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榮傳
關燈
小
中
大
受朝廷厚望,連年征讨,忠于王室,志在效死。
隻因太後婬亂,孝明暴崩,臣便率領義兵,以圖扶立社稷。
陛下剛剛登基,人情未安,大兵交雜,難以齊一,以緻諸王朝貴橫遭死亡的人數衆多,而今微臣微軀難以堵塞以往的罪責,難以得到亡者的諒解。
然而臣追思死難大臣們的聲望德行,真可謂是不朽之人,乞求上天降慈恩之心,微申私責。
無上王大人請追贈他帝号,請贈諸王公、刺史們三司之号,死難臣僚中位置處三品之中的請求贈與令仆的稱号,五品之官請贈方伯,六品以下以及平民贈以鎮郡稱号。
那些死後無後人能繼承這些稱号的,請求聖上授予他封号爵位。
按他們品位高下、級别高低,授予他們相應的稱号,務使皇恩及存達亡,以慰生藉死。
”莊帝下诏說:“朕覽表不勝梗塞。
朕德行平庸,難感天地,導緻如此殘酷濫殺的局面出現,回首往事,真是痛入骨髓。
可按表疏中所說的去做。
”從此以後,贈蔭一事,漸漸變得濫而無味,平庸的人、品位微賤的官員,動不動就做上大官,這被有識之士所看不起。
武定年間,齊文襄王開始糾正其過失,追贈褒揚漸有章法。
爾朱榮啟奏皇帝派使者沿城安慰那些受驚吓的人,從這以後人心漸漸安定下來,朝中逃亡的官員也漸漸歸到朝廷。
爾朱榮又奏請輪番當值,每逢朔望那天,當值官員引見三公、令仆、尚書、九卿以及司州牧、河南尹、洛陽河陰執事等官,參與讨論治國方略、王道經綸,作為慣例沿襲下去。
五月,爾朱榮返回晉陽。
七月,皇帝下诏說:“天地統領萬物,星象增其光輝;皇帝統治天下,大臣助其大業。
所以周道中缺,齊、晉立下濟世之忠;殷運虧損,彭、韋振起救時之節。
自從大魏前朝統治颠撲,噩運到來,太原王爾朱榮于是擁戴朕躬,以君臨萬國。
爾朱榮的功勳超過伊、霍,功勞齊天地,大魏王室重振皇風,全靠了爾朱榮。
因此朕授他為柱國大将軍、兼錄尚書事,其他官職照舊。
” 這時,葛榮擁軍号稱百萬,矛頭直指京師。
相州刺史李神軌閉城自守。
敵人前部已過汲郡,所經過的村莊都橫遭劫掠。
爾朱榮啟奏皇帝,請求讨伐。
九月,爾朱榮率領精銳騎兵七千,戰馬都有備用的,日夜兼程,東出滏口。
葛榮長期為賊,橫行黃河以北廣大地區,爾朱榮七千騎兵與他的軍隊比較起來,懸殊極大,人們議論紛紛:這哪能制服逆賊啊。
葛榮聽說此事,也高興壞了,便吩咐部下說:“這太容易對付了。
你們隻管都準備好長繩子,他們一到,綁起來就是。
”葛榮自邺以北擺下數十裡長陣,陣如箕形,張翼推進。
爾朱榮偷偷在山谷伏軍作為奇兵,分督将以上的軍官三個人為一處,每處數百名騎兵,命令他們在埋伏的地方揚塵呐喊,以使敵人弄不清有多少人馬。
又派遣人馬上前邀戰,爾朱榮以刀不如棒的威力大,秘密吩咐軍人各備神棒一根,放在馬的側面。
說等到戰鬥發生時,不計斬級,用棒擊死敵人就行了,以免耽誤追擊敵軍。
于是分别命令壯士們在各處沖突敵陣,号令嚴明,将領士兵争先殺敵。
爾朱榮親自沖鋒陷陣,在敵陣後部出現,這樣前後夾擊,大破敵軍。
在陣中活捉葛榮,敵人紛紛投降。
爾朱榮考慮敵人人數衆多,假如立即把他們分開,恐怕他們心生疑懼,或許又結聚起來,成為後患,于是普告各人自便,親屬任其相随,居住在他們想居住的地方。
這樣,大家十分高興,随即星分雲散,數十萬人馬全都散去。
等到他們跑出百裡之外,爾朱榮才開始派兵分頭押領,把這些人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俘虜們都被安置得很好。
然後篩選其主将,量力任用,新歸附的人都安定下來。
當時人佩服他的辦事快捷。
又用牢車把葛榮送往京城。
皇帝下诏說:“榮卿功齊天地,爵服之類必須高貴;道救百姓,嘉賞之名必須偉大。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莘贊輔亳州,于是朝廷賜給他最高貴的稱号;姜望翼蔽周朝,于是他在朝廷中處于特殊的位置。
