是如此。
在一種羅馬将領的宴會中,斜倚在卧榻上吃用金盤送上來的一束葡萄,我依然一直是一個旁觀者。
至于女人,在清教徒教育中的訓練則有某些益處。
當禮拜天我的某些同事去嫖妓,我卻在清華大學主持一班主日學,而清華是一所非基督教大學。
一位同僚教授稱我為處男,直到結婚時我仍是如此。
這就是為甚麼我這麼喜歡巴黎夜總會的脫衣舞。
沒有一個人能像一個好清教徒這般正當地欣賞脫衣舞。
我永不會像大學裡的富家子弟那般文雅和自信,雖然我在後來的日子中學習在男人及女人的社會中安詳、自然,我仍學不會在一個家夥背上猛烈地一拍的動作。
我想這是因為高山的精神永遠影響着我,而我本質上就是來自鄉村的男孩,這是"異教徒"一字語源學的真義。
直到現在我仍喜歡穿着襪子在我系辦公室的地毯上行走,視之為生活中最奢侈的享受之一。
我以為人的雙腳,即因為上帝為了叫人行走而造成它們,所以是完美的。
對于它們,不能再有甚麼改良,而穿鞋是一種人類退化的形态。
湯瑪斯·渥爾夫曾在《望鄉》(LookHomeBward)一書中親切地寫,天使腳趾翹起,因為他生來就是如此。
有時,晚上在曼哈頓區的街上散步,我因妻子一個大聲的呵欠,或突然的,故意的拖長的尖叫聲而對她憤怒。
因為我雖然在曼哈頓士敏土的行人道上行走,我的眼仍看見山巅未受拘束的太空,我的耳朵仍聽到山泉甜蜜的笑聲,而我并不害怕。
我常想,做一個富家子弟,要文雅,要知道在甚麼時候閉嘴,要懂得安靜等待升官,真不知道這其中的滋味是怎樣的。
因為在中國,做一個學生,就要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
我曾看見一位來自官宦家庭的同事,他的出身和前途無可懷疑的是官場。
但我來自福建——不是來自上海或北京。
我們在整部中國曆史上出産詩人、學者①,他把自己人生,及美人,但沒有高等官吏。
在外交部的短暫時期中,我發現這位同事已學會閉嘴,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文雅而态度自然。
他在辦公室,把時間①上一代有三位偉大的中國作家來自福建:嚴複,亞當·斯密、孟德斯鸠、及赫胥黎的翻譯者;林纾,司各德、狄更斯的翻譯者,關于他,我在上文已曾提及;以及辜鴻銘(請看下文)。
——作者自注。
都花在喝茶及看報紙上。
我對自己說,這個人将來一定會成為一省的首長,結果果然不出我所料。
我常想徹底地知道這種不說話的神秘,與閉嘴魔術和升官主義的關系。
而我所得的結論是:一個兵把他的血貢獻給國家,但永不放棄他的榮譽;一個真正成功的官吏為他的國家放棄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