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
關燈
小
中
大
郎闱,秦晉之望斯齊,潘楊之契逾洽。
忽虧嘉偶,長嗟淑俪。
撫龍匣而凝怨,窺鸾鏡而摧心。
怆東瀛之屢塵,悼南山之易隙。
将贻訓於終古,用刊美於玄石。
其詞曰: 赫矣隆周,悠哉新鄭,分支啟邑,疏源得姓。
徙伐勳高,居遼業*。
邁彼前德,深茲後慶。
其一。
新陽藹藹,北平矯矯,紀公英傑,瞻薪克紹。
翊鳳開榮,方影葉兆,誕斯淑嫒,夙彰奇表。
其二。
芳金挺質,華玉标心,聲超杜記,操勖張箴。
作配君子,實友清琴,從容茂則,舄弈徽音。
其三。
北宮美節,南威妙價,甯務鮮,匪崇芳麝。
方欣偕老,俄悲往化,李春,初蓮委夏。
其四。
季直空怨,奉徒■,凰樓滅影,被留香。
昭期寂寂,幽契茫茫,風驚暗牖,月照寒床。
其五。
夕奠移階,晨箫警路,背郭門而西轉,指橫橋而北度。
斜日落兮荊隧寒,遙煙起兮松陵□,播貞範於來葉,随節墳而永固。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永徽009 【蓋】 失。
【志文】 (上泐)賈府君墓志銘公諱貞,字□□,□□真定人也。
昔有虞革命,□□□□□□本;殷周□連,□懋德而秕聖,趾大□以□□。
出□□□司□以鹹□□□□□發聲與七宿司馬□□□□□俱□□□□原□□州司戶參軍事,曳履華庭,拖裾公府。
□素□蘇□紙如飛。
父□,隋□州釜陽縣令。
止奸澄靜,息□鼓於□□;□思和仁,上聞異而馴雉。
可謂□□當時,何藉譽於今古,□禀質精靈,貞惠聰敏,仕懷倜傥,卓荦□□,禮出家風,義從□起,孝敬盡心,俱愛竭力,住□喪親,毀幾滅性。
鄉黨稱譽,徽□日□,義甯舜華,授建節尉,貞觀五年,以孝廉舉房州參軍事。
同費之始官,方董允之新任。
攝曹分局,總貫六司,發語□當具情,出言足以定獄。
歡陽烏之屢沒,斑{髟兵}日新;□陰菟之數□,容顔改舊。
挂冠歸第,放情池圃。
貞觀廿三年十二月三日,春秋六十有六,卒於奉第。
惟若□規山嶽,聳高巒而彌重;質□冰鏡,湛瑩渌而□□。
向使□木可扶,賢哲去斯遠矣。
夫人太原王氏,晉司徒□之十世孫也。
曜質婉容,禀粢和之氣;同□齒於未齡,合□龍於舊浦。
永徽二年閏九月辛酉朔十四日葬於河南縣平□鄉北芒之山。
蘭□銷馨,筵珍□祚,笳随□而響咽,□遂□而詠露。
寒雲擁而蒼山昏,驚風急而惠帏□。
刊昆□□□戶,列松槟為垅樹。
詞曰: 赫奕祖考,奕葉傅芳,大□□傅,司空棟梁。
明晖素日,惠曉木光。
其二。
歲□□□,(下泐)泉路(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10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大智禅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二年十月八日弟子妙因及眷屬等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11 【蓋】 無。
