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
關燈
小
中
大
№顯慶001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公子長孫白澤墓志銘并序公子諱白澤,雍州新豐人也。
啟胄蟬聯,煥乎青簡;開基昭晰,載炳缇油。
曾祖澄,魏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義門郡開國公,器識弘達,風扃開濟,清貞秉志,直亮居心。
祖恺,隋上開府車騎将軍,體鑒凝澈,神情峻整,道居人望,德表時宗。
父敬道,唐左親衛隊正,雅性沖情,高自封植,不同臭味,無混光塵。
公子霄氣德精,禀靈卯宿,道與之性,表白髫年;天授之才,高乎绮歲。
九德鹹舉,百行是孚。
年甫二歲,奄丁窮罰,恭事人兄,友於惟孝,天倫之情既笃,在原之美益章,時稱千裡之駒,或謂連城之實。
福虧於善,夭秀摧華。
粵以貞觀九年九月五日遘疾,卒於京師崇賢裡第,春秋一十有六。
以顯慶元年二月廿六日葬於萬年縣鳳栖之原,禮也。
嗚呼哀哉!惟子皎皎獨韻之姿,亭亭不群之操,雅量難測,牆刃罕窺。
痛矣終童,嗟乎顔子,傷其早逝,未聘高衢,以君方之,異代同揆。
兄驸馬都尉,榮降王姬,貴連戚氏,悲棣華之先落,則痛結深衷;念荊樹之分枝,則長懷靡及。
爰雕翠琬,永播芳猷。
乃為銘曰: 瑤棟初隆,旋堂肇構,柯摧未秋,景絕方晝,此焉可贖,人百伊壽。
驚川不息,馳晖無舍,棄彼小子,歸茲大夜,照乘韬彩,連城掩價。
悲纏壟首,慘結雲端,泉閨久夜,穸戶長寒,音空何在?幽石徒刊。
(錄自《陝西金石志》卷九) №顯慶002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永康人高府君墓志銘君諱善安,字元殖,渤海人也。
若夫沿兮萬年,棘津闡其餘祚,盛德百世,司農劭其英規,是以錫土承家,韫□台之金簡;開周登漢,播彜器乎玉铉。
矧千裡孤征,轶桂條而協月;千尋孤秀,□□□以含風。
肇允材芳,君而具美。
祖道豁,隋黃州刺史、永昌□□□□隆,載光朝典,六符煥其玄曜,三事茂其彜章。
考孝弁,皇朝給事郎,熊州司士。
素風遠概,拔萃不群,玄猷獨茂,弱齡高尚。
惟君聞禮在辰,發揮有漸。
對孔禽於朋執,早秀绮年;□蜀莊之沉冥,忘壞徇物。
伊唐興運,伏士載揚,ず必擇音,翻然後集。
武德二年,擢授華州司士參軍,尋遷亳州總管法曹。
獄□之政,□務弘多,惟來不撓,方深五過之疾,惟微其道,是恻三訊之容。
而□道懸星,銅梁束馬,青衣刊木,交讓無聞。
貞觀三年授益州倉曹,除婺州永康宰。
狎乳禽於麥野,人飛操於弦哥,欣變於棘上,曉陳詩於情節。
因以告歸,遂休家巷,閑都州裡,養こ初服。
乃嘯侶弦桐,希駐若英之景;解顔泛菊,将愉逝水之波。
而正色蒼蒼,翻少微之視;昭質冉冉,驚大年之遽秋。
粵以顯慶元年五月八日,奄終裡第,時年六十二。
惟創巨之靡訴,痛終天之□然,奉鑿楹而自π,遵反真之攸宅。
即以其年五月甲辰朔廿一日甲申窆於有洛之崇芒,極诔之賓,爰追執之義,禮也。
悲夫!營魄何之?嗟行在目,繁英倏謝,成蹊遂幽。
其詞曰: 表海稱功,列棘成象,其秀,綿綿不爽。
西漢飛英,東秦振□,豈伊微德,終然激仰。
子安變翼,元伯禦明,瞻彼先遠,孺慕勞思。
