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巒傳
關燈
小
中
大
進入蕭衍内地,出其不備,也許還能獲勝。
而今正想屯兵,蕭密殘部仍在鐘離;他們隻要沒有糧草,運糧船隻很快就到了。
而我軍想以八十天的軍糧去攻取敵人城池,為臣還沒有聽說過。
況且廣陵、任城可為前車之鑒,哪裡還能允許今天重蹈複轍。
現在如前去,敵人固城自守,不與我接戰,城壕水深,不是輕易可以填塞起來的,我軍空坐到來年春天,那就會讓士兵不勝勞疲。
派為臣到那裡,糧草怎樣運輸?夏天的士兵,都沒準備冬天的服裝,如遇上冰雪天氣,到哪裡去取冬裝?為臣甯願背上膽小怕事、不敢進攻的罪責,也不願遭受敗軍損兵空勞遠行的罪名。
鐘離天險之地,是朝廷顯貴都知道的;如有内應,則是為臣不能預料,如無内應,必定拿不下來。
如果拿不下來,那将受到什麼樣的恥辱!陛下如果相信為臣之言,誠望讓臣停止進攻;如果說臣不願前去,為臣所統領的人馬都交給中山指揮,任其調度,為臣請求單騎随之驅逐東西。
而且有諺語說,耕種的事問農人,布匹的活找織婦。
為臣雖然談不上武人,然而忝居征将之位,對戰場情況可否,還是知道一些,為臣既然說很難辦到,豈容一再強遣。
”皇帝下诏說:“安東将軍頻請還軍,猶豫不前,破壞軍隊規矩,辜負朕的殷切期望。
兵馬既已蓄勢,不容再聽停辍,而應火速赴敵,東西合擊,乘勝掃敵,争取時機,以獲勝利。
”邢巒屢屢上表請求還朝,魏世宗答應了。
中山王元英果然大敗而歸,當時人都很佩服邢巒的遠見卓識。
當初,侍中盧昶與邢巒有矛盾,盧昶與元晖都受到世宗的寵幸,禦史中尉崔亮,與邢巒同夥。
盧昶與元晖要崔亮彈劾邢巒,許諾說事成之後在世宗那裡推薦他為侍中。
崔亮于是啟奏說邢巒在漢中時掠奪平民為奴婢。
邢巒害怕被盧昶等人陷害,于是讓在漢中時所得到的巴西太守龐景民的女兒化生等二十多人給元晖。
化生等人,容貌奇美,元晖得到之後,大為高興,于是背着盧昶在魏世宗面前為邢巒說話:“邢巒新近立有大功,已經赦免其過,不應再把他關到牢裡去了。
”世宗接受了這個意見。
高肇因邢巒有克敵之功,卻被盧昶等人排擠,也為邢巒申訴,所以邢巒免于處分。
豫州城民白早生殺了刺史司馬悅,以該城投歸南方,蕭衍派他的冠軍将軍齊苟仁率領人馬據入懸瓠城。
皇帝下诏邢巒持節率領羽林精銳部隊讨伐他們。
封他為平舒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犒賞他宿豫城立下的戰功。
世宗親臨東堂,勞慰邢巒說:“司馬悅不慎重門之戒,智力不足以為身謀,非但喪失黎民百姓,而且大虧皇魏王略。
懸瓠與京畿近在咫尺,為帝都東南屏障,朕度公之在彼,憂慮更深。
早生不能獨自為陣,必定遠引吳、楚勢力,官民同時趨惡,交兵勢在必行。
愛卿你文昭武烈,是我朝之南仲,所以朕令你風馳電掣,攻其不意。
卿你說說早生是棄城而逃還是戮力守城?我們何時可以平定?”邢巒回答說:“早生并不是有什麼深謀大略而走出今天這一步,隻是因為司馬悅殘暴地對待老百姓,他乘衆怒而殺了司馬,老百姓則被兇威所震懾,不得已而暫且苟附罷了。
如蕭衍軍隊入城接應,水路不通,糧草運輸接不上,也是成為被我擒拿之勢,不能造成什麼危害。
而早生得到蕭衍軍隊的接應,耽于利欲之情,必然會固守而不肯離開。
而今王師如到,士民必然會翻然歸順。