【志文】 宋都尉墓志君諱舉,字思進,太原西河人也。
出自帝喾,殷王之苗裔。
若夫周封微子,錫九命以分都;漢拜宋宏,列三公以贊國。
沿茲以降,軒蓋相承,騰茂飛英,不得同日而言矣。
祖秀,齊鎮遠将軍;父悅,隋擢為本郡中正。
君維嶽降生,含章聞起。
正心孤聳,淩百丈之松;逸足迥馳,超千裡之骥。
博風迅上,勁羽薄於穹天;淩波遠溯,巨鱗橫於大壑。
大唐運興,更造二儀,清氛於區寰,掃群兇於九域。
君搴旗斬将,名震霸功;滅敵摧城,動參王業。
特授儀同三司,非其志也。
君歸依上道,充念朦固,凝心寤滅之場,托想無為之境。
不謂夢奠兩楹,沈疴二豎,飛龜之散,勿驗於留魂;畫龍之符,無論於救疾。
大唐永徽二年六月十四日卒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一。
士友駿奔,親朋擗踴,啟手敵足,乍隕乍生。
嗟天地之無心,恨靈隻之爽德。
輔仁與善,諒曰徒言;積慶延齡,竟成空說。
君履道貞純,懷鉛握素,仁義播其徽猷,孝弟揚其茂實。
雖潛晖山水,聲聞九澤;晦彩林泉,譽流三輔。
嗚呼!名存身沒,實追悼於當今;物在人亡,更悲涼於古昔。
夫人裴氏、锺氏,冠蓋良家,公侯甲族,年齡不竟,風露先。
窀穸之所既宏,窆棺之禮從吉,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合葬於州城西二裡。
南望羊頭,雲蒸觸石;西通漳浦,水氣沈潛。
東臨百雉之城,北枕三垂之嶺。
山形起伏,還符白鶴之祥;地勢風雲,更合青烏之候。
嗚呼!乃為微子歸周,九命封植,宋宏佐漢。
三公建職。
作帝鹽梅,為君羽翼,奕葉英賢,蟬聯盛德。
其一。
惟祖惟考,乃文乃武,蹇谔匡君,忠貞翼主。
功被山河,德資茅土,價重十城,名高九府。
其二。
君之嗣也,克複前縱,儀刑模楷,詞令溫恭。
搴旗斬将,名立功成,惟求上道,寂滅為宗。
其三。
五福無徵,兩楹作夢,龜散徒聞,龍符無用。
士友駿奔,親朋悲恸,昊天不吊,奄焉長送。
其四。
裴氏锺氏,蘭雕桂折,玉色消沈,金聲永絕。
織女還星,嫦娥歸月,回帳泉門,光輝此滅。
其五。
寒郊寂寞,川空鳥思,隴聞雲昏,松吟風馳。
望道增愛,看碑落淚,一朝今古,千秋銘志。
靈識何從?新封此地。
(周紹良藏拓本) №永徽012 【蓋】 郭府君墓志銘 【志文】 君諱長生,字遐齡,并州太原人也,軒轅氏之苗裔。
昔通儒之風高珍席,握禮施文;太守之聲譽晉陽,依仁處信。
豈直感黃金而稱巨孝,對明诏而逸宏才。
代有威靈,英賢間矣。
君即河東郡承*之孫,郡博士達之子。
懷貞抱義,幼樹嘉名,負雪含霜,夙彰令範。
起家授宣惠尉,俄遷武安府隊正。
七擒之策,思若泉流;三略之謀,智同海逸。
豈期奠楹在夢,奄從風燭。
時年卅有四。
夫人許氏,颍川人也。
即姑臧承慎之第二女。
葳蕤令淑,容與娴華,立德立功,唯貞唯潔。
粵以永徽二年七月九日終於私寝。
春秋五十有八。
以三年正月十五日合窆州西顯美鄉禮也。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洪源浩汗,湍流皎潔,山川降靈,誕茲英哲。
