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伯傳
關燈
小
中
大
是二位王公身邊一向擁有的兵力之數罷了。
這座城裡,有幾個州的士庶百姓,那些工徒營伍之人還沒有算進去。
我說的是人數,而沒列舉馬匹數量。
況且冀州地處北方,出産馬匹,你憑什麼又把那些不是軍中戰馬的野馬算在内而借以自誇呢?”李孝伯說:“王侯設置險障,的确如你剛才所說的,但有關閉之時,也有開門之日,你們為什麼又幹脆緊緊閉上呢?拉起吊橋,道理又在什麼地方?這座城池是你們守城的将帥所熟悉的,野外打戰是我們的長處,我們憑借馬匹,就如你們憑依城池一樣。
”城裡有個叫貝思的人,曾經到過魏國京城,劉義恭派他前去看究竟是誰,貝思認出是李孝伯。
貝思上前慰問李孝伯說:“李尚書一路辛苦了。
”李孝伯說:“這個事你我行路之人心中都清楚。
”貝思回答說:“正因為都知道,所以才問候你。
”孝伯說:“感謝你的一片心意。
” 既開城門,張暢擯退随從,撤去儀仗,出城接受魏朝賜給的東西。
李孝伯說:“魏皇有诏,貂裘賜給太尉,駱駝、騾子、馬匹賜給安北将軍,葡萄酒以及各種吃食讓你們大家一起共同享受。
”張暢說:“二位王公敬回魏帝,知道魏帝垂見,常願親自接駕,但是受命宋朝,居守一方,作為人臣應無境外之交,所以不能私自面見魏皇。
”劉義恭獻上皮制衣服一套,劉駿獻上兩杯酒,百捆甘蔗。
李孝伯說:“魏皇又有诏書說:‘太尉、安北,長久沒有與宋國通消息,應該是十分憂郁不快。
你們如若派遣使者去朝,我們為你們護送,如需要坐騎,我們送給馬匹。
’”張暢說:“這裡小路很多,使命官員往返頻繁,不用為此事勞擾魏帝了。
”李孝伯說:“我們也知道有水路,好像是被造反的黎庶百姓隔斷了。
”張暢說:“君你穿着白衣,便是白賊了。
”李孝伯大笑說:“今天所說的白賊,好像指的是像黃巾、赤眉那種身份的人。
”張暢說:“黃巾、赤眉,不在江南。
”李孝伯說:“雖然不在江南,但也不離徐州地界。
”李孝伯說:“向與安北相聞,為什麼你久不通報。
”張暢說:“二王高貴遙遠,告訴他們頗不方便。
”李孝伯說:“當年周公握發吐飯,接待賓客,二王怎麼格外高貴?”張暢說:“握發吐飯,不是對鄰國的人而言的。
”李孝伯說:“本國尚且如此,鄰國更應禮節周全了。
賓客應該做到彬彬有禮,主人應該以禮相接。
”張暢說:“昨天你們軍馬臨城,未為有禮。
”李孝伯說:“不是賓客沒有禮節,隻是主人手腳忙亂,無法等到賓客調度罷了。
”孝伯又說:“魏皇有诏:‘程天祚一介常人,你們誠然知道他非江南之選,而接近汝陽,身遭九槍,落入氵殷水,我派人把他打撈上來。
凡是人骨肉分離,都常思團聚,我們聽說其弟在此,如何不讓其把他領回去?而把他留在我魏軍中。
’”張暢說:“已經知道并也想讓程天祚兄弟團聚,而且也要他前來領人,但他弟堅決不去。
”李孝伯說:“哪有子弟聽說其父輩兄長回來卻反而不肯相見的道理,這真是連禽獸都不如。
貴土風俗人情,怎麼到了這種地步。
” 魏世祖派人送去賜予劉義恭、劉駿等人氈子各一件,鹽各九種,加上胡豉。
李孝伯說:“魏皇有後诏:‘這些鹽,各有用處。
白鹽是食鹽,主上自食;黑鹽治療腹部氣脹,研成碎末,一次六铢,用酒服下;胡鹽治療眼睛疼;戎鹽治各種瘡疤;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等四種鹽,都不是食鹽。
太尉、安北何不派人到朕這裡來?彼此之情,雖不可盡,但是總要看看朕身材大小,年齡老少,觀察一下朕的為人吧。
’”張暢說:“魏帝總是為我們之間往來準備東西,李尚書你親自赴問,我們之間盡可互相了解,所以二位王公不再寫信。
”劉義恭又獻上蠟燭十根,劉駿獻上錦緞一匹。
李孝伯說:“君你是南方的人,為什麼腳穿木鞋?你腳穿此鞋,将士如何說法?”張暢說:“士人之言,誠為多愧。
我雖不是武将,但受命統軍,戎中陣前,不容我随便着裝。
”李孝伯說:“永昌王一向總是鎮守長安,今天率領精銳騎兵八萬直進淮河以南,壽春守軍也閉門防守,不敢對陣。
過去割下劉康祖首級送來,你們也見到了。
王玄谟也被我們熟悉了解,他不過也是平常之才而已。
