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
關燈
小
中
大
】
文字似經删節。
君姓趙氏,名寵,字廷貴,平昌人。
平原君勝之裔也。
祖恢,齊重乎縣令;父遵,周安陵縣尉。
君秉靈秀出,神機早悟,檢迹筋躬,非禮勿居。
迨隋運告終,君操履堅貞,窮斯不濫,未嘗足蹈僞庭,卒乃擇君而仕。
仕唐至恒、濟二州刺史。
永徽三年,年百有六歲而卒。
葬平昌西原。
銘曰: 遐哉茂緒,帝軒之允,開國維周,承家肇晉。
珠岸圓流,璇源方折,盛德必祀,代有名哲。
昂昂夫子,澄神毓德,行舍其華,言歸其默。
促晷何短?厚夜何長?佳城雖掩,徽烈彌彰。
(錄自《濟南金石志》卷四) №永徽019 【蓋】 失。
【志文】 唐永徽四年故孔君墓志公諱弘,字承信,平原厭次人也。
孔太傅之苗裔,莫不人物顯貴,詳諸曆史。
或濟俗康時,功齊□蔡;或肓德盛名,地參王佐;或文宗令望,獨步一時。
規範忠貞,見遵往代。
公少而誠節,恒懷勇士之心;弱冠之年,每有松筠之操。
開皇之歲,蒙授車騎将軍。
武德年間,又得輕車都尉。
公之衣纓,親連締戚,莫不纡青挹紫,振纓鳴玉,冠蓋逶迤,車馬赫奕。
何知風燭難停,隙駒不住,遂萦□疾,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五。
夫人郝氏,渤海人也。
祖宗秀烈,冠冕殿庭;族類妍華,姻媾品物。
夫人志閑四德,善有婦功之容;績組纟川,無傅母之訓。
豈謂風樹不停,俱辭塵俗,還以其五月四日,同窆於邙山之陽,禮也。
恐陵谷遷移,隴墳蕪□,勒斯玄石,庶将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冠蓋赫奕,車馬縱橫,一辭人俗,永棄佳城。
隴樹空響,躍馬無聲,於茲一列,空有餘名。
永徽四年歲次癸醜五月辛亥月四日□。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韓君墓志銘并序君諱素,字義貞,河南洛陽人也。
本枝蔥,标令譽於漢朝;奕葉扶疏,煥英名於晉室。
詳諸史冊,可略言焉。
祖節,齊任武候中郎,後遷揚州刺史;父仁,隋任荊州司馬;四方師範,萬國具瞻,南陽之化早彰,單父之謠先著。
含風之秀氣,蘊川渎之英靈,追賈邵以齊驅,轶卓魯而長骛。
君少而明敏,早得家風,志笃松筠,操芬蘭桂,優柔百行,遠近仰其楷模;恬淡神儀,人倫挹其問望。
大隋辟君為并州都督府功曹,雅俗攸歸,風儀倜傥,弘教義以訓下;笃貞信以全交。
言厲色溫,志謙名劭,翺翔石苑,容與潘池,遊藝依仁,踐言修行。
每至春園散錦,恒曆攬於琴書;秋月登輝,時留連於旨酒。
與物無競,蕭然不群,闾藉其清規,州裡重其廉讓。
豈期輔仁茫昧,與善希夷,以永徽四年八月十九日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七。
即以其年九月庚戌朔二十一日庚申,窆於邙山之陽。
恐水變青山,田移碧海,勒茲玄石,庶傅不朽。
嗚乎哀哉!其詞曰: 華宗赫赫,慶緒綿綿,乃祖乃父,軒冕蟬聯。
貞渝玉潤,操履冰鮮,容儀永謝,餘烈空傳。
其一。
善從子産,弦絕锺期,□塵歇滅,狂徒依微。
悲風切切,苦霧霏霏,長辭白日,永□□。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徽021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惟永徽四年歲次癸醜十一月己酉朔十五日辛酉,新除都官主簿趙松柏,行都官參軍事。
屬大唐啟運,澤讠皮西州,蒙授武騎尉。
方将竭誠奉國,蔭蓋家門。
