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傳
關燈
小
中
大
李平,字昙定,頓丘人,彭城王李嶷的長子。
少年即有大度。
等到長大,涉獵群書,喜好《禮》、《易》,很有文才。
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為通直散騎侍郎,高祖待他的禮節相當厚重。
李平頻曆大喪,居喪以孝稱。
後來以例降爵為彭城公。
拜授太子中舍人,遷任散騎侍郎,舍人官職照舊,遷任太子中庶子。
李平乘着侍從的機會從容請求治理一郡,高祖說:“卿你也想在吏事上試試了。
”拜授他為長樂太守,任上,政務清靜,吏民歸心。
皇帝車駕南征,任李平兼冀州儀同開府長史,很有政績,又除正長史,太守官職照舊。
沒多久,便行河南尹,權貴豪紳都很怕他。
世宗即位,升任司徒左長史,行尹職務仍舊。
不久以稱轉正尹,長史如故。
皇帝車駕準備到邺城,李平上表疏谏:“臣伏見己醜時的诏書,皇駕雲軒銮辂,行幸有期,風服龍骖,驅駕近日。
陛下将欲講武淇陽,大習邺魏,馳駿馬于綠竹之區,騁烈騎于漳、滏之域。
這确為幽顯同慶、人靈共悅的事情。
但為臣愚見,私有不解。
為什麼呢?嵩京創構,洛邑始營,雖然年跨十載,但根基未成。
代州民衆遷居洛陽,始欲向盡,資産在遷移途中耗盡,牛畜在輾轉路上死斃,攀太行之險,越長津之難,辛苦備至,才到京城,富裕的人猶且損财過半,貧家可以想見。
加上連年從戎,老百姓來不及尋得養息之所,自從景明年間以來,少得休息。
從事農耕的沒能得到二年的糧食積儲,建房的才有數間之屋,無人不勉力伊、..之間,參加皇宮建設。
而今實在應該安定民心,勸農耕種,讓國家有九年之糧,家家有水旱儲備。
如若再興徭役,那就會所廢甚多了。
一夫從役,全家失業。
現在又值秋禾滿田,禾谷遍野時節,銮駕所經,騰踐必定很多。
陛下不如端居中央,坐招四海,耀武松原,禮射伊洛,士馬無跋涉之勞、黎民有康哉之讠永,豈不是件很美的事。
”帝不從。
下诏令李平以本官行相州事務。
魏世宗到邺城,親臨李平宅第,召見他的幾個兒子。
不久正除刺史,加授征虜将軍。
李平勸農耕桑,修飾太學,考選通儒充任博士,選擇五郡聰慧敏捷的孩子們受學,圖畫孔子以及七十二弟子的畫像于學堂之上,親自為之立贊。
前任台使頗好搜刮民财,李平于是在客館牆上畫“履虎尾”、“踐薄水”,下面注頌,以示誡止。
朝廷加授他為平東将軍,征拜長兼度支尚書,不久正尚書,領禦史中尉。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造反,帝任命李平為使持節、都督北讨諸軍事、鎮北将軍,行冀州事以讨伐他。
魏世宗親臨式乾殿,勞遣李平說:“元愉,朕的大弟,朕讓他居守不疑之地,豺狼之心,沒想到就發了,他想要上傾社稷,下殘百姓。
大義滅親,夫豈能止。
周公行之于古,朕也應當行之于今。
朕委任你為專征之任,務必要應期摧滅。
卿務必要克盡征戰職守,不要辜負朕推心置腹的寄托。
朕哪裡想到今天說起這件事呢。
”因之..欷流淚。
李平回答說:“臣元愉鬼迷心竅,大膽幹出叛亂的事來。
陛下您不覺得為臣不武,委以總督之任,而今大赦既行,便隻應有征無戰。
倘若誰守迷不悟,便應當仰憑天威,激勵将士,譬如太陽消散微露,巨海蕩盡熒燭那樣,天時人事,滅除道理昭然明了。
如果他頓首軍門,就把他交送大理寺,如若有過不改,以待斬戮,則動用幹戈,這是他自找其咎,與陛下無關。
” 李平進軍至經縣,諸路大軍彙集。
