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
關燈
小
中
大
№永徽001
【蓋】
無。
【志文】 大唐雍州長安縣龍首鄉興台裡永徽元年歲次庚戌四月己巳朔五日癸酉,故劉世通夫人王氏。
人世飄忽,以奄從風燭。
葬於興台村南三百步。
天地久,田成碧海,故勒此碑,用旌銘記。
(西安碑林藏石) №永徽002 【蓋】 無。
【志文】 故優婆塞孫客子灰身塔大唐永徽元年六月八日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03 【蓋】 失。
【志文】 唐故牛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通,名統,隴西人也。
君禀靈□質,特挺英姿,氵養泉源,讵一二而能測,心希山水,足履蒼□,逍遙於禮樂之場,放蕩於經史之圃。
情崇大隐,穢迹旗亭。
既處濁而能清,乃有條而不紊。
斯并節操貞固,璺羨明鑒,桂馥蘭芬,金聲玉亮。
君優遊暢志,醑德以歡懷;疊蕩簪纓,琴書以恣性。
豈謂哲人斯逝,隙驷西傾,久積沈疴,掩從風燭。
以永徽二年歲次辛亥正月乙未朔十四日戊申卒於洛陽時邕裡第也。
春秋七十有一。
即以其月廿五日己未殡於邙山之陽。
非複悲情鳥思,凄感行徒,美譽無聞,清風莫記。
量恐原陵汩變,巨壑移舟,德音無顯,餘芳漸柚,勒茲玄石,用志黃盧。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邈矣*祖,葉茂枝桢,托敦大隐,處濁能清。
優遊文□,□志禮庭,郁郁威儀,渙渙令名。
懷哉君子,唯哲是祟,道遵往則,深懷彩風。
性樂泉石,道迹荪,雖不朝士,恒拖貞隆。
歲月不與,風燭難亭,一歸泉□,千載徽名。
魂兮往矣,白骥悲鳴,美□霧黯,隴路風□。
(錄自《隋唐五代墓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4 【蓋】 失。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維永徽二年歲次辛亥二月朔乙醜廿日甲申,武牙将軍杜相**武騎尉,春秋七十有一,□葬斯墓之表也。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05 【蓋】 失。
【志文】 □□郡侯城門尉蘇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師,□郡人也。
秦皇之日,魚澄獻禾,以禾配魚,因□氏□。
乃縱橫戰國,慷慨天山,自缣缃具焉,可镌□□□。
祖善父□。
并文武俱□,寬猛相資,盛德未窮,餘□尚想。
君幼挺奇質,長蘊神情,将達璋,抑揚書□,每□問禮,造次依仁,告往知來,察言觀行,清風振□,價重南金,令聞聯蹤,珍逾東箭。
閑居養素,本将蹇於冠纓,樂道忘憂,自逍遙於泉石。
加以虛吟待士,倒屣迎賓,春榭弦風,秋台侪月,清談間起,剖析毫厘,高論宏裁,吐納珠玉。
既而炎涼遞叙,鐘漏相催,俄隐夜□,溘晨露。
粵以永徽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卒於毓财裡第,春秋六十九。
