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虎高琪傳
關燈
小
中
大
1217)正月初五,赴宋朝祝賀新年的使者上朝辭行,宣宗說:“聽說息州那裡跑來許多宋人,這是宋國邊界上的饑荒民衆在沿淮一帶作亂,宋人怎麼敢來進犯我國?”高琪請求攻打宋國以擴大國土。
皇帝說“:我隻要能夠守住祖宗所交給的土地就夠了,何必還要向外攻打。
”高琪謝罪說:“如今雨雪如期而至,都是聖德所緻。
我國能夠包容小國,天下大幸,我所說的過份了。
”四月,派遣元帥左都監烏古論慶壽、簽樞密院事完顔賽不南取土地,不久立即下诏罷兵,但是從此和宋斷絕往來了。
興定元年十月,右司谏許古勸告宣宗跟宋國議和,宣宗讓許古草拟文書,然後傳示宰輔之臣。
高琪說“:文辭中有哀告祈求之意,這是自示衰弱,不能用。
”這件事也就停止了。
集賢院咨議官呂鑒進言說“:南部邊境屯兵幾十萬,從唐州、鄧州至壽州、泗州,沿邊民衆逃亡将盡,兵士們也多有逃亡的,這也是人煙稀少的原因。
臣下曾經任息州榷場監管,每場可以收入布帛幾千匹、銀子幾百兩,總計可以收得布帛幾萬匹、銀子幾千兩,戰争以來都失去了。
這樣,軍士和民衆都遭受逃亡之苦,而國家也失去日常收入,不是良策。
如今正是隆冬嚴寒時節,我軍騎兵可以來回馳騁,應當派重兵屯守邊境,同時送去書信曉谕,這是有利的時機。
如果等到春暖時,對方就處于有利時機,難以議和了。
過去燕人抓獲了趙王,趙派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說詞,燕國不答應,一位牧童請求前往,趙王于是得以放回。
孔子走失的馬匹,被車夫抓到了。
人無論貴賤,隻要适合辦事,都可以取得成功。
微臣雖然不肖,願意效法牧童和車夫之智謀,請聖意裁斷。
”诏令尚書省提意見。
高琪說:“呂鑒狂妄,無稽之談,但他的氣概還是值得贊賞的,可以讓他到陝西行省,以備出使時所用。
”皇帝表示贊同。
十二月,胥鼎進谏伐宋的事情,谏語寫在《胥鼎傳》中。
高琪說:“大軍已經進發,不能再複議。
”于是又停止了。
二年,胥鼎上書進谏說:“錢糧這種繁雜之事,不是天子所能兼管的。
天子總管大政,責成下面辦好而已。
”高琪說:“陛下效法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憂慮和勤于日常事務,日夜不停,這是将會取得太平的步驟啊!胥鼎所說的不對。
”宣宗因南北兩面同時作戰而深為憂慮,右司谏呂造上奏章說:“請下诏讓内外百官各自上密封的奏章言事,直言無所避諱。
有時召見,親自訪問。
陛下博采衆議兼聽,則讓下屬人員都能盡情表達意見,天下大幸。
”宣宗表示贊許并采納,诏令百官議論有關河北、陝西防守禦敵的計策。
高琪内心十分忌恨,不采納一句話。
當時,正修建汴京的内城,宣宗問高琪“:人們都在傳言說這個工程恐怕難以修好,你以為如何?”高琪說:“終當修成,但城下壕溝來不及挖吧!”高宗問“:沒有城壕行嗎?”高琪說“:如果防守得法,即使敵兵前來,臣等越加能夠效力。
”宣宗說:“與其讓敵人到城下,何如不讓他們到這裡更好。
”高琪無話可答。
高琪自從當了宰相以後,專力鞏固權勢和求得皇帝的寵信,擅自作威作福,和高汝砺一唱一和。
高琪主管機要事務,高汝砺掌管财利大權,依附自己的就重用,不依附自己的就排斥。
凡是進言時和自己想法相反的,或者自負有才幹敢于同自己抗衡的,他便表面上向宣宗贊揚他的才能,同時讓他到河北去辦事,實際上是暗中置之死地。
自從他不再兼任樞密元帥以後,便時常想掌握兵權,因而力勸宣宗攻打宋朝。
他不再把河北方面事情放在心上,所有的精兵都布置在河南,苟且度日,不肯輕易出動一兵一卒,以援救危急的地方。
平章政事英王守純要告發高琪的罪狀,密召右司員外郎王阿裡、知案蒲鮮石魯剌、令史蒲察胡魯一起謀劃。
石魯剌、胡魯把這件事告訴了尚書省都事仆散奴失不,仆散奴失不又告訴了高琪。
英王因害怕高琪同黨為數衆多,因而不敢加以揭發。
不久,高琪讓他的奴仆賽不殺了他的妻子,然後歸罪于賽不,要把他送到開封府殺掉滅口。
開封府害怕高琪的威勢,不敢追究真實情況,便判賽不死刑。
事情被覺察之後,宣宗早就聽說術虎高琪奸詐無惡不作,便因這件事而殺掉他,這時是興定三年(1219)十二月間。
尚書省都事仆散奴失不将英王的計謀告訴了高琪,論罪判死刑。
蒲鮮石魯剌、蒲察胡魯各被責打七十杖,勒令停職。
起初,宣宗準備遷都南京,打算把礣軍安置在平州,高琪不願意。
當遷都汴京以後,宣宗告誡彖多,讓他厚待這支軍隊,而彖多卻很快殺了礣軍的幾個人,以緻失敗。
