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鼎傳
關燈
小
中
大
深知的,以前你擔任執政時,因為有人進言,所以将河東的事務委任給你,果然能夠盡力以保無事。
如今國家多難,不是你又有誰能依靠?你求退容易,但能夠不考慮國家大計嗎?如今特授此任,很快又要秋防,更應全心全意。
” 當時規定河南的粟麥不讓販運過河,胥鼎上奏說:“河東多山險之地,平時人力已全用上,可是到夏秋糧食收成時,仍常靠陝西、河南交通販運。
何況如今多次遇戰争,農民越來越少,而且又少雨雪,缺糧嚴重。
又解州駐兵很多,存糧隻夠一月。
我見陝州大陽渡、河東大慶渡口都在攔阻粟麥,不讓運過河來,臣擔心軍民不安,因而産生内亂,希望朝廷聽任他們販運,以解解州的危急。
”朝廷聽從了。
他又上奏說:“河東兵亂之餘,疲民稍得恢複,但人丁和耕牛很少,難以耕種,又加幹旱和蝗蟲,而糧饷所需,征收急迫,貧困無依者都已缺食,富戶有舊藏的也都被盜挖去,絕無幸免者,這種困乏也已到極點了。
有關方面應當請示朝廷降旨安撫,以求安定民心。
而潞州帥府派遣官員到遼、沁各郡搜括餘粟,并懸布告重賞告發的人,州縣官員害怕帥府,對民衆鞭打枷鎖,各地騷動不安,十分可憐。
如今敵軍已退,應當精減多餘兵員,節省費用,招集流亡者,勸他們農耕。
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讓渾身創傷的民衆更加遭受苦難,這是敵兵未到而自己先已無力了。
請朝廷盡快制止。
如果軍費确實缺乏,以恩例勸民交粟封官,不是強于硬搜民糧嗎?”又說:“霍州的回牛、鳳栖嶺各關隘,戍兵将近四千人。
如今敵兵退去,農時方緊,我請求隻留下少量偵察防守人員,其餘全部送回,有情況時再召回。
這樣既休養民力,又省縣官,萬一敵軍來時,也足以抵禦。
這是辦一事而獲兩利,臣膽敢申請。
”朝廷诏令立即實行。
又進言說:“河東兩路農民越來越少,而士兵越來越多,所以每年軍糧總是苦于接濟不上。
我見潞州元帥府雖然設立賣官爵的恩例,但條目很少,未能盡到勸誘的辦法,所以進獻的人沒有幾個。
應當增設條目,如同在中都時一樣,仍允許各路宣撫司都能出賣,大約就能多得貯存的糧食,以應救不足。
”于是,尚書省另定條例上奏後實行。
又說:“交鈔貴在流通,如今各路所造的不夠所出的,如果不想法收回,将會因缺少而誤事。
應當讓行省行部估量民力進行征收,以補軍用。
河中宣撫司也因寶券支出已多,民衆不以為貴重,請查驗民衆貧富情況加以征收。
雖然這樣,陝西如果也同樣征收,那麼他們那裡原有的就将越來越多流入河東,這樣和不征收時又有什麼不同?況且河北的寶券不允許在河南流通,因此就愈加流通不暢,将會誤了軍糧需要并且引起事端。
”當時,因為河北的寶券被商販們帶到河南使用,導緻物價上漲,暫時限定在各路分别使用,由于胥鼎上奏,于是停止限制。
又進言“:近日朝廷命令挑選義軍分為三等,臣即下文書通知各方,而潞州統帥必蘭阿魯帶說‘:自從去年初次設置帥府時已經挑選查驗了本軍,除去多餘無用者,現已确定分部,上下相親,所以能夠所向成功。
現有的都是經曆血戰的剩餘部分,屢試可用者。
況且他們又是父子兄弟,能自相救援,各顧本家,同心協力,不可分離。
今如必定要分開,将會因相互交換而互不相識。
國家糧草常常擔心接濟不上,怎麼能容易假冒,但本府軍隊不至于如此。
何況潞州北面便是異國,經常備戰,事務繁雜,而将他們分别開來,那些居于中下等的都将會挫傷銳氣放松戒備而難以使用,我還擔心敵人因而可以測知我軍虛實。
況且義軍大都是農民,現已分散各回本地,搶跟農時,奮力耕作。
如果召集起來,動則至少十天,農事荒廢而歲收就會失去了。
請聽從本府所定,不要輕易變動。
’臣十分贊同他的意見。
”這時,阿魯帶的奏章也已送到,朝廷便下诏應許了。
又說“:近日偵察得知北國軍隊駐守在同州、耀州,我私下擔心會隔斷我軍東西往來的通道,便委派河中經略使陀滿胡土門帶領軍隊救援,如今北軍即将叩關而入了,臣前些時候曾奏聞朝廷,北兵不僅要進攻河東、陝西,必将進取河南。
