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虎高琪傳
關燈
小
中
大
人在背後議論。
”他還怕高琪不相信,又說:“我曾經私下見了皇上,他确實厭惡相公權力過重。
相公如能任用我的話,我一定能夠使皇上不懷疑,下面也沒有人加以議論。
”高琪聽說遊茂曾經請求屏去左右向皇帝奏事,心中懷疑,便将這事奏告皇帝。
遊茂論罪應死,下诏免去死刑,責打一百杖,除名。
從此凡是屏退左右奏事的,一定讓一位近臣侍立于旁。
當完顔素蘭請求密奏皇帝時,就将他召到近侍局,給他紙筆,讓他把想說的話都寫在上面。
過了一會兒,宣宗在便殿召見他,隻留近侍局直長趙和和在旁邊侍立。
完顔素蘭上奏說:“近日,元帥府商議要削去伯德文哥的兵權,朝廷便下诏他統領義軍。
可是,他不肯接受改任的命令,元帥府已準備讨伐和逮捕他,朝廷卻又下诏赦免了他,而且不讓他的軍隊隸屬于元帥府。
不知是誰替陛下出的計謀,我在外面聽到傳聞都說出自平章高琪。
”宣宗說:“你怎麼知道這事出自高琪?”素蘭說“:臣下見到伯德文哥送給永清副提控劉溫的文書上說,差人張希韓從南京回來,說是副樞平章處理這事,已上奏讓伯德文哥隸屬大名行省,不必聽從中都帥府的管束。
劉溫便将此事告知帥府。
由此可見,術虎高琪和伯德文哥相互勾結,此事已清楚了。
”皇帝點了點頭。
完顔素蘭又上奏說“:高琪原來沒有多少功勞和聲望,以前是因為怕死而擅自殺了胡沙虎,這是無可奈何才采取的辦法。
他嫉忌賢能,私結黨羽,竊奪威權,作威作福。
去年,京都有位書生叫樊知一的去見術虎高琪,對他說礣軍不可信任,隻怕會發生變亂。
高琪用刀杖把他殺掉了,從此沒有人敢再進言軍國大事了。
他又派同黨移剌塔不也任武甯軍節度使,招撫礣軍,但徒勞而無功,又任命他當了武衛軍使。
依臣所見,這個賊臣滅亂朝廷綱紀,殘殺忠良,實在有不讓國家安甯和得到治理的心思。
望陛下果斷處置,才是社稷的福祉啊!”宣宗說:“讓我慢慢考慮。
”完顔素蘭離開時,宣宗又告誡他說“:千萬不可洩漏。
” 四年十月,大元的大軍攻下了潼關,到達嵩、汝之間,待阙台院令史高嶷上書說“:原來在河朔失敗時,朝廷沒有及時出兵應戰,這是首次失去機會。
當深入我國境内時,都城中精兵不下數十萬人,如果盡力為國作戰,必定沒有今日之憂,這是第二次失去了機會。
退卻之後,又不商議追擊敵人,這是失去了第三次時機了。
如今敵人已越過關隘,不加緊進行防禦,禍患更深重。
請命令平章政事高琪當元帥,以滿足大家的願望。
”上書後沒有答複。
禦史台說“:敵軍越過潼關和崤關、渑池,深入重地,已近至京城西郊。
敵人知道京城駐有重兵,因此并不攻城讨戰,隻是用遊擊的騎兵部隊阻斷交通要道,另派軍隊攻打各州縣,這也是逐步圍困京城的辦法。
如果隻是專心防守京城,中都危險的情景又将見于今日。
況且如今公家和私人的積蓄财物不及中都的百分之一,這是臣等感到寒心的事。
敵人不攻京城而另外派部隊攻打州縣,這是如同要在心腹中放火,先放在手足之上,實際上都是身體一部分,請陛下認真細察。
請将陝西部隊扼守潼關,跟右副元帥蒲察阿裡不孫形成掎角之勢,選派在京都的勇将十幾人,讓他們各帶領幾千精兵,随機作戰,邊戰邊守,同時下令河北部隊,也以這種辦法對付敵人。
”皇帝诏令交尚書省。
高琪上奏說“:朝官們平時不懂軍事,防備敵人的計謀,不是他們所能知曉的。
”于是将這份奏疏擱置下來。
高琪隻想留下重兵防守南京,使之穩固些,州縣被攻破,他并不心疼。
宣宗被他所迷惑,對之言聽計從,終于導緻自斃。
不久,升任術虎高琪為尚書右丞相,他上奏說:“凡是監察有失于糾正彈劾的請遵從本法。
如果使者入國以後,私通言語,告知本國事情的,或宿衛、近侍官員、承應人出入于親王、公主、宰執重臣家裡的,因災荒受傷害而缺少食物,體察情況不實,緻傷亡人命的,轉運軍儲物資,卻裝載私貨的,以及對參加考試的舉人關隘檢查不嚴的,一并給予杖責。
在京城連犯兩次的,朝官降為監察一等以抵罪,其餘的隻由專差坐罪。
任滿時确定官員升降,如果在任内有漏于審察的事情應當處置的,依照規定屬于稱職一類的,隻以平常認定;政績平常的,按照降罰一類處置。
”皇帝認為可行。
高琪又請求修築南京的内城。
宣宗說“:這個工程一動工,民衆就受累了。
城池雖然堅固了,能夠獨自安甯嗎?” 起初,有個叫王世安的向朝廷進言,獻攻取盱眙和楚州的計策,樞密院上奏請求任命王世安為招撫使,選派有勇有謀的兩三個人一起前往淮南,招撫紅襖賊徒和淮南的宋朝官員。
宣宗同意奏請,诏令泗州的元帥府派人随同前往。