桐閣夕,松露曉滋,閱川通望,怛化何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3 【蓋】 失。
【志文】 唐故田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諱玉,字玉,洛陽人。
漢初齊王廣者,夫人□其後也。
桃源鼓浪,演茂族之綿遐;瓊嶽侵雲,标華宗之迥架,故使如雲之蓋,馳玉大而交衢;似花之绶,映金龜而趨阙者。
言不已已也。
祖興,北齊本州從事;父蘭,隋河南主簿;并以清洌冰霜,溫昭琬琰,通仁仰其模楷,好事述其風猷。
夫人夙挺娴都,早符令德,明侔玉岫,質愈桂林,言範中規,折旋合度。
自行貴族,婉彼埙篪,分寒木以淩霜,貫春林以凝彩。
既而流芬蘭畹,□穆筠篁,耀質閨闱,徵晖娣姒,實有裕於儀範,方習教於端莊。
何其菊浦滋華,沾寒露而凋秀;桃蹊盛茂,乘迅雨而摧柯。
粵以顯慶元年七月十一日終於嘉善坊私第,春秋七十有四。
以其年八月五日葬於北邙之陽。
恐峰頹偃月,水滅吞霞,撰芳烈於玄鑒,與天地而斯久。
其詞曰: 峨峨鴻緒,矯矯高胤,澄瀾萬頃,疏峰千刃。
秀逸霞端,才侔玉潤,祥下貞淑,慶流英俊。
其一。
英俊容心,唯慕貞蕙,貞順自天,聞之早歲。
德言真理,風标聰,何□勁風,款□丹桂。
其二。
丹桂既摧,蘭芳斯歇,床塵夕起,□□□滅。
舞帳停秋,歌筵罷月,泉門既黯,松椟方烈。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霍君墓志銘君諱鞏*,字貞明,魏州元氏人也。
遠祖霍将去病之後。
君幼而有識,名顯鄉闾,沉郁思於儒門,早标成業;每留心於墳素,獲□崇班。
蒙授将仕郎,用彰厥美。
祖善周,任青州司戶;行稱裡,遠近挹其風猷;材學過人,領袖欽其高義。
父裕,隋登建節尉;早懷武略,慕踐戎行,常希帷幄□謀,終冀七擒之智。
并連枝縻爵,代有其人,弈葉符晖,相傳不絕。
惟君曉達苦空,妙閑高尚,鎮遊心法海,恒處志玄門,榮利之聽靡,希塵之匪羨。
每望超升三界,樹菩提於福田;絕棄六塵,托因緣於三窦。
不謂逝川已遠,晷景難留。
遂以顯慶元年七月十一日卒於私第,春秋五十有五。
即以其年八月十日於邙山之陽,禮也。
登丘*而戀恨,悲心結於親朋。
既延伫德音,實凄傷於左右。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泉源邃遠,大夜悠深,門标雅素,代擅辭林。
璋不絕,冠冕相尋,調人制錦,受職鳴琴。
德量弘遠,雅調縱橫,天資秀異,含璋挺生。
既稱桂質,實号蘭英,虛心待土,忘倦逢迎。
識鑒未來,情捐塵俗,絕去耶佞,望登正覺。
不樂榮華,逍遙自足,冀壽長生,胡期命促。
隴路風悲,川途杳眇,吹□古木,林栖野鳥。
車馬星離,孤菟更繞,靈需空返,孤魂□紹。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5 【蓋】 大唐故文帝昭容一品韋氏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文帝昭容韋氏墓志銘并序昭容諱尼子,京兆杜陵人也。
曾祖孝寬,□尚書右仆射、雍州牧、□□□;祖總,周京兆尹、□□□□;父匡伯,隋尚衣□□、□□公。
昭容武德四年□□□以良家受選。
*登□□,系聲芳,史所□□□□順為德,贊陰□□。
□□纟川組斯勤,*女□□爾□。
慕班姬之绮制,□左□之雕藻。