琴瑟亮諧,松蘿盛烈,淑問榮輝,清風讵滅。
寒野蕭條,荒郊**,霧ウ雲昏,風驚飚疾。
幽隧雙沉,玄扃奄質,恻怆佳城,嗚呼永畢。
(錄自《文物》一九九三年第十期) №永徽013 【蓋】 失。
【志文】 唐故郭氏張夫人墓志并序夫人姓張氏,南陽白水人也。
其先出自軒轅羅□後也。
祖晉惠帝時為司空。
修名立行,聲播漳濱;制錦宣風,才彰河朔。
簪纓冠蓋,積代晖華,素服蟬聯,千齡莫殄。
明齊七耀,等松竹而孤超;郁郁盛哉,類河邊之膠日。
刊奇功於萬紀,勒雅頌於古今。
統禦人倫,飾聲教於千帝。
忽離晉國,萬姓傾崩,若喪考妣之深,甚於刺骨之痛。
此其胤也。
夫人禀禦流裔,質性研精,芳若芝蘭,英姿洞浪,神情遠備,類褒姒之風,窈窕美聞,同盛華之方茂。
此即令問令譽者也。
繼骊姬於晉國,獻公睹而迷神;踵陰後於漢朝,蕭王窺而屬想。
何期竹柏,頓屬秋霜。
不謂天道無徵,遂招構疾。
粵以永徽三年二月廿日殒於私第,春秋七十有八。
即以其年歲次壬子三月戊午朔四日辛酉葬於邙山之原,禮也。
曩日曾為鏡女,今忽翻作古人。
新妝定是無期,拂鏡恂然無日。
死而異隔,風月才分。
敬镌此銘,用彰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佳姬淑媛,麗質溫恭,榮侔秋菊,華耀春松。
氵池照彩,藻鏡容,穹倉不吊,夙降餘兇。
追思令問,涕殒無從,清松素柳,夕月翔風,畢号靡逮,勒志泉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陳君夫人楊氏墓志銘夫人姓楊氏,弘農華陰人也。
源流遐廣,積巨浪以□天;華宗浚極,聳枝條而拂日。
太尉表邦桢之訟,尚書□落紙之功。
映後光前,{替}纓代襲,詳諸簡牍,可略言焉。
祖辨,齊兖州刺史。
清忠邁於李,莅政光於叔度,愛逾夏門,威若秋霜。
父威,幽州安次縣丞。
恢弘至道,仰之彌高;茂實英聲,輝映朝府。
夫人夙恭四德,素禀幽閑,望月方蛾,看星比婺。
爰以初笄,适於陳氏。
蘋藻取則,織俱功,擅以母儀,獨勤箕帚。
而朝光易掩,夜□俄飄,霜結桂林,花枝頓折。
以永徽三年三月四日□疾終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三。
即以其月十六日瘗於洛陽縣清風鄉邙山之陽。
嗚呼!佳城既謝,永夜長歸,雖天道之自然,何生年之迅速?孝子伏念,悲溫清而永阙,痛倚廬之有虧,恐舟壑向潛移,慮徽猷之靡托。
故镌茲翠石,用固芳麈。
其詞曰: 攸哉盛系,浚矣高原,洪波壯浪,枝條拂雲。
堂堂縣宰,峨峨史君,赫奕祖考,譽美蘭荪。
郁茲茂序,唯其夫人,閑華四德,逍遙典墳。
貞淑殊妙,絕世芳芬,彼蒼不ê,碎此奇珍。
奄辭朝鏡,言歸夜泉,麈封绮帳,草肅荒田。
風悲墓柏,月慘松煙,金顔□爍,□德長聞。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徽015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惟永徽三年歲次壬子九月乙卯朔十六日庚午,新除侍郎轉殿中将軍。
屬大唐啟運,澤被西州,授骁騎尉。