我們圍攻窮守之城,敵人奔走無路,不過今年,我們必定會傳敵人的頭顱于京師。
願陛下不必多慮。
”世宗笑着說:“你的話是何等氣壯!深明朕送你之意。
朕知道你雙親已老,而你頻繁在外辛勞,然而忠孝不能兩全,卿才足以救世,不得再行推辭了。
” 于是邢巒率領騎兵八百,日夜兼程,五天就到了鮑口。
敵人派大将軍胡孝智率軍七千,離城二百裡,前來迎戰。
邢巒攻擊打敗胡孝智,乘勝長驅直入,到了懸瓠。
敵人出城迎戰,邢巒又大破敵軍,因而接着渡過汝河。
緊接着大兵繼至,于是把敵人團團圍了起來。
皇帝下诏讓邢巒為使持節、假鎮南将軍、都督南讨諸軍事。
征南将軍、中山王元英南讨三關,也駐軍懸瓠,因後軍未到,前敵較多,害怕起來,不敢前進,于是與邢巒分兵結成犄角攻擊敵人。
蕭衍将領齊苟仁等二十一人開門投降,邢巒斬了早生等同黨數十人。
豫州平定,邢巒率軍返回京城。
世宗親臨東堂慰勞他,說:“愛卿此番沒有多久,就剿滅妖醜,鴻勳碩美,可以說是無愧古人。
”邢巒回答說:“這出自陛下的聖略威靈,元英等将士之力,為臣何功之有。
”世宗笑着說:“愛卿不隻是一月三捷,足以稱奇,功績永著士宦之中,還想有功而不居。
” 邢巒自宿豫大捷,到平定懸瓠,志行修正,不再以财寶賄賂為懷,戎資軍需絲毫無犯。
遷任殿中尚書,加授撫軍将軍。
延昌三年(514),暴病而亡,享年五十一歲。
邢巒才兼文武,享譽朝野,死後,上上下下都十分痛惜。
皇帝下诏賜帛四百匹,朝服一套,贈車騎大将軍、瀛州刺史。
當初,世宗想贈官冀州,但黃門甄琛因邢巒以前曾彈劾自己,于是說:“瀛州是邢巒的本邦,人心所向,應贈本州。
”皇帝聽了他的意見。
到甄琛拟诏書,于是說“優贈車騎将軍、瀛州刺吏”,談論的人都笑甄琛的淺薄。
谥稱文定。
而今正想屯兵,蕭密殘部仍在鐘離;他們隻要沒有糧草,運糧船隻很快就到了。
而我軍想以八十天的軍糧去攻取敵人城池,為臣還沒有聽說過。
況且廣陵、任城可為前車之鑒,哪裡還能允許今天重蹈複轍。
現在如前去,敵人固城自守,不與我接戰,城壕水深,不是輕易可以填塞起來的,我軍空坐到來年春天,那就會讓士兵不勝勞疲。
派為臣到那裡,糧草怎樣運輸?夏天的士兵,都沒準備冬天的服裝,如遇上冰雪天氣,到哪裡去取冬裝?為臣甯願背上膽小怕事、不敢進攻的罪責,也不願遭受敗軍損兵空勞遠行的罪名。
鐘離天險之地,是朝廷顯貴都知道的;如有内應,則是為臣不能預料,如無内應,必定拿不下來。
如果拿不下來,那将受到什麼樣的恥辱!陛下如果相信為臣之言,誠望讓臣停止進攻;如果說臣不願前去,為臣所統領的人馬都交給中山指揮,任其調度,為臣請求單騎随之驅逐東西。
而且有諺語說,耕種的事問農人,布匹的活找織婦。
為臣雖然談不上武人,然而忝居征将之位,對戰場情況可否,還是知道一些,為臣既然說很難辦到,豈容一再強遣。
”皇帝下诏說:“安東将軍頻請還軍,猶豫不前,破壞軍隊規矩,辜負朕的殷切期望。
兵馬既已蓄勢,不容再聽停辍,而應火速赴敵,東西合擊,乘勝掃敵,争取時機,以獲勝利。
”邢巒屢屢上表請求還朝,魏世宗答應了。
中山王元英果然大敗而歸,當時人都很佩服邢巒的遠見卓識。
當初,侍中盧昶與邢巒有矛盾,盧昶與元晖都受到世宗的寵幸,禦史中尉崔亮,與邢巒同夥。
盧昶與元晖要崔亮彈劾邢巒,許諾說事成之後在世宗那裡推薦他為侍中。
崔亮于是啟奏說邢巒在漢中時掠奪平民為奴婢。