停機泣裡,罷相悲鄰,人□如此,天道何論?嗚呼哀哉!即以其年歲次辛亥三月甲午朔七日庚子殡於邙山之陽,禮也。
蔔茲遠日,問兆立龜。
陟彼高崗,□飛白鶴。
然恐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爰勒玄石,庶同金菊。
其詞曰以事: 靈崇基,氛氲慶族,服冕乘軒,銘常班□。
唯□□□,淹融□□,昂昂右□,溫□□矣。
其一。
東川逝水,西景俄輪,俄複□化,空餘□存。
□□□日,□益萦雲,一朝長夜,千載何還。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6 【蓋】 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洛州洛陽縣故儀同三司王君墓志君諱道仁,字世誠,源系琅耶人,魏太傅祥之裔也。
蓋奕葉重晖,簪裾交映,蟬聯朱绂,具列缣缃。
祖*,齊任并州都督府司馬;父實,隋任雍州栎陽縣令;并名标杞梓,望顯璋。
或莅獎一同,或毗贊千裡。
宣六條以佐牧,則七善彌隆;播四德以調風,便五部交娅。
君金柯玉葉,幼負令名,器宇淹弘,神儀□敏,當以旌賢班秩,儀比三司。
君志慕虛閑,不追□役,栖息仁義,放曠泉林。
固可樹福務滋,祈夭永命,不謂隙駒易往,逝水難停,寝疾彌留,俄辭風月。
以永徽二年歲次辛亥二月廿四日卒於洛州私第,春秋六十有二。
即以其年三月甲午朔十三日景午窆於平樂鄉邙山之陽,禮也。
恐岸谷貿遷,芳聲□滅,勒銘窀戶,庶紀徽猷。
其詞曰: 悠哉遠祖,赫赫明明,或陪丹陛,或委專城。
清風是□,沒而彌榮。
其一。
其在嗣德,克隆荷負,莅職猶神,時□父母。
其二。
惟君耿介,秀氣凝然,功光不仕,味道崇玄。
日車難駐,俄捉逝川,靈需轉毂,白骥骖前。
羊碑□□,吳劍空懸,咨□長暮,見日何□。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7 【蓋】 大唐故左武衛大将軍上柱國琅琊郡開國公牛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左骁衛大将軍幽州都督琅琊公墓志君諱秀,字進達,其先隴西人,因官而遷,今為濮陽之雷澤人也。
朱宣禦曆,通爽氣於金方;黃虞啟運,著薰風於漁澤。
是以上地為儒,缺流聲於七雄之代;陳倉有守,邯發譽於三分之時。
自茲厥後,冠冕逾劭,旋詳令迹,锢藹芳缣。
祖定,魏韓州刺史、上柱國、平原縣公。
德被宣條,榮高苴土。
祖雙,齊鎮東将軍、淮北太守。
寄隆禦侮,政成河潤。
父漢,清漳令。
時雉馴雛,夜漁沉小。
君發祥河之祉,藹惟嶽之靈。
弱而環異,長而奇桀。
學書不成,負劍氣於銜鬥;行遺小節,屏鲛害於沉流。
射宓妃於洛濱,投要離於江上。
顧山川而累歎,伫風雲而永懷。
屬漢東淪覆,中原潛沸。
四渎鲸奔,五方鵲起。
君乃言求力士,憤逸氣於沙中;直視俠客,且酣歌於榆次。
暫臣李密,知卿子之嬌亡;甫托楊侗,察秦嬰之系組。
于時,文皇東略,謠均西怨。
杖劍轅門,遇優辍洗。
蒙授開府,從征汾、晉;兼總馬軍,陪麾鞏、洛。
武周授首,王充輿榇。
克翦之勳,事隆賞秩。
寶德之西圓□庾,劉闼之東連趙魏。
力負拔山,勢疑絕紐。
君援槍而掃,奮格澤以銷氛。
