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琚傳

關燈
月十七日先拿下兖州,在峄山聚會,以“應天時”三字作為旗号,分别去攻取東平各州府。

    到了那一天半夜,智究派同黨胡智愛等人,去到旁近軍營搶劫甲仗,軍士擊敗了他們。

    當時還有傅戬、劉宣也在陽谷、東平叛變。

    這些人都伏法被殺,同案牽連的有四百五十多人。

     宗室子弟中有的人不勝任當官做事,世宗想授給他們閑散官職,按職位發給俸祿,以贍養使他們自足,拿這想法問宰相大臣說“:比前代怎麼樣?”石琚回答說“:堯帝親近九族,周代皇家九族和睦,都是帝王盛事啊!”石琚對這類事多是持順從态度。

     十三年(1173),石琚上表請求辭去官職。

    十六年(1176),石琚再次上表乞請辭職。

    皇帝都沒答應。

    參知政事唐括安禮違背皇上旨意,出任橫海軍節度使,數年皇帝不再召見他。

    石琚在偏殿從容地對皇上勸谏道:“唐括安禮忠誠正直,久在外地任職。

    ”世宗深深感到是這樣,于是将唐括安禮從南京留守任上召進京任尚書右丞。

    石琚曾舉薦室紹先作為右司員外郎,紹先中風暴死,皇上很是惋惜,對石琚說:“這是卿推舉的人才啊!”再三感歎這件事。

     十七年(1177),石琚拜平章政事,被封莘國公。

    第二年(1178),又拜右丞相。

    整理《起居注》的移剌傑上書說“:朝廷上奏議事把一般官員隔離在外,史官也不能聽,沒辦法記錄。

    ”皇上問宰相這件事,石琚和右丞相唐括安禮回答說“:古代的史官,對天子的一言一行必須記錄,用來儆戒人君,沒有誰不敬畏。

    周成王剪桐葉當作圭,戲封叔虞,史佚說‘:天子說話不能開玩笑,說話就要記入史書。

    ’從這件事看出做人君的一言一行,史官都得記錄,不能回避啊!”皇上說:“朕看《貞觀政要》,唐太宗與臣下讨論事情,開始議了什麼,後來結果怎麼樣,這可以證明史臣在旁記下來而寫在史書上的。

    如果恐怕遺漏什麼事,那麼可以選出謹慎守密的人擔任這件事。

    ”上朝奏事議事回避一般官員,而不回避記注官從這時開始。

     石琚以年老體衰多病為理由堅決要求辭職,皇上說:“朕知道卿年紀老了,勉強為了朕而留職,再等一、二年,朕将考慮這件事。

    ”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是天子,從來不敢專行獨斷,每件事情都要廣泛征求卿等的意見,可行的就行,不可行的就禁止。

    ”石琚和平章政事唐括安禮上奏說:“好問,思路就開闊;自己說了算,思路就狹小,陛下這樣做,是天下極大的幸運。

    ”石琚留職一年,又上表辭職,皇上才準許了。

    皇帝诏令石琚的一個孫子做..門祗候。

    石琚當即遵命動身回歸鄉裡。

    許久之後,世宗對宰相大臣說:“了解一個人是最難的事,近來文職官員的選用大多不得其人。

    隻有石琚當丞相時,往往推舉出能勝任的官員,左丞移剌道、參政粘割斡特剌推舉提升的武職候選人,其中很有一些人才。

    朕常常因為不能遍識人才而不滿足。

    這是宰相的職責,左右近侍雖然常有人舉薦,朕不敢輕易相信。

    ”又說;“近來刺史、縣令許多缺員,應當選擇精明幹練的人任命,資曆級别不到任用有什麼害處呢?”又說“:隻有石琚最知人善任。

    ” 唐括鼎任定武軍節度使,皇上對他說“:好久不見石琚了,他的精力比以往如何?你到任後要去探望他。

    ”顯宗也惦念着石琚,在石琚生日的時候,顯宗寄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二十二年(1182),因病在家裡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他的谥号是“文憲”。

    泰和元年(1201),衍慶宮挂上了他的畫像,诏令配享世宗廟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