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範愛農

關燈
範愛農後來落水而死,那時的事情有點記不清了,但是查魯迅的壬子日記,還可以找出一點來。

    七月項下雲:“十九日晨得二弟信,十二日紹興發,雲範愛農以十日水死。

    悲夫悲夫,君子無終,越之不幸也,于是何幾仲輩為群大蠹。

    ”又雲:“二十二日夜作韻言三首,哀範君也,錄存于此。

    ” 其一 第二封信的日期是五月九日,也是從杭州寄出,這在壬子日記上有記錄,“五月十五日上午得範愛農信,九日自杭州發。

    ”其文雲: 第三封信是在四天後寄出的,魯迅日記上也有記錄雲:“十九日夜得範愛農信,十三日自杭州發。

    ”其文雲: 獨沉清洌水,能否洗愁腸? 其三 狐狸方去穴,桃偶盡登場。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此别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裡彤雲惡,炎天凜夜長。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奈何三月别,遽爾失畸躬。

     其二 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華颠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關于這兩封信我們來合并說明一下。

    陳子英名溶,與徐伯荪相識最早,是革命運動的同志,範愛農沈馥生則是徐的後輩,一同往日本去的。

    陶成章資格更老,很早就在連絡會黨,計劃起事,是光複會的主幹,為同盟會的陳其美所忌,于壬子一月十三日被蔣介石親手暗殺于上海。

    他的友人同志在紹興成立一個“成章女學校”,給他作紀念,陳子英有一個時期被推為校董會長。

    何幾仲系《阿Q正傳》中所說“柿油黨”(自由黨)的一個重要人物,當時大概是在做教育科長吧。

    陳伯翔是魯迅教過書的“兩級師範學堂”的畢業生,在師範學校任課,因為範愛農被逐的事件,對于校長和學生都感覺不滿,所以辭職表示反對。

    這表示出他是有正義感的人物,範愛農信裡稱贊的話不是虛假的。

    魯迅日記中此後還有一項雲:“六月四日得範愛農信,三十日杭州發。

    ”隻可惜這一封信現在找不到了。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豫才先生鈞鑒:别來數日矣,屈指行旌已可到達。

    子英成章已經卸卻,弟之監學則為二年級諸生斥逐,亦于本月一号午後出校。

    此事起因雖為飯菜,實由傅勵臣處置不宜,平日但求敷衍了事,一任諸生自由行動所緻。

    弟早料必生事端,惟不料禍之及己。

    推及己之由,則(後改為‘現悉統’)系何幾仲一人所主使,唯幾仲與弟結如此不解冤,弟實無從深悉。

    蓋飯菜之事,系範顯章朱祖善二公因二十八号星期日起晏,強令廚役補開,廚役以未得教務室及庶務員之命拒之,因此深恨廚役,唆令同學于次日早膳,以飯中有蜈蚣,冀洩其忿。

    時弟在席,當令廚役掉換,一面将廚役訓斥數語了事。

    讵範朱等忿猶未洩,于午膳時複以飯中有蜈蚣,時适弟不在席,傅勵臣在席,相率不食,(但發現蜈蚣時有半數食事已畢,)堅欲請校長嚴辦廚房,其意似非撤換不可。

    傅乃令諸生詢弟,弟令廚役重煮,學生大多數贊成,且宣言如菜不敷,由伊等自購,既經範某說過重煮,定須令廚役重煮。

    廚役遂複煮,比熟已屆上課時刻,乃請諸候選教員用膳,請之再三,而胡問濤朱祖善範顯章趙士瑹等一味在内喧擾不來。

    勵乃囑弟去喚,一面搖鈴,令未飽者趕緊來吃,其餘均去上課。

    弟遂前往宣布,胡問濤以菜冷且不敷為詞,弟乃雲前此汝等宣言菜如不敷,由汝等自備,現在汝等既未備,無論如何隻有勉強吃一點。

    胡等猶複刺刺不已,弟遂宣言,不願吃又不上課,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