何況導源積石,襲構昆山,庭集群英,助成鴻業,扶頹柱于高天,振絕維于厚地,德行冠絕五侯,功勳高出九伯的人呢!太原王爾朱榮代代蒙承恩寵,世世都是忠烈,他入則拯頹敗國運,出則剿禍了元兇,使多年迷霧一朝散去,幾年塵埃迅速清除。
燕、代既安,趙、魏還蘇,與前人比較他的成績功勳,古今無雙,假如不稽查比照舊典成式,增加禮遇之數,那将憑什麼來昭德報功,遠明國範?可授予他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諸軍事,增加邑戶一萬戶,加上前面之數總共三萬,其他官職照舊。
” 當初,爾朱榮将要讨伐葛榮時,軍駐襄垣,便命戰士列圍打獵。
有兩隻兔子躍起于戰馬之前,爾朱榮于是躍馬彎弓對天立誓說:“射中就能擒獲葛榮,不中則不行。
”不一會兒,兩隻兔子都應弦而倒,三軍将士都很高興。
等到大破敵軍之後,爾朱榮就讓人在射倒兔子的地方立起一塊碑,稱“雙兔碑”。
爾朱榮将與葛榮決戰的那天晚上,夢見一個人向葛榮索要千牛刀,而葛榮一開始不肯給他。
這個人稱:“我是道武皇帝,你敢違抗!”葛榮于是獻上千牛刀,這人手執其刀交給爾朱榮。
醒來之後,爾朱榮十分高興,自知此戰必勝無疑。
皇帝又下诏說:“我皇魏道合神元,德照靈範,源先二象,化和五才,皇運與日月同長久,金鼎共天地齊永遠。
但正光末年,皇運時挫,四方皆亂,九宮失序,朝野長歎,士女嗟怨,遂使得四海土崩,九州瓦解。
逆賊杜周,殺戮于燕州、代州;妖寇葛榮,橫行于魏州、趙州。
常山、易水,戰鼓夜起;冰井、叢台,胡塵晝合。
朔南久是荒蕪之地,黃河以北殆成灰燼。
宗廟常有不安之慮,國家總懷不測之憂。
大丞相、太原王爾朱榮道照域中,德光域外,神機昭明藏匿往古,思考現實預知未來,大義緊跟先勳,忠誠足資往烈。
遂能大建義謀,收集忠勇,将士們如熊罴競逐,虎豹争先,縱橫南北,披靡東西,滅此鲸鲵。
殺死的敵賊多于長平坑數,積累的器物高于熊耳。
秦晉聞聲而喪膽,齊莒側聽而恐懼。
皇道中興大業于是再興,太平基業從此開始。
即使伊尹、霍光宣明政教翼蔽朝綱之功,齊桓、晉文推重人才、贊輔周室的做法,也
隻因太後婬亂,孝明暴崩,臣便率領義兵,以圖扶立社稷。
陛下剛剛登基,人情未安,大兵交雜,難以齊一,以緻諸王朝貴橫遭死亡的人數衆多,而今微臣微軀難以堵塞以往的罪責,難以得到亡者的諒解。
然而臣追思死難大臣們的聲望德行,真可謂是不朽之人,乞求上天降慈恩之心,微申私責。
無上王大人請追贈他帝号,請贈諸王公、刺史們三司之号,死難臣僚中位置處三品之中的請求贈與令仆的稱号,五品之官請贈方伯,六品以下以及平民贈以鎮郡稱号。
那些死後無後人能繼承這些稱号的,請求聖上授予他封号爵位。
按他們品位高下、級别高低,授予他們相應的稱号,務使皇恩及存達亡,以慰生藉死。
”莊帝下诏說:“朕覽表不勝梗塞。
朕德行平庸,難感天地,導緻如此殘酷濫殺的局面出現,回首往事,真是痛入骨髓。
可按表疏中所說的去做。
”從此以後,贈蔭一事,漸漸變得濫而無味,平庸的人、品位微賤的官員,動不動就做上大官,這被有識之士所看不起。
武定年間,齊文襄王開始糾正其過失,追贈褒揚漸有章法。
爾朱榮啟奏皇帝派使者沿城安慰那些受驚吓的人,從這以後人心漸漸安定下來,朝中逃亡的官員也漸漸歸到朝廷。
爾朱榮又奏請輪番當值,每逢朔望那天,當值官員引見三公、令仆、尚書、九卿以及司州牧、河南尹、洛陽河陰執事等官,參與讨論治國方略、王道經綸,作為慣例沿襲下去。
五月,爾朱榮返回晉陽。
七月,皇帝下诏說:“天地統領萬物,星象增其光輝;皇帝統治天下,大臣助其大業。
所以周道中缺,齊、晉立下濟世之忠;殷運虧損,彭、韋振起救時之節。
自從大魏前朝統治颠撲,噩運到來,太原王爾朱榮于是擁戴朕躬,以君臨萬國。
爾朱榮的功勳超過伊、霍,功勞齊天地,大魏王室重振皇風,全靠了爾朱榮。
因此朕授他為柱國大将軍、兼錄尚書事,其他官職照舊。
” 這時,葛榮擁軍号稱百萬,矛頭直指京師。
相州刺史李神軌閉城自守。
