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年記下
關燈
小
中
大
,并不騷擾民間。
各府州縣不得借名科派迎接,其供應已差部堂官備辦赍給。
經過橋路,差工部尚書薩,沿途填築如常,不必拆毀居民房屋及鋪設行宮等項。
随又奉旨蠲免二十四年所運漕米三分之一,念江南百姓自十三年起供應兵饷勞苦故也。
”十月初八日,湯撫台(按:即江蘇巡撫湯斌,睢州人)新到,公座畢,即往揚州接駕去。
楊将軍先到淮上,二十一日聖駕渡江,在鎮江府即下小飛仙舡一隻,有扈從等官舡共五十六隻,獨皇帝舡上用黃白綢結一大毬,拽纖者俱穿青氈衣,腳穿布靴。
二十四日過奔牛鎮,鳳君祥目擊者。
二十六日至蘇州,由北童子門登陸,即上馬進阊門大橋,往南至瑞光寺,進山門下馬行香,三拜即出。
此時随駕及撫院布政等官,共馬六、七十匹,即在盤門上城,往北過胥門、阊門,西北過齊門,轉東至婁門,下城,随請到鋪設行宮内去。
行宮系吳三桂婿王額驸住房,内有花園,凡造廳堂俱仿佛宮中樣式,今為逆産府第,因而鋪設為行宮。
皇上進内,竟至河亭上坐,撫院送擡飯到,上曰:“這裡東西,用不中的。
”喚工部曰:“祁和尚(按:即祁國臣,奉天人,時任蘇州織造),我到你家用飯罷。
”即起身,同工部出行宮,上馬南去。
到工部衙門,進内至堂上,自将公椅移在東壁,西向而坐。
工部叩頭禀曰:“請皇爺坐正了。
”皇上曰:“正是這等坐,你不知道,這是你的衙署,若我南面坐了,你後日不便坐了。
”工部妻子出來朝拜,拜畢即擡出小飯來。
上曰:“不必用你的,叫朕長随來煮。
這裡有唱戲的麼?”工部曰:“有。
” 立刻傳三班進去,叩頭畢,即呈戲目,随奉親點雜出。
戲子禀長随哈曰:“不知宮内體式如何?求老爺指點。
”長随曰:“凡拜耍對皇爺拜,轉場時不要将背對皇爺。
”上曰:“竟照你民間做就是了。
”随演“前訪”、“後訪”、“借茶”等二十出,已是半夜矣。
上随起,即在工部衙内安歇。
是日随駕官俱到,宿于工部之周圍。
鎮江将軍楊将軍(按:即楊鳳翔,滿州人),在皇爺馬前護駕,即如頂路。
此時各宮齊集姑蘇城内,多極矣。
次日皇爺早起,問曰:“虎丘在那裡?”工部曰:“在阊門外。
”上曰:“就到虎丘去。
”祁工部曰:“皇爺用了飯去。
”因而就開場演戲,至日中後,方起馬。
撫院傳百姓:俱要執香跪接,候聖駕。
上亦着頭等哈傳谕百姓:不論男女,盡他們看,不許攔趕,大小店肆,仍舊開張,不許掩閉。
自此傳聞,百姓擠擁街道,聖駕過,百姓叩首俯伏曰:“願我皇萬歲!”上曰:“你們百姓多有壽。
”婦女多在樓窗内擠看。
駕出阊門,到山塘上,人擠難行,河内舡亦擠滿,上在馬上又傳旨曰:“百姓不要跪。
”竟到虎丘,到山門即下馬進去,自己上山,并無扶援者。
登大殿,拜三世佛。
拜畢,即到後殿看寶塔,又走至四賢祠,回出到大殿,對正門東向坐。
撫院及兩将軍、工部、布政、兵道、并随從官員,俱兩行立。
傳蘇州清客打十番,打完,上曰,“好,果然好。
但是隻曉得南方的音,還不曉得我北方的音。
叫小番來,打一番與你們看。
”即刻飛傳舡上小番來,俱十五、六歲俊俏童子,一樣打扮,俱穿醬紅緞衣,頭戴紅緯貂帽,共一十六個。
各持樂器上山,在大殿前兩旁邊立,打一套十番,果然好絕,姑蘇極老班頭,亦從未聞見者。
約有一個時辰方畢,時已黃昏矣。
上起而出,到天王殿,見下邊百姓擁擠,塔上俱點紅燈,照耀滿山,看者不肯散去。