戰酣移晷,輪埋喋血。
白馬之津,功标萬騎;烏江之上,聲冠五侯。
文皇帝業踐少陽,任先警衛。
暨乎嗣膺丕烈,寄重誰何。
貞觀元年,以右武衛中郎封魏城男,食邑三百戶。
馮盎潛扇瓯閩,将傾嶺峤,君特禀戎律,克靜奸回,複龔聖算,西屠夷落。
巴濮無虞,彭微以晏。
凱旋之日,诏授右衛中郎。
八年,遷守左衛将軍。
于時吐谷潭内擾湟中,王赫斯奮,乃為鄯善道行軍副總管。
魂馳寇壤,志烈風驅。
遙刷河源,遐清導弱。
功兼群帥,用疇殊賞。
诏授左武衛将軍,加爵為侯。
後西讨高昌,複資戎算,為交河道行軍總管。
星言右地,直指前庭。
旌旆所臨,魚鳥驚竄。
翼ざ風於阊阖,送歸日於崦嵫。
仲山之鼎,不足稱其伐;博望之言,無以窮其憂。
寵命隆渥,特光茅社,徙封琅琊郡公,食邑三千戶,金帛之差,有逾千計。
十八年内,從讨遼陰,檢校右武候大将軍,總督巡警。
齊朱纟┪於七萃,整擊革於六戎。
駐跸之時,率先告捷。
大風□□,巨鱗斯纟圭。
廿一年,又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
玉舳雲興,周戈星缛。
山螯息*拚,水若澄流。
勒丸都之□,□□□之險。
特垂綸,遠加慰谕。
仍授左武衛大将軍。
太宗升遐,将崇陵寝。
禁衛之事,鹹委腹心。
俄而正直多違,未轸昃離之歎;高明有瞰,遽聞朝露之歌。
以永徽二年正月十六日薨於雍州萬年縣宣陽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七。
嗚呼哀哉!遺之哀,已聞於霄極;不知之痛,空結於桃李。
爰降綸诰,贈左骁衛大将軍、使持節、都督幽易妫檀平燕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赙絹布三百段;仍於昭陵賜茔地,并賜東園秘器;葬事所須,并令官給;五品一人監護;儀仗送至墓所。
谧曰壯公,依禮也。
惟君負逸群之資,懷超世之量。
徇命乃求仁之旨,揚名為事親之方。
自擇木锺辰,骞鴻鹄之志;策名在日,暢熊罴之能。
至於葭中扌益猛,高贲戎之勇悍;馳射下山,衛将軍之*捷。
遂得功宣帝載,契葉興王。
分甲第於宜平,疏曲台於上路。
哥鐘在列,驅驷紛衢。
鄙衛尉之耳語,輕棘門之兒戲。
汝陰侯之所重,不遺大俠;關長生之所親,坐多長者。
固已锱铢寇賈,抑揚樊郦。
閱水空馳,奔駒溘遠。
夫人河東裴氏,父神安,夔州長史、澄城公。
夫人凝輝珠派,發色瓊田。
香纓在時,已漳婉娩之性;玉珈盈首,先聞淑慎之姿。
逮琴瑟有和,蘋藻惟睦。
屍玄霜而表潔,曉绛雪而齊明。
信閏庭之羽儀,室家之韶令。
煙飄弄玉,已居蕭史之前;津雙宵劍,自落司空之後。
粵以永徽二年四月十日合葬於昭陵之賜茔。
嗚呼哀哉!方使邙山之際,類洧石而标墳;茂陵之下,拟祁連而為隧。
有子七人:師贊、師度、師尚、師友、師德、師明、師敬,夙禀過庭,鄉稱顔子。
至性所感,人類曾參。
仰增岵而崩心,臨寒泉而灑血。
如疑之感,竟無追於風樹;不朽之規,庶流芳於泉戶。
式敷遣美,以旌罔極。
其詞曰: 秦儒遊趙,魏臣抗蜀,缃史遐鏡,聲明緬燭。
乃祖重光,褰累躅,顯考垂衮,聞韶繼曲。
琅琊桓桓,運拒艱難,據洗方布,杖劍侔韓。
師集垓下,兵屠上蘭,錫社苴白,期砺書丹。
西滌□陰,南浮珠浦,玉壘收馘,金□沸鼓。