何圖一旦,奄然殡逝。
遂使親族悲号,鄉闾數泣,春秋五十九。
(下泐)嗚呼哀哉!(新疆博物館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2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惟永徽四年十二月六日葬交河縣尉張團兒銘君姓張,字團兒,高昌人也。
皆洪源於上古,挺玉質於今辰。
□胤{艹扶}蔬,流芳萬代。
君以星辰下降,更粟精靈;山嶽上,便成秀氣。
前授東宮府門子弟将。
屬大唐□□,抽擢良能,授洛州懷音府隊正。
役征遼□,□骁騎尉。
天降慈恩,放還鄉□,仍授徵事郎、西州交河縣尉。
方将竭誠□節,上報國恩。
天不遺,淹然隕逝。
遂使上下歎惜,同位嗟傷。
春秋五十□□,殡葬斯墓。
嗚呼哀哉!(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3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維大唐永徽四年歲次癸醜十二月七日,諱光峻,姓張氏,高昌人。
公啟洪源於上古,榷妙質於今辰,嘉胤扶疏,流名振於萬代。
但以舊邦受職,任僞教郎将軍。
蒙運載入聖朝,攝蒙□州白石府校尉。
□即弘之白職,勿爾翔生,以春秋四十四,葬於□首。
親罪悲裂,子息号泣,闾裡酸吟。
嗚呼哀哉!殡葬故造斯墓。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4 【蓋】 大唐故張府君墓志銘 【志文】 (上泐)尉張君墓志(上泐)守道,南陽人也。
稱奇漢室(下泐)啟滔□漢水,□足測其□蘭郁郁(下泐)同三司□城郡太守。
父貴,隋岐□郡(下泐)世胄滋華,輪蓋不絕。
惟(下泐)後,風神秀朗,器宇深沉,世所(下泐)博綜多端,該諸曩籍,□行聞於(下泐)□張禹紹子将之識,□繼鮑叔之智(下泐)荷戟寵辱所不及,利害所不加。
□之(下泐)忠勇冠三軍,英超□郡遂授□義□尉(下泐)黼黻□□心性好寂寥□□於(下泐)難駐秋□竹摧冬雪,以永徽四年十二月廿八日卒於德(下泐)夫人趙氏,南陽人也。
早标令譽,(下泐)貞履□豈獨王霸之妻。
守(下泐)時非禮不居,非仁不履,(下泐)怠於藻蘋和順□有諧於(下泐)首玄局,以五年正月廿五日(下泐)北池背德□面皇洲,東瞰芝□,西臨梓澤。
(下泐)類□氏回腸,歎風樹之不停,追昊天之罔極。
(下泐)以志泉□,□傅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下泐)乃父冠□蟬聯,南陽□旋,漢□英□文(下泐)其一。
風雲合志,吟嘯怡情,明逾水鏡,□協松貞。
□慈斯在,□□□生,□遺三徑,□□千齡。
其二。
居□□□,□□懷仁,(下泐)辭春。
蘭庭絕迹,羅帳□神,倏掩長夜,遺芳後塵。
其三。
始□絕□,(下泐)□□□需啟路,哀挽□□□悲風急,□□雲深,水□□□,□□□□。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25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陳州明水府鷹揚郎将通議大夫王君墓志并序君諱恭,并州太原人也。
崇基峻趾,簪組蟬聯。
綿迹遙源,貂奕葉,可謂令譽令望,傳乎不朽者矣!父那仁,周任使持節右武衛大将軍、梁雍二州刺史,六條既布,五教斯陳,合浦還珠,虎違方域。
君釋褐隋任陳州明水府鷹揚郎将、通議大夫。
以公内弘韫略,外振威棱,或投蓋蒙辂,或橫戈躍馬,志性高亮,卓爾不群。
器比璋,材連杞梓。
爰自弱冠,經史該通。
事親以孝聞,與友交而信。
