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
關燈
小
中
大
濟雲雷。
世曆三朝,官聯八座,望華國老,才高王佐。
積效山隆,□徽景播,褫章獨舞,縱金相賀。
東川電逝,西羲谷沉,青燈孤掩,玄穸幽深。
裡蒿泉咽,宰木風吟,永辭明世,空揚德音。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07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張方君呂夫人墓志夫人呂氏,洛陽人也。
玉葉臨雲,郁翹芳於邰域;旋流紀地,淼疏*於姬原。
祖連輝,英賢秀,并圖史,此遂略而焉。
夫人雅态端凝,英姿明潤,言容淑慎,幼陶化於保阿;儀調幽閑,早漸漬於詩禮。
以夫人有至德,乃長年。
永徽五年,诏授鄉君,蒙贈束帛。
以顯慶元年十二月三日終於立行裡之私第,春秋八十有二。
以其月十二日,遷窆邙山之陽。
至恐寒暑遞遷,丘樹荒毀,徒倫景行,溟漠難知,勒此芳猷,式标不朽。
乃為銘曰: 逝川易往,隙驷難停,長埋玉質,永碎金聲。
悲風隴樹,月昭荒茔,千秋萬古,奄此佳城。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08 【蓋】 王君之銘 【志文】 唐故王君墓志君諱段,字通,其先江東人也。
鴻基迥構,令問流於漢朝;茂實高騰,逸響标於吳郡。
祖彪,父如。
君籍蔭冠冕,資潤膏腴,孝敬表於閨闾,仁義洽於州裡。
四時無以過其信,百金不足比其諾,立志無違,出言必踐。
豈意福善無驗,仁義非徵,以顯慶元年十二月廿二日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八。
即以二年歲次正月壬寅朔十四日癸酉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恐陵谷遷窆,乃為銘曰: 雅度之君,如江之量,虎略龍詞,辯才衷壯。
食珠始,蘭枯負杖,将軍掩涕,司空息望。
(錄自《芒洛冢墓遺文四編》) №顯慶009 【蓋】 大唐故亡宮五品墓志銘 【志文】 大唐亡宮五品墓志銘亡宮五品者,不知何許人也。
夙禀閨庭,早參宸*。
既該四德,方預六宮。
巫嶺行雲,曾何仿佛;洛川回雪,讵可依希。
俄而與善無徵,奄從過隙。
顯慶二年閏正月廿六日卒於昭陵宮,其年二月十四日陪於昭陵。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鏡沉鸾影,樓空鳳仙,俄辭白日,忽奄玄泉。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10 【蓋】 無。
【志文】 故清信士馮仁剛灰身塔大唐顯慶二年二月廿七日造。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顯慶011 【蓋】 失 【志文】 南州司馬楊君墓志君諱操,字履貞,并州太原人也。
其(下泐)晉景公之弟□楊千古者,孫以王父字為氏,(下泐)知。
江漢擅英秀□美,弘農襲将相之盛。
□乃(下泐)而俱深。
祖□,齊定遠将軍。
父達,隋雁門郡司馬(下泐)斯千□,□武不墜,其在茲乎。
君風标(下泐)資雨露,弱冠屬太武皇帝赴義,釋褐通議大夫,(下泐) 君授命答恩,賈勇酬德,又□左光祿大(下泐)國尋除文州司馬,又除果州相如縣令。
(下泐)時考績,獨稱尤異,又除南州司馬。
君所(下泐)身曆十職,勳窮一品。
名竟不登於五人,位裁□□□□者。
維新患之能免,亦直道之有徵。