蔺碣爰χ,逾蓬绁馬,業高镌鼎,功宣綴舞。
與福爽仁,在天迷吊,岱□斂魄,悲泉沉照。
細柳摧營,文昌掩曜,嬰室淪軌,橫歌起調。
婉彼清陽,宜其嫔室,芝葉齊秀,苕華喻質,如灌聞禽,方弦韻瑟,草無遣露,粱先下日。
蒼梧之雲,茂鄉之墳,嶷嶺蕪沒,盧山□紛。
玄甲空在,青松已曛,唯餘徽谥,千祀流芬。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永徽008 【蓋】 大唐故邳國夫人段氏墓志 【志文】 大唐故邳國夫人段氏墓志銘并序夫實緯澄天,ゼ夕彩於陰婺;仙岑屬地,開曙色於陽雲。
故能誕播遙祥,旁昭介祉,成婉娩之柔訓,弘窈窕之芳風。
然則擅瑤姿而獨立,照彤華而迥秀,載揚閨範,式導嫔儀,标淑譽於德門,暢高芬於戚裡者,見之於邳公夫人矣。
夫人諱蘭璧,字昙娘,遼西令支人也。
華基藹藹,掩天莊而構嶽;曾瀾淼淼,窮地節而開溟。
赫矣征西,凝芬於繡牒;偉哉平北,飛絢於缃圖。
曾祖威,周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甘洮二州刺史、新陽縣公。
鑒宇沖粹,機神秀舉,揚美績於千裡,闡英規於五營。
祖文振,隋兵部尚書、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北平襄侯。
雅道弘深,高情峻嶷。
總兵機於上府,變朝化於中台。
父綸,大丞相府屬、蜀郡太守、劍南道招慰大使、益蒲二州都督、熊州刺史、散騎常侍、秘書監、宗正卿、禮部尚書、三為工部尚書、右光祿大夫、尚高密大長公主、驸馬都尉紀國公。
器業宏遠,風概英奇。
經啟霸圖,崇勳駕於三傑;緝甯邊俗,遺惠覃於一方。
累膺分牧之榮,亟居連率之重。
升降冊府,出納仙闱。
既道洽於當年,乃慶昭於後裔。
夫人承芬桂嶺,禀秀藝*。
淳素資神,沖清表德。
畫梁開日,有謝芳輝;錦水凝霞,多慚麗色。
蕙心虛遠,兼通詩禮之方;蘭性幽閑,早極系絲之藝。
乘龍於漢,率嘉娉於三周;鳴鳳於陳,兆靈基於八葉。
年甫十八,歸于長孫氏。
宜家宜室,彩瑟斯調;無怠無違,清篪允葉。
恭幂之禮,中饋克修;遵奉帚之儀,内範斯穆。
總七德而垂裕,祟四行而延徽,洽稚訓於連房,被芳規於列阃。
宛宛柔韻,若和風之泛春松;皎皎澄華,猶積霧之褰秋桂。
公主即高祖武皇帝之第四女、太宗文皂帝之同氣姊焉。
地尊德茂,禮優望重。
脂田超於魯邑,沐賦廣於湖陽。
锺愛夫人,有兼諸子。
推金府而莫吝,在珍藏而鹹通。
夫人貴而不驕,富而率禮。
绮羅山積,罕或經心;珠玉川盈,讵嘗留目。
遙挹井丹之女,取則梁鴻之妻。
深緻誡於浮奢,恒托志於栖隐。
纟延之隙,曆覽書場。
■{苔木}之餘,優遊詞苑。
觀露花之泫蒂,搖彩筆而懸針。
對風柳之翻條,披綠編而貫縷。
聊裁春頌,韻葉絲桐;戲屬秋銘,調諧金石。
雖班昭之知禮,蔡琰之工書,辛英之識機,謝韫之持論,校其優劣,曾何足雲。
積善無徵,福謙終爽。
徒滋瓊草,委韶齡而莫駐;空積神香,送芳魂而遂遠。
永徽二年四月四日遘疾卒於長安縣之頒政裡第,春秋卅有五。
嗚呼哀哉!公主膝下凝慈,掌中流歎。
事切南城之恸,情深北郭之悲。
夫人孝道純深。
因心必踐。
往傾乾蔭,痛徹幽冥。
泣血三年,在於墓側。
生平之日,常願陪茔。
有恻冕旒,爰加礻遂,并賜茔地於紀公之墓左,葬事所須,随由官給。