尤嗤易服之□,□□掌中之愛,而天□□□,率性柔婉。
風人之近方□□,隐士之遠遇神仙,*而為言,足為連類。
而春□□□,□與日以長□;暮槿翹英,奄随風而遽殒。
以顯慶元*九月八日遘疾,薨於崇聖宮,春秋五十。
以□月十八日陪葬昭陵,禮也。
凝笳哀挽,俱怆荒郊。
素□朱旗,□翻寒吹。
□□雲歸雨絕,陽台之夢不追;設帳焚香,甘泉之魂□遠。
式題貞石,作志佳城。
□坤贻祉,造化留神,誕茲令淑,禀□含□。
蘭姿以茂,蕙性逾新,覃譽素裡,揚晖紫宸。
其一。
□月□□,松□推雩,金閨獨立,玉階微步。
同辇緻詞,□熊□顧,□□介福,俄歸大暮。
其二。
芳笄罷飾,實鏡徒懸,□□儀衛,八翳神仙。
旌回亻戚裡,吹引芝田,謝容晖於白日,掩桃李於黃泉。
其三。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06 【蓋】 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戶部尚書上柱國莒國公唐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戶部尚書上柱國莒國公唐君墓志銘并序禮部尚書高陽郡開國公許敬宗撰公諱儉,字茂約,太原晉陽人也。
其先出白帝喾,是生放動,綿瓞克昌,源長發。
夏禦周、杜,皆分若木之華;楚勒鄖、羌,各挺詞林之秀。
伯高饬行,位極文昌。
儒宗創謀,竟淩天塹。
煥前王之典冊,光列代之油缃。
事可徵於博聞,此無得面稱矣。
高祖嶽,後魏肆州刺史;曾祖靈芝,齊贈尚書右仆射、司空公;并仁惠笃誠,孝友溫裕。
與景山而并峻,仰者不究其端;含大壑而齊深,挹者罔窮其際。
祖邕,侍中、中書監、左右仆射、尚書令、錄尚書事、晉昌王,任叙朝倫,功參乾構。
機钤盈握,□蔡攢其寸襟;日月在躬,山龍缛其章服。
父鑒,齊中書舍人、通直散騎常侍,隋武贲郎将、戎順二州刺史,晉昌郡公,皇朝贈太常卿、上柱國,高梁鼎胤,累襲纓。
亟涉興亡,并參紳绂。
故能道繼前哲,功垂後大。
公含中和之粹氣,發辰象之貞明。
量韫江河,表崇山嶽。
立言無擇,樹德不孤。
光彩外融,清晖内湛。
經文緯武之藝,出自生知;窮幽洞微之略,先幾必照。
泳其流者,喻涉海若之津;窺其仞者,類觌河宗之奧。
昭昭焉如澄波之含萬象,爛爛然等清漢之懸七曜。
故能聲騰四表,心洞六幽。
群材俟其雕劂,衆物歸其領袖。
若乃少年志意,情風雲;弱冠沉深,氣幹霄漢。
聞雞暗舞,庶社鳴之有徵;策馬登高,思祖德之無墜。
釋褐勳衛,委之如脫遺;恥居執戟,投绂而高世。
惟先君於曩昔,經聯采於武皇。
早識砀山之雲,陰從卯金之谶。
仰瞻聚緯,知龍顔之在田;俯采萌讴,審鳳翔之有日。
於是杖策河北,投谒壤東,指孟津而載驅,款旌門以長扌壹。
於時太武皇帝發号晉陽,公之戾止,若合符契。
以石投水,百中之策無遺;言聽計從,千裡之勝斯決。
*鼓爰始,莫府初開,引拜大将軍府記室,加位正議大夫。
蔚文房,明孚智幄。
皇猷自遠,天渙所資。
三箧不忘,百函無滞。
於時龍庭密迩,馬邑未賓,醜類有徒,長氛厭境,群情危駭,物議不同。
公與太宗興言暗合,請率麾下承虛人關,高祖然之,衆方佥伏。
是日趨駕,暢毂南轅,略野開疆,長驅西向。
次賈狐堡,淫潦為災,外絕盈糧,内無半菽。
告城憑,聳堞臨雲。
湯池險固,深隍肆景。
人無*志,議欲退還。
公頓首馬前,述寒膠之可折;請遵龍戰,克倒戈之有期。
前箸指陳,沃心方納。