豈謂輔仁無驗,積善從聞。
乃寝疾彌留,奄從長夜。
以大業十三年卒於私第。
春秋八十有二。
刺史夫人劉氏,郎将夫人陳氏,并質生貞潔,體貌溫恭。
四德不虧,六行無失。
而年甫初笄,爰歸王氏。
道穆帷房,德諧琴瑟。
捧中則,舉動合儀。
婦禮具閑,母儀兼悉。
是知電光讵幾,石火難留。
夫人等終於私第。
粵以永徽五年歲次甲寅二月丁醜朔廿六日壬寅合葬於雍州鹹陽縣杜尤鄉,禮也。
息武保,恐徽猷永謝,功業無聞,故勒斯銘,用傳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赫奕重晖,蟬聯疊映,既忠且貞,似冰如鏡。
卓荦不群,優遊得性,萬裡稱尊,百城流詠。
六行有則,四德可方,恭上閨阃,穆下帷房。
潔同周後,廉企齊姜,女容斯美,婦節茲芳。
電光不駐,石火難留,一乖人裡,永殡泉丘。
新墳列松,故壟行楸,勒銘幽壤,用紀芳猷。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永徽026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乞食衆故大比丘尼海德禅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五年五月八日弟子徒衆及眷屬等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27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明行法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五年七月八日弟子等敬造(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28 【蓋】 失。
【志文】 大唐永徽五年十月廿九日董□隆母令狐年八十有餘,安西都護府天山縣南平鄉,右授魏州頓丘縣達安鄉君,牒奉诏版,授官如右。
右牒。
貞觀廿三年九月七日。
典王仵牒。
朝散郎行戶曹參軍判使事姬孝敏。
敕使使持節西伊庭三州諸軍事、兼安都護、西州刺史、上柱國谯國公柴哲威。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永徽029 【蓋】 失 【志文】 大唐高士明君妻故王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淨,字金素,并州太原人也。
其先漢相陵之後。
既而源流皎潔,譬清洛以逶迤;基此崇高,□嵩華而共峻。
英聲馳乎史牒,茂實表乎人倫。
故得奕葉簪纓,蟬聯組。
祖諒,少禀異靈,倜傥殊俗,每歎州□之職,身是徒勞,遂匿迹丘園,不求聞達。
但以有□無隐,□為時須。
曆位隋朝,授汝州司馬。
父通,抱質懷文,蘊珍待價,彈冠人仕,遂宰砀山。
惠化□於百城,威風邁於千祀。
夫人幼挺生知,特标雅度,瑤姿外朗,淑質内駐,厥順居貞,用仇君子,三從顯美,四德攸彰,伫範閨庭,軌儀親族。
積善餘慶,故可永年;朝露□,淹從風燭。
春秋年六十一,構疾終於私第,以永徽六年歲次乙卯正月壬申朔五日景子,瘗於邙山之陽。
嗚呼哀哉!但恐海變成田,陵谷遷徙,用镌金石,永記徽猷。
其詞曰: 姿神外朗,惠質内成,任範閨門,履順居貞。
三從顯美,四德流名,令問克彰,永□英聲。
其一。
炎精□朗,逝水東流,芳音永固,玉質先秋。
一朝風燭,萬古山丘,勒銘石室,用表徽猷。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30 【蓋】 大唐故馬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郓州須昌縣主簿馬君墓志君諱敏,字才子,其先京兆扶風人。