即以病歸□於洛□□。
君少崇佛法,雅好玄言,及其遲暮,此心彌笃。
豈悟福善無徵,輔仁空說。
粵以大唐顯慶二年四月七日終於私第,春秋六十八。
嗚呼哀哉!梁木雲壞,殲我哲人。
踏厚莫追,高何訴?以其月廿八日,殡於洛陽北邙一十二裡。
魂輿絕響,喪原改色,素需不進,白馬難前。
哀玄夜之未央,悲黃泉之莫曙。
懼塵揚兮碧海,騰徽猷於翠碣。
乃焉銘曰: 帝叔封唐,公孫氏楊,源初既廣,派引斯長。
時多彥哲,代挺璋,載生君子,比德琳琅。
及君弱冠,即遇興王,且申兵計,仍預戎行。
遽舍金革,俄绾銅章,或毗文部,或撫蠻方。
化行南蜀,恩洽□□,自去江埃,言歸洛陽。
既歡衡泌,且悅豪梁,如何彼昊,殲我□良。
杳杳玄夜,蕭蕭白楊,□镌翠石,用紀遺芳。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12 【蓋】 無。
【志文】 磚。
顯慶二年水巳歲四月朔戊午,五月一日戊子,西州縣武城鄉人範阿伯之墓表。
今出身事先武光王,作長下左右。
春秋七十三。
□命在水巳,哀□,□在戊子。
(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顯慶013 【蓋】 失。
【志文】 唐故張君墓志銘并序君諱武哲,河南人也。
皇朝右監門直長達之第二子也。
素懷冰潔,雅符仁孝,如春蘭而凝質,履秋菊以神。
學總典墳,苞義窟於丹府文條絢藻,蘊魚躍於清衿。
标業行於長衢,聲遒博物,望金閨而骧首,俯拾簪纓。
何悟素沼始徵,凫舟俄徙;渌林交映,靈曜忽沉。
春秋廿有一,以顯慶二年六月三日終於福善裡私第。
其月十六日,權殡於邙山之陽。
咽悲泉之秋水,凄隴路之寒雲,慘紅塵於素蓋,嘶白馬於塗分。
勒遺行於玄石,庶彌久而方聞。
乃為銘曰: 惟竹有苦,惟玉有珉,顯允君子,庶德近鄰。
雅符仁孝,今問日新,如何不淑,奄喪斯人。
琴停白雪,書閣委塵,黯金於隴路,庶遺行而可珍。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桂州建陵縣令騎都尉胡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信,字善信,安定人也。
标華宗於桂薄,禀粹□;擅□蒂於芝田,承華瓊。
若乃芳存清質,□□□□,東漢仰其英風,西魏究其惠澤。
故得騰晖令範,昭□缣缃者也。
祖伯,隋臨汾縣令;父讓,隋谒者台登仕郎;并邃宇凝曠,迥秀音儀,濟俗遠迩,裁風經野,小大從務。
君分姿蕙畹,锺秀瓊田,望霜野而懷貞,訴松風而凝性。
於是蘭芬珠浦,念庭闱而遽歸;梓挺瑤巒,讵取譬而方孝。
既而道隆士伍,德茂鄉闾,早立功勳,授騎都尉,尋轉泉州參軍事。
秩滿,選授桂州建陵縣令。
豈止時稱清佐,邁郡将於從事;人歌明德,架千乘於一同。
方将禮閣鳴金,望龍門而躍羽;不謂逝川淪玉,奄星晖而下沉,春秋卅九,越以顯慶二年九月四日終建陵官舍。
嗚呼!隙驷易流,黯朝光於悲谷;風樹難靜,忽素景於高舂。
藥餌無徵,奄終南越,魂悠悠而來逝,棺寂寂而無聞。
灑親朋而雨泗,涕嗚咽於尊堂。
以三年五月十五日,權殡洛陽北邙之山,禮也。
靈需風駕,素骖星列,雲霏霏而承蓋,風肅肅而扶轍。
經北郭而嗚珂,候西光而燈滅。
惟松柏之木,□芳音之無歇。
其詞曰: 漢标茂族,魏挺華宗,絲弦振響,金石傳功。
伊我君子,異幹分叢,□齊橋梓,材架椅桐。
福祜俄,祈請斯空,玄堂遽黯,隴樹驚風。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15 【蓋】 支君墓志 【志文】 唐故支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隆,字德林,雍州京兆人也,其先支襲之胤胄。