於是霄炊褥食,待旦先登。
隋将宋老生背城而陣。
流湯巨躍,不救天命之移;億兆夷人,無當大亂之策。
蒼難雲集,勢若霆霓;爛魚川潰,俄然亂轍。
懸門阻發,遂克其城。
在此一戎,永清四海。
首建長,公之力焉。
以功拜右光祿大夫,授渭北道行軍司馬,所奉元帥,即文皇帝焉。
於是沉船背河,指甘泉而一息;鳴笳絕渭,入商郊而五申。
慰彼息肩,拯其塗炭。
骊戎芒賊,輿榇歸誠。
邑老郊童,壺漿日至。
匪朝伊夕,麾下成都;遊士行商,軍中列肆。
鹹資智囊之略,葉贊神武之功。
引兵廿萬,克平天邑。
以功進位光祿大夫,封新城縣公,尋改為晉昌郡公,食邑二千戶。
禅代之日,加散騎常侍,位正三品,行中書侍郎,賜以鐵券,罪一死。
圖形麟閣,列於佐命。
俄而馬邑劉武周據有全晉,解人呂崇茂竊邑從之。
寇逼三河,蹙國千裡,徵發老幼,掃地興師。
大将永安王全軍盡陷,公奉使适到,遂同其沒。
乃察諸賊帥,皆是庸流,唯尉遲敬德識量弘遠,說令擇主,理會其心。
於是獨孤懷恩謀以衆叛,陰遣間使連結武周,仍伺太宗入城,執以降賊。
公於寇獄上書告變,逆謀垂發,元兇伏誅。
及武周平,命公為并州道安撫大使,尋拜禮部尚書,賜以懷恩田宅,仍兼天策府長史,加位右光祿大夫,改戎秩為上柱國。
若乃引衣蹑足,事均帝者之師;創禮裁儀,方知天子之貴。
故能名揚圖谶,象絢丹青。
豈指晉作三軍,先轸膺其上;佐楚稱萬裡,昭陽之柱國,若斯而以哉。
尋有魏人劉闼。
起軍、相,扇動山東,跨有河北,公又侍奉文帝,節度衆軍,一舉廓清,九河砥定,仍為幽州道行軍總管,兼為定州道安撫大使。
除殘去蠹,萌庶以康;舉善任賢,遠迩斯泰。
又馬邑人高滿正,以城附於突厥,命公擁節,申命虜營,舌電飛甘,辭鋒縱辯,孤關以之褰,雁塞由是肅清。
因以境外,便宜置太和等五鎮,斷兇奴之左臂,樹中國之潘擁。
尋兼黃門侍郎,餘并如故。
進封莒國公、食邑三千戶,實收共賦六百戶。
轉衛尉卿,尋為遂州都督。
既而有隋遺孽,遠托單于,招誘漢人,近紫榆塞,連兵左衽,亟擾烽,由是命公喻其君長。
於時颉利北遁,種落猶繁,息馬休兵,陰圖後舉。
公張旃出境,約使入朝。
李靖總戊,聞其馳備,遂便遠襲,因破其庭。
上又令公追迎颉利,分裂其界,皆為郡國。
殲彼旄頭,系公是賴。
尋轉鴻胪卿,遷戶部尚書,加位光祿。
貞觀十有九年,抗表緻仕。
懸車委組,蹑疏廣之遐蹤;屏事辭榮,追松子而高蹈。
永徽之際,望華國老。
皇情乃卷,禮重乞言。
咒鲠式*,尚奉辟雍之會;順風下問,仍用具茨之典。
於是加拜特進,朝於望朔。
将謂安車鸠杖,奉朱襄於介丘;霓裳鶴蓋,追彭*於遐代,豈圖昊天不*,大夏摧梁,逝水無追,高堂落鏡,以顯慶元年十月三日薨於安仁裡第,春秋七十八。
粵以其年十一月辛酉朔廿四日甲申陪葬於昭陵。
冕旒增忄希,悼稷臣之日遠;廢朝流恸,恨舍駕之無追。
诏贈開府儀同三司,谥曰襄公,禮也。
時移五月,龜策誡期;行背九衢,鳳蕭遵路。
想茔魂之有識,諒懷忠之若素。
涉樂水以來朝,谒喬山而展慕。
雖人世之方遠,庶幽塗之有晤。
勒潛壤以流芬,終方輿而永固。
銘曰: 堯圖漸慶,夏禦承宗,降為唐杜,錫壤分封。
子高顯行,馳名泮雍,幽州樹積,爰開上庸。
避地參墟,隆家晉野,世仕雲朔,氣淩諸夏。
附翼蒼鵝,總其戎馬,壽陽惠政,弦哥奏雅。
撫軍昭德,衣錦褰帷,錄王丕構,智運天機。
道濟潛躍,位極丞疑,笃生懿考,挺出人師。
惟公載誕,禀天休爵,外發靈樞,内韬沉略。
業優蓬館,思凝玄閣,光絢蜀龍,響高荀鶴。
