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剌子敬傳
關燈
小
中
大
移剌子敬,字同文,本名叫屋古朵魯,遼國五院人。他的曾祖父是霸哥,官做到同平章事。他的父親拔魯,準備任使官。都統杲攻克中京,遼國君主向西逃跑,留下拔魯督運辎重,不久辎重被掠奪,拔魯于是自己剃去了頭發,逃進山林。
子敬讀書好學,皇統年間,皇上特地召移剌固進官編撰修訂《遼史》,移剌固辟舉移剌子敬為掾屬,《遼史》編修完畢,子敬被任命為同知遼州事。按舊的規定,本廳自有所屬土地,每年收入數百貫錢,州官每年收取稅捐,地主們以此為例,不曾請求辯解。子敬說:“已經有公田,有什麼理由再從民田中收取稅金?”竟然不去收取民田稅金。子敬任期滿了,郡人請求将子敬留在行台省,聖上不允許。天德三年(1151),入朝任翰林修撰,遷任禮部郎中。
正隆元年(1156),諸将巡邊,皇帝诏令子敬監戰,軍中元帥拿戰利品分給将士,也送給子敬,子敬不接受。還朝入見皇上,海陵王對他說:“你家貧而不貪利,不接受俘獲戰利品,朕很是贊賞你。”凡是與子敬同行官僚所獲取的戰利品,都被沒收進了官府庫中。之後皇上诏令子敬設宴賞賜諸部官員,向他們宣布:“凡受進封的,按常規是派宰相大臣去辦,因為你以前的表現才能稱職,所以特别直接對你下命令。”讓子敬回去了,升遷他為翰林待制。
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身份同修國史。當時,窩斡的餘黨散居在諸猛安謀克當中,皇帝诏令子敬前往去安撫他們,仍然宣布他們是猛安謀克,以及州縣的漢人,不像以前的時候用兵打仗互相殺傷,心懷怨恨則去殘害契丹人。子敬出使歸來,改任秘書少監,兼撰修《起居注》,并像以前一樣撰修曆史。皇帝下诏說“:因為你博通古今,所以任命你去修史。”皇上經常召子敬入宮講論古今以及時政利害,有時講到半夜。子敬有良馬,平章政事完顔元宜向他索要,子敬因為元宜是宰相,不給他。到了元宜請求辭官,被罷免宰相去東京任職,子敬才拿這匹良馬送給元宜并為他送行,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稱贊他做的對。
當時,仆散忠義攻伐宋國,宋國請求講和,而文書、疆界都未确定。子敬和秘書少監石抹頤、修《起居注》的張汝弼正在偏殿侍候,皇上說:“宋主求和,但宋人反複而不講信義,喜歡誇大其辭。”子敬回答說“:宋人從來都是以浮虛之辭來欺騙人,傳來文書說海陵在采石戰敗,大軍向北撤回,他們按兵不動,并不追擊,從而保全海陵全軍而還。其實海陵不曾在采石戰敗,宋人的詭谲詐騙大多是這一類的。我朝回書應該寫明我們派出大軍。如果下令渡江,那麼宋國國土,一定歸我大金所有。”子敬遷升右谏議大夫,仍然撰修《起居注》。
聖上駕臨西京,州縣官奉诏入見,猛安謀克不準跟班。子敬禀奏說軍民是一體,應該同時命令猛安謀克跟班入見,皇上贊許并采納了這個意見,于是責備宣徽院。到了端午朝會,皇上诏令依照子敬的奏議去辦。子敬說山後禁止出入留做打獵的地方劃得太廣了,對百姓耕墾有所妨礙,皇上聽取了他的意見,于是把四外打獵的禁地交給了百姓。子敬又遷任秘書監,谏議、修《起居注》等依然如故。
子敬推舉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兵部侍郎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烏古論三合自薦要取代他們,皇上不同意。子敬和同簽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侍奉皇上,皇上說:“遼國雖已滅亡卻不忘舊俗,朕認為是這樣的。海陵學習漢人風俗,是忘本。如果依照國家舊風,四境可以沒有失誤,這是長久之計。”世宗将到涼陉,子敬與右補遺粘割斡特剌、左拾遺楊伯仁上奏說:“車駕到曷裡浒,西北招讨司正好圈在行宮的内地。請求把它遷到界上,用來作為遮蔽環衛的屏障。”皇上說“:好。”皇帝下令在尚書省說“:招讨斜裡虎可以遷徙到界上,治理蕃部的事情。都監撒八仍然在燕子城做猛安謀克之事。”
皇上和侍臣讨論古代的人君是否賢君,子敬上奏說:“陛下凡是和宰相大臣議論策劃,不可不叫史官知道讨論内容。”皇上說“:卿說的對。”批轉簽書給樞密院事,讓子敬同修國家曆史,出任河中府尹,請求退休養老。河中地方氣候炎熱,皇上擔心子敬不耐暑熱,改任他為興中府尹。子敬的女兒從懿州來興中探視,在途中遇到強盜,把她的行李掠奪一空,事後又歸還了她,并謝罪說“:我輩開始不知道是府尹家的人,府尹對人民有恩德,還能忍心侵犯他嗎?”子敬又奉命遷任鹹平、廣甯府尹。二十一年(1181),子敬辭官,在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一歲。子敬曾經出使宋國,以及接受諸部落的進貢,所接受的禮物,全部分給了親戚朋友。到逝世時,家裡沒有富餘錢财,他的兒子典當家宅用來料理喪葬之事。