若夫崇基峭峙,共嵩華齊峰;枝葉繁昌,與鄧林俱茂。
祖亮,齊紫州錄事參軍;神機鑒朗,懿德深弘,逸調奇才,風流閑稚,繩愆糾謬,舉滞彈違,為庶政之權衡,處群寮之領袖。
父佰,隋洛州洛川府隊正;九功七德,本自生知;六行三端,元資天縱。
故鵬翮初理,博風之勢已彰;骥足始馳,逐日之形先著。
雖複幹将非補履之器,鳳鳥豈伺晨之禽,同阮藉優遊於步兵,莊周放曠於園吏,莫不望光景而思齊,仰高樹而無逯。
君夙承庭訓,幼潤家風,爰在稚年,英規已遠。
屬隋綱紐絕,天下分崩,門蔭傾頹,榮華銷歇,不幹世祿,養性漳濱,俯仰随時,陸沉而已。
唯以扇枕溫席,盡色養於閨門;雞黍相期,敦信義於交友。
但以好恬靜,重襟期,貴寸陰,輕尺璧,每至青陽媚節,白藏澄景,夭桃發井,金菊開潭,何曾不邀召友朋,招攜英俊,賞宴留連,盡一世之歡娛,納百年之樂趣。
加以歸心三寶,回向十方,悲愛河之易淪,懼彼岸之難陟,憑斯勝業,冀保遐齡。
膏肓之疾不瘳,風燭之期奄及,春秋七十有四,殁於私第。
夫人渤海高氏,既同燕婉之好,共盡琴瑟之和,■則異室,死方同穴,春秋五十有八,貞觀十五年十月十六日殁。
粵以大唐顯慶三年歲次戊午正月甲申朔十三日丙申,合葬於故邺城西七裡。
畏子孝英、次子孝端、事親竭力,孝惟終始。
恐年深代遠,谷變陵遷,托諸金石,冀無忘焉。
乃為銘曰: 門傳積善,慶餘流祉,世襲貞淳,誕斯君子。
心明水鏡,譽薰蘭芷,奕葉重光,芬芳不已。
其一。
哲人繼踵,杞梓相承,神機警悟,器宇端凝。
六行俱美,三端備稱,千丈孤秀,萬頃常澄。
其二。
昏明疊代,四序輪回,東注難返,西光易頹。
兩楹感夢,梁木方摧,一歸蒿裡,千齡夜台。
其三。
原隰爽垲,壟路清凄,夙莽風急,新枝鳥啼。
百年歌笑萬古塵埃,空餘令範,菊茂蘭開。
其四。
(錄白《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顯慶016 【蓋】 唐尚衣奉禦唐君妻故河南縣君元氏志 【志文】 唐尚衣奉禦唐君妻故河南縣君元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萬子,河南洛陽人。
曾祖文,隋尚書左仆射;祖行如,毛州司馬;父務整,祥州刺史;綦軒開魏,煥乎國牒;儀台莅嶽,薰彼家聲。
夫人幼禀貞和之量,宿弘慈媛之德。
皎如寒雪,穆若春風。
處桃李而無言,冠松筠而表性。
居契圖史,動鑒盤盂。
爰降外姻,來儀君子。
年微笄龀,質備工容。
擁帚承顔,既為婦則;移居作訓,還成母範。
負施宓之姿,亡懷ぉ忌;遽锺鼎之地,糞壤珠玑。
巾裾浣濯,帷屏疏素。
施周中外,禮備尊卑。
娣姒以之權衡,閨庭仰成華蓋。
悲夫,景山方構,碧仞朝頹。
陰桂初升,素蛾夜實。
以顯慶二年十二月三日遘疾,終於萬年之安仁裡第,粵以三年正月十四日殡於萬年之南原。
事拟遷革,禮從權煞。
略紀年序,靡陳昭晰。
良偶凄凄,臨埏永訣;遺嬰叫叫,撫銜血。
托千秋於短晷,窮萬古而長絕。
與金石而俱消,對蘭薰其未滅。
乃為銘曰: 隐隐石闾,靈族攸居,滔滔洛,仙妃宅諸。
兼含盈尺,複孕照車,降生貞媛,方之有餘。
初笄二六,作嫔三九,協和群娣,儀形衆婦。
虛往實歸,義先身後,曠代琴瑟,殊倫嘉偶。
靈祗爽報,鈎植虧仁,繁霞罷日,芳樹摧春。
帷飄虛景,座委空塵,魂傷奉,物變安仁。
曉铎戒期,晨旌啟路,草含碧,蹊林總素。