我雖已移送公文給陝州行院和陝西鄰地,都讓他們安排防備,但恐怕未能立即遵從實行,請诏令河南行院統軍司
如今國家多難,不是你又有誰能依靠?你求退容易,但能夠不考慮國家大計嗎?如今特授此任,很快又要秋防,更應全心全意。
” 當時規定河南的粟麥不讓販運過河,胥鼎上奏說:“河東多山險之地,平時人力已全用上,可是到夏秋糧食收成時,仍常靠陝西、河南交通販運。
何況如今多次遇戰争,農民越來越少,而且又少雨雪,缺糧嚴重。
又解州駐兵很多,存糧隻夠一月。
我見陝州大陽渡、河東大慶渡口都在攔阻粟麥,不讓運過河來,臣擔心軍民不安,因而産生内亂,希望朝廷聽任他們販運,以解解州的危急。
”朝廷聽從了。
他又上奏說:“河東兵亂之餘,疲民稍得恢複,但人丁和耕牛很少,難以耕種,又加幹旱和蝗蟲,而糧饷所需,征收急迫,貧困無依者都已缺食,富戶有舊藏的也都被盜挖去,絕無幸免者,這種困乏也已到極點了。
有關方面應當請示朝廷降旨安撫,以求安定民心。
而潞州帥府派遣官員到遼、沁各郡搜括餘粟,并懸布告重賞告發的人,州縣官員害怕帥府,對民衆鞭打枷鎖,各地騷動不安,十分可憐。
如今敵軍已退,應當精減多餘兵員,節省費用,招集流亡者,勸他們農耕。
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讓渾身創傷的民衆更加遭受苦難,這是敵兵未到而自己先已無力了。
請朝廷盡快制止。
如果軍費确實缺乏,以恩例勸民交粟封官,不是強于硬搜民糧嗎?”又說:“霍州的回牛、鳳栖嶺各關隘,戍兵将近四千人。
如今敵兵退去,農時方緊,我請求隻留下少量偵察防守人員,其餘全部送回,有情況時再召回。
這樣既休養民力,又省縣官,萬一敵軍來時,也足以抵禦。
這是辦一事而獲兩利,臣膽敢申請。
”朝廷诏令立即實行。
又進言說:“河東兩路農民越來越少,而士兵越來越多,所以每年軍糧總是苦于接濟不上。
我見潞州元帥府雖然設立賣官爵的恩例,但條目很少,未能盡到勸誘的辦法,所以進獻的人沒有幾個。
應當增設條目,如同在中都時一樣,仍允許各路宣撫司都能出賣,大約就能多得貯存的糧食,以應救不足。
”于是,尚書省另定條例上奏後實行。
又說:“交鈔貴在流通,如今各路所造的不夠所出的,如果不想法收回,将會因缺少而誤事。
應當讓行省行部估量民力進行征收,以補軍用。
河中宣撫司也因寶券支出已多,民衆不以為貴重,請查驗民衆貧富情況加以征收。
雖然這樣,陝西如果也同樣征收,那麼他們那裡原有的就将越來越多流入河東,這樣和不征收時又有什麼不同?況且河北的寶券不允許在河南流通,因此就愈加流通不暢,将會誤了軍糧需要并且引起事端。
”當時,因為河北的寶券被商販們帶到河南使用,導緻物價上漲,暫時限定在各路分别使用,由于胥鼎上奏,于是停止限制。
又進言“:近日朝廷命令挑選義軍分為三等,臣即下文書通知各方,而潞州統帥必蘭阿魯帶說‘:自從去年初次設置帥府時已經挑選查驗了本軍,除去多餘無用者,現已确定分部,上下相親,所以能夠所向成功。
現有的都是經曆血戰的剩餘部分,屢試可用者。
況且他們又是父子兄弟,能自相救援,各顧本家,同心協力,不可分離。
今如必定要分開,将會因相互交換而互不相識。
國家糧草常常擔心接濟不上,怎麼能容易假冒,但本府軍隊不至于如此。
何況潞州北面便是異國,經常備戰,事務繁雜,而将他們分别開來,那些居于中下等的都将會挫傷銳氣放松戒備而難以使用,我還擔心敵人因而可以測知我軍虛實。
況且義軍大都是農民,現已分散各回本地,搶跟農時,奮力耕作。
如果召集起來,動則至少十天,農事荒廢而歲收就會失去了。
請聽從本府所定,不要輕易變動。
’臣十分贊同他的意見。
”這時,阿魯帶的奏章也已送到,朝廷便下诏應許了。
又說“:近日偵察得知北國軍隊駐守在同州、耀州,我私下擔心會隔斷我軍東西往來的通道,便委派河中經略使陀滿胡土門帶領軍隊救援,如今北軍即将叩關而入了,臣前些時候曾奏聞朝廷,北兵不僅要進攻河東、陝西,必将進取河南。
我雖已移送公文給陝州行院和陝西鄰地,都讓他們安排防備,但恐怕未能立即遵從實行,請诏令河南行院統軍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