敵人前部已過汲郡,所經過的村莊都橫遭劫掠。
爾朱榮啟奏皇帝,請求讨伐。
九月,爾朱榮率領精銳騎兵七千,戰馬都有備用的,日夜兼程,東出滏口。
葛榮長期為賊,橫行黃河以北廣大地區,爾朱榮七千騎兵與他的軍隊比較起來,懸殊極大,人們議論紛紛:這哪能制服逆賊啊。
葛榮聽說此事,也高興壞了,便吩咐部下說:“這太容易對付了。
你們隻管都準備好長繩子,他們一到,綁起來就是。
”葛榮自邺以北擺下數十裡長陣,陣如箕形,張翼推進。
爾朱榮偷偷在山谷伏軍作為奇兵,分督将以上的軍官三個人為一處,每處數百名騎兵,命令他們在埋伏的地方揚塵呐喊,以使敵人弄不清有多少人馬。
又派遣人馬上前邀戰,爾朱榮以刀不如棒的威力大,秘密吩咐軍人各備神棒一根,放在馬的側面。
說等到戰鬥發生時,不計斬級,用棒擊死敵人就行了,以免耽誤追擊敵軍。
于是分别命令壯士們在各處沖突敵陣,号令嚴明,将領士兵争先殺敵。
爾朱榮親自沖鋒陷陣,在敵陣後部出現,這樣前後夾擊,大破敵軍。
在陣中活捉葛榮,敵人紛紛投降。
爾朱榮考慮敵人人數衆多,假如立即把他們分開,恐怕他們心生疑懼,或許又結聚起來,成為後患,于是普告各人自便,親屬任其相随,居住在他們想居住的地方。
這樣,大家十分高興,随即星分雲散,數十萬人馬全都散去。
等到他們跑出百裡之外,爾朱榮才開始派兵分頭押領,把這些人安置在合适的地方,俘虜們都被安置得很好。
然後篩選其主将,量力任用,新歸附的人都安定下來。
當時人佩服他的辦事快捷。
又用牢車把葛榮送往京城。
皇帝下诏說:“榮卿功齊天地,爵服之類必須高貴;道救百姓,嘉賞之名必須偉大。
正因為如此所以有莘贊輔亳州,于是朝廷賜給他最高貴的稱号;姜望翼蔽周朝,于是他在朝廷中處于特殊的位置。
何況導源積石,襲構昆山,庭集群英,助成鴻業,扶頹柱于高天,振絕維于厚地,德行冠絕五侯,功勳高出九伯的人呢!太原王爾朱榮代代蒙承恩寵,世世都是忠烈,他入則拯頹敗國運,出則剿禍了元兇,使多年迷霧一朝散去,幾年塵埃迅速清除。
燕、代既安,趙、魏還蘇,與前人比較他的成績功勳,古今無雙,假如不稽查比照舊典成式,增加禮遇之數,那将憑什麼來昭德報功,遠明國範?可授予他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諸軍事,增加邑戶一萬戶,加上前面之數總共三萬,其他官職照舊。
” 當初,爾朱榮将要讨伐葛榮時,軍駐襄垣,便命戰士列圍打獵。
有兩隻兔子躍起于戰馬之前,爾朱榮于是躍馬彎弓對天立誓說:“射中就能擒獲葛榮,不中則不行。
”不一會兒,兩隻兔子都應弦而倒,三軍将士都很高興。
等到大破敵軍之後,爾朱榮就讓人在射倒兔子的地方立起一塊碑,稱“雙兔碑”。
爾朱榮将與葛榮決戰的那天晚上,夢見一個人向葛榮索要千牛刀,而葛榮一開始不肯給他。
這個人稱:“我是道武皇帝,你敢違抗!”葛榮于是獻上千牛刀,這人手執其刀交給爾朱榮。
醒來之後,爾朱榮十分高興,自知此戰必勝無疑。
皇帝又下诏說:“我皇魏道合神元,德照靈範,源先二象,化和五才,皇運與日月同長久,金鼎共天地齊永遠。
但正光末年,皇運時挫,四方皆亂,九宮失序,朝野長歎,士女嗟怨,遂使得四海土崩,九州瓦解。
逆賊杜周,殺戮于燕州、代州;妖寇葛榮,橫行于魏州、趙州。
常山、易水,戰鼓夜起;冰井、叢台,胡塵晝合。
朔南久是荒蕪之地,黃河以北殆成灰燼。
宗廟常有不安之慮,國家總懷不測之憂。
大丞相、太原王爾朱榮道照域中,德光域外,神機昭明藏匿往古,思考現實預知未來,大義緊跟先勳,忠誠足資往烈。
遂能大建義謀,收集忠勇,将士們如熊罴競逐,虎豹争先,縱橫南北,披靡東西,滅此鲸鲵。
殺死的敵賊多于長平坑數,積累的器物高于熊耳。
秦晉聞聲而喪膽,齊莒側聽而恐懼。
皇道中興大業于是再興,太平基業從此開始。
即使伊尹、霍光宣明政教翼蔽朝綱之功,齊桓、晉文推重人才、贊輔周室的做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