粵以其年八月壬戌朔廿三日甲申子窆於昭陵之南原,禮也。
邳公道光門緒,譽重
【志文】 大唐雍州長安縣龍首鄉興台裡永徽元年歲次庚戌四月己巳朔五日癸酉,故劉世通夫人王氏。
人世飄忽,以奄從風燭。
葬於興台村南三百步。
天地久,田成碧海,故勒此碑,用旌銘記。
(西安碑林藏石) №永徽002 【蓋】 無。
【志文】 故優婆塞孫客子灰身塔大唐永徽元年六月八日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03 【蓋】 失。
【志文】 唐故牛君墓志銘并序君諱通,名統,隴西人也。
君禀靈□質,特挺英姿,氵養泉源,讵一二而能測,心希山水,足履蒼□,逍遙於禮樂之場,放蕩於經史之圃。
情崇大隐,穢迹旗亭。
既處濁而能清,乃有條而不紊。
斯并節操貞固,璺羨明鑒,桂馥蘭芬,金聲玉亮。
君優遊暢志,醑德以歡懷;疊蕩簪纓,琴書以恣性。
豈謂哲人斯逝,隙驷西傾,久積沈疴,掩從風燭。
以永徽二年歲次辛亥正月乙未朔十四日戊申卒於洛陽時邕裡第也。
春秋七十有一。
即以其月廿五日己未殡於邙山之陽。
非複悲情鳥思,凄感行徒,美譽無聞,清風莫記。
量恐原陵汩變,巨壑移舟,德音無顯,餘芳漸柚,勒茲玄石,用志黃盧。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邈矣*祖,葉茂枝桢,托敦大隐,處濁能清。
優遊文□,□志禮庭,郁郁威儀,渙渙令名。
懷哉君子,唯哲是祟,道遵往則,深懷彩風。
性樂泉石,道迹荪,雖不朝士,恒拖貞隆。
歲月不與,風燭難亭,一歸泉□,千載徽名。
魂兮往矣,白骥悲鳴,美□霧黯,隴路風□。
(錄自《隋唐五代墓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4 【蓋】 失。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維永徽二年歲次辛亥二月朔乙醜廿日甲申,武牙将軍杜相**武騎尉,春秋七十有一,□葬斯墓之表也。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05 【蓋】 失。
【志文】 □□郡侯城門尉蘇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師,□郡人也。
秦皇之日,魚澄獻禾,以禾配魚,因□氏□。
乃縱橫戰國,慷慨天山,自缣缃具焉,可镌□□□。
祖善父□。
并文武俱□,寬猛相資,盛德未窮,餘□尚想。
君幼挺奇質,長蘊神情,将達璋,抑揚書□,每□問禮,造次依仁,告往知來,察言觀行,清風振□,價重南金,令聞聯蹤,珍逾東箭。
閑居養素,本将蹇於冠纓,樂道忘憂,自逍遙於泉石。
加以虛吟待士,倒屣迎賓,春榭弦風,秋台侪月,清談間起,剖析毫厘,高論宏裁,吐納珠玉。
既而炎涼遞叙,鐘漏相催,俄隐夜□,溘晨露。
粵以永徽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卒於毓财裡第,春秋六十九。
停機泣裡,罷相悲鄰,人□如此,天道何論?嗚呼哀哉!即以其年歲次辛亥三月甲午朔七日庚子殡於邙山之陽,禮也。
蔔茲遠日,問兆立龜。