宣宗到晚年時曾說“:壞我天下的,是高琪和彖多啊!”他終身引以為恨。
皇帝說“:我隻要能夠守住祖宗所交給的土地就夠了,何必還要向外攻打。
”高琪謝罪說:“如今雨雪如期而至,都是聖德所緻。
我國能夠包容小國,天下大幸,我所說的過份了。
”四月,派遣元帥左都監烏古論慶壽、簽樞密院事完顔賽不南取土地,不久立即下诏罷兵,但是從此和宋斷絕往來了。
興定元年十月,右司谏許古勸告宣宗跟宋國議和,宣宗讓許古草拟文書,然後傳示宰輔之臣。
高琪說“:文辭中有哀告祈求之意,這是自示衰弱,不能用。
”這件事也就停止了。
集賢院咨議官呂鑒進言說“:南部邊境屯兵幾十萬,從唐州、鄧州至壽州、泗州,沿邊民衆逃亡将盡,兵士們也多有逃亡的,這也是人煙稀少的原因。
臣下曾經任息州榷場監管,每場可以收入布帛幾千匹、銀子幾百兩,總計可以收得布帛幾萬匹、銀子幾千兩,戰争以來都失去了。
這樣,軍士和民衆都遭受逃亡之苦,而國家也失去日常收入,不是良策。
如今正是隆冬嚴寒時節,我軍騎兵可以來回馳騁,應當派重兵屯守邊境,同時送去書信曉谕,這是有利的時機。
如果等到春暖時,對方就處于有利時機,難以議和了。
過去燕人抓獲了趙王,趙派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說詞,燕國不答應,一位牧童請求前往,趙王于是得以放回。
孔子走失的馬匹,被車夫抓到了。
人無論貴賤,隻要适合辦事,都可以取得成功。
微臣雖然不肖,願意效法牧童和車夫之智謀,請聖意裁斷。
”诏令尚書省提意見。
高琪說:“呂鑒狂妄,無稽之談,但他的氣概還是值得贊賞的,可以讓他到陝西行省,以備出使時所用。
”皇帝表示贊同。
十二月,胥鼎進谏伐宋的事情,谏語寫在《胥鼎傳》中。
高琪說:“大軍已經進發,不能再複議。
”于是又停止了。
二年,胥鼎上書進谏說:“錢糧這種繁雜之事,不是天子所能兼管的。
天子總管大政,責成下面辦好而已。
”高琪說:“陛下效法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憂慮和勤于日常事務,日夜不停,這是将會取得太平的步驟啊!胥鼎所說的不對。
”宣宗因南北兩面同時作戰而深為憂慮,右司谏呂造上奏章說:“請下诏讓内外百官各自上密封的奏章言事,直言無所避諱。
有時召見,親自訪問。
陛下博采衆議兼聽,則讓下屬人員都能盡情表達意見,天下大幸。
”宣宗表示贊許并采納,诏令百官議論有關河北、陝西防守禦敵的計策。
高琪内心十分忌恨,不采納一句話。
當時,正修建汴京的内城,宣宗問高琪“:人們都在傳言說這個工程恐怕難以修好,你以為如何?”高琪說:“終當修成,但城下壕溝來不及挖吧!”高宗問“:沒有城壕行嗎?”高琪說“:如果防守得法,即使敵兵前來,臣等越加能夠效力。
”宣宗說:“與其讓敵人到城下,何如不讓他們到這裡更好。
”高琪無話可答。
高琪自從當了宰相以後,專力鞏固權勢和求得皇帝的寵信,擅自作威作福,和高汝砺一唱一和。
高琪主管機要事務,高汝砺掌管财利大權,依附自己的就重用,不依附自己的就排斥。
凡是進言時和自己想法相反的,或者自負有才幹敢于同自己抗衡的,他便表面上向宣宗贊揚他的才能,同時讓他到河北去辦事,實際上是暗中置之死地。
自從他不再兼任樞密元帥以後,便時常想掌握兵權,因而力勸宣宗攻打宋朝。
他不再把河北方面事情放在心上,所有的精兵都布置在河南,苟且度日,不肯輕易出動一兵一卒,以援救危急的地方。
平章政事英王守純要告發高琪的罪狀,密召右司員外郎王阿裡、知案蒲鮮石魯剌、令史蒲察胡魯一起謀劃。
石魯剌、胡魯把這件事告訴了尚書省都事仆散奴失不,仆散奴失不又告訴了高琪。
英王因害怕高琪同黨為數衆多,因而不敢加以揭發。
不久,高琪讓他的奴仆賽不殺了他的妻子,然後歸罪于賽不,要把他送到開封府殺掉滅口。
開封府害怕高琪的威勢,不敢追究真實情況,便判賽不死刑。
事情被覺察之後,宣宗早就聽說術虎高琪奸詐無惡不作,便因這件事而殺掉他,這時是興定三年(1219)十二月間。
尚書省都事仆散奴失不将英王的計謀告訴了高琪,論罪判死刑。
蒲鮮石魯剌、蒲察胡魯各被責打七十杖,勒令停職。
起初,宣宗準備遷都南京,打算把礣軍安置在平州,高琪不願意。
當遷都汴京以後,宣宗告誡彖多,讓他厚待這支軍隊,而彖多卻很快殺了礣軍的幾個人,以緻失敗。
宣宗到晚年時曾說“:壞我天下的,是高琪和彖多啊!”他終身引以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