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捆矛盾
關燈
小
中
大
散文都是由尼古丁構成的。
他知道他的書上哪一頁尼古丁最濃。
喝杯啤酒就頭暈,但自以為不能忘情于酒。
在一篇小品文裡①,他把自己人生的理想如此描寫: ①參看《言志篇》。
"此處果有可樂,我即别無所思。
" "我願自己有屋一間,可以在内工作。
此屋既不須要特别清潔,亦不必過于整齊。
不需要《聖美利舍的故事》(StoryofSanMichele)中的阿葛薩(Agathe)用抹布在她能夠到的地方都去摩擦幹淨。
這個屋子隻要我覺得舒适,親切,熟悉即可。
床的上面挂一個佛教的油燈籠,就是你看見在佛教或是天主教神壇上的那種燈籠。
要有煙,發黴的書,無以名之的其他氣味才好…… "我要幾件士紳派頭兒的衣裳,但是要我已經穿過幾次的,再要一雙舊鞋。
我須要有自由,願少穿就少穿……若是在陰影中溫度高到華氏九十五度時,在我的屋裡,我必須有權一半赤身裸體,而且在我的仆人面前我也不以此為恥。
他們必須和我自己同樣看着順眼才行。
夏天我需要淋浴,冬天我要有木柴點個舒舒服服的火爐子。
"我需要一個家,在這個家裡我能自然随便……我需要幾個真有孩子氣的孩子,他們要能和我在雨中玩耍,他們要像我一樣能以淋浴為樂。
"我願早晨聽喔喔喔公雞叫。
我要鄰近有老大的喬木數株。
"我要好友數人,親切一切如常的生活,完全可以熟不拘禮,他們有些煩惱問題,婚姻問題也罷,其他問題也罷,皆能坦誠相告,他們能引證希臘喜劇家阿裡士多莎(AristoBphanes)的喜劇中的話,還能說葷笑話,他們在精神方面必須富有,并且能在說髒話和談哲學時候兒坦白自然,他們必須各有其癖好,對事物必須各有其定見。
這些人要各有其信念,但也對我的信念同樣尊重。
"我需要一個好廚子,他要會做素菜,做上等的湯。
我需要一個很老的仆人,心目中要把我看做是個偉人,但并不知道我在哪方面偉大。
"我要一個好書齋,一個好煙鬥,還有一個女人,她須要聰明解事,我要做事時,她能不打擾我,讓我安心做事。
"在我書齋之前要修篁數竿,夏日要雨天,冬日要天氣晴朗,萬裡一碧如海,就猶如我在北平時的冬天一樣。
"我要有自由能流露本色自然,無須乎做僞。
" 按照中國學者給自己書齋起個齋名的習慣,我稱我的書齋"有不為齋"。
在一篇小品文①,他把自己人生裡我自己解釋說: "我憎惡強力,永遠不騎牆而坐;我不翻跟頭,體能上的也罷,精神上的也罷,政治上的也罷。
我甚至不知道怎麼樣趨時尚,看風頭。
"我從來沒有寫過一行讨當局喜歡或是求取當局愛慕的文章。
我也從來沒說過讨哪個人喜歡的話;連那個想法壓根兒就沒有。
"我從未向中國航空基金會捐過一文錢,也從未向由中國正統道德會主辦的救災會捐過一分錢。
但是我卻給過可愛的貧苦老農幾塊大洋。
"我一向喜愛革命,但一直不喜愛革命的人。
"我從來沒有成功過,也沒有舒服過,也沒有自滿過;我從來沒有照照鏡子而不感覺到慚愧得渾身發麻。
"我極厭惡小政客,不論在什麼機構,我都不屑于與他們相争鬥。
我都是避之惟恐不及。
因為我不喜歡他們的那副嘴臉。
"在讨論本國的政治時,我永遠不能冷靜超然而不動情感,或是圓通機智而八面玲珑。
我從來不能擺出一副學者氣,永遠不能兩膝發軟,永遠不能裝做僞善狀。
"我從來沒救少女出風塵,也沒有勸異教徒歸向主耶稣。
我從來沒感覺到犯罪這件事。
"我以為我像别人同樣有道德,我還以為上帝若愛我能如我母親愛我的一半,他也不會把我送進地獄去。
我這樣的人若是不上天堂,這個地球不遭殃才怪。
" ①參看《有不為齋解》。
我在《生活的藝術》裡說,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隻是一個令人喜愛而通情達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麼樣的一個人罷了。