遠□□仕河南,今屬河南人也。
爰有垂紗講道,延學海而□□,□不圖□,□天池而标極。
莫京之□,列於綿史,茂□之美,可節言□。
曾祖敖,魏馮翊郡主簿;祖榮,隋右骠騎将軍。
□局□□華,風概清懔,清機秘略,時彥攸遵。
父信,□□□□□□尋而擢秀,峻萬丈而孤立,職惟元士,抑非其業。
□挺以□□,幼而岐嶷,雅輕白猿之術,不求學於一人。
正□羽之文,罕萦心於石□,義甯元年,起家除郓州須昌縣主簿;非其所好。
請解印□,接季倫之□園;時開賞□,□安仁之故宅。
即事閑居泉石,縱情煙霞,蕩志葉□,土□高趣,忘漢陰之機,□□期。
□□逝川,遽潛波於□壑;□□隙驷,忽遷景於奔曦。
粵以永徽五年十二月廿四日卒於私第,春秋五十有七。
夫人渤海高氏,麗質幽□,□□□素,琴瑟早洽,□藻克□,□□六珈之歎,先結九□之恨。
以永徽六年正月十□日,合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心飙風□斷□恐千年白日,陵谷貿遷,紀石□□,式彰不朽。
其詞曰: □輿服馬,□允□□,□□源□流餘□□(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31 【蓋】 無。
【志文】 故清信佛子玉,永徽二年七月終,至六年正月廿六日,□此名山。
男女等□□為母造灰身塔,刊石□記。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32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大信法師灰身塔。
大唐永徽六年二月八日弟子等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33 【蓋】 蓋面無文。
【志文】 唐故贈左衛大将軍幽州都督上柱國邢國公王君愕妻義豐縣夫人張氏墓志銘夫人諱廉穆,字高行,南陽人也。
自五世相韓,煥芳徽於鳥冊;七葉匡漢,開茂族於麟圖。
神鵲呈樣,歸之以石卯;靈鸠葉瑞,薦之以金鈎。
踐棘路以飛華,坐槐庭而揚馥。
詳諸缃簡,可略言焉。
祖和,齊鎮軍将軍、太中大夫;父珍,隋定州北平縣令。
并宇量曾
君姓趙氏,名寵,字廷貴,平昌人。
平原君勝之裔也。
祖恢,齊重乎縣令;父遵,周安陵縣尉。
君秉靈秀出,神機早悟,檢迹筋躬,非禮勿居。
迨隋運告終,君操履堅貞,窮斯不濫,未嘗足蹈僞庭,卒乃擇君而仕。
仕唐至恒、濟二州刺史。
永徽三年,年百有六歲而卒。
葬平昌西原。
銘曰: 遐哉茂緒,帝軒之允,開國維周,承家肇晉。
珠岸圓流,璇源方折,盛德必祀,代有名哲。
昂昂夫子,澄神毓德,行舍其華,言歸其默。
促晷何短?厚夜何長?佳城雖掩,徽烈彌彰。
(錄自《濟南金石志》卷四) №永徽019 【蓋】 失。
【志文】 唐永徽四年故孔君墓志公諱弘,字承信,平原厭次人也。
孔太傅之苗裔,莫不人物顯貴,詳諸曆史。
或濟俗康時,功齊□蔡;或肓德盛名,地參王佐;或文宗令望,獨步一時。
規範忠貞,見遵往代。
公少而誠節,恒懷勇士之心;弱冠之年,每有松筠之操。
開皇之歲,蒙授車騎将軍。
武德年間,又得輕車都尉。
公之衣纓,親連締戚,莫不纡青挹紫,振纓鳴玉,冠蓋逶迤,車馬赫奕。
何知風燭難停,隙駒不住,遂萦□疾,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五。
夫人郝氏,渤海人也。
祖宗秀烈,冠冕殿庭;族類妍華,姻媾品物。