陟彼高崗,□飛白鶴。
然恐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爰勒玄石,庶同金菊。
其詞曰以事: 靈崇基,氛氲慶族,服冕乘軒,銘常班□。
唯□□□,淹融□□,昂昂右□,溫□□矣。
其一。
東川逝水,西景俄輪,俄複□化,空餘□存。
□□□日,□益萦雲,一朝長夜,千載何還。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6 【蓋】 大唐故王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洛州洛陽縣故儀同三司王君墓志君諱道仁,字世誠,源系琅耶人,魏太傅祥之裔也。
蓋奕葉重晖,簪裾交映,蟬聯朱绂,具列缣缃。
祖*,齊任并州都督府司馬;父實,隋任雍州栎陽縣令;并名标杞梓,望顯璋。
或莅獎一同,或毗贊千裡。
宣六條以佐牧,則七善彌隆;播四德以調風,便五部交娅。
君金柯玉葉,幼負令名,器宇淹弘,神儀□敏,當以旌賢班秩,儀比三司。
君志慕虛閑,不追□役,栖息仁義,放曠泉林。
固可樹福務滋,祈夭永命,不謂隙駒易往,逝水難停,寝疾彌留,俄辭風月。
以永徽二年歲次辛亥二月廿四日卒於洛州私第,春秋六十有二。
即以其年三月甲午朔十三日景午窆於平樂鄉邙山之陽,禮也。
恐岸谷貿遷,芳聲□滅,勒銘窀戶,庶紀徽猷。
其詞曰: 悠哉遠祖,赫赫明明,或陪丹陛,或委專城。
清風是□,沒而彌榮。
其一。
其在嗣德,克隆荷負,莅職猶神,時□父母。
其二。
惟君耿介,秀氣凝然,功光不仕,味道崇玄。
日車難駐,俄捉逝川,靈需轉毂,白骥骖前。
羊碑□□,吳劍空懸,咨□長暮,見日何□。
其三。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07 【蓋】 大唐故左武衛大将軍上柱國琅琊郡開國公牛府君墓志之銘 【志文】 大唐故左骁衛大将軍幽州都督琅琊公墓志君諱秀,字進達,其先隴西人,因官而遷,今為濮陽之雷澤人也。
朱宣禦曆,通爽氣於金方;黃虞啟運,著薰風於漁澤。
是以上地為儒,缺流聲於七雄之代;陳倉有守,邯發譽於三分之時。
自茲厥後,冠冕逾劭,旋詳令迹,锢藹芳缣。
祖定,魏韓州刺史、上柱國、平原縣公。
德被宣條,榮高苴土。
祖雙,齊鎮東将軍、淮北太守。
寄隆禦侮,政成河潤。
父漢,清漳令。
時雉馴雛,夜漁沉小。
君發祥河之祉,藹惟嶽之靈。
弱而環異,長而奇桀。
學書不成,負劍氣於銜鬥;行遺小節,屏鲛害於沉流。
射宓妃於洛濱,投要離於江上。
顧山川而累歎,伫風雲而永懷。
屬漢東淪覆,中原潛沸。
四渎鲸奔,五方鵲起。
君乃言求力士,憤逸氣於沙中;直視俠客,且酣歌於榆次。
暫臣李密,知卿子之嬌亡;甫托楊侗,察秦嬰之系組。
于時,文皇東略,謠均西怨。
杖劍轅門,遇優辍洗。
蒙授開府,從征汾、晉;兼總馬軍,陪麾鞏、洛。
武周授首,王充輿榇。
克翦之勳,事隆賞秩。
寶德之西圓□庾,劉闼之東連趙魏。
力負拔山,勢疑絕紐。
君援槍而掃,奮格澤以銷氛。
戰酣移晷,輪埋喋血。
白馬之津,功标萬騎;烏江之上,聲冠五侯。
文皇帝業踐少陽,任先警衛。
暨乎嗣膺丕烈,寄重誰何。
貞觀元年,以右武衛中郎封魏城男,食邑三百戶。
馮盎潛扇瓯閩,将傾嶺峤,君特禀戎律,克靜奸回,複龔聖算,西屠夷落。
