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終了
關燈
小
中
大
接受命令到湖南赴任之後,他就同兒子,也可以說是長時期的伴侶,從沿海城市廉州北上往梧州,他曾經吩咐孩子們在那裏等他。
他到達時,發現兒媳和孫子們還沒到。
並且賀江水淺,乘船直往北到湖南行船不易。
他決定走一條長而彎曲的路:回廣州,再往北過大疫嶺,再由江西往西到湖南。
這段旅程要走上半年,但是幸而他不須要走完那條路線。
十月,他到了廣州,又重新和兒孫等團聚。
二子蘇造已經自北方到此來探望父親。
蘇東坡在詩文中說自覺生活如夢。
在廣州為他設宴者極為繁多。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當時謠傳他已死亡。
在一次宴席上,一個朋友向他開玩笑說:"我當時真以為你死了。
" 蘇東坡說:"不錯,我死了,並且還到了陰曹地府。
在陰間路上遇見了章停,決心又還了陽。
" 這一大家人,有少婦有嬰兒,一齊乘船往南雄。
還不曾走很遠,吳復古及一群和尚追上了他們,和這位大詩人在船上盤桓了幾天。
忽然吳復古生了病,不久死去,就那麼簡單省事。
臨死時,蘇東坡問有什麼囑託。
他微笑一下,閉上了眼。
在離開廣東之前,他接到可以自由居住的消息。
在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0-一)正月,蘇東坡穿越大疫嶺,在山北贛縣停留了七十天。
一大家人在那裏等船,但是好多孩子生病,六個僕人死于瘟疫。
在停留的那些日子,隻要不忙著題字,他就給病人看病,給市鎮上的人配藥。
有些朋友常和他在一起,一同計畫去遊山玩水。
他的行動總是有人探聽出來,他們一到目的地,就看到一大堆縷絹和紙,請他在上面題詩。
他欣然應允,因為他喜歡寫。
等天色漸晚,他要急忙回家時,人隻好求他寫幾個大字。
所有去求他墨寶的人,都稱心滿意而歸。
五月一日,他到了金陵,他已經寫信給至交錢世雄,求他在常州城內為他找房子住。
但是那半年內他所寫的那些信,顯得他頗為躊躇不定。
子由這時已經回到穎昌的老農莊,而且已然寫信要他去同住。
但是他卻不知如何是好,拿不定主意。
他知道常州地瀕太湖,風光甚美,並且他在常州也有田產,是為生活之資。
他很願和弟弟住在一處,但是弟弟有一大家人,而且家境並不富裕。
他不知道該不該帶一家三十口人,子孫僕人等,去加重弟弟的負擔。
接到信之後,他決定去與弟弟結鄰而居。
他在金陵渡江,告訴兒子邁和運到常州去清理家事,然後在儀真相會。
他還真寫了公函請求撥四隻官船,供一家人往京都方向進發。
但是,那年正月,皇太後不幸逝世,現在正是五月。
一切情形顯示政策又要全復舊觀。
蘇東坡判斷恐怕又要有麻煩出現,所以不願住得近在京輜。
他給子由寫了一封長信,把他們不能聚首歸咎於天命。
他說:"吾其如天何!"情況既然如此,他自然隻好定居在常州。
家庭安定之後,他再讓邁去任新職,他和另外兩個兒子則在太湖地區的農莊上居住。
這時,蘇東坡在儀真等待孩子們前來相接,他就住在船上。
那年夏季突然來臨,而且非常之熱。
他覺得自己從熱帶回來,為什麼反覺得在中國中部會如此之熱。
太陽照在岸邊的水上,濕氣自河面上升,他覺得十分難過。
在六月初三,他得了大概是阿米巴性的痢疾。
他以為自己喝冷水過多(陝冷過度),也可能是一直喝江水的緣故。
第二天早晨,覺得特別軟弱無力,乃停止進食。
因為他自己是醫生,就自己買了一服藥,買黃昏來吃,覺得好得多了。
黃香中醫認為是很有力的補藥,能補血、補內臟各經,是衰弱病症的好補藥,而並不適於專治某一種病。
這味藥在現代還需要研究,因為很多現代的中國人天天論碗喝黃香湯,確有益處。
可是,他的消化系統確是出了毛病,他夜裏不能睡。
大畫家米芾來看他多次。
他身體較好時,二人甚至一同去做東園之遊。
他在儀真給米芾寫的九封信把他的病描寫得很明白。
有一次,他這樣寫:"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飽蚊子爾。
不知今夕如何度?"米芾送來一種藥,是麥門冬湯。
蘇東坡一直把米芾當晚輩看,米芾則對他十分仰望。
現在蘇東坡讀了米芾的一篇賦之後,他預言米芾的名聲已經屹立不搖,雖然二十年相交,對他所知,實嫌不足。
蘇東坡的病,時而覺得好些,時而覺得軟弱疲乏。
他的生命力受到了破壞,不是皇帝,也不是章淳,而大概是阿米巴菌。
河邊的濕潮氣悶很難受,他讓船移到轉為涼爽的地方。
六月十一日,他向米芾告別,十二日過江往靖江去。
在這個地區,他特別受人歡迎。
到此等於還鄉。