上曰:“上邊百姓都已聽見了,下邊的還沒有聽見,再打一套去。
”随坐千人石上,打起十番。
上南動手打鼓,後乃連打數套,逐件弄過,直打至二更時方完。
即随二将軍及長随哈等,在人叢中擠出山門,竟下舡,如飛開去,星夜出關,轉至常州府,甚是戒嚴。
二十八日到丹陽,竟往江甯去,多官擁護,一路戒嚴異常。
初三日回到鎮江口,渡江北去。
記此亦難見事也。
康熙二十四年乙醜,餘五十八歲。
是年歲朝春,餘生于戊辰年,其年亦歲朝春,至此而複遇。
元旦晴,下午細雨。
二十日出邑,知董先二叔亡,即往探。
二十二日成服,就于是日公分祭奠而歸。
二月初八赴郡,十一日歸,即開館于内甥黃道生家。
四月二十二日,湯撫台訪上海土豪丘德元、沈扶遠、衙蠹徐伯英、馬仲芳共四名,立時拿去。
後丘德元服毒死,子配驿;沈扶遠亦配驿;徐伯英、馬仲芳因無被害實據,責三十闆,枷責号兩月,釋放訖。
五月初九日,小妻兄談茂甫家大官娘子死,可惜,可惜!娘子系餘秀官之嫡姨,自幼承繼與秀官為女,認姊為母,自幼有志氣,識禮體,人人叫好。
談大官系秀官之甥,亦為繼子,因而配為夫婦,結親嫁女,俱秀官所費。
不道小阿舅亦無子,晚娶杜氏,竟無生育,因内侄歸宗。
豈料姑媳不睦,偶為二鬥糯米起見,氣感成疾,七日而亡,衆口惜之,餘有挽詩八首,志其怨意焉。
六月二十二日,朝廷谕祭施岩山(按:即施維翰,号岩山,上海人,任浙江總督,廿二年卒)、沈繹堂(按:即沈荃,号繹堂,華亭人,官禮部侍郎,善書,名滿海内,二十三年卒)司守備等。
是日蘇常道去閘上,要到守備墳上設祭,因司守備子力辭,又天雨,故在閘上搭廠設祭。
聞施岩山、沈繹堂亦在普照寺(按:寺在松江城内)内設祭。
七月二十五日起風,二十九日止,比風潮略小,而花豆俱減分數。
八月初二,大阿舅家二官娘子急病死,初八出殡。
十月二十九,天上七條龍取水。
十一月初一,日食,因下午未吐而沒。
十六日卯時月食。
康熙二十五年歲次丙寅,餘五十九歲。
歲朝甚好,有日色,惟地上因雨後尚濕。
初二日往母姨家拜年,值黃道生領學生來賀節,因而即回。
初八日李升之請酒,因而往西館地賀節。
十三日天色甚冷,餘同内甥黃道生在杜行歸,值大嫂差壽郎來尋我出邑。
十四日到城已晚,即至大嫂處,會見子遜弟,言及舊冬因囧如事,我甚不平,大家表白,各各冰釋。
十五同緝臣大侄至于宣齋頭,知大嫂要尋大兄遺婢之子到宅,當日備酒四席請親族,餘因内甥托買庚帖,十六日受聘,遲誤不得,因此連夜歸家。
十六日在内甥家吃酒。
十七日錢君顯請酒,亦為長女受聘也,連飲兩日而歸。
二十四日又出邑,因大嫂商議,将唐灣墳屋五間拆賣銀二十五兩,内中官扣去一兩,存二十四兩,三分均剖,大嫂一分,我一分,緝臣一分也。
二月初旬,日日陰雨,初七日趁舡歸,即至館,初八日開學。
三月,上谕嚴禁五聖廟,立毀其像,民間如有私藏容隐,則十家連坐;禁除太保,着令改業;巫祝、蔔店不許判斷,違者以逆旨論罪。
此事因舊年春間,蘇州上方山有五聖廟,香火極盛,合郡及外省客商都去祈禱,日日擠擁祭賽,血食千年。
時有周秀才者,獨生一女,将出嫁,而被神摘魂去,故恨極,遂告準湯撫院。
撫台即差人将其廟中神像鎖項,廟門封閉。
值張真人到蘇,周秀才又告準。
兩邊題疏,奉旨着各省府縣将五聖淫祠拆毀、淫像毀滅。
情由到蘇,湯撫台随将上方山五聖像碎而焚之。
行文各府縣:凡城市村鎮鄉僻去處,但有五聖廟堂者,立時拆毀,屋料磚瓦等共着該地運送入官,備修學宮及公館。