巴濮無虞,彭微以晏。
凱旋之日,诏授右衛中郎。
八年,遷守左衛将軍。
于時吐谷潭内擾湟中,王赫斯奮,乃為鄯善道行軍副總管。
魂馳寇壤,志烈風驅。
遙刷河源,遐清導弱。
功兼群帥,用疇殊賞。
诏授左武衛将軍,加爵為侯。
後西讨高昌,複資戎算,為交河道行軍總管。
星言右地,直指前庭。
旌旆所臨,魚鳥驚竄。
翼ざ風於阊阖,送歸日於崦嵫。
仲山之鼎,不足稱其伐;博望之言,無以窮其憂。
寵命隆渥,特光茅社,徙封琅琊郡公,食邑三千戶,金帛之差,有逾千計。
十八年内,從讨遼陰,檢校右武候大将軍,總督巡警。
齊朱纟┪於七萃,整擊革於六戎。
駐跸之時,率先告捷。
大風□□,巨鱗斯纟圭。
廿一年,又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
玉舳雲興,周戈星缛。
山螯息*拚,水若澄流。
勒丸都之□,□□□之險。
特垂綸,遠加慰谕。
仍授左武衛大将軍。
太宗升遐,将崇陵寝。
禁衛之事,鹹委腹心。
俄而正直多違,未轸昃離之歎;高明有瞰,遽聞朝露之歌。
以永徽二年正月十六日薨於雍州萬年縣宣陽裡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七。
嗚呼哀哉!遺之哀,已聞於霄極;不知之痛,空結於桃李。
爰降綸诰,贈左骁衛大将軍、使持節、都督幽易妫檀平燕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赙絹布三百段;仍於昭陵賜茔地,并賜東園秘器;葬事所須,并令官給;五品一人監護;儀仗送至墓所。
谧曰壯公,依禮也。
惟君負逸群之資,懷超世之量。
徇命乃求仁之旨,揚名為事親之方。
自擇木锺辰,骞鴻鹄之志;策名在日,暢熊罴之能。
至於葭中扌益猛,高贲戎之勇悍;馳射下山,衛将軍之*捷。
遂得功宣帝載,契葉興王。
分甲第於宜平,疏曲台於上路。
哥鐘在列,驅驷紛衢。
鄙衛尉之耳語,輕棘門之兒戲。
汝陰侯之所重,不遺大俠;關長生之所親,坐多長者。
固已锱铢寇賈,抑揚樊郦。
閱水空馳,奔駒溘遠。
夫人河東裴氏,父神安,夔州長史、澄城公。
夫人凝輝珠派,發色瓊田。
香纓在時,已漳婉娩之性;玉珈盈首,先聞淑慎之姿。
逮琴瑟有和,蘋藻惟睦。
屍玄霜而表潔,曉绛雪而齊明。
信閏庭之羽儀,室家之韶令。
煙飄弄玉,已居蕭史之前;津雙宵劍,自落司空之後。
粵以永徽二年四月十日合葬於昭陵之賜茔。
嗚呼哀哉!方使邙山之際,類洧石而标墳;茂陵之下,拟祁連而為隧。
有子七人:師贊、師度、師尚、師友、師德、師明、師敬,夙禀過庭,鄉稱顔子。
至性所感,人類曾參。
仰增岵而崩心,臨寒泉而灑血。
如疑之感,竟無追於風樹;不朽之規,庶流芳於泉戶。
式敷遣美,以旌罔極。
其詞曰: 秦儒遊趙,魏臣抗蜀,缃史遐鏡,聲明緬燭。
乃祖重光,褰累躅,顯考垂衮,聞韶繼曲。
琅琊桓桓,運拒艱難,據洗方布,杖劍侔韓。
師集垓下,兵屠上蘭,錫社苴白,期砺書丹。
西滌□陰,南浮珠浦,玉壘收馘,金□沸鼓。
蔺碣爰χ,逾蓬绁馬,業高镌鼎,功宣綴舞。
與福爽仁,在天迷吊,岱□斂魄,悲泉沉照。
細柳摧營,文昌掩曜,嬰室淪軌,橫歌起調。
婉彼清陽,宜其嫔室,芝葉齊秀,苕華喻質,如灌聞禽,方弦韻瑟,草無遣露,粱先下日。