雙羽如,遺茕若慕,貞石空沉,芳塵永固。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17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妙信法師灰身塔大唐顯慶三年二月八日弟子普明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顯慶01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處仕陳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領,字統,颍川郡人也。
其先陳胡公之苗裔,遠祖龜之末孫。
基既不輕,構便彌重,陳完播芳聲於齊,陳和号威王於海,子孫分派,何國無之。
祖龜,有齊之日,克終負荷,顯承餘叙,起家辟召颍川郡守。
祖仁,明閑戎律,深達陰陽,聽風審戰之存亡,臨時曉權奇改變。
有隋之日,爰命征遼,於時山東諸州,并未賓款,往讨德州,遭陷城沒落,子孫奔投上黨,遂乃家焉。
父統,準合承基,身乃不幸,遇疾阙仕,不希纓绂,遁谷隐岩,唯崇正道,無幹榮祿。
豈謂顯慶三年歲戊午,以二月甲寅十九日壬申卒於家第,嗚呼哀哉!聞者莫不切骨傷心,闾裡無相杵之命也。
環注逝水興嗟。
山高百雉,尚緻崩頹,大海洪波,甯無遷變。
今蔔宅兆,遷措厥所於畏子城東北一裡之原,煥乎美哉!人謀佥吉,龜筮協從,與夫人元氏合葬於赴泉扃,絕再生議,悼傷死矣,魂兮永罷無歸,在物興悲,況於技族,嗚呼哀哉,乃為銘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顯慶019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故大都維那正信法師灰身塔大唐顯慶三年四月六日,弟子圓行等敬造。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顯慶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封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深,字泰澄,渤海人。
若乃殷人受氏,乃興微子之封;梁運膺符,□□延陵之國。
故得昭晰圖史,葳蕤系諜者矣。
祖隆,周任東河令。
父璨,隋任溫縣令。
政謠人□,見重一時。
□□神清□,宇量沖深,加以□淡寡欲,重義廉财,□□墳籍之□,優遊道德之□。
豈謂桑生於井,□□□巳蘭艾於□悲深□折。
以顯慶三年正月十二日卒,春秋七十有八。
夫人□氏,太原令□之女。
風□婉淑,體貌妍華,四德天資,母儀夙植,偕老同穴,生榮死哀。
粵以其年五月十三日合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嗣子君道,克修永□,不墜家聲,天姓仁孝,率猷成己,悲陟岵之無□,□□庭之無問。
式遵古實,兆茲營域,将恐溟□九□,□屋遷移,寄斯貞石,傳芳不朽。
其詞曰: □穆厥祖,氏因於□,猗欤哲仁,令名深□。
□業光□,崇代載門,曰祖曰父,聿修無忒。
郁郁永沉,昭昭長棄,禮容□設,哀榮空備霧□□□,風□山隧,于嗟貴公,□神茲地。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21 【蓋】 失。
【志文】 德業寺故尼明遠銘并序維大唐顯慶三年五月壬午朔即以其月十三日景申葬於鹹陽縣之陵。
夫居電逝,幼長同然;泡沫隙光,賢愚一揆。
明遠師者,俗姓庾氏,并州人也。
龆龀之年,崩於覆蔭;嬰妖之歲,早亡於恃怙。