他知道他的書上哪一頁尼古丁最濃。
喝杯啤酒就頭暈,但自以為不能忘情于酒。
在一篇小品文裡①,他把自己人生的理想如此描寫: ①參看《言志篇》。
"此處果有可樂,我即别無所思。
" "我願自己有屋一間,可以在内工作。
此屋既不須要特别清潔,亦不必過于整齊。
不需要《聖美利舍的故事》(StoryofSanMichele)中的阿葛薩(Agathe)用抹布在她能夠到的地方都去摩擦幹淨。
這個屋子隻要我覺得舒适,親切,熟悉即可。
床的上面挂一個佛教的油燈籠,就是你看見在佛教或是天主教神壇上的那種燈籠。
要有煙,發黴的書,無以名之的其他氣味才好…… "我要幾件士紳派頭兒的衣裳,但是要我已經穿過幾次的,再要一雙舊鞋。
我須要有自由,願少穿就少穿……若是在陰影中溫度高到華氏九十五度時,在我的屋裡,我必須有權一半赤身裸體,而且在我的仆人面前我也不以此為恥。
他們必須和我自己同樣看着順眼才行。
夏天我需要淋浴,冬天我要有木柴點個舒舒服服的火爐子。
"我需要一個家,在這個家裡我能自然随便……我需要幾個真有孩子氣的孩子,他們要能和我在雨中玩耍,他們要像我一樣能以淋浴為樂。
"我願早晨聽喔喔喔公雞叫。
我要鄰近有老大的喬木數株。
"我要好友數人,親切一切如常的生活,完全可以熟不拘禮,他們有些煩惱問題,婚姻問題也罷,其他問題也罷,皆能坦誠相告,他們能引證希臘喜劇家阿裡士多莎(AristoBphanes)的喜劇中的話,還能說葷笑話,他們在精神方面必須富有,并且能在說髒話和談哲學時候兒坦白自然,他們必須各有其癖好,對事物必須各有其定見。
這些人要各有其信念,但也對我的信念同樣尊重。
"我需要一個好廚子,他要會做素菜,做上等的湯。
我需要一個很老的仆人,心目中要把我看做是個偉人,但并不知道我在哪方面偉大。
"我要一個好書齋,一個好煙鬥,還有一個女人,她須要聰明解事,我要做事時,她能不打擾我,讓我安心做事。
"在我書齋之前要修篁數竿,夏日要雨天,冬日要天氣晴朗,萬裡一碧如海,就猶如我在北平時的冬天一樣。
"我要有自由能流露本色自然,無須乎做僞。
" 按照中國學者給自己書齋起個齋名的習慣,我稱我的書齋"有不為齋"。
在一篇小品文①,他把自己人生裡我自己解釋說: "我憎惡強力,永遠不騎牆而坐;我不翻跟頭,體能上的也罷,精神上的也罷,政治上的也罷。
我甚至不知道怎麼樣趨時尚,看風頭。
"我從來沒有寫過一行讨當局喜歡或是求取當局愛慕的文章。
我也從來沒說過讨哪個人喜歡的話;連那個想法壓根兒就沒有。
"我從未向中國航空基金會捐過一文錢,也從未向由中國正統道德會主辦的救災會捐過一分錢。
但是我卻給過可愛的貧苦老農幾塊大洋。
"我一向喜愛革命,但一直不喜愛革命的人。
"我從來沒有成功過,也沒有舒服過,也沒有自滿過;我從來沒有照照鏡子而不感覺到慚愧得渾身發麻。
"我極厭惡小政客,不論在什麼機構,我都不屑于與他們相争鬥。
我都是避之惟恐不及。
因為我不喜歡他們的那副嘴臉。
"在讨論本國的政治時,我永遠不能冷靜超然而不動情感,或是圓通機智而八面玲珑。
我從來不能擺出一副學者氣,永遠不能兩膝發軟,永遠不能裝做僞善狀。
"我從來沒救少女出風塵,也沒有勸異教徒歸向主耶稣。
我從來沒感覺到犯罪這件事。
"我以為我像别人同樣有道德,我還以為上帝若愛我能如我母親愛我的一半,他也不會把我送進地獄去。
我這樣的人若是不上天堂,這個地球不遭殃才怪。
" ①參看《有不為齋解》。
我在《生活的藝術》裡說,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隻是一個令人喜愛而通情達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麼樣的一個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