否終泰及,晦往明來,赤符道喪,黃星瑞開。
驅駕衆傑,網結群材,披榛草昧,經
【志文】 大唐故公子長孫白澤墓志銘并序公子諱白澤,雍州新豐人也。
啟胄蟬聯,煥乎青簡;開基昭晰,載炳缇油。
曾祖澄,魏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義門郡開國公,器識弘達,風扃開濟,清貞秉志,直亮居心。
祖恺,隋上開府車騎将軍,體鑒凝澈,神情峻整,道居人望,德表時宗。
父敬道,唐左親衛隊正,雅性沖情,高自封植,不同臭味,無混光塵。
公子霄氣德精,禀靈卯宿,道與之性,表白髫年;天授之才,高乎绮歲。
九德鹹舉,百行是孚。
年甫二歲,奄丁窮罰,恭事人兄,友於惟孝,天倫之情既笃,在原之美益章,時稱千裡之駒,或謂連城之實。
福虧於善,夭秀摧華。
粵以貞觀九年九月五日遘疾,卒於京師崇賢裡第,春秋一十有六。
以顯慶元年二月廿六日葬於萬年縣鳳栖之原,禮也。
嗚呼哀哉!惟子皎皎獨韻之姿,亭亭不群之操,雅量難測,牆刃罕窺。
痛矣終童,嗟乎顔子,傷其早逝,未聘高衢,以君方之,異代同揆。
兄驸馬都尉,榮降王姬,貴連戚氏,悲棣華之先落,則痛結深衷;念荊樹之分枝,則長懷靡及。
爰雕翠琬,永播芳猷。
乃為銘曰: 瑤棟初隆,旋堂肇構,柯摧未秋,景絕方晝,此焉可贖,人百伊壽。
驚川不息,馳晖無舍,棄彼小子,歸茲大夜,照乘韬彩,連城掩價。
悲纏壟首,慘結雲端,泉閨久夜,穸戶長寒,音空何在?幽石徒刊。
(錄自《陝西金石志》卷九) №顯慶002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永康人高府君墓志銘君諱善安,字元殖,渤海人也。
若夫沿兮萬年,棘津闡其餘祚,盛德百世,司農劭其英規,是以錫土承家,韫□台之金簡;開周登漢,播彜器乎玉铉。
矧千裡孤征,轶桂條而協月;千尋孤秀,□□□以含風。
肇允材芳,君而具美。
祖道豁,隋黃州刺史、永昌□□□□隆,載光朝典,六符煥其玄曜,三事茂其彜章。
考孝弁,皇朝給事郎,熊州司士。
素風遠概,拔萃不群,玄猷獨茂,弱齡高尚。
惟君聞禮在辰,發揮有漸。
對孔禽於朋執,早秀绮年;□蜀莊之沉冥,忘壞徇物。
伊唐興運,伏士載揚,ず必擇音,翻然後集。
武德二年,擢授華州司士參軍,尋遷亳州總管法曹。
獄□之政,□務弘多,惟來不撓,方深五過之疾,惟微其道,是恻三訊之容。
而□道懸星,銅梁束馬,青衣刊木,交讓無聞。
貞觀三年授益州倉曹,除婺州永康宰。
狎乳禽於麥野,人飛操於弦哥,欣變於棘上,曉陳詩於情節。
因以告歸,遂休家巷,閑都州裡,養こ初服。
乃嘯侶弦桐,希駐若英之景;解顔泛菊,将愉逝水之波。
而正色蒼蒼,翻少微之視;昭質冉冉,驚大年之遽秋。
粵以顯慶元年五月八日,奄終裡第,時年六十二。
惟創巨之靡訴,痛終天之□然,奉鑿楹而自π,遵反真之攸宅。
即以其年五月甲辰朔廿一日甲申窆於有洛之崇芒,極诔之賓,爰追執之義,禮也。
悲夫!營魄何之?嗟行在目,繁英倏謝,成蹊遂幽。
其詞曰: 表海稱功,列棘成象,其秀,綿綿不爽。
西漢飛英,東秦振□,豈伊微德,終然激仰。
子安變翼,元伯禦明,瞻彼先遠,孺慕勞思。
桐閣夕,松露曉滋,閱川通望,怛化何之。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3 【蓋】 失。
【志文】 唐故田夫人墓志銘并序夫人諱玉,字玉,洛陽人。