生長阕庭,罔知桑梓;九重養性,叵究門宗。
但行潔冰雪,志同璧,正觀澄神,調心瑩識。
舊疾暴
世曆三朝,官聯八座,望華國老,才高王佐。
積效山隆,□徽景播,褫章獨舞,縱金相賀。
東川電逝,西羲谷沉,青燈孤掩,玄穸幽深。
裡蒿泉咽,宰木風吟,永辭明世,空揚德音。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07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張方君呂夫人墓志夫人呂氏,洛陽人也。
玉葉臨雲,郁翹芳於邰域;旋流紀地,淼疏*於姬原。
祖連輝,英賢秀,并圖史,此遂略而焉。
夫人雅态端凝,英姿明潤,言容淑慎,幼陶化於保阿;儀調幽閑,早漸漬於詩禮。
以夫人有至德,乃長年。
永徽五年,诏授鄉君,蒙贈束帛。
以顯慶元年十二月三日終於立行裡之私第,春秋八十有二。
以其月十二日,遷窆邙山之陽。
至恐寒暑遞遷,丘樹荒毀,徒倫景行,溟漠難知,勒此芳猷,式标不朽。
乃為銘曰: 逝川易往,隙驷難停,長埋玉質,永碎金聲。
悲風隴樹,月昭荒茔,千秋萬古,奄此佳城。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08 【蓋】 王君之銘 【志文】 唐故王君墓志君諱段,字通,其先江東人也。
鴻基迥構,令問流於漢朝;茂實高騰,逸響标於吳郡。
祖彪,父如。
君籍蔭冠冕,資潤膏腴,孝敬表於閨闾,仁義洽於州裡。
四時無以過其信,百金不足比其諾,立志無違,出言必踐。
豈意福善無驗,仁義非徵,以顯慶元年十二月廿二日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八。
即以二年歲次正月壬寅朔十四日癸酉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恐陵谷遷窆,乃為銘曰: 雅度之君,如江之量,虎略龍詞,辯才衷壯。
食珠始,蘭枯負杖,将軍掩涕,司空息望。
(錄自《芒洛冢墓遺文四編》) №顯慶009 【蓋】 大唐故亡宮五品墓志銘 【志文】 大唐亡宮五品墓志銘亡宮五品者,不知何許人也。
夙禀閨庭,早參宸*。
既該四德,方預六宮。
巫嶺行雲,曾何仿佛;洛川回雪,讵可依希。
俄而與善無徵,奄從過隙。
顯慶二年閏正月廿六日卒於昭陵宮,其年二月十四日陪於昭陵。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鏡沉鸾影,樓空鳳仙,俄辭白日,忽奄玄泉。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10 【蓋】 無。
【志文】 故清信士馮仁剛灰身塔大唐顯慶二年二月廿七日造。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顯慶011 【蓋】 失 【志文】 南州司馬楊君墓志君諱操,字履貞,并州太原人也。
其(下泐)晉景公之弟□楊千古者,孫以王父字為氏,(下泐)知。
江漢擅英秀□美,弘農襲将相之盛。
□乃(下泐)而俱深。
祖□,齊定遠将軍。
父達,隋雁門郡司馬(下泐)斯千□,□武不墜,其在茲乎。
君風标(下泐)資雨露,弱冠屬太武皇帝赴義,釋褐通議大夫,(下泐) 君授命答恩,賈勇酬德,又□左光祿大(下泐)國尋除文州司馬,又除果州相如縣令。
(下泐)時考績,獨稱尤異,又除南州司馬。
君所(下泐)身曆十職,勳窮一品。
名竟不登於五人,位裁□□□□者。
維新患之能免,亦直道之有徵。
即以病歸□於洛□□。
君少崇佛法,雅好玄言,及其遲暮,此心彌笃。