夫人志閑四德,善有婦功之容;績組纟川,無傅母之訓。
豈謂風樹不停,俱辭塵俗,還以其五月四日,同窆於邙山之陽,禮也。
恐陵谷遷移,隴墳蕪□,勒斯玄石,庶将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冠蓋赫奕,車馬縱橫,一辭人俗,永棄佳城。
隴樹空響,躍馬無聲,於茲一列,空有餘名。
永徽四年歲次癸醜五月辛亥月四日□。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20 【蓋】 失。
【志文】 大唐韓君墓志銘并序君諱素,字義貞,河南洛陽人也。
本枝蔥,标令譽於漢朝;奕葉扶疏,煥英名於晉室。
詳諸史冊,可略言焉。
祖節,齊任武候中郎,後遷揚州刺史;父仁,隋任荊州司馬;四方師範,萬國具瞻,南陽之化早彰,單父之謠先著。
含風之秀氣,蘊川渎之英靈,追賈邵以齊驅,轶卓魯而長骛。
君少而明敏,早得家風,志笃松筠,操芬蘭桂,優柔百行,遠近仰其楷模;恬淡神儀,人倫挹其問望。
大隋辟君為并州都督府功曹,雅俗攸歸,風儀倜傥,弘教義以訓下;笃貞信以全交。
言厲色溫,志謙名劭,翺翔石苑,容與潘池,遊藝依仁,踐言修行。
每至春園散錦,恒曆攬於琴書;秋月登輝,時留連於旨酒。
與物無競,蕭然不群,闾藉其清規,州裡重其廉讓。
豈期輔仁茫昧,與善希夷,以永徽四年八月十九日卒於私第,春秋六十有七。
即以其年九月庚戌朔二十一日庚申,窆於邙山之陽。
恐水變青山,田移碧海,勒茲玄石,庶傅不朽。
嗚乎哀哉!其詞曰: 華宗赫赫,慶緒綿綿,乃祖乃父,軒冕蟬聯。
貞渝玉潤,操履冰鮮,容儀永謝,餘烈空傳。
其一。
善從子産,弦絕锺期,□塵歇滅,狂徒依微。
悲風切切,苦霧霏霏,長辭白日,永□□。
(錄自《洛陽出土曆代墓志輯繩》) №永徽021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惟永徽四年歲次癸醜十一月己酉朔十五日辛酉,新除都官主簿趙松柏,行都官參軍事。
屬大唐啟運,澤讠皮西州,蒙授武騎尉。
方将竭誠奉國,蔭蓋家門。
何圖一旦,奄然殡逝。
遂使親族悲号,鄉闾數泣,春秋五十九。
(下泐)嗚呼哀哉!(新疆博物館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2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惟永徽四年十二月六日葬交河縣尉張團兒銘君姓張,字團兒,高昌人也。
皆洪源於上古,挺玉質於今辰。
□胤{艹扶}蔬,流芳萬代。
君以星辰下降,更粟精靈;山嶽上,便成秀氣。
前授東宮府門子弟将。
屬大唐□□,抽擢良能,授洛州懷音府隊正。
役征遼□,□骁騎尉。
天降慈恩,放還鄉□,仍授徵事郎、西州交河縣尉。
方将竭誠□節,上報國恩。
天不遺,淹然隕逝。
遂使上下歎惜,同位嗟傷。
春秋五十□□,殡葬斯墓。
嗚呼哀哉!(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3 【蓋】 無。
【志文】 磚。
朱書墨地。
維大唐永徽四年歲次癸醜十二月七日,諱光峻,姓張氏,高昌人。
公啟洪源於上古,榷妙質於今辰,嘉胤扶疏,流名振於萬代。
但以舊邦受職,任僞教郎将軍。
蒙運載入聖朝,攝蒙□州白石府校尉。
□即弘之白職,勿爾翔生,以春秋四十四,葬於□首。
親罪悲裂,子息号泣,闾裡酸吟。
嗚呼哀哉!殡葬故造斯墓。
(新疆考古所藏志,錄自侯燦《解放後新出土吐魯番墓志錄》) №永徽024 【蓋】 大唐故張府君墓志銘 【志文】 (上泐)尉張君墓志(上泐)守道,南陽人也。
稱奇漢室(下泐)啟滔□漢水,□足測其□蘭郁郁(下泐)同三司□城郡太守。
