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淵傳
關燈
小
中
大
蕭何那樣的賢相身上。
朕此番前行,将求海内統一,哪裡是喜好輕舉妄動,利益所在,何能委派他人! “而且國家遭到水旱災害,未必是由于兵禍;堯、湯時的災難,難道也是因為興兵動旅引起的?國家豐年之後,雖靜有之,關左的小紛亂,朕已下令平伐。
微不足道的流言,哪能妨礙大業的完成?朕深深記住了愛卿的一片誠心,卿不要記恨朕不按你說的去做。
” 等到皇帝車駕親征,趙郡王元幹督管關右諸軍事,皇帝下诏加授盧淵為使持節、安南将軍,為副都督,統領七萬兵馬準備從子午出擊。
不久因蕭頤去世,停止南征。
當時泾州羌人叛逆,攻城占邑,盧淵率領六千騎步兵,号稱三萬,慢慢向前開進。
不到一個月,叛賊便紛紛逃散,投降的民衆有數萬人,盧淵隻殺了首惡,其他人的罪行一律不過問。
皇帝下诏讓他兼任侍中。
當初,盧淵十四歲時,曾經到長安去過,準備回來時,有五十多人為他餞别,地點在渭水北面,有位相士扶風人王伯達說:“諸君都不如這位盧郎,他的官位與其學識才幹雖不相稱,但是他的德行名聲十分隆盛,名望超過朝中諸公宰輔。
二十多年後,當号令關右。
願盧郎不忘老夫今日之言。
”此行之時,王伯達已年逾八十,到軍門求見,談論平生所見。
沒多久,朝廷便拜盧淵為儀曹尚書。
魏高祖考核在位官員,降盧淵以王師守常侍、尚書郎,奪除他常侍的俸祿一周。
不久任他為豫州刺史,盧淵以母親年老為由,堅辭不赴任。
恰逢蕭昭業的雍州刺史曹虎派使者前來請求投降,朝廷便派盧淵為使持節、安南将軍,督領前鋒諸路軍馬奔赴樊鄧。
盧淵到高祖駕前辭謝說:“為臣一介儒生,頗聞俎豆祭祀之類,帶兵征戰之事,從未學過。
望陛下定奪。
”行軍日期已經逼近,高祖不同意換人。
盧淵說:“臣擔心曹虎又成為另一個周鲂啊,陛下應審慎從事。
”曹虎果然詐降。
盧淵到葉城,詳細詢問曹虎詐降之事,兼陳述其利害關系。
魏帝下诏讓盧淵攻打南陽。
盧淵以兵少糧乏,上表請求先攻赭陽。
因它靠近葉城糧倉的緣故。
高祖同意了,于是盧淵便進攻赭陽。
蕭鸾派将領垣曆生前來救援,盧淵素無将略,被敵人打敗了,被免去官爵,貶為平民。
不久盧淵遭母喪,魏高祖派使者前往盧宅宣慰吊問。
喪期完了之後,盧淵兼任太尉長史。
高祖南讨,盧淵又兼任彭城王中軍府長史。
不久為徐州、京兆王元愉兼任長史,朝廷賜絹百匹。
元愉年紀很小,府中事不論大小,大多由盧淵決定。
盧淵以誠信禦物,得到東南老百姓的信任與愛戴。
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謀外叛,盧淵看出了他們的迹象,暗暗吩咐諸戍軍,以防不測。
盧淵屢屢上表,朝廷也不采納他的意見,沈陵後來果然殺了身邊将帥,率宿豫人馬叛逃南方。
沿淮諸戍地,由于有防備,得以保全。
沈陵戍邊多年,暗地勾結的人員很多,南徐、宿豫二州,人情都被煽惑。
沈陵南逃後,他的餘黨,很有一些被押送到盧淵這裡來的,盧淵都安撫他們一番之後把人放了,由此人心安定下來。
景明初年,朝廷任命他為秘書監。
二年(501),卒于任上,享年四十八歲。
朝廷贈他為安北将軍、幽州刺史,恢複其固安伯爵位,谥稱懿。
當初,盧谌父親盧志師法鐘繇書法,世代傳業,代有能人。
至盧邈以上,兼擅長草書。
盧淵演習家法,代京宮殿的字多是盧淵所題。
白馬公崔玄伯也善于書法,世代傳習衛馞體。
魏朝初年工于書法的,就是崔、盧兩家。
盧淵與仆射李沖關系特别和睦。
李沖看中盧淵門風,而盧淵推崇李沖才識官位,故結為婚姻親家,往來親密。
至于盧淵受到高祖的禮遇賞識,李沖從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盧淵有八個兒子。