春秋七十四。
王歡悅墓表。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16 【蓋】 失。
【志文】 雍州萬年縣大明府校尉劉氏妻之墓志銘夫人姓郝氏,太原人也。
榮基茂緒,創開業於宗周,芳胤支流,遂紹歸於皇晉,彼諸缃史,固於□焉。
往以要壘多虞,武周枭鏡,肅将誅讨,蘭史俱焚,滅召入宮,尋蒙授擢。
然以七儀既備,四德斯圓,榮曜六宮,位參兩省,凡用内奏,必預經綸,固得佐聖匡時,贊移朝列,加以積善餘慶,奉信懷真,控引朋從,導達福。
去貞觀廿三年蒙簡出賓,乃歸於劉氏,且偕老百齡,惟情所幸,□敦季月,在物鹹歆,然則閱水遽侵,藏山冥改,終期怛化,吉矣難指。
以永徽三年七月十五日終於永昌坊之本宅。
即以九月次旬殡於東郊之長樂原。
嗚呼哀哉!原隰騰沸。
蓋聞田海貿遷,劫石□盡。
恐佳城或掩,蒿裡時蕪,有訪無追,敢為銘憬彼榮族,蔚興唐晉,於喪遊魂,勃崇殡,綸言斯結,弘方式徇,大道無私,實期明俊,歸承劉氏,炎漢嘉苗,翼善将林,性與仁昭,如何不淑,小補無追,敢陳玄石,芳流罔。
(西安碑林藏石) №永徽017 【蓋】 大唐故處士董君志銘 【志文】 大唐故處士董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僧利,雍州長安人也。
靈源浚遠,崇基迥秀,慶祉攸锺,英賢間出。
是以狐膺良史,标直筆之詞舒擅通儒,為袖然之首。
自茲已降,軒冕聯華,煥圖象而騰晖;藹缣缃而流馥。
祖建,父英,并機鑒玄澈,寓量淹深,弘敬愛於閨門,敷仁惠於鄉曲。
君禀中和之氣,承素緒之餘,幼挺璋,長勤丹*。
事親盡禮,嗣曾闵之清規;友交存信,侔範張之疑狎。
故得道光雅俗,譽表人倫,掩前修之模楷,作後昆之領袖。
加以性鄙嚣煩,志欣簡寂。
朱輪翠蓋,未留矚於平生;菊浦蘭亭,乍忘歸於曆覽。
州郡間君高行,累遣徵辭,以疾固辭,竟不應召。
每歎曰:廟食封公,誠難觖望;閑居養素,自得全生。
亦讀尚子平傳,遂令宦情頓息。
於是晦迹人間,藏名物外。
庭開三迳,均蔣诩之沉淪;門垂五柳,協陶潛之高緻。
優哉遊哉,以茲永日。
所冀天德惟厚,錫年之效無愆;而神鑒遽違,敞足之言奄及。
以隋大業四年六月三日終於休祥之第。
春秋五十有三。
妻王氏,太原盛族,誕姿婉順,履操幽閑,四教聿修,六行昭備。
自移天作俪,琴瑟之韻克諧;睽老晝悲,松筠之節無爽。
撫育孤藐,周旋禮義。
既符斷織之風,實蹈凜*門之迹。
女憲攸屬,母儀斯仰。
方歡眉壽,忽怆沉晖。
以永徽三年九月八日卒。
春秋八十有五。
即以其年十月一日合葬於龍首原,禮也。
嗣子長興等早傾乾蔭,想趨庭而雨泣;晚訣慈顔,懷倚闾而轸恸。
恐暑來寒謝,谷變陵移,白楸一朽,玄廬莫識。
紀休烈於泉扃,庶傳芳於無極。
銘曰: 佩弦茂緒,下帷遙胄。
餘慶遠滋,居然挺秀。
依仁成德,蹈禮為基。
愠容靡見,暗室甯欺。
處讠宣逾寂,在涅未缁。
放曠丘園,留連墳素。
名利俱絕,簪纓豈慕。
方固夜舟,俄曦朝露。
猗欤令淑,載切孀情。
鏡鸾獨照,匣劍孤鳴。
始嗟分影,還遵共茔。
杳杳窮泉,悠悠永穸。
日昏隴霧,霜凝隧柏。
夭身世於浮生,寄徽猷於沉石。