豈悟福善無徵,輔仁空說。
粵以大唐顯慶二年四月七日終於私第,春秋六十八。
嗚呼哀哉!梁木雲壞,殲我哲人。
踏厚莫追,高何訴?以其月廿八日,殡於洛陽北邙一十二裡。
魂輿絕響,喪原改色,素需不進,白馬難前。
哀玄夜之未央,悲黃泉之莫曙。
懼塵揚兮碧海,騰徽猷於翠碣。
乃焉銘曰: 帝叔封唐,公孫氏楊,源初既廣,派引斯長。
時多彥哲,代挺璋,載生君子,比德琳琅。
及君弱冠,即遇興王,且申兵計,仍預戎行。
遽舍金革,俄绾銅章,或毗文部,或撫蠻方。
化行南蜀,恩洽□□,自去江埃,言歸洛陽。
既歡衡泌,且悅豪梁,如何彼昊,殲我□良。
杳杳玄夜,蕭蕭白楊,□镌翠石,用紀遺芳。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12 【蓋】 無。
【志文】 磚。
顯慶二年水巳歲四月朔戊午,五月一日戊子,西州縣武城鄉人範阿伯之墓表。
今出身事先武光王,作長下左右。
春秋七十三。
□命在水巳,哀□,□在戊子。
(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顯慶013 【蓋】 失。
【志文】 唐故張君墓志銘并序君諱武哲,河南人也。
皇朝右監門直長達之第二子也。
素懷冰潔,雅符仁孝,如春蘭而凝質,履秋菊以神。
學總典墳,苞義窟於丹府文條絢藻,蘊魚躍於清衿。
标業行於長衢,聲遒博物,望金閨而骧首,俯拾簪纓。
何悟素沼始徵,凫舟俄徙;渌林交映,靈曜忽沉。
春秋廿有一,以顯慶二年六月三日終於福善裡私第。
其月十六日,權殡於邙山之陽。
咽悲泉之秋水,凄隴路之寒雲,慘紅塵於素蓋,嘶白馬於塗分。
勒遺行於玄石,庶彌久而方聞。
乃為銘曰: 惟竹有苦,惟玉有珉,顯允君子,庶德近鄰。
雅符仁孝,今問日新,如何不淑,奄喪斯人。
琴停白雪,書閣委塵,黯金於隴路,庶遺行而可珍。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桂州建陵縣令騎都尉胡君墓志銘并序君諱信,字善信,安定人也。
标華宗於桂薄,禀粹□;擅□蒂於芝田,承華瓊。
若乃芳存清質,□□□□,東漢仰其英風,西魏究其惠澤。
故得騰晖令範,昭□缣缃者也。
祖伯,隋臨汾縣令;父讓,隋谒者台登仕郎;并邃宇凝曠,迥秀音儀,濟俗遠迩,裁風經野,小大從務。
君分姿蕙畹,锺秀瓊田,望霜野而懷貞,訴松風而凝性。
於是蘭芬珠浦,念庭闱而遽歸;梓挺瑤巒,讵取譬而方孝。
既而道隆士伍,德茂鄉闾,早立功勳,授騎都尉,尋轉泉州參軍事。
秩滿,選授桂州建陵縣令。
豈止時稱清佐,邁郡将於從事;人歌明德,架千乘於一同。
方将禮閣鳴金,望龍門而躍羽;不謂逝川淪玉,奄星晖而下沉,春秋卅九,越以顯慶二年九月四日終建陵官舍。
嗚呼!隙驷易流,黯朝光於悲谷;風樹難靜,忽素景於高舂。
藥餌無徵,奄終南越,魂悠悠而來逝,棺寂寂而無聞。
灑親朋而雨泗,涕嗚咽於尊堂。
以三年五月十五日,權殡洛陽北邙之山,禮也。
靈需風駕,素骖星列,雲霏霏而承蓋,風肅肅而扶轍。
經北郭而嗚珂,候西光而燈滅。
惟松柏之木,□芳音之無歇。
其詞曰: 漢标茂族,魏挺華宗,絲弦振響,金石傳功。
伊我君子,異幹分叢,□齊橋梓,材架椅桐。
福祜俄,祈請斯空,玄堂遽黯,隴樹驚風。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顯慶015 【蓋】 支君墓志 【志文】 唐故支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隆,字德林,雍州京兆人也,其先支襲之胤胄。