漢初齊王廣者,夫人□其後也。
桃源鼓浪,演茂族之綿遐;瓊嶽侵雲,标華宗之迥架,故使如雲之蓋,馳玉大而交衢;似花之绶,映金龜而趨阙者。
言不已已也。
祖興,北齊本州從事;父蘭,隋河南主簿;并以清洌冰霜,溫昭琬琰,通仁仰其模楷,好事述其風猷。
夫人夙挺娴都,早符令德,明侔玉岫,質愈桂林,言範中規,折旋合度。
自行貴族,婉彼埙篪,分寒木以淩霜,貫春林以凝彩。
既而流芬蘭畹,□穆筠篁,耀質閨闱,徵晖娣姒,實有裕於儀範,方習教於端莊。
何其菊浦滋華,沾寒露而凋秀;桃蹊盛茂,乘迅雨而摧柯。
粵以顯慶元年七月十一日終於嘉善坊私第,春秋七十有四。
以其年八月五日葬於北邙之陽。
恐峰頹偃月,水滅吞霞,撰芳烈於玄鑒,與天地而斯久。
其詞曰: 峨峨鴻緒,矯矯高胤,澄瀾萬頃,疏峰千刃。
秀逸霞端,才侔玉潤,祥下貞淑,慶流英俊。
其一。
英俊容心,唯慕貞蕙,貞順自天,聞之早歲。
德言真理,風标聰,何□勁風,款□丹桂。
其二。
丹桂既摧,蘭芳斯歇,床塵夕起,□□□滅。
舞帳停秋,歌筵罷月,泉門既黯,松椟方烈。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霍君墓志銘君諱鞏*,字貞明,魏州元氏人也。
遠祖霍将去病之後。
君幼而有識,名顯鄉闾,沉郁思於儒門,早标成業;每留心於墳素,獲□崇班。
蒙授将仕郎,用彰厥美。
祖善周,任青州司戶;行稱裡,遠近挹其風猷;材學過人,領袖欽其高義。
父裕,隋登建節尉;早懷武略,慕踐戎行,常希帷幄□謀,終冀七擒之智。
并連枝縻爵,代有其人,弈葉符晖,相傳不絕。
惟君曉達苦空,妙閑高尚,鎮遊心法海,恒處志玄門,榮利之聽靡,希塵之匪羨。
每望超升三界,樹菩提於福田;絕棄六塵,托因緣於三窦。
不謂逝川已遠,晷景難留。
遂以顯慶元年七月十一日卒於私第,春秋五十有五。
即以其年八月十日於邙山之陽,禮也。
登丘*而戀恨,悲心結於親朋。
既延伫德音,實凄傷於左右。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泉源邃遠,大夜悠深,門标雅素,代擅辭林。
璋不絕,冠冕相尋,調人制錦,受職鳴琴。
德量弘遠,雅調縱橫,天資秀異,含璋挺生。
既稱桂質,實号蘭英,虛心待土,忘倦逢迎。
識鑒未來,情捐塵俗,絕去耶佞,望登正覺。
不樂榮華,逍遙自足,冀壽長生,胡期命促。
隴路風悲,川途杳眇,吹□古木,林栖野鳥。
車馬星離,孤菟更繞,靈需空返,孤魂□紹。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05 【蓋】 大唐故文帝昭容一品韋氏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文帝昭容韋氏墓志銘并序昭容諱尼子,京兆杜陵人也。
曾祖孝寬,□尚書右仆射、雍州牧、□□□;祖總,周京兆尹、□□□□;父匡伯,隋尚衣□□、□□公。
昭容武德四年□□□以良家受選。
*登□□,系聲芳,史所□□□□順為德,贊陰□□。
□□纟川組斯勤,*女□□爾□。
慕班姬之绮制,□左□之雕藻。
尤嗤易服之□,□□掌中之愛,而天□□□,率性柔婉。
風人之近方□□,隐士之遠遇神仙,*而為言,足為連類。
而春□□□,□與日以長□;暮槿翹英,奄随風而遽殒。
以顯慶元*九月八日遘疾,薨於崇聖宮,春秋五十。
以□月十八日陪葬昭陵,禮也。
