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 誠房之餘

關燈
誠房裡大房子林,通稱林大老爺,據說是頗有心計的人,但是我沒有見到他過,隻是聽人說罷了。他有一子鳳桐,字桐生,生于光緒丁醜(一八七七)年,在這以後不久子林太太去世,他将兒子送往嶽家代為撫養,自己便飄然往河南去找在那裡做官的親戚去了。以後回家來過一趟,又複出去,不再回來,就客死在外邊,關于他的故事因此沒有什麼可說。隻聽老輩傳說,他回來的那一次曾帶了一個人同來,這是親戚家子弟而生長在外邊的呢,還是不相幹的河南人,那也弄不清楚了,總之這人頗有點錢而似乎不大聰明,聽了他的騙來到紹興,大概算是來遊覽的吧。關于這人留下二三傳說,可以作為上邊評語的佐證。其一是說到了東郭門外,看見渡東橋下一片河水,大聲驚歎道:“渡東橋是海羅!”其二是見了蕭山的紅皮甘蔗,非常賞識,每回買一苗籃,挂在脖頸下,一口氣吃完。這位遊覽客不曉得在紹興耽擱了幾多天,末了銀子用完了,隻好回河南去,子林也就一同走了。這一節故事,隻是由他所導演,還不是他自己的事情,以他這麼一個能人卻不曾留下一個故事,這實在是可惜的。

    他的兒子桐生養在外婆家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曾回家來拜年,假如這是在癸巳年,那麼他該是十七歲了,卻還是由一個老媽子帶領,顯得有點遲鈍,雖然衣冠楚楚,也穿得很整齊的。據人說子林太太有點精神不足,桐生生産便是落在馬桶裡的,因此又或迷信他的晦氣所以很大,但是其一半原因也或出于後天,小時候什麼教育都沒有受,可能有很大的關系。不多幾年他的外婆去世,舅父們不肯再管,就打發他歸宗,這辦法不能說不對,但他的厄運自此開始了。子傳太太什麼都不肯管,那是可以料到的,那麼叫他到哪裡去,怎麼辦呢?這一節不知怎的完全弄不清楚了,也不記得是哪一年,所有的印象隻是住在門房裡的身外無長物的一個人,名稱還是被大家叫作桐少爺,但是其生活已遠在“自手至口”雇工人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