父貴,隋岐□郡(下泐)世胄滋華,輪蓋不絕。
惟(下泐)後,風神秀朗,器宇深沉,世所(下泐)博綜多端,該諸曩籍,□行聞於(下泐)□張禹紹子将之識,□繼鮑叔之智(下泐)荷戟寵辱所不及,利害所不加。
□之(下泐)忠勇冠三軍,英超□郡遂授□義□尉(下泐)黼黻□□心性好寂寥□□於(下泐)難駐秋□竹摧冬雪,以永徽四年十二月廿八日卒於德(下泐)夫人趙氏,南陽人也。
早标令譽,(下泐)貞履□豈獨王霸之妻。
守(下泐)時非禮不居,非仁不履,(下泐)怠於藻蘋和順□有諧於(下泐)首玄局,以五年正月廿五日(下泐)北池背德□面皇洲,東瞰芝□,西臨梓澤。
(下泐)類□氏回腸,歎風樹之不停,追昊天之罔極。
(下泐)以志泉□,□傅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下泐)乃父冠□蟬聯,南陽□旋,漢□英□文(下泐)其一。
風雲合志,吟嘯怡情,明逾水鏡,□協松貞。
□慈斯在,□□□生,□遺三徑,□□千齡。
其二。
居□□□,□□懷仁,(下泐)辭春。
蘭庭絕迹,羅帳□神,倏掩長夜,遺芳後塵。
其三。
始□絕□,(下泐)□□□需啟路,哀挽□□□悲風急,□□雲深,水□□□,□□□□。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25 【蓋】 失。
【志文】 大唐故陳州明水府鷹揚郎将通議大夫王君墓志并序君諱恭,并州太原人也。
崇基峻趾,簪組蟬聯。
綿迹遙源,貂奕葉,可謂令譽令望,傳乎不朽者矣!父那仁,周任使持節右武衛大将軍、梁雍二州刺史,六條既布,五教斯陳,合浦還珠,虎違方域。
君釋褐隋任陳州明水府鷹揚郎将、通議大夫。
以公内弘韫略,外振威棱,或投蓋蒙辂,或橫戈躍馬,志性高亮,卓爾不群。
器比璋,材連杞梓。
爰自弱冠,經史該通。
事親以孝聞,與友交而信。
豈謂輔仁無驗,積善從聞。
乃寝疾彌留,奄從長夜。
以大業十三年卒於私第。
春秋八十有二。
刺史夫人劉氏,郎将夫人陳氏,并質生貞潔,體貌溫恭。
四德不虧,六行無失。
而年甫初笄,爰歸王氏。
道穆帷房,德諧琴瑟。
捧中則,舉動合儀。
婦禮具閑,母儀兼悉。
是知電光讵幾,石火難留。
夫人等終於私第。
粵以永徽五年歲次甲寅二月丁醜朔廿六日壬寅合葬於雍州鹹陽縣杜尤鄉,禮也。
息武保,恐徽猷永謝,功業無聞,故勒斯銘,用傳不朽。
嗚呼哀哉!乃為銘曰: 赫奕重晖,蟬聯疊映,既忠且貞,似冰如鏡。
卓荦不群,優遊得性,萬裡稱尊,百城流詠。
六行有則,四德可方,恭上閨阃,穆下帷房。
潔同周後,廉企齊姜,女容斯美,婦節茲芳。
電光不駐,石火難留,一乖人裡,永殡泉丘。
新墳列松,故壟行楸,勒銘幽壤,用紀芳猷。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陝西卷第三冊) №永徽026 【蓋】 無。
【志文】 光天寺乞食衆故大比丘尼海德禅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五年五月八日弟子徒衆及眷屬等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27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明行法師灰身塔大唐永徽五年七月八日弟子等敬造(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28 【蓋】 失。
【志文】 大唐永徽五年十月廿九日董□隆母令狐年八十有餘,安西都護府天山縣南平鄉,右授魏州頓丘縣達安鄉君,牒奉诏版,授官如右。
