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璧傳
關燈
小
中
大
帶令符審問他。
馮璧馳往牙吾塔的軍隊,奪了他的金符,讓其他将帥代管軍隊,将牙吾塔逮捕入獄。
士兵們都喧嘩起來,說:“我們元帥無罪。
”馮璧怒責牙吾塔說“:元帥想用軍隊來對抗朝廷任命的使者嗎?你是受處分的人,恐怕不應該這樣吧?皇上使者回奏的案子還能了結嗎?”牙吾塔伏在地請死,馮璧說:“兵法,進退自作主張,失去作戰機會而導緻失敗者斬。
”他立即拟好奏章上報,當時人都認為他很有膽量。
十月,馮璧改任禮部員外郎,代理右司谏、治書侍禦史。
皇上下诏問當前所應當先辦的事情,馮璧上書講了六件事,大緻是:減少官府中的多餘人員;在士卒中選拔精兵銳卒;對有疑問的案子要慢慢處理,慎于用刑;用公正廉潔的人并以此檢查官吏;在屯戍的地方革除剝削士兵的弊病;制定嚴禁權貴們托人說情的法令。
又上了四項自治的條款,就是區别賢人和奸佞,賞與罰必須說到做到,親自傾聽和觀察以了解下情,自我貶損來謹守上天的警戒。
皇帝下诏,因東方發生饑荒,偷盜衆多,派禦史中丞完顔伯嘉任宣慰使,監察禦史道遠從行。
道遠告發永城縣令主簿貪贓枉法,完顔伯嘉和縣令有過矛盾,将永城令交給有關部門,而放了主簿不予問罪。
在私下交談時,伯嘉答應讓參佐克忠等人擔任省台職務,馮璧将這些情況彈劾問罪,完顔伯嘉得罪而去職。
起初,有間諜報告了歸德的行樞密院說,河朔的叛軍有人在暗中謀劃南渡,行院事胡土門、都水監使毛花辇把這個人撤換了但不做準備。
一天,紅衲軍用幾百隻木筏連接在一起南渡,破壞了下邑以後才離去。
馮璧受命審問此事。
馮璧認為二将托病,營私舞弊,聽到盜寇的消息卻放松防備,而且敵人來時不迎戰,退去不追殺,依法當斬。
有人為他們說話“:二将都是寵臣,而且都水使者家有巨萬家财,如果向宮中近臣求援,必定從輕處理,你這樣隻是和權貴結怨,有什麼好處呢?”馮璧歎息着說:“睢陽的行宮,是東藩帶着重兵宿衛,而門前的賊寇卻都無法防禦,比這個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時,還有什麼指望呢?”他立即将詳情報告朝廷。
四年,馮璧升遷為刑部郎中。
關中大旱,皇帝下诏命馮璧與吏部侍郎畏忻審理冤獄。
當時河中統帥阿虎帶和他的僚屬十多人都以棄城罪判處死刑,關在同州獄中等待上報。
同州官僚都看上面的旨意辦事,問馮璧怎樣處置阿虎帶等人。
馮璧說:“河中是當今重地,朝議時打算把它作為皇上出行時停留的地方,如失去此城,河南、陝西就有亡唇之憂,因為他是皇室宗親又有功勞,地位高貴,所以派他鎮守,太平時搜刮百姓膏血挖河築城,一旦有了軍情便急忙燒光逃去,這樣的人不殺,法律便失去作用了。
”終于以沒有冤情向朝廷報告。
冬十月,馮璧出任歸德治中,不久,改任同知保靜軍節度使,又改任同知集慶軍節度使,上任後就上書請求退休,皇帝加封他一級官,然後辭職。
正大九年(1232),元軍攻破河南,馮璧北歸,又過了幾年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馮璧馳往牙吾塔的軍隊,奪了他的金符,讓其他将帥代管軍隊,将牙吾塔逮捕入獄。
士兵們都喧嘩起來,說:“我們元帥無罪。
”馮璧怒責牙吾塔說“:元帥想用軍隊來對抗朝廷任命的使者嗎?你是受處分的人,恐怕不應該這樣吧?皇上使者回奏的案子還能了結嗎?”牙吾塔伏在地請死,馮璧說:“兵法,進退自作主張,失去作戰機會而導緻失敗者斬。
”他立即拟好奏章上報,當時人都認為他很有膽量。
十月,馮璧改任禮部員外郎,代理右司谏、治書侍禦史。
皇上下诏問當前所應當先辦的事情,馮璧上書講了六件事,大緻是:減少官府中的多餘人員;在士卒中選拔精兵銳卒;對有疑問的案子要慢慢處理,慎于用刑;用公正廉潔的人并以此檢查官吏;在屯戍的地方革除剝削士兵的弊病;制定嚴禁權貴們托人說情的法令。
又上了四項自治的條款,就是區别賢人和奸佞,賞與罰必須說到做到,親自傾聽和觀察以了解下情,自我貶損來謹守上天的警戒。
皇帝下诏,因東方發生饑荒,偷盜衆多,派禦史中丞完顔伯嘉任宣慰使,監察禦史道遠從行。
道遠告發永城縣令主簿貪贓枉法,完顔伯嘉和縣令有過矛盾,将永城令交給有關部門,而放了主簿不予問罪。
在私下交談時,伯嘉答應讓參佐克忠等人擔任省台職務,馮璧将這些情況彈劾問罪,完顔伯嘉得罪而去職。
起初,有間諜報告了歸德的行樞密院說,河朔的叛軍有人在暗中謀劃南渡,行院事胡土門、都水監使毛花辇把這個人撤換了但不做準備。
一天,紅衲軍用幾百隻木筏連接在一起南渡,破壞了下邑以後才離去。
馮璧受命審問此事。
馮璧認為二将托病,營私舞弊,聽到盜寇的消息卻放松防備,而且敵人來時不迎戰,退去不追殺,依法當斬。
有人為他們說話“:二将都是寵臣,而且都水使者家有巨萬家财,如果向宮中近臣求援,必定從輕處理,你這樣隻是和權貴結怨,有什麼好處呢?”馮璧歎息着說:“睢陽的行宮,是東藩帶着重兵宿衛,而門前的賊寇卻都無法防禦,比這個更加嚴重的情況發生時,還有什麼指望呢?”他立即将詳情報告朝廷。
四年,馮璧升遷為刑部郎中。
關中大旱,皇帝下诏命馮璧與吏部侍郎畏忻審理冤獄。
當時河中統帥阿虎帶和他的僚屬十多人都以棄城罪判處死刑,關在同州獄中等待上報。
同州官僚都看上面的旨意辦事,問馮璧怎樣處置阿虎帶等人。
馮璧說:“河中是當今重地,朝議時打算把它作為皇上出行時停留的地方,如失去此城,河南、陝西就有亡唇之憂,因為他是皇室宗親又有功勞,地位高貴,所以派他鎮守,太平時搜刮百姓膏血挖河築城,一旦有了軍情便急忙燒光逃去,這樣的人不殺,法律便失去作用了。
”終于以沒有冤情向朝廷報告。
冬十月,馮璧出任歸德治中,不久,改任同知保靜軍節度使,又改任同知集慶軍節度使,上任後就上書請求退休,皇帝加封他一級官,然後辭職。
正大九年(1232),元軍攻破河南,馮璧北歸,又過了幾年去世,享年七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