若夫崇基峭峙,共嵩華齊峰;枝葉繁昌,與鄧林俱茂。
祖亮,齊紫州錄事參軍;神機鑒朗,懿德深弘,逸調奇才,風流閑稚,繩愆糾謬,舉滞彈違,為庶政之權衡,處群寮之領袖。
父佰,隋洛州洛川府隊正;九功七德,本自生知;六行三端,元資天縱。
故鵬翮初理,博風之勢已彰;骥足始馳,逐日之形先著。
雖複幹将非補履之器,鳳鳥豈伺晨之禽,同阮藉優遊於步兵,莊周放曠於園吏,莫不望光景而思齊,仰高樹而無逯。
君夙承庭訓,幼潤家風,爰在稚年,英規已遠。
屬隋綱紐絕,天下分崩,門蔭傾頹,榮華銷歇,不幹世祿,養性漳濱,俯仰随時,陸沉而已。
唯以扇枕溫席,盡色養於閨門;雞黍相期,敦信義於交友。
但以好恬靜,重襟期,貴寸陰,輕尺璧,每至青陽媚節,白藏澄景,夭桃發井,金菊開潭,何曾不邀召友朋,招攜英俊,賞宴留連,盡一世之歡娛,納百年之樂趣。
加以歸心三寶,回向十方,悲愛河之易淪,懼彼岸之難陟,憑斯勝業,冀保遐齡。
膏肓之疾不瘳,風燭之期奄及,春秋七十有四,殁於私第。
夫人渤海高氏,既同燕婉之好,共盡琴瑟之和,■則異室,死方同穴,春秋五十有八,貞觀十五年十月十六日殁。
粵以大唐顯慶三年歲次戊午正月甲申朔十三日丙申,合葬於故邺城西七裡。
畏子孝英、次子孝端、事親竭力,孝惟終始。
恐年深代遠,谷變陵遷,托諸金石,冀無忘焉。
乃為銘曰: 門傳積善,慶餘流祉,世襲貞淳,誕斯君子。
心明水鏡,譽薰蘭芷,奕葉重光,芬芳不已。
其一。
哲人繼踵,杞梓相承,神機警悟,器宇端凝。
六行俱美,三端備稱,千丈孤秀,萬頃常澄。
其二。
昏明疊代,四序輪回,東注難返,西光易頹。
兩楹感夢,梁木方摧,一歸蒿裡,千齡夜台。
其三。
原隰爽垲,壟路清凄,夙莽風急,新枝鳥啼。
百年歌笑萬古塵埃,空餘令範,菊茂蘭開。
其四。
(錄白《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河北卷》第一冊) №顯慶016 【蓋】 唐尚衣奉禦唐君妻故河南縣君元氏志 【志文】 唐尚衣奉禦唐君妻故河南縣君元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萬子,河南洛陽人。
曾祖文,隋尚書左仆射;祖行如,毛州司馬;父務整,祥州刺史;綦軒開魏,煥乎國牒;儀台莅嶽,薰彼家聲。
夫人幼禀貞和之量,宿弘慈媛之德。
皎如寒雪,穆若春風。
處桃李而無言,冠松筠而表性。
居契圖史,動鑒盤盂。
爰降外姻,來儀君子。
年微笄龀,質備工容。
擁帚承顔,既為婦則;移居作訓,還成母範。
負施宓之姿,亡懷ぉ忌;遽锺鼎之地,糞壤珠玑。
巾裾浣濯,帷屏疏素。
施周中外,禮備尊卑。
娣姒以之權衡,閨庭仰成華蓋。
悲夫,景山方構,碧仞朝頹。
陰桂初升,素蛾夜實。
以顯慶二年十二月三日遘疾,終於萬年之安仁裡第,粵以三年正月十四日殡於萬年之南原。
事拟遷革,禮從權煞。
略紀年序,靡陳昭晰。
良偶凄凄,臨埏永訣;遺嬰叫叫,撫銜血。
托千秋於短晷,窮萬古而長絕。
與金石而俱消,對蘭薰其未滅。
乃為銘曰: 隐隐石闾,靈族攸居,滔滔洛,仙妃宅諸。
兼含盈尺,複孕照車,降生貞媛,方之有餘。
初笄二六,作嫔三九,協和群娣,儀形衆婦。
虛往實歸,義先身後,曠代琴瑟,殊倫嘉偶。
靈祗爽報,鈎植虧仁,繁霞罷日,芳樹摧春。
帷飄虛景,座委空塵,魂傷奉,物變安仁。
曉铎戒期,晨旌啟路,草含碧,蹊林總素。