興定元年(
”他還怕高琪不相信,又說:“我曾經私下見了皇上,他确實厭惡相公權力過重。
相公如能任用我的話,我一定能夠使皇上不懷疑,下面也沒有人加以議論。
”高琪聽說遊茂曾經請求屏去左右向皇帝奏事,心中懷疑,便将這事奏告皇帝。
遊茂論罪應死,下诏免去死刑,責打一百杖,除名。
從此凡是屏退左右奏事的,一定讓一位近臣侍立于旁。
當完顔素蘭請求密奏皇帝時,就将他召到近侍局,給他紙筆,讓他把想說的話都寫在上面。
過了一會兒,宣宗在便殿召見他,隻留近侍局直長趙和和在旁邊侍立。
完顔素蘭上奏說:“近日,元帥府商議要削去伯德文哥的兵權,朝廷便下诏他統領義軍。
可是,他不肯接受改任的命令,元帥府已準備讨伐和逮捕他,朝廷卻又下诏赦免了他,而且不讓他的軍隊隸屬于元帥府。
不知是誰替陛下出的計謀,我在外面聽到傳聞都說出自平章高琪。
”宣宗說:“你怎麼知道這事出自高琪?”素蘭說“:臣下見到伯德文哥送給永清副提控劉溫的文書上說,差人張希韓從南京回來,說是副樞平章處理這事,已上奏讓伯德文哥隸屬大名行省,不必聽從中都帥府的管束。
劉溫便将此事告知帥府。
由此可見,術虎高琪和伯德文哥相互勾結,此事已清楚了。
”皇帝點了點頭。
完顔素蘭又上奏說“:高琪原來沒有多少功勞和聲望,以前是因為怕死而擅自殺了胡沙虎,這是無可奈何才采取的辦法。
他嫉忌賢能,私結黨羽,竊奪威權,作威作福。
去年,京都有位書生叫樊知一的去見術虎高琪,對他說礣軍不可信任,隻怕會發生變亂。
高琪用刀杖把他殺掉了,從此沒有人敢再進言軍國大事了。
他又派同黨移剌塔不也任武甯軍節度使,招撫礣軍,但徒勞而無功,又任命他當了武衛軍使。
依臣所見,這個賊臣滅亂朝廷綱紀,殘殺忠良,實在有不讓國家安甯和得到治理的心思。
望陛下果斷處置,才是社稷的福祉啊!”宣宗說:“讓我慢慢考慮。
”完顔素蘭離開時,宣宗又告誡他說“:千萬不可洩漏。
” 四年十月,大元的大軍攻下了潼關,到達嵩、汝之間,待阙台院令史高嶷上書說“:原來在河朔失敗時,朝廷沒有及時出兵應戰,這是首次失去機會。
當深入我國境内時,都城中精兵不下數十萬人,如果盡力為國作戰,必定沒有今日之憂,這是第二次失去了機會。
退卻之後,又不商議追擊敵人,這是失去了第三次時機了。
如今敵人已越過關隘,不加緊進行防禦,禍患更深重。
請命令平章政事高琪當元帥,以滿足大家的願望。
”上書後沒有答複。
禦史台說“:敵軍越過潼關和崤關、渑池,深入重地,已近至京城西郊。
敵人知道京城駐有重兵,因此并不攻城讨戰,隻是用遊擊的騎兵部隊阻斷交通要道,另派軍隊攻打各州縣,這也是逐步圍困京城的辦法。
如果隻是專心防守京城,中都危險的情景又将見于今日。
況且如今公家和私人的積蓄财物不及中都的百分之一,這是臣等感到寒心的事。
敵人不攻京城而另外派部隊攻打州縣,這是如同要在心腹中放火,先放在手足之上,實際上都是身體一部分,請陛下認真細察。
請将陝西部隊扼守潼關,跟右副元帥蒲察阿裡不孫形成掎角之勢,選派在京都的勇将十幾人,讓他們各帶領幾千精兵,随機作戰,邊戰邊守,同時下令河北部隊,也以這種辦法對付敵人。
”皇帝诏令交尚書省。
高琪上奏說“:朝官們平時不懂軍事,防備敵人的計謀,不是他們所能知曉的。
”于是将這份奏疏擱置下來。
高琪隻想留下重兵防守南京,使之穩固些,州縣被攻破,他并不心疼。
宣宗被他所迷惑,對之言聽計從,終于導緻自斃。
不久,升任術虎高琪為尚書右丞相,他上奏說:“凡是監察有失于糾正彈劾的請遵從本法。
如果使者入國以後,私通言語,告知本國事情的,或宿衛、近侍官員、承應人出入于親王、公主、宰執重臣家裡的,因災荒受傷害而缺少食物,體察情況不實,緻傷亡人命的,轉運軍儲物資,卻裝載私貨的,以及對參加考試的舉人關隘檢查不嚴的,一并給予杖責。
在京城連犯兩次的,朝官降為監察一等以抵罪,其餘的隻由專差坐罪。
任滿時确定官員升降,如果在任内有漏于審察的事情應當處置的,依照規定屬于稱職一類的,隻以平常認定;政績平常的,按照降罰一類處置。
”皇帝認為可行。
高琪又請求修築南京的内城。
宣宗說“:這個工程一動工,民衆就受累了。
城池雖然堅固了,能夠獨自安甯嗎?” 起初,有個叫王世安的向朝廷進言,獻攻取盱眙和楚州的計策,樞密院上奏請求任命王世安為招撫使,選派有勇有謀的兩三個人一起前往淮南,招撫紅襖賊徒和淮南的宋朝官員。
宣宗同意奏請,诏令泗州的元帥府派人随同前往。
興定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