(錄自《考古與文物》一九九一年第四期) №永徽018 【蓋】 失。
【志文
忽虧嘉偶,長嗟淑俪。
撫龍匣而凝怨,窺鸾鏡而摧心。
怆東瀛之屢塵,悼南山之易隙。
将贻訓於終古,用刊美於玄石。
其詞曰: 赫矣隆周,悠哉新鄭,分支啟邑,疏源得姓。
徙伐勳高,居遼業*。
邁彼前德,深茲後慶。
其一。
新陽藹藹,北平矯矯,紀公英傑,瞻薪克紹。
翊鳳開榮,方影葉兆,誕斯淑嫒,夙彰奇表。
其二。
芳金挺質,華玉标心,聲超杜記,操勖張箴。
作配君子,實友清琴,從容茂則,舄弈徽音。
其三。
北宮美節,南威妙價,甯務鮮,匪崇芳麝。
方欣偕老,俄悲往化,李春,初蓮委夏。
其四。
季直空怨,奉徒■,凰樓滅影,被留香。
昭期寂寂,幽契茫茫,風驚暗牖,月照寒床。
其五。
夕奠移階,晨箫警路,背郭門而西轉,指橫橋而北度。
斜日落兮荊隧寒,遙煙起兮松陵□,播貞範於來葉,随節墳而永固。
(西安昭陵博物館藏石,錄自《昭陵碑石》) №永徽009 【蓋】 失。
【志文】 (上泐)賈府君墓志銘公諱貞,字□□,□□真定人也。
昔有虞革命,□□□□□□本;殷周□連,□懋德而秕聖,趾大□以□□。
出□□□司□以鹹□□□□□發聲與七宿司馬□□□□□俱□□□□原□□州司戶參軍事,曳履華庭,拖裾公府。
□素□蘇□紙如飛。
父□,隋□州釜陽縣令。
止奸澄靜,息□鼓於□□;□思和仁,上聞異而馴雉。
可謂□□當時,何藉譽於今古,□禀質精靈,貞惠聰敏,仕懷倜傥,卓荦□□,禮出家風,義從□起,孝敬盡心,俱愛竭力,住□喪親,毀幾滅性。
鄉黨稱譽,徽□日□,義甯舜華,授建節尉,貞觀五年,以孝廉舉房州參軍事。
同費之始官,方董允之新任。
攝曹分局,總貫六司,發語□當具情,出言足以定獄。
歡陽烏之屢沒,斑{髟兵}日新;□陰菟之數□,容顔改舊。
挂冠歸第,放情池圃。
貞觀廿三年十二月三日,春秋六十有六,卒於奉第。
惟若□規山嶽,聳高巒而彌重;質□冰鏡,湛瑩渌而□□。
向使□木可扶,賢哲去斯遠矣。
夫人太原王氏,晉司徒□之十世孫也。
曜質婉容,禀粢和之氣;同□齒於未齡,合□龍於舊浦。
永徽二年閏九月辛酉朔十四日葬於河南縣平□鄉北芒之山。
蘭□銷馨,筵珍□祚,笳随□而響咽,□遂□而詠露。
寒雲擁而蒼山昏,驚風急而惠帏□。
刊昆□□□戶,列松槟為垅樹。
詞曰: 赫奕祖考,奕葉傅芳,大□□傅,司空棟梁。
明晖素日,惠曉木光。
其二。
歲□□□,(下泐)泉路(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10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故大比丘尼大智禅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二年十月八日弟子妙因及眷屬等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11 【蓋】 無。
【志文】 宋都尉墓志君諱舉,字思進,太原西河人也。
出自帝喾,殷王之苗裔。
若夫周封微子,錫九命以分都;漢拜宋宏,列三公以贊國。