凝笳哀挽,俱怆荒郊。
素□朱旗,□翻寒吹。
□□雲歸雨絕,陽台之夢不追;設帳焚香,甘泉之魂□遠。
式題貞石,作志佳城。
□坤贻祉,造化留神,誕茲令淑,禀□含□。
蘭姿以茂,蕙性逾新,覃譽素裡,揚晖紫宸。
其一。
□月□□,松□推雩,金閨獨立,玉階微步。
同辇緻詞,□熊□顧,□□介福,俄歸大暮。
其二。
芳笄罷飾,實鏡徒懸,□□儀衛,八翳神仙。
旌回亻戚裡,吹引芝田,謝容晖於白日,掩桃李於黃泉。
其三。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06 【蓋】 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戶部尚書上柱國莒國公唐君墓志 【志文】 大唐故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戶部尚書上柱國莒國公唐君墓志銘并序禮部尚書高陽郡開國公許敬宗撰公諱儉,字茂約,太原晉陽人也。
其先出白帝喾,是生放動,綿瓞克昌,源長發。
夏禦周、杜,皆分若木之華;楚勒鄖、羌,各挺詞林之秀。
伯高饬行,位極文昌。
儒宗創謀,竟淩天塹。
煥前王之典冊,光列代之油缃。
事可徵於博聞,此無得面稱矣。
高祖嶽,後魏肆州刺史;曾祖靈芝,齊贈尚書右仆射、司空公;并仁惠笃誠,孝友溫裕。
與景山而并峻,仰者不究其端;含大壑而齊深,挹者罔窮其際。
祖邕,侍中、中書監、左右仆射、尚書令、錄尚書事、晉昌王,任叙朝倫,功參乾構。
機钤盈握,□蔡攢其寸襟;日月在躬,山龍缛其章服。
父鑒,齊中書舍人、通直散騎常侍,隋武贲郎将、戎順二州刺史,晉昌郡公,皇朝贈太常卿、上柱國,高梁鼎胤,累襲纓。
亟涉興亡,并參紳绂。
故能道繼前哲,功垂後大。
公含中和之粹氣,發辰象之貞明。
量韫江河,表崇山嶽。
立言無擇,樹德不孤。
光彩外融,清晖内湛。
經文緯武之藝,出自生知;窮幽洞微之略,先幾必照。
泳其流者,喻涉海若之津;窺其仞者,類觌河宗之奧。
昭昭焉如澄波之含萬象,爛爛然等清漢之懸七曜。
故能聲騰四表,心洞六幽。
群材俟其雕劂,衆物歸其領袖。
若乃少年志意,情風雲;弱冠沉深,氣幹霄漢。
聞雞暗舞,庶社鳴之有徵;策馬登高,思祖德之無墜。
釋褐勳衛,委之如脫遺;恥居執戟,投绂而高世。
惟先君於曩昔,經聯采於武皇。
早識砀山之雲,陰從卯金之谶。
仰瞻聚緯,知龍顔之在田;俯采萌讴,審鳳翔之有日。
於是杖策河北,投谒壤東,指孟津而載驅,款旌門以長扌壹。
於時太武皇帝發号晉陽,公之戾止,若合符契。
以石投水,百中之策無遺;言聽計從,千裡之勝斯決。
*鼓爰始,莫府初開,引拜大将軍府記室,加位正議大夫。
蔚文房,明孚智幄。
皇猷自遠,天渙所資。
三箧不忘,百函無滞。
於時龍庭密迩,馬邑未賓,醜類有徒,長氛厭境,群情危駭,物議不同。
公與太宗興言暗合,請率麾下承虛人關,高祖然之,衆方佥伏。
是日趨駕,暢毂南轅,略野開疆,長驅西向。
次賈狐堡,淫潦為災,外絕盈糧,内無半菽。
告城憑,聳堞臨雲。
湯池險固,深隍肆景。
人無*志,議欲退還。
公頓首馬前,述寒膠之可折;請遵龍戰,克倒戈之有期。
前箸指陳,沃心方納。
於是霄炊褥食,待旦先登。
隋将宋老生背城而陣。
流湯巨躍,不救天命之移;億兆夷人,無當大亂之策。
蒼難雲集,勢若霆霓;爛魚川潰,俄然亂轍。
懸門阻發,遂克其城。
在此一戎,永清四海。
