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域外
關燈
小
中
大
,過成了一個有相當地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已然流傳到今日。
他遵守父命,受了父親當年在祖父教導下的教育。
他有一次將唐書抄寫一遍,藉資記憶。
此後,又抄寫漢書。
蘇東坡博聞強記,他把讀過的這些古史每一行都記得。
有時他倚在躺椅上聽兒子誦讀這些書,偶爾會指出某些古代文人生平的相似細節,而評論之。
他們頗以無好筆好紙為苦,但僅以手中所有的紙筆,過也學著畫些竹石冬景。
大概二十年後,過到京都遊歷,在一座寺院裏小停,幾個宮廷中的兵卒忽然到來,擡著一頂小轎,要他進宮陛見徽宗皇帝。
蘇過完全不知是何緣故,隻得遵命。
一進轎,轎簾子即刻放下,所以他看不見是往何處去。
轎上無頂,有人持一大陽傘遮蓋。
他覺得走得很快,大概過了四五裏,到了一個地方。
他走出轎來,見自己立在走廊之下,有人過來引他到一座極美的大殿。
他一進去,看見皇帝坐在裏面,身穿黃袍,頭戴鑲有綠玉的帽子。
皇帝周圍有一群宮女環繞,穿得極為豔麗。
他覺得那樣美的宮女為數不少,但是不敢擡頭看。
當時雖然是六月,殿中極為清涼。
屋裏有巨大冰塊堆積,點燃的妙香氣味彌漫在空氣之中。
他想自己必是在一座宮殿裏。
施禮問安畢,皇帝對他說:"我聽說你是蘇軾之子,善繪岩石。
這是一座新殿,我希望你在牆壁上繪畫,因此請你前來。
"蘇過倒吸了一口氣。
徽宗自己就是一位大畫家,他的作品至今仍在。
蘇過再拜之後,開始在牆壁上作畫,這時皇帝離座下來,站著看他動手。
畫完之後,皇帝再三讚美。
告訴宮女送蘇過美酒一杯,還有好多珍貴禮品。
蘇過自禦前退出之後,又在走廊之下乘轎出宮,在路上仍然轎簾低垂。
到家之後,剛才的經歷,恍愧如夢。
島上難得好墨,蘇東坡自己試製。
蘇過後來說他父親險些把房子燒掉。
這個故事與杭州一名制墨專家有關係。
這家制墨人所賣的墨價高出別家兩三倍,他說他是在海南島跟蘇東坡學的制墨秘法。
有些文人向蘇過打聽他父親制墨的方法。
蘇過笑道:"家父並無何制墨秘訣。
在海南島無事時,以此為消遣而已。
一天,名制墨家潘衡來訪,家父即開始和他在一間小屋裏制墨。
燒松脂制黑煙灰。
到半夜,那間屋子起了火,差點兒把房子燒掉。
第二天,我們從焦黑的殘物中弄到幾兩黑煙灰。
但是我們沒有膠,父親就用牛皮膠和黑煙灰混合起來。
但是凝固不好,我們隻得到幾十條像手指頭大的墨。
父親大笑一陣。
不久潘先生走了。
"不過,在蘇過敍述這件往事時,潘衡這家商店的墨已經很好了。
顯然是他從別人學得的制墨秘訣,而不是跟蘇東坡學的,而隻是藉蘇東坡的名氣賣墨而已。
現在蘇東坡空閒無事,卻養成到鄉野采藥的習慣,並考訂藥的種類。
他考訂出來一種藥草,在古醫書上是用別的名字提到過,別人從未找到,而他發現了,自然十分得意。
在他寫的各醫學筆記中,有一種藥可以一提,那就是用等麻治風濕的辦法,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黃體素,像毒藤一樣,皮膚碰到就腫疼。
他說把尊麻敷在風濕初起的關節上,渾身其他關節的疼痛都可以停止。
他還深信蒼耳的功用。
蒼耳極為普通,各處都長,毫無害處,吃多久都可以,怎麼吃法亦無不可。
(此種植物含有脂肪,少量樹脂,維他命C和蒼耳酷。
)他告訴人把此植物製成白粉末的辦法。
方法是,在文火上,把此種植物的葉子灰,加熱約二十四小時,即可。
此白色粉末,若內服,能使皮膚軟滑如玉。
他還有些筆記提到蔓菩、蘆能和苦勞。
他稱這些東西是"葛天氏之民"的美食,營養高,味道好。
除去忙這些事之外,他還在兒子幫助下,整理條記文稿,成了《東坡志林》。
過去他和弟弟子由分別為五經作注。
他擔任兩部。
在黃州滴居時,他已經注完《易經》和《論語》。
現在在海南,他注完了《尚書》。
最為了不起的是他的和陶詩一百二十四首。
他在穎州時就開始此項工作,因為當時在被迫之下,度田園生活,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與陶潛當年的生活,可謂無獨有偶,完全相似,他又極其仰慕陶潛。
離開惠州之時,他已經寫了一百零九首,還隻剩下最後十五首沒有和,這十五首是在海南島完成的。
他要子由給這些詩寫一篇序言,在信裏說:"然吾與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