怎麼派他充當抵擋大軍之職,以緻奔逃敗北。
魏大
這座城裡,有幾個州的士庶百姓,那些工徒營伍之人還沒有算進去。
我說的是人數,而沒列舉馬匹數量。
況且冀州地處北方,出産馬匹,你憑什麼又把那些不是軍中戰馬的野馬算在内而借以自誇呢?”李孝伯說:“王侯設置險障,的确如你剛才所說的,但有關閉之時,也有開門之日,你們為什麼又幹脆緊緊閉上呢?拉起吊橋,道理又在什麼地方?這座城池是你們守城的将帥所熟悉的,野外打戰是我們的長處,我們憑借馬匹,就如你們憑依城池一樣。
”城裡有個叫貝思的人,曾經到過魏國京城,劉義恭派他前去看究竟是誰,貝思認出是李孝伯。
貝思上前慰問李孝伯說:“李尚書一路辛苦了。
”李孝伯說:“這個事你我行路之人心中都清楚。
”貝思回答說:“正因為都知道,所以才問候你。
”孝伯說:“感謝你的一片心意。
” 既開城門,張暢擯退随從,撤去儀仗,出城接受魏朝賜給的東西。
李孝伯說:“魏皇有诏,貂裘賜給太尉,駱駝、騾子、馬匹賜給安北将軍,葡萄酒以及各種吃食讓你們大家一起共同享受。
”張暢說:“二位王公敬回魏帝,知道魏帝垂見,常願親自接駕,但是受命宋朝,居守一方,作為人臣應無境外之交,所以不能私自面見魏皇。
”劉義恭獻上皮制衣服一套,劉駿獻上兩杯酒,百捆甘蔗。
李孝伯說:“魏皇又有诏書說:‘太尉、安北,長久沒有與宋國通消息,應該是十分憂郁不快。
你們如若派遣使者去朝,我們為你們護送,如需要坐騎,我們送給馬匹。
’”張暢說:“這裡小路很多,使命官員往返頻繁,不用為此事勞擾魏帝了。
”李孝伯說:“我們也知道有水路,好像是被造反的黎庶百姓隔斷了。
”張暢說:“君你穿着白衣,便是白賊了。
”李孝伯大笑說:“今天所說的白賊,好像指的是像黃巾、赤眉那種身份的人。
”張暢說:“黃巾、赤眉,不在江南。
”李孝伯說:“雖然不在江南,但也不離徐州地界。
”李孝伯說:“向與安北相聞,為什麼你久不通報。
”張暢說:“二王高貴遙遠,告訴他們頗不方便。
”李孝伯說:“當年周公握發吐飯,接待賓客,二王怎麼格外高貴?”張暢說:“握發吐飯,不是對鄰國的人而言的。
”李孝伯說:“本國尚且如此,鄰國更應禮節周全了。
賓客應該做到彬彬有禮,主人應該以禮相接。
”張暢說:“昨天你們軍馬臨城,未為有禮。
”李孝伯說:“不是賓客沒有禮節,隻是主人手腳忙亂,無法等到賓客調度罷了。
”孝伯又說:“魏皇有诏:‘程天祚一介常人,你們誠然知道他非江南之選,而接近汝陽,身遭九槍,落入氵殷水,我派人把他打撈上來。
凡是人骨肉分離,都常思團聚,我們聽說其弟在此,如何不讓其把他領回去?而把他留在我魏軍中。
’”張暢說:“已經知道并也想讓程天祚兄弟團聚,而且也要他前來領人,但他弟堅決不去。
”李孝伯說:“哪有子弟聽說其父輩兄長回來卻反而不肯相見的道理,這真是連禽獸都不如。
貴土風俗人情,怎麼到了這種地步。
” 魏世祖派人送去賜予劉義恭、劉駿等人氈子各一件,鹽各九種,加上胡豉。
李孝伯說:“魏皇有後诏:‘這些鹽,各有用處。
白鹽是食鹽,主上自食;黑鹽治療腹部氣脹,研成碎末,一次六铢,用酒服下;胡鹽治療眼睛疼;戎鹽治各種瘡疤;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等四種鹽,都不是食鹽。
太尉、安北何不派人到朕這裡來?彼此之情,雖不可盡,但是總要看看朕身材大小,年齡老少,觀察一下朕的為人吧。
’”張暢說:“魏帝總是為我們之間往來準備東西,李尚書你親自赴問,我們之間盡可互相了解,所以二位王公不再寫信。
”劉義恭又獻上蠟燭十根,劉駿獻上錦緞一匹。
李孝伯說:“君你是南方的人,為什麼腳穿木鞋?你腳穿此鞋,将士如何說法?”張暢說:“士人之言,誠為多愧。
我雖不是武将,但受命統軍,戎中陣前,不容我随便着裝。
”李孝伯說:“永昌王一向總是鎮守長安,今天率領精銳騎兵八萬直進淮河以南,壽春守軍也閉門防守,不敢對陣。
過去割下劉康祖首級送來,你們也見到了。
王玄谟也被我們熟悉了解,他不過也是平常之才而已。
怎麼派他充當抵擋大軍之職,以緻奔逃敗北。
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