首建長,公之力焉。
以功拜右光祿大夫,授渭北道行軍司馬,所奉元帥,即文皇帝焉。
於是沉船背河,指甘泉而一息;鳴笳絕渭,入商郊而五申。
慰彼息肩,拯其塗炭。
骊戎芒賊,輿榇歸誠。
邑老郊童,壺漿日至。
匪朝伊夕,麾下成都;遊士行商,軍中列肆。
鹹資智囊之略,葉贊神武之功。
引兵廿萬,克平天邑。
以功進位光祿大夫,封新城縣公,尋改為晉昌郡公,食邑二千戶。
禅代之日,加散騎常侍,位正三品,行中書侍郎,賜以鐵券,罪一死。
圖形麟閣,列於佐命。
俄而馬邑劉武周據有全晉,解人呂崇茂竊邑從之。
寇逼三河,蹙國千裡,徵發老幼,掃地興師。
大将永安王全軍盡陷,公奉使适到,遂同其沒。
乃察諸賊帥,皆是庸流,唯尉遲敬德識量弘遠,說令擇主,理會其心。
於是獨孤懷恩謀以衆叛,陰遣間使連結武周,仍伺太宗入城,執以降賊。
公於寇獄上書告變,逆謀垂發,元兇伏誅。
及武周平,命公為并州道安撫大使,尋拜禮部尚書,賜以懷恩田宅,仍兼天策府長史,加位右光祿大夫,改戎秩為上柱國。
若乃引衣蹑足,事均帝者之師;創禮裁儀,方知天子之貴。
故能名揚圖谶,象絢丹青。
豈指晉作三軍,先轸膺其上;佐楚稱萬裡,昭陽之柱國,若斯而以哉。
尋有魏人劉闼。
起軍、相,扇動山東,跨有河北,公又侍奉文帝,節度衆軍,一舉廓清,九河砥定,仍為幽州道行軍總管,兼為定州道安撫大使。
除殘去蠹,萌庶以康;舉善任賢,遠迩斯泰。
又馬邑人高滿正,以城附於突厥,命公擁節,申命虜營,舌電飛甘,辭鋒縱辯,孤關以之褰,雁塞由是肅清。
因以境外,便宜置太和等五鎮,斷兇奴之左臂,樹中國之潘擁。
尋兼黃門侍郎,餘并如故。
進封莒國公、食邑三千戶,實收共賦六百戶。
轉衛尉卿,尋為遂州都督。
既而有隋遺孽,遠托單于,招誘漢人,近紫榆塞,連兵左衽,亟擾烽,由是命公喻其君長。
於時颉利北遁,種落猶繁,息馬休兵,陰圖後舉。
公張旃出境,約使入朝。
李靖總戊,聞其馳備,遂便遠襲,因破其庭。
上又令公追迎颉利,分裂其界,皆為郡國。
殲彼旄頭,系公是賴。
尋轉鴻胪卿,遷戶部尚書,加位光祿。
貞觀十有九年,抗表緻仕。
懸車委組,蹑疏廣之遐蹤;屏事辭榮,追松子而高蹈。
永徽之際,望華國老。
皇情乃卷,禮重乞言。
咒鲠式*,尚奉辟雍之會;順風下問,仍用具茨之典。
於是加拜特進,朝於望朔。
将謂安車鸠杖,奉朱襄於介丘;霓裳鶴蓋,追彭*於遐代,豈圖昊天不*,大夏摧梁,逝水無追,高堂落鏡,以顯慶元年十月三日薨於安仁裡第,春秋七十八。
粵以其年十一月辛酉朔廿四日甲申陪葬於昭陵。
冕旒增忄希,悼稷臣之日遠;廢朝流恸,恨舍駕之無追。
诏贈開府儀同三司,谥曰襄公,禮也。
時移五月,龜策誡期;行背九衢,鳳蕭遵路。
想茔魂之有識,諒懷忠之若素。
涉樂水以來朝,谒喬山而展慕。
雖人世之方遠,庶幽塗之有晤。
勒潛壤以流芬,終方輿而永固。
銘曰: 堯圖漸慶,夏禦承宗,降為唐杜,錫壤分封。
子高顯行,馳名泮雍,幽州樹積,爰開上庸。
避地參墟,隆家晉野,世仕雲朔,氣淩諸夏。
附翼蒼鵝,總其戎馬,壽陽惠政,弦哥奏雅。
撫軍昭德,衣錦褰帷,錄王丕構,智運天機。
道濟潛躍,位極丞疑,笃生懿考,挺出人師。
惟公載誕,禀天休爵,外發靈樞,内韬沉略。
業優蓬館,思凝玄閣,光絢蜀龍,響高荀鶴。
否終泰及,晦往明來,赤符道喪,黃星瑞開。
驅駕衆傑,網結群材,披榛草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