右牒。
貞觀廿三年九月七日。
典王仵牒。
朝散郎行戶曹參軍判使事姬孝敏。
敕使使持節西伊庭三州諸軍事、兼安都護、西州刺史、上柱國谯國公柴哲威。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北京卷第一冊) №永徽029 【蓋】 失 【志文】 大唐高士明君妻故王氏墓志銘并序夫人諱淨,字金素,并州太原人也。
其先漢相陵之後。
既而源流皎潔,譬清洛以逶迤;基此崇高,□嵩華而共峻。
英聲馳乎史牒,茂實表乎人倫。
故得奕葉簪纓,蟬聯組。
祖諒,少禀異靈,倜傥殊俗,每歎州□之職,身是徒勞,遂匿迹丘園,不求聞達。
但以有□無隐,□為時須。
曆位隋朝,授汝州司馬。
父通,抱質懷文,蘊珍待價,彈冠人仕,遂宰砀山。
惠化□於百城,威風邁於千祀。
夫人幼挺生知,特标雅度,瑤姿外朗,淑質内駐,厥順居貞,用仇君子,三從顯美,四德攸彰,伫範閨庭,軌儀親族。
積善餘慶,故可永年;朝露□,淹從風燭。
春秋年六十一,構疾終於私第,以永徽六年歲次乙卯正月壬申朔五日景子,瘗於邙山之陽。
嗚呼哀哉!但恐海變成田,陵谷遷徙,用镌金石,永記徽猷。
其詞曰: 姿神外朗,惠質内成,任範閨門,履順居貞。
三從顯美,四德流名,令問克彰,永□英聲。
其一。
炎精□朗,逝水東流,芳音永固,玉質先秋。
一朝風燭,萬古山丘,勒銘石室,用表徽猷。
其二。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30 【蓋】 大唐故馬府君墓志銘 【志文】 大唐故郓州須昌縣主簿馬君墓志君諱敏,字才子,其先京兆扶風人。
遠□□仕河南,今屬河南人也。
爰有垂紗講道,延學海而□□,□不圖□,□天池而标極。
莫京之□,列於綿史,茂□之美,可節言□。
曾祖敖,魏馮翊郡主簿;祖榮,隋右骠騎将軍。
□局□□華,風概清懔,清機秘略,時彥攸遵。
父信,□□□□□□尋而擢秀,峻萬丈而孤立,職惟元士,抑非其業。
□挺以□□,幼而岐嶷,雅輕白猿之術,不求學於一人。
正□羽之文,罕萦心於石□,義甯元年,起家除郓州須昌縣主簿;非其所好。
請解印□,接季倫之□園;時開賞□,□安仁之故宅。
即事閑居泉石,縱情煙霞,蕩志葉□,土□高趣,忘漢陰之機,□□期。
□□逝川,遽潛波於□壑;□□隙驷,忽遷景於奔曦。
粵以永徽五年十二月廿四日卒於私第,春秋五十有七。
夫人渤海高氏,麗質幽□,□□□素,琴瑟早洽,□藻克□,□□六珈之歎,先結九□之恨。
以永徽六年正月十□日,合葬於邙山之陽,禮也。
□□□□□□□□□□心飙風□斷□恐千年白日,陵谷貿遷,紀石□□,式彰不朽。
其詞曰: □輿服馬,□允□□,□□源□流餘□□(下泐) (錄自《隋唐五代墓志彙編》洛陽卷第三冊) №永徽031 【蓋】 無。
【志文】 故清信佛子玉,永徽二年七月終,至六年正月廿六日,□此名山。
男女等□□為母造灰身塔,刊石□記。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32 【蓋】 無。
【志文】 聖道寺故大比丘尼大信法師灰身塔。
大唐永徽六年二月八日弟子等敬造。
(錄自《寶山靈泉寺》) №永徽033 【蓋】 蓋面無文。
【志文】 唐故贈左衛大将軍幽州都督上柱國邢國公王君愕妻義豐縣夫人張氏墓志銘夫人諱廉穆,字高行,南陽人也。
自五世相韓,煥芳徽於鳥冊;七葉匡漢,開茂族於麟圖。
神鵲呈樣,歸之以石卯;靈鸠葉瑞,薦之以金鈎。
踐棘路以飛華,坐槐庭而揚馥。
詳諸缃簡,可略言焉。
祖和,齊鎮軍将軍、太中大夫;父珍,隋定州北平縣令。
并宇量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