沿茲以降,軒蓋相承,騰茂飛英,不得同日而言矣。
祖秀,齊鎮遠将軍;父悅,隋擢為本郡中正。
君維嶽降生,含章聞起。
正心孤聳,淩百丈之松;逸足迥馳,超千裡之骥。
博風迅上,勁羽薄於穹天;淩波遠溯,巨鱗橫於大壑。
大唐運興,更造二儀,清氛於區寰,掃群兇於九域。
君搴旗斬将,名震霸功;滅敵摧城,動參王業。
特授儀同三司,非其志也。
君歸依上道,充念朦固,凝心寤滅之場,托想無為之境。
不謂夢奠兩楹,沈疴二豎,飛龜之散,勿驗於留魂;畫龍之符,無論於救疾。
大唐永徽二年六月十四日卒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一。
士友駿奔,親朋擗踴,啟手敵足,乍隕乍生。
嗟天地之無心,恨靈隻之爽德。
輔仁與善,諒曰徒言;積慶延齡,竟成空說。
君履道貞純,懷鉛握素,仁義播其徽猷,孝弟揚其茂實。
雖潛晖山水,聲聞九澤;晦彩林泉,譽流三輔。
嗚呼!名存身沒,實追悼於當今;物在人亡,更悲涼於古昔。
夫人裴氏、锺氏,冠蓋良家,公侯甲族,年齡不竟,風露先。
窀穸之所既宏,窆棺之禮從吉,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合葬於州城西二裡。
南望羊頭,雲蒸觸石;西通漳浦,水氣沈潛。
東臨百雉之城,北枕三垂之嶺。
山形起伏,還符白鶴之祥;地勢風雲,更合青烏之候。
嗚呼!乃為微子歸周,九命封植,宋宏佐漢。
三公建職。
作帝鹽梅,為君羽翼,奕葉英賢,蟬聯盛德。
其一。
惟祖惟考,乃文乃武,蹇谔匡君,忠貞翼主。
功被山河,德資茅土,價重十城,名高九府。
其二。
君之嗣也,克複前縱,儀刑模楷,詞令溫恭。
搴旗斬将,名立功成,惟求上道,寂滅為宗。
其三。
五福無徵,兩楹作夢,龜散徒聞,龍符無用。
士友駿奔,親朋悲恸,昊天不吊,奄焉長送。
其四。
裴氏锺氏,蘭雕桂折,玉色消沈,金聲永絕。
織女還星,嫦娥歸月,回帳泉門,光輝此滅。
其五。
寒郊寂寞,川空鳥思,隴聞雲昏,松吟風馳。
望道增愛,看碑落淚,一朝今古,千秋銘志。
靈識何從?新封此地。
(周紹良藏拓本) №永徽012 【蓋】 郭府君墓志銘 【志文】 君諱長生,字遐齡,并州太原人也,軒轅氏之苗裔。
昔通儒之風高珍席,握禮施文;太守之聲譽晉陽,依仁處信。
豈直感黃金而稱巨孝,對明诏而逸宏才。
代有威靈,英賢間矣。
君即河東郡承*之孫,郡博士達之子。
懷貞抱義,幼樹嘉名,負雪含霜,夙彰令範。
起家授宣惠尉,俄遷武安府隊正。
七擒之策,思若泉流;三略之謀,智同海逸。
豈期奠楹在夢,奄從風燭。
時年卅有四。
夫人許氏,颍川人也。
即姑臧承慎之第二女。
葳蕤令淑,容與娴華,立德立功,唯貞唯潔。
粵以永徽二年七月九日終於私寝。
春秋五十有八。
以三年正月十五日合窆州西顯美鄉禮也。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洪源浩汗,湍流皎潔,山川降靈,誕茲英哲。
琴瑟亮諧,松蘿盛烈,淑問榮輝,清風讵滅。
寒野蕭條,荒郊**,霧ウ雲昏,風驚飚疾。
幽隧雙沉,玄扃奄質,恻怆佳城,嗚呼永畢。