邢巒害怕被盧昶等人陷害,于是讓在漢中時所得到的巴西太守龐景民的女兒化生等二十多人給元晖。
化生等人,容貌奇美,元晖得到之後,大為高興,于是背着盧昶在魏世宗面前為邢巒說話:“邢巒新近立有大功,已經赦免其過,不應再把他關到牢裡去了。
”世宗接受了這個意見。
高肇因邢巒有克敵之功,卻被盧昶等人排擠,也為邢巒申訴,所以邢巒免于處分。
豫州城民白早生殺了刺史司馬悅,以該城投歸南方,蕭衍派他的冠軍将軍齊苟仁率領人馬據入懸瓠城。
皇帝下诏邢巒持節率領羽林精銳部隊讨伐他們。
封他為平舒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犒賞他宿豫城立下的戰功。
世宗親臨東堂,勞慰邢巒說:“司馬悅不慎重門之戒,智力不足以為身謀,非但喪失黎民百姓,而且大虧皇魏王略。
懸瓠與京畿近在咫尺,為帝都東南屏障,朕度公之在彼,憂慮更深。
早生不能獨自為陣,必定遠引吳、楚勢力,官民同時趨惡,交兵勢在必行。
愛卿你文昭武烈,是我朝之南仲,所以朕令你風馳電掣,攻其不意。
卿你說說早生是棄城而逃還是戮力守城?我們何時可以平定?”邢巒回答說:“早生并不是有什麼深謀大略而走出今天這一步,隻是因為司馬悅殘暴地對待老百姓,他乘衆怒而殺了司馬,老百姓則被兇威所震懾,不得已而暫且苟附罷了。
如蕭衍軍隊入城接應,水路不通,糧草運輸接不上,也是成為被我擒拿之勢,不能造成什麼危害。
而早生得到蕭衍軍隊的接應,耽于利欲之情,必然會固守而不肯離開。
而今王師如到,士民必然會翻然歸順。
我們圍攻窮守之城,敵人奔走無路,不過今年,我們必定會傳敵人的頭顱于京師。
願陛下不必多慮。
”世宗笑着說:“你的話是何等氣壯!深明朕送你之意。
朕知道你雙親已老,而你頻繁在外辛勞,然而忠孝不能兩全,卿才足以救世,不得再行推辭了。
” 于是邢巒率領騎兵八百,日夜兼程,五天就到了鮑口。
敵人派大将軍胡孝智率軍七千,離城二百裡,前來迎戰。
邢巒攻擊打敗胡孝智,乘勝長驅直入,到了懸瓠。
敵人出城迎戰,邢巒又大破敵軍,因而接着渡過汝河。
緊接着大兵繼至,于是把敵人團團圍了起來。
皇帝下诏讓邢巒為使持節、假鎮南将軍、都督南讨諸軍事。
征南将軍、中山王元英南讨三關,也駐軍懸瓠,因後軍未到,前敵較多,害怕起來,不敢前進,于是與邢巒分兵結成犄角攻擊敵人。
蕭衍将領齊苟仁等二十一人開門投降,邢巒斬了早生等同黨數十人。
豫州平定,邢巒率軍返回京城。
世宗親臨東堂慰勞他,說:“愛卿此番沒有多久,就剿滅妖醜,鴻勳碩美,可以說是無愧古人。
”邢巒回答說:“這出自陛下的聖略威靈,元英等将士之力,為臣何功之有。
”世宗笑着說:“愛卿不隻是一月三捷,足以稱奇,功績永著士宦之中,還想有功而不居。
” 邢巒自宿豫大捷,到平定懸瓠,志行修正,不再以财寶賄賂為懷,戎資軍需絲毫無犯。
遷任殿中尚書,加授撫軍将軍。
延昌三年(514),暴病而亡,享年五十一歲。
邢巒才兼文武,享譽朝野,死後,上上下下都十分痛惜。
皇帝下诏賜帛四百匹,朝服一套,贈車騎大将軍、瀛州刺史。
當初,世宗想贈官冀州,但黃門甄琛因邢巒以前曾彈劾自己,于是說:“瀛州是邢巒的本邦,人心所向,應贈本州。
”皇帝聽了他的意見。
到甄琛拟诏書,于是說“優贈車騎将軍、瀛州刺吏”,談論的人都笑甄琛的淺薄。
谥稱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