夜晚有蠻兵數千人砍斫李平前營,流矢射到李平帳中,李平堅卧不動,不一會敵人就逃散了。
于是軍隊
少年即有大度。
等到長大,涉獵群書,喜好《禮》、《易》,很有文才。
太和初年,朝廷拜授其為通直散騎侍郎,高祖待他的禮節相當厚重。
李平頻曆大喪,居喪以孝稱。
後來以例降爵為彭城公。
拜授太子中舍人,遷任散騎侍郎,舍人官職照舊,遷任太子中庶子。
李平乘着侍從的機會從容請求治理一郡,高祖說:“卿你也想在吏事上試試了。
”拜授他為長樂太守,任上,政務清靜,吏民歸心。
皇帝車駕南征,任李平兼冀州儀同開府長史,很有政績,又除正長史,太守官職照舊。
沒多久,便行河南尹,權貴豪紳都很怕他。
世宗即位,升任司徒左長史,行尹職務仍舊。
不久以稱轉正尹,長史如故。
皇帝車駕準備到邺城,李平上表疏谏:“臣伏見己醜時的诏書,皇駕雲軒銮辂,行幸有期,風服龍骖,驅駕近日。
陛下将欲講武淇陽,大習邺魏,馳駿馬于綠竹之區,騁烈騎于漳、滏之域。
這确為幽顯同慶、人靈共悅的事情。
但為臣愚見,私有不解。
為什麼呢?嵩京創構,洛邑始營,雖然年跨十載,但根基未成。
代州民衆遷居洛陽,始欲向盡,資産在遷移途中耗盡,牛畜在輾轉路上死斃,攀太行之險,越長津之難,辛苦備至,才到京城,富裕的人猶且損财過半,貧家可以想見。
加上連年從戎,老百姓來不及尋得養息之所,自從景明年間以來,少得休息。
從事農耕的沒能得到二年的糧食積儲,建房的才有數間之屋,無人不勉力伊、..之間,參加皇宮建設。
而今實在應該安定民心,勸農耕種,讓國家有九年之糧,家家有水旱儲備。
如若再興徭役,那就會所廢甚多了。
一夫從役,全家失業。
現在又值秋禾滿田,禾谷遍野時節,銮駕所經,騰踐必定很多。
陛下不如端居中央,坐招四海,耀武松原,禮射伊洛,士馬無跋涉之勞、黎民有康哉之讠永,豈不是件很美的事。
”帝不從。
下诏令李平以本官行相州事務。
魏世宗到邺城,親臨李平宅第,召見他的幾個兒子。
不久正除刺史,加授征虜将軍。
李平勸農耕桑,修飾太學,考選通儒充任博士,選擇五郡聰慧敏捷的孩子們受學,圖畫孔子以及七十二弟子的畫像于學堂之上,親自為之立贊。
前任台使頗好搜刮民财,李平于是在客館牆上畫“履虎尾”、“踐薄水”,下面注頌,以示誡止。
朝廷加授他為平東将軍,征拜長兼度支尚書,不久正尚書,領禦史中尉。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造反,帝任命李平為使持節、都督北讨諸軍事、鎮北将軍,行冀州事以讨伐他。
魏世宗親臨式乾殿,勞遣李平說:“元愉,朕的大弟,朕讓他居守不疑之地,豺狼之心,沒想到就發了,他想要上傾社稷,下殘百姓。
大義滅親,夫豈能止。
周公行之于古,朕也應當行之于今。
朕委任你為專征之任,務必要應期摧滅。
卿務必要克盡征戰職守,不要辜負朕推心置腹的寄托。
朕哪裡想到今天說起這件事呢。
”因之..欷流淚。
李平回答說:“臣元愉鬼迷心竅,大膽幹出叛亂的事來。
陛下您不覺得為臣不武,委以總督之任,而今大赦既行,便隻應有征無戰。
倘若誰守迷不悟,便應當仰憑天威,激勵将士,譬如太陽消散微露,巨海蕩盡熒燭那樣,天時人事,滅除道理昭然明了。
如果他頓首軍門,就把他交送大理寺,如若有過不改,以待斬戮,則動用幹戈,這是他自找其咎,與陛下無關。
” 李平進軍至經縣,諸路大軍彙集。
夜晚有蠻兵數千人砍斫李平前營,流矢射到李平帳中,李平堅卧不動,不一會敵人就逃散了。
于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