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璧傳

關燈
馮璧,字叔獻,真定縣人,他從小異常聰明,二十歲便補太學生。

    承安二年(1197)考中經義進士,考制策時又評為優等,調任莒州軍事判官,宰相奏留朝廷任校秘書。

    不久,調任遼濱主簿。

    當時縣中有向百姓購買的十多萬斛軍糧而沒有付款,分散貯藏于百姓家中,由富人掌管,如有糧食腐敗變質,便由百姓承擔責任而賠償,老百姓為此十分苦惱。

    馮璧将此事上告漕司,立即停止了這種做法,百姓們十分高興。

     泰和四年(1204),馮璧調..州任錄事。

    第二年,攻打蜀地,行部調他任軍前檢察,帥府将寫文書的事交給他。

    章宗想招降吳曦,下诏先用文書曉谕他們,然後才用兵。

    蜀人堅守散關,打不下來,金兵殺了許多人。

    馮璧說“:他們的軍隊拒守而禍害了百姓,這不是與诏書的旨意相違背嗎?”主帥被他的話感動了,讓馮璧招降兩當退下的敗兵。

    馮璧當天便率領鳳州已投降的官吏淡剛、李果同行。

    在路上,遇到軍士奪得的子女、金帛、牛馬,都截下來交給淡剛,讓他們回家去,對軍士則以違反規定遣散他們。

    等到了兩當,三萬多軍民都敲鑼打鼓前來迎接他們。

    馮璧傳達了朝廷的旨意,并安慰他們,然後讓他們回去。

    他回到軍中,主帥贊揚他的能力,上奏給他升官一級。

    五年,馮璧從東阿丞召補尚書省令史,因宗室承晖的推薦授為應奉翰林文字,并兼任韓王府記事參軍。

    不久他又轉為太學博士。

    至甯初年(1213),忽沙虎弑君謀逆,他便去官離職。

     宣宗南遷時,馮璧正在東方避兵亂,他由單父渡過黃河到達汴梁,宰相上奏恢複了馮璧以前的官職。

    貞..三年(1215),馮璧升遷為翰林修撰。

    當時山東、河朔軍中有六十多萬口,依靠縣裡供給,有許多不法之徒假造名字在軍中冒領軍饷。

    皇帝下诏讓馮璧代任監察禦史,淘汰并趕走那些人。

    總領撒合問冒領了四百多口,馮璧上奏彈劾他,皇帝下诏杖殺了撒合問。

    因此馮璧所到之處,一些人争着自首,軍人的數字減少了一半。

    馮璧的官職又升一級。

    起初,監察禦史本溫被命令到孟州淘汰宗室從坦的軍隊,軍士策謀叛變,本溫很害怕,不知怎麼辦。

    當時有旨,讓北軍沈思忠等四将守衛衛州,其他的軍隊果然叛逃入太行山。

    于是樞密院上奏由馮璧代替本溫來處理這件事。

    馮璧馳往衛州,召集四将,将皇上的旨意告訴他們,沈思忠等以起初的叛逃者來要挾,讓他向朝廷回奏,馮璧以大道理來責問他們,将士們感到慚愧而信服,很快就淘汰了三千人。

     這年六月,馮璧改任大理丞,與台官出行關中,他彈劾了貪贓枉法尤其嚴重的商州防禦使宗室重福等十幾個人,從此權貴們對他側目而視。

     興定四年(1220),因宋人在淮河上阻止使者南下,朝廷派兵南伐,诏令京東總帥纥石烈牙吾塔攻打盱眙,牙吾塔不聽從命令,率領精銳騎兵從滁州攻打宣化,放縱士兵大肆搶掠。

    所以軍隊所到之地田野蕭條,什麼東西都沒有了。

    宋人躲着不出來作戰,因此牙吾塔無功而回。

    行省上奏說:牙吾塔故意違反制度。

    皇上下诏讓馮璧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