雙羽如,遺茕若慕,貞石空沉,芳塵永固。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顯慶017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妙信法師灰身塔大唐顯慶三年二月八日弟子普明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顯慶018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處仕陳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領,字統,颍川郡人也。
其先陳胡公之苗裔,遠祖龜之末孫。
基既不輕,構便彌重,陳完播芳聲於齊,陳和号威王於海,子孫分派,何國無之。
祖龜,有齊之日,克終負荷,顯承餘叙,起家辟召颍川郡守。
祖仁,明閑戎律,深達陰陽,聽風審戰之存亡,臨時曉權奇改變。
有隋之日,爰命征遼,於時山東諸州,并未賓款,往讨德州,遭陷城沒落,子孫奔投上黨,遂乃家焉。
父統,準合承基,身乃不幸,遇疾阙仕,不希纓绂,遁谷隐岩,唯崇正道,無幹榮祿。
豈謂顯慶三年歲戊午,以二月甲寅十九日壬申卒於家第,嗚呼哀哉!聞者莫不切骨傷心,闾裡無相杵之命也。
環注逝水興嗟。
山高百雉,尚緻崩頹,大海洪波,甯無遷變。
今蔔宅兆,遷措厥所於畏子城東北一裡之原,煥乎美哉!人謀佥吉,龜筮協從,與夫人元氏合葬於赴泉扃,絕再生議,悼傷死矣,魂兮永罷無歸,在物興悲,況於技族,嗚呼哀哉,乃為銘記。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山西卷第一冊) №顯慶019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故大都維那正信法師灰身塔大唐顯慶三年四月六日,弟子圓行等敬造。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顯慶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封府君墓志銘并序君諱深,字泰澄,渤海人。
若乃殷人受氏,乃興微子之封;梁運膺符,□□延陵之國。
故得昭晰圖史,葳蕤系諜者矣。
祖隆,周任東河令。
父璨,隋任溫縣令。
政謠人□,見重一時。
□□神清□,宇量沖深,加以□淡寡欲,重義廉财,□□墳籍之□,優遊道德之□。
豈謂桑生於井,□□□巳蘭艾於□悲深□折。
以顯慶三年正月十二日卒,春秋七十有八。
夫人□氏,太原令□之女。
風□婉淑,體貌妍華,四德天資,母儀夙植,偕老同穴,生榮死哀。
粵以其年五月十三日合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嗣子君道,克修永□,不墜家聲,天姓仁孝,率猷成己,悲陟岵之無□,□□庭之無問。
式遵古實,兆茲營域,将恐溟□九□,□屋遷移,寄斯貞石,傳芳不朽。
其詞曰: □穆厥祖,氏因於□,猗欤哲仁,令名深□。
□業光□,崇代載門,曰祖曰父,聿修無忒。
郁郁永沉,昭昭長棄,禮容□設,哀榮空備霧□□□,風□山隧,于嗟貴公,□神茲地。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顯慶021 【蓋】 失。
【志文】 德業寺故尼明遠銘并序維大唐顯慶三年五月壬午朔即以其月十三日景申葬於鹹陽縣之陵。
夫居電逝,幼長同然;泡沫隙光,賢愚一揆。
明遠師者,俗姓庾氏,并州人也。
龆龀之年,崩於覆蔭;嬰妖之歲,早亡於恃怙。
生長阕庭,罔知桑梓;九重養性,叵究門宗。
但行潔冰雪,志同璧,正觀澄神,調心瑩識。
舊疾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