自此而遍地俱拆毀矣
各府州縣不得借名科派迎接,其供應已差部堂官備辦赍給。
經過橋路,差工部尚書薩,沿途填築如常,不必拆毀居民房屋及鋪設行宮等項。
随又奉旨蠲免二十四年所運漕米三分之一,念江南百姓自十三年起供應兵饷勞苦故也。
”十月初八日,湯撫台(按:即江蘇巡撫湯斌,睢州人)新到,公座畢,即往揚州接駕去。
楊将軍先到淮上,二十一日聖駕渡江,在鎮江府即下小飛仙舡一隻,有扈從等官舡共五十六隻,獨皇帝舡上用黃白綢結一大毬,拽纖者俱穿青氈衣,腳穿布靴。
二十四日過奔牛鎮,鳳君祥目擊者。
二十六日至蘇州,由北童子門登陸,即上馬進阊門大橋,往南至瑞光寺,進山門下馬行香,三拜即出。
此時随駕及撫院布政等官,共馬六、七十匹,即在盤門上城,往北過胥門、阊門,西北過齊門,轉東至婁門,下城,随請到鋪設行宮内去。
行宮系吳三桂婿王額驸住房,内有花園,凡造廳堂俱仿佛宮中樣式,今為逆産府第,因而鋪設為行宮。
皇上進内,竟至河亭上坐,撫院送擡飯到,上曰:“這裡東西,用不中的。
”喚工部曰:“祁和尚(按:即祁國臣,奉天人,時任蘇州織造),我到你家用飯罷。
”即起身,同工部出行宮,上馬南去。
到工部衙門,進内至堂上,自将公椅移在東壁,西向而坐。
工部叩頭禀曰:“請皇爺坐正了。
”皇上曰:“正是這等坐,你不知道,這是你的衙署,若我南面坐了,你後日不便坐了。
”工部妻子出來朝拜,拜畢即擡出小飯來。
上曰:“不必用你的,叫朕長随來煮。
這裡有唱戲的麼?”工部曰:“有。
” 立刻傳三班進去,叩頭畢,即呈戲目,随奉親點雜出。
戲子禀長随哈曰:“不知宮内體式如何?求老爺指點。
”長随曰:“凡拜耍對皇爺拜,轉場時不要将背對皇爺。
”上曰:“竟照你民間做就是了。
”随演“前訪”、“後訪”、“借茶”等二十出,已是半夜矣。
上随起,即在工部衙内安歇。
是日随駕官俱到,宿于工部之周圍。
鎮江将軍楊将軍(按:即楊鳳翔,滿州人),在皇爺馬前護駕,即如頂路。
此時各宮齊集姑蘇城内,多極矣。
次日皇爺早起,問曰:“虎丘在那裡?”工部曰:“在阊門外。
”上曰:“就到虎丘去。
”祁工部曰:“皇爺用了飯去。
”因而就開場演戲,至日中後,方起馬。
撫院傳百姓:俱要執香跪接,候聖駕。
上亦着頭等哈傳谕百姓:不論男女,盡他們看,不許攔趕,大小店肆,仍舊開張,不許掩閉。
自此傳聞,百姓擠擁街道,聖駕過,百姓叩首俯伏曰:“願我皇萬歲!”上曰:“你們百姓多有壽。
”婦女多在樓窗内擠看。
駕出阊門,到山塘上,人擠難行,河内舡亦擠滿,上在馬上又傳旨曰:“百姓不要跪。
”竟到虎丘,到山門即下馬進去,自己上山,并無扶援者。
登大殿,拜三世佛。
拜畢,即到後殿看寶塔,又走至四賢祠,回出到大殿,對正門東向坐。
撫院及兩将軍、工部、布政、兵道、并随從官員,俱兩行立。
傳蘇州清客打十番,打完,上曰,“好,果然好。
但是隻曉得南方的音,還不曉得我北方的音。
叫小番來,打一番與你們看。
”即刻飛傳舡上小番來,俱十五、六歲俊俏童子,一樣打扮,俱穿醬紅緞衣,頭戴紅緯貂帽,共一十六個。
各持樂器上山,在大殿前兩旁邊立,打一套十番,果然好絕,姑蘇極老班頭,亦從未聞見者。
約有一個時辰方畢,時已黃昏矣。
上起而出,到天王殿,見下邊百姓擁擠,塔上俱點紅燈,照耀滿山,看者不肯散去。
上曰:“上邊百姓都已聽見了,下邊的還沒有聽見,再打一套去。
”随坐千人石上,打起十番。
上南動手打鼓,後乃連打數套,逐件弄過,直打至二更時方完。