(錄自《文物》一九九三年第十期) №永徽013 【蓋】 失。
【志文】 唐故郭氏張夫人墓志并序夫人姓張氏,南陽白水人也。
其先出自軒轅羅□後也。
祖晉惠帝時為司空。
修名立行,聲播漳濱;制錦宣風,才彰河朔。
簪纓冠蓋,積代晖華,素服蟬聯,千齡莫殄。
明齊七耀,等松竹而孤超;郁郁盛哉,類河邊之膠日。
刊奇功於萬紀,勒雅頌於古今。
統禦人倫,飾聲教於千帝。
忽離晉國,萬姓傾崩,若喪考妣之深,甚於刺骨之痛。
此其胤也。
夫人禀禦流裔,質性研精,芳若芝蘭,英姿洞浪,神情遠備,類褒姒之風,窈窕美聞,同盛華之方茂。
此即令問令譽者也。
繼骊姬於晉國,獻公睹而迷神;踵陰後於漢朝,蕭王窺而屬想。
何期竹柏,頓屬秋霜。
不謂天道無徵,遂招構疾。
粵以永徽三年二月廿日殒於私第,春秋七十有八。
即以其年歲次壬子三月戊午朔四日辛酉葬於邙山之原,禮也。
曩日曾為鏡女,今忽翻作古人。
新妝定是無期,拂鏡恂然無日。
死而異隔,風月才分。
敬镌此銘,用彰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佳姬淑媛,麗質溫恭,榮侔秋菊,華耀春松。
氵池照彩,藻鏡容,穹倉不吊,夙降餘兇。
追思令問,涕殒無從,清松素柳,夕月翔風,畢号靡逮,勒志泉宮。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14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陳君夫人楊氏墓志銘夫人姓楊氏,弘農華陰人也。
源流遐廣,積巨浪以□天;華宗浚極,聳枝條而拂日。
太尉表邦桢之訟,尚書□落紙之功。
映後光前,{替}纓代襲,詳諸簡牍,可略言焉。
祖辨,齊兖州刺史。
清忠邁於李,莅政光於叔度,愛逾夏門,威若秋霜。
父威,幽州安次縣丞。
恢弘至道,仰之彌高;茂實英聲,輝映朝府。
夫人夙恭四德,素禀幽閑,望月方蛾,看星比婺。
爰以初笄,适於陳氏。
蘋藻取則,織俱功,擅以母儀,獨勤箕帚。
而朝光易掩,夜□俄飄,霜結桂林,花枝頓折。
以永徽三年三月四日□疾終於私第,春秋七十有三。
即以其月十六日瘗於洛陽縣清風鄉邙山之陽。
嗚呼!佳城既謝,永夜長歸,雖天道之自然,何生年之迅速?孝子伏念,悲溫清而永阙,痛倚廬之有虧,恐舟壑向潛移,慮徽猷之靡托。
故镌茲翠石,用固芳麈。
其詞曰: 攸哉盛系,浚矣高原,洪波壯浪,枝條拂雲。
堂堂縣宰,峨峨史君,赫奕祖考,譽美蘭荪。
郁茲茂序,唯其夫人,閑華四德,逍遙典墳。
貞淑殊妙,絕世芳芬,彼蒼不ê,碎此奇珍。
奄辭朝鏡,言歸夜泉,麈封绮帳,草肅荒田。
風悲墓柏,月慘松煙,金顔□爍,□德長聞。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徽015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
惟永徽三年歲次壬子九月乙卯朔十六日庚午,新除侍郎轉殿中将軍。
屬大唐啟運,澤被西州,授骁騎尉。
春秋七十四。
王歡悅墓表。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16 【蓋】 失。