蒼梧之雲,茂鄉之墳,嶷嶺蕪沒,盧山□紛。
玄甲空在,青松已曛,唯餘徽谥,千祀流芬。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永徽008 【蓋】 大唐故邳國夫人段氏墓志 【志文】 大唐故邳國夫人段氏墓志銘并序夫實緯澄天,ゼ夕彩於陰婺;仙岑屬地,開曙色於陽雲。
故能誕播遙祥,旁昭介祉,成婉娩之柔訓,弘窈窕之芳風。
然則擅瑤姿而獨立,照彤華而迥秀,載揚閨範,式導嫔儀,标淑譽於德門,暢高芬於戚裡者,見之於邳公夫人矣。
夫人諱蘭璧,字昙娘,遼西令支人也。
華基藹藹,掩天莊而構嶽;曾瀾淼淼,窮地節而開溟。
赫矣征西,凝芬於繡牒;偉哉平北,飛絢於缃圖。
曾祖威,周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甘洮二州刺史、新陽縣公。
鑒宇沖粹,機神秀舉,揚美績於千裡,闡英規於五營。
祖文振,隋兵部尚書、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北平襄侯。
雅道弘深,高情峻嶷。
總兵機於上府,變朝化於中台。
父綸,大丞相府屬、蜀郡太守、劍南道招慰大使、益蒲二州都督、熊州刺史、散騎常侍、秘書監、宗正卿、禮部尚書、三為工部尚書、右光祿大夫、尚高密大長公主、驸馬都尉紀國公。
器業宏遠,風概英奇。
經啟霸圖,崇勳駕於三傑;緝甯邊俗,遺惠覃於一方。
累膺分牧之榮,亟居連率之重。
升降冊府,出納仙闱。
既道洽於當年,乃慶昭於後裔。
夫人承芬桂嶺,禀秀藝*。
淳素資神,沖清表德。
畫梁開日,有謝芳輝;錦水凝霞,多慚麗色。
蕙心虛遠,兼通詩禮之方;蘭性幽閑,早極系絲之藝。
乘龍於漢,率嘉娉於三周;鳴鳳於陳,兆靈基於八葉。
年甫十八,歸于長孫氏。
宜家宜室,彩瑟斯調;無怠無違,清篪允葉。
恭幂之禮,中饋克修;遵奉帚之儀,内範斯穆。
總七德而垂裕,祟四行而延徽,洽稚訓於連房,被芳規於列阃。
宛宛柔韻,若和風之泛春松;皎皎澄華,猶積霧之褰秋桂。
公主即高祖武皇帝之第四女、太宗文皂帝之同氣姊焉。
地尊德茂,禮優望重。
脂田超於魯邑,沐賦廣於湖陽。
锺愛夫人,有兼諸子。
推金府而莫吝,在珍藏而鹹通。
夫人貴而不驕,富而率禮。
绮羅山積,罕或經心;珠玉川盈,讵嘗留目。
遙挹井丹之女,取則梁鴻之妻。
深緻誡於浮奢,恒托志於栖隐。
纟延之隙,曆覽書場。
■{苔木}之餘,優遊詞苑。
觀露花之泫蒂,搖彩筆而懸針。
對風柳之翻條,披綠編而貫縷。
聊裁春頌,韻葉絲桐;戲屬秋銘,調諧金石。
雖班昭之知禮,蔡琰之工書,辛英之識機,謝韫之持論,校其優劣,曾何足雲。
積善無徵,福謙終爽。
徒滋瓊草,委韶齡而莫駐;空積神香,送芳魂而遂遠。
永徽二年四月四日遘疾卒於長安縣之頒政裡第,春秋卅有五。
嗚呼哀哉!公主膝下凝慈,掌中流歎。
事切南城之恸,情深北郭之悲。
夫人孝道純深。
因心必踐。
往傾乾蔭,痛徹幽冥。
泣血三年,在於墓側。
生平之日,常願陪茔。
有恻冕旒,爰加礻遂,并賜茔地於紀公之墓左,葬事所須,随由官給。
粵以其年八月壬戌朔廿三日甲申子窆於昭陵之南原,禮也。
邳公道光門緒,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