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傳
關燈
小
中
大
張浩,字浩然,遼陽渤海人。
張浩原來姓高,東明王的後代。
張浩的曾祖父叫張霸,在遼國做官時改為張姓。
天輔中期,遼東被金朝平定,張浩以謀略獻金太祖,金太祖任張