【志文】 雍州萬年縣大明府校尉劉氏妻之墓志銘夫人姓郝氏,太原人也。
榮基茂緒,創開業於宗周,芳胤支流,遂紹歸於皇晉,彼諸缃史,固於□焉。
往以要壘多虞,武周枭鏡,肅将誅讨,蘭史俱焚,滅召入宮,尋蒙授擢。
然以七儀既備,四德斯圓,榮曜六宮,位參兩省,凡用内奏,必預經綸,固得佐聖匡時,贊移朝列,加以積善餘慶,奉信懷真,控引朋從,導達福。
去貞觀廿三年蒙簡出賓,乃歸於劉氏,且偕老百齡,惟情所幸,□敦季月,在物鹹歆,然則閱水遽侵,藏山冥改,終期怛化,吉矣難指。
以永徽三年七月十五日終於永昌坊之本宅。
即以九月次旬殡於東郊之長樂原。
嗚呼哀哉!原隰騰沸。
蓋聞田海貿遷,劫石□盡。
恐佳城或掩,蒿裡時蕪,有訪無追,敢為銘憬彼榮族,蔚興唐晉,於喪遊魂,勃崇殡,綸言斯結,弘方式徇,大道無私,實期明俊,歸承劉氏,炎漢嘉苗,翼善将林,性與仁昭,如何不淑,小補無追,敢陳玄石,芳流罔。
(西安碑林藏石) №永徽017 【蓋】 大唐故處士董君志銘 【志文】 大唐故處士董君墓志銘并序君諱僧利,雍州長安人也。
靈源浚遠,崇基迥秀,慶祉攸锺,英賢間出。
是以狐膺良史,标直筆之詞舒擅通儒,為袖然之首。
自茲已降,軒冕聯華,煥圖象而騰晖;藹缣缃而流馥。
祖建,父英,并機鑒玄澈,寓量淹深,弘敬愛於閨門,敷仁惠於鄉曲。
君禀中和之氣,承素緒之餘,幼挺璋,長勤丹*。
事親盡禮,嗣曾闵之清規;友交存信,侔範張之疑狎。
故得道光雅俗,譽表人倫,掩前修之模楷,作後昆之領袖。
加以性鄙嚣煩,志欣簡寂。
朱輪翠蓋,未留矚於平生;菊浦蘭亭,乍忘歸於曆覽。
州郡間君高行,累遣徵辭,以疾固辭,竟不應召。
每歎曰:廟食封公,誠難觖望;閑居養素,自得全生。
亦讀尚子平傳,遂令宦情頓息。
於是晦迹人間,藏名物外。
庭開三迳,均蔣诩之沉淪;門垂五柳,協陶潛之高緻。
優哉遊哉,以茲永日。
所冀天德惟厚,錫年之效無愆;而神鑒遽違,敞足之言奄及。
以隋大業四年六月三日終於休祥之第。
春秋五十有三。
妻王氏,太原盛族,誕姿婉順,履操幽閑,四教聿修,六行昭備。
自移天作俪,琴瑟之韻克諧;睽老晝悲,松筠之節無爽。
撫育孤藐,周旋禮義。
既符斷織之風,實蹈凜*門之迹。
女憲攸屬,母儀斯仰。
方歡眉壽,忽怆沉晖。
以永徽三年九月八日卒。
春秋八十有五。
即以其年十月一日合葬於龍首原,禮也。
嗣子長興等早傾乾蔭,想趨庭而雨泣;晚訣慈顔,懷倚闾而轸恸。
恐暑來寒謝,谷變陵移,白楸一朽,玄廬莫識。
紀休烈於泉扃,庶傳芳於無極。
銘曰: 佩弦茂緒,下帷遙胄。
餘慶遠滋,居然挺秀。
依仁成德,蹈禮為基。
愠容靡見,暗室甯欺。
處讠宣逾寂,在涅未缁。
放曠丘園,留連墳素。
名利俱絕,簪纓豈慕。
方固夜舟,俄曦朝露。
猗欤令淑,載切孀情。
鏡鸾獨照,匣劍孤鳴。
始嗟分影,還遵共茔。
杳杳窮泉,悠悠永穸。
日昏隴霧,霜凝隧柏。
夭身世於浮生,寄徽猷於沉石。
(錄自《考古與文物》一九九一年第四期) №永徽018 【蓋】 失。
【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