即随二将軍及長随哈等,在人叢中擠出山門,竟下舡,如飛開去,星夜出關,轉至常州府,甚是戒嚴。
二十八日到丹陽,竟往江甯去,多官擁護,一路戒嚴異常。
初三日回到鎮江口,渡江北去。
記此亦難見事也。
康熙二十四年乙醜,餘五十八歲。
是年歲朝春,餘生于戊辰年,其年亦歲朝春,至此而複遇。
元旦晴,下午細雨。
二十日出邑,知董先二叔亡,即往探。
二十二日成服,就于是日公分祭奠而歸。
二月初八赴郡,十一日歸,即開館于内甥黃道生家。
四月二十二日,湯撫台訪上海土豪丘德元、沈扶遠、衙蠹徐伯英、馬仲芳共四名,立時拿去。
後丘德元服毒死,子配驿;沈扶遠亦配驿;徐伯英、馬仲芳因無被害實據,責三十闆,枷責号兩月,釋放訖。
五月初九日,小妻兄談茂甫家大官娘子死,可惜,可惜!娘子系餘秀官之嫡姨,自幼承繼與秀官為女,認姊為母,自幼有志氣,識禮體,人人叫好。
談大官系秀官之甥,亦為繼子,因而配為夫婦,結親嫁女,俱秀官所費。
不道小阿舅亦無子,晚娶杜氏,竟無生育,因内侄歸宗。
豈料姑媳不睦,偶為二鬥糯米起見,氣感成疾,七日而亡,衆口惜之,餘有挽詩八首,志其怨意焉。
六月二十二日,朝廷谕祭施岩山(按:即施維翰,号岩山,上海人,任浙江總督,廿二年卒)、沈繹堂(按:即沈荃,号繹堂,華亭人,官禮部侍郎,善書,名滿海内,二十三年卒)司守備等。
是日蘇常道去閘上,要到守備墳上設祭,因司守備子力辭,又天雨,故在閘上搭廠設祭。
聞施岩山、沈繹堂亦在普照寺(按:寺在松江城内)内設祭。
七月二十五日起風,二十九日止,比風潮略小,而花豆俱減分數。
八月初二,大阿舅家二官娘子急病死,初八出殡。
十月二十九,天上七條龍取水。
十一月初一,日食,因下午未吐而沒。
十六日卯時月食。
康熙二十五年歲次丙寅,餘五十九歲。
歲朝甚好,有日色,惟地上因雨後尚濕。
初二日往母姨家拜年,值黃道生領學生來賀節,因而即回。
初八日李升之請酒,因而往西館地賀節。
十三日天色甚冷,餘同内甥黃道生在杜行歸,值大嫂差壽郎來尋我出邑。
十四日到城已晚,即至大嫂處,會見子遜弟,言及舊冬因囧如事,我甚不平,大家表白,各各冰釋。
十五同緝臣大侄至于宣齋頭,知大嫂要尋大兄遺婢之子到宅,當日備酒四席請親族,餘因内甥托買庚帖,十六日受聘,遲誤不得,因此連夜歸家。
十六日在内甥家吃酒。
十七日錢君顯請酒,亦為長女受聘也,連飲兩日而歸。
二十四日又出邑,因大嫂商議,将唐灣墳屋五間拆賣銀二十五兩,内中官扣去一兩,存二十四兩,三分均剖,大嫂一分,我一分,緝臣一分也。
二月初旬,日日陰雨,初七日趁舡歸,即至館,初八日開學。
三月,上谕嚴禁五聖廟,立毀其像,民間如有私藏容隐,則十家連坐;禁除太保,着令改業;巫祝、蔔店不許判斷,違者以逆旨論罪。
此事因舊年春間,蘇州上方山有五聖廟,香火極盛,合郡及外省客商都去祈禱,日日擠擁祭賽,血食千年。
時有周秀才者,獨生一女,将出嫁,而被神摘魂去,故恨極,遂告準湯撫院。
撫台即差人将其廟中神像鎖項,廟門封閉。
值張真人到蘇,周秀才又告準。
兩邊題疏,奉旨着各省府縣将五聖淫祠拆毀、淫像毀滅。
情由到蘇,湯撫台随将上方山五聖像碎而焚之。
行文各府縣:凡城市村鎮鄉僻去處,但有五聖廟堂者,立時拆毀,屋料磚瓦等共着該地運送入官,備修學宮及公館。
自此而遍地俱拆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