朕此番前行,将求海内統一,哪裡是喜好輕舉妄動,利益所在,何能委派他人! “而且國家遭到水旱災害,未必是由于兵禍;堯、湯時的災難,難道也是因為興兵動旅引起的?國家豐年之後,雖靜有之,關左的小紛亂,朕已下令平伐。
微不足道的流言,哪能妨礙大業的完成?朕深深記住了愛卿的一片誠心,卿不要記恨朕不按你說的去做。
” 等到皇帝車駕親征,趙郡王元幹督管關右諸軍事,皇帝下诏加授盧淵為使持節、安南将軍,為副都督,統領七萬兵馬準備從子午出擊。
不久因蕭頤去世,停止南征。
當時泾州羌人叛逆,攻城占邑,盧淵率領六千騎步兵,号稱三萬,慢慢向前開進。
不到一個月,叛賊便紛紛逃散,投降的民衆有數萬人,盧淵隻殺了首惡,其他人的罪行一律不過問。
皇帝下诏讓他兼任侍中。
當初,盧淵十四歲時,曾經到長安去過,準備回來時,有五十多人為他餞别,地點在渭水北面,有位相士扶風人王伯達說:“諸君都不如這位盧郎,他的官位與其學識才幹雖不相稱,但是他的德行名聲十分隆盛,名望超過朝中諸公宰輔。
二十多年後,當号令關右。
願盧郎不忘老夫今日之言。
”此行之時,王伯達已年逾八十,到軍門求見,談論平生所見。
沒多久,朝廷便拜盧淵為儀曹尚書。
魏高祖考核在位官員,降盧淵以王師守常侍、尚書郎,奪除他常侍的俸祿一周。
不久任他為豫州刺史,盧淵以母親年老為由,堅辭不赴任。
恰逢蕭昭業的雍州刺史曹虎派使者前來請求投降,朝廷便派盧淵為使持節、安南将軍,督領前鋒諸路軍馬奔赴樊鄧。
盧淵到高祖駕前辭謝說:“為臣一介儒生,頗聞俎豆祭祀之類,帶兵征戰之事,從未學過。
望陛下定奪。
”行軍日期已經逼近,高祖不同意換人。
盧淵說:“臣擔心曹虎又成為另一個周鲂啊,陛下應審慎從事。
”曹虎果然詐降。
盧淵到葉城,詳細詢問曹虎詐降之事,兼陳述其利害關系。
魏帝下诏讓盧淵攻打南陽。
盧淵以兵少糧乏,上表請求先攻赭陽。
因它靠近葉城糧倉的緣故。
高祖同意了,于是盧淵便進攻赭陽。
蕭鸾派将領垣曆生前來救援,盧淵素無将略,被敵人打敗了,被免去官爵,貶為平民。
不久盧淵遭母喪,魏高祖派使者前往盧宅宣慰吊問。
喪期完了之後,盧淵兼任太尉長史。
高祖南讨,盧淵又兼任彭城王中軍府長史。
不久為徐州、京兆王元愉兼任長史,朝廷賜絹百匹。
元愉年紀很小,府中事不論大小,大多由盧淵決定。
盧淵以誠信禦物,得到東南老百姓的信任與愛戴。
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謀外叛,盧淵看出了他們的迹象,暗暗吩咐諸戍軍,以防不測。
盧淵屢屢上表,朝廷也不采納他的意見,沈陵後來果然殺了身邊将帥,率宿豫人馬叛逃南方。
沿淮諸戍地,由于有防備,得以保全。
沈陵戍邊多年,暗地勾結的人員很多,南徐、宿豫二州,人情都被煽惑。
沈陵南逃後,他的餘黨,很有一些被押送到盧淵這裡來的,盧淵都安撫他們一番之後把人放了,由此人心安定下來。
景明初年,朝廷任命他為秘書監。
二年(501),卒于任上,享年四十八歲。
朝廷贈他為安北将軍、幽州刺史,恢複其固安伯爵位,谥稱懿。
當初,盧谌父親盧志師法鐘繇書法,世代傳業,代有能人。
至盧邈以上,兼擅長草書。
盧淵演習家法,代京宮殿的字多是盧淵所題。
白馬公崔玄伯也善于書法,世代傳習衛馞體。
魏朝初年工于書法的,就是崔、盧兩家。
盧淵與仆射李沖關系特别和睦。
李沖看中盧淵門風,而盧淵推崇李沖才識官位,故結為婚姻親家,往來親密。
至于盧淵受到高祖的禮遇賞識,李沖從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盧淵有八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