子敬讀書好學,皇統年間,皇上特地召移剌固進官編撰修訂《遼史》,移剌固辟舉移剌子敬為掾屬,《遼史》編修完畢,子敬被任命為同知遼州事。按舊的規定,本廳自有所屬土地,每年收入數百貫錢,州官每年收取稅捐,地主們以此為例,不曾請求辯解。子敬說:“已經有公田,有什麼理由再從民田中收取稅金?”竟然不去收取民田稅金。子敬任期滿了,郡人請求将子敬留在行台省,聖上不允許。天德三年(1151),入朝任翰林修撰,遷任禮部郎中。
正隆元年(1156),諸将巡邊,皇帝诏令子敬監戰,軍中元帥拿戰利品分給将士,也送給子敬,子敬不接受。還朝入見皇上,海陵王對他說:“你家貧而不貪利,不接受俘獲戰利品,朕很是贊賞你。”凡是與子敬同行官僚所獲取的戰利品,都被沒收進了官府庫中。之後皇上诏令子敬設宴賞賜諸部官員,向他們宣布:“凡受進封的,按常規是派宰相大臣去辦,因為你以前的表現才能稱職,所以特别直接對你下命令。”讓子敬回去了,升遷他為翰林待制。
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身份同修國史。當時,窩斡的餘黨散居在諸猛安謀克當中,皇帝诏令子敬前往去安撫他們,仍然宣布他們是猛安謀克,以及州縣的漢人,不像以前的時候用兵打仗互相殺傷,心懷怨恨則去殘害契丹人。子敬出使歸來,改任秘書少監,兼撰修《起居注》,并像以前一樣撰修曆史。皇帝下诏說“:因為你博通古今,所以任命你去修史。”皇上經常召子敬入宮講論古今以及時政利害,有時講到半夜。子敬有良馬,平章政事完顔元宜向他索要,子敬因為元宜是宰相,不給他。到了元宜請求辭官,被罷免宰相去東京任職,子敬才拿這匹良馬送給元宜并為他送行,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稱贊他做的對。
當時,仆散忠義攻伐宋國,宋國請求講和,而文書、疆界都未确定。子敬和秘書少監石抹頤、修《起居注》的張汝弼正在偏殿侍候,皇上說:“宋主求和,但宋人反複而不講信義,喜歡誇大其辭。”子敬回答說“:宋人從來都是以浮虛之辭來欺騙人,傳來文書說海陵在采石戰敗,大軍向北撤回,他們按兵不動,并不追擊,從而保全海陵全軍而還。其實海陵不曾在采石戰敗,宋人的詭谲詐騙大多是這一類的。我朝回書應該寫明我們派出大軍。如果下令渡江,那麼宋國國土,一定歸我大金所有。”子敬遷升右谏議大夫,仍然撰修《起居注》。
聖上駕臨西京,州縣官奉诏入見,猛安謀克不準跟班。子敬禀奏說軍民是一體,應該同時命令猛安謀克跟班入見,皇上贊許并采納了這個意見,于是責備宣徽院。到了端午朝會,皇上诏令依照子敬的奏議去辦。子敬說山後禁止出入留做打獵的地方劃得太廣了,對百姓耕墾有所妨礙,皇上聽取了他的意見,于是把四外打獵的禁地交給了百姓。子敬又遷任秘書監,谏議、修《起居注》等依然如故。
子敬推舉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兵部侍郎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烏古論三合自薦要取代他們,皇上不同意。子敬和同簽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侍奉皇上,皇上說:“遼國雖已滅亡卻不忘舊俗,朕認為是這樣的。海陵學習漢人風俗,是忘本。如果依照國家舊風,四境可以沒有失誤,這是長久之計。”世宗将到涼陉,子敬與右補遺粘割斡特剌、左拾遺楊伯仁上奏說:“車駕到曷裡浒,西北招讨司正好圈在行宮的内地。請求把它遷到界上,用來作為遮蔽環衛的屏障。”皇上說“:好。”皇帝下令在尚書省說“:招讨斜裡虎可以遷徙到界上,治理蕃部的事情。都監撒八仍然在燕子城做猛安謀克之事。”
皇上和侍臣讨論古代的人君是否賢君,子敬上奏說:“陛下凡是和宰相大臣議論策劃,不可不叫史官知道讨論内容。”皇上說“:卿說的對。”批轉簽書給樞密院事,讓子敬同修國家曆史,出任河中府尹,請求退休養老。河中地方氣候炎熱,皇上擔心子敬不耐暑熱,改任他為興中府尹。子敬的女兒從懿州來興中探視,在途中遇到強盜,把她的行李掠奪一空,事後又歸還了她,并謝罪說“:我輩開始不知道是府尹家的人,府尹對人民有恩德,還能忍心侵犯他嗎?”子敬又奉命遷任鹹平、廣甯府尹。二十一年(1181),子敬辭官,在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一歲。子敬曾經出使宋國,以及接受諸部落的進貢,所接受的禮物,全部分給了親戚朋友。到逝世時,家裡沒有富餘錢财,他的兒子典當家宅用來料理喪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