糾他覺得他與陶潛的為人也頗相似,許多仰慕蘇東坡的人,當必有同感。
他遵守父命,受了父親當年在祖父教導下的教育。
他有一次將唐書抄寫一遍,藉資記憶。
此後,又抄寫漢書。
蘇東坡博聞強記,他把讀過的這些古史每一行都記得。
有時他倚在躺椅上聽兒子誦讀這些書,偶爾會指出某些古代文人生平的相似細節,而評論之。
他們頗以無好筆好紙為苦,但僅以手中所有的紙筆,過也學著畫些竹石冬景。
大概二十年後,過到京都遊歷,在一座寺院裏小停,幾個宮廷中的兵卒忽然到來,擡著一頂小轎,要他進宮陛見徽宗皇帝。
蘇過完全不知是何緣故,隻得遵命。
一進轎,轎簾子即刻放下,所以他看不見是往何處去。
轎上無頂,有人持一大陽傘遮蓋。
他覺得走得很快,大概過了四五裏,到了一個地方。
他走出轎來,見自己立在走廊之下,有人過來引他到一座極美的大殿。
他一進去,看見皇帝坐在裏面,身穿黃袍,頭戴鑲有綠玉的帽子。
皇帝周圍有一群宮女環繞,穿得極為豔麗。
他覺得那樣美的宮女為數不少,但是不敢擡頭看。
當時雖然是六月,殿中極為清涼。
屋裏有巨大冰塊堆積,點燃的妙香氣味彌漫在空氣之中。
他想自己必是在一座宮殿裏。
施禮問安畢,皇帝對他說:"我聽說你是蘇軾之子,善繪岩石。
這是一座新殿,我希望你在牆壁上繪畫,因此請你前來。
"蘇過倒吸了一口氣。
徽宗自己就是一位大畫家,他的作品至今仍在。
蘇過再拜之後,開始在牆壁上作畫,這時皇帝離座下來,站著看他動手。
畫完之後,皇帝再三讚美。
告訴宮女送蘇過美酒一杯,還有好多珍貴禮品。
蘇過自禦前退出之後,又在走廊之下乘轎出宮,在路上仍然轎簾低垂。
到家之後,剛才的經歷,恍愧如夢。
島上難得好墨,蘇東坡自己試製。
蘇過後來說他父親險些把房子燒掉。
這個故事與杭州一名制墨專家有關係。
這家制墨人所賣的墨價高出別家兩三倍,他說他是在海南島跟蘇東坡學的制墨秘法。
有些文人向蘇過打聽他父親制墨的方法。
蘇過笑道:"家父並無何制墨秘訣。
在海南島無事時,以此為消遣而已。
一天,名制墨家潘衡來訪,家父即開始和他在一間小屋裏制墨。
燒松脂制黑煙灰。
到半夜,那間屋子起了火,差點兒把房子燒掉。
第二天,我們從焦黑的殘物中弄到幾兩黑煙灰。
但是我們沒有膠,父親就用牛皮膠和黑煙灰混合起來。
但是凝固不好,我們隻得到幾十條像手指頭大的墨。
父親大笑一陣。
不久潘先生走了。
"不過,在蘇過敍述這件往事時,潘衡這家商店的墨已經很好了。
顯然是他從別人學得的制墨秘訣,而不是跟蘇東坡學的,而隻是藉蘇東坡的名氣賣墨而已。
現在蘇東坡空閒無事,卻養成到鄉野采藥的習慣,並考訂藥的種類。
他考訂出來一種藥草,在古醫書上是用別的名字提到過,別人從未找到,而他發現了,自然十分得意。
在他寫的各醫學筆記中,有一種藥可以一提,那就是用等麻治風濕的辦法,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黃體素,像毒藤一樣,皮膚碰到就腫疼。
他說把尊麻敷在風濕初起的關節上,渾身其他關節的疼痛都可以停止。
他還深信蒼耳的功用。
蒼耳極為普通,各處都長,毫無害處,吃多久都可以,怎麼吃法亦無不可。
(此種植物含有脂肪,少量樹脂,維他命C和蒼耳酷。
)他告訴人把此植物製成白粉末的辦法。
方法是,在文火上,把此種植物的葉子灰,加熱約二十四小時,即可。
此白色粉末,若內服,能使皮膚軟滑如玉。
他還有些筆記提到蔓菩、蘆能和苦勞。
他稱這些東西是"葛天氏之民"的美食,營養高,味道好。
除去忙這些事之外,他還在兒子幫助下,整理條記文稿,成了《東坡志林》。
過去他和弟弟子由分別為五經作注。
他擔任兩部。
在黃州滴居時,他已經注完《易經》和《論語》。
現在在海南,他注完了《尚書》。
最為了不起的是他的和陶詩一百二十四首。
他在穎州時就開始此項工作,因為當時在被迫之下,度田園生活,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與陶潛當年的生活,可謂無獨有偶,完全相似,他又極其仰慕陶潛。
離開惠州之時,他已經寫了一百零九首,還隻剩下最後十五首沒有和,這十五首是在海南島完成的。
他要子由給這些詩寫一篇序言,在信裏說:"然吾與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
糾他覺得他與陶潛的為人也頗相似,許多仰慕蘇東坡的人,當必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