詩人已自海外歸來,即將到達的消息,立刻傳開。
百姓有數千之眾,立在江邊
他到達時,發現兒媳和孫子們還沒到。
並且賀江水淺,乘船直往北到湖南行船不易。
他決定走一條長而彎曲的路:回廣州,再往北過大疫嶺,再由江西往西到湖南。
這段旅程要走上半年,但是幸而他不須要走完那條路線。
十月,他到了廣州,又重新和兒孫等團聚。
二子蘇造已經自北方到此來探望父親。
蘇東坡在詩文中說自覺生活如夢。
在廣州為他設宴者極為繁多。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當時謠傳他已死亡。
在一次宴席上,一個朋友向他開玩笑說:"我當時真以為你死了。
" 蘇東坡說:"不錯,我死了,並且還到了陰曹地府。
在陰間路上遇見了章停,決心又還了陽。
" 這一大家人,有少婦有嬰兒,一齊乘船往南雄。
還不曾走很遠,吳復古及一群和尚追上了他們,和這位大詩人在船上盤桓了幾天。
忽然吳復古生了病,不久死去,就那麼簡單省事。
臨死時,蘇東坡問有什麼囑託。
他微笑一下,閉上了眼。
在離開廣東之前,他接到可以自由居住的消息。
在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0-一)正月,蘇東坡穿越大疫嶺,在山北贛縣停留了七十天。
一大家人在那裏等船,但是好多孩子生病,六個僕人死于瘟疫。
在停留的那些日子,隻要不忙著題字,他就給病人看病,給市鎮上的人配藥。
有些朋友常和他在一起,一同計畫去遊山玩水。
他的行動總是有人探聽出來,他們一到目的地,就看到一大堆縷絹和紙,請他在上面題詩。
他欣然應允,因為他喜歡寫。
等天色漸晚,他要急忙回家時,人隻好求他寫幾個大字。
所有去求他墨寶的人,都稱心滿意而歸。
五月一日,他到了金陵,他已經寫信給至交錢世雄,求他在常州城內為他找房子住。
但是那半年內他所寫的那些信,顯得他頗為躊躇不定。
子由這時已經回到穎昌的老農莊,而且已然寫信要他去同住。
但是他卻不知如何是好,拿不定主意。
他知道常州地瀕太湖,風光甚美,並且他在常州也有田產,是為生活之資。
他很願和弟弟住在一處,但是弟弟有一大家人,而且家境並不富裕。
他不知道該不該帶一家三十口人,子孫僕人等,去加重弟弟的負擔。
接到信之後,他決定去與弟弟結鄰而居。
他在金陵渡江,告訴兒子邁和運到常州去清理家事,然後在儀真相會。
他還真寫了公函請求撥四隻官船,供一家人往京都方向進發。
但是,那年正月,皇太後不幸逝世,現在正是五月。
一切情形顯示政策又要全復舊觀。
蘇東坡判斷恐怕又要有麻煩出現,所以不願住得近在京輜。
他給子由寫了一封長信,把他們不能聚首歸咎於天命。
他說:"吾其如天何!"情況既然如此,他自然隻好定居在常州。
家庭安定之後,他再讓邁去任新職,他和另外兩個兒子則在太湖地區的農莊上居住。
這時,蘇東坡在儀真等待孩子們前來相接,他就住在船上。
那年夏季突然來臨,而且非常之熱。
他覺得自己從熱帶回來,為什麼反覺得在中國中部會如此之熱。
太陽照在岸邊的水上,濕氣自河面上升,他覺得十分難過。
在六月初三,他得了大概是阿米巴性的痢疾。
他以為自己喝冷水過多(陝冷過度),也可能是一直喝江水的緣故。
第二天早晨,覺得特別軟弱無力,乃停止進食。
因為他自己是醫生,就自己買了一服藥,買黃昏來吃,覺得好得多了。
黃香中醫認為是很有力的補藥,能補血、補內臟各經,是衰弱病症的好補藥,而並不適於專治某一種病。
這味藥在現代還需要研究,因為很多現代的中國人天天論碗喝黃香湯,確有益處。
可是,他的消化系統確是出了毛病,他夜裏不能睡。
大畫家米芾來看他多次。
他身體較好時,二人甚至一同去做東園之遊。
他在儀真給米芾寫的九封信把他的病描寫得很明白。
有一次,他這樣寫:"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飽蚊子爾。
不知今夕如何度?"米芾送來一種藥,是麥門冬湯。
蘇東坡一直把米芾當晚輩看,米芾則對他十分仰望。
現在蘇東坡讀了米芾的一篇賦之後,他預言米芾的名聲已經屹立不搖,雖然二十年相交,對他所知,實嫌不足。
蘇東坡的病,時而覺得好些,時而覺得軟弱疲乏。
他的生命力受到了破壞,不是皇帝,也不是章淳,而大概是阿米巴菌。
河邊的濕潮氣悶很難受,他讓船移到轉為涼爽的地方。
六月十一日,他向米芾告別,十二日過江往靖江去。
在這個地區,他特別受人歡迎。
到此等於還鄉。
詩人已自海外歸來,即將到達的消息,立刻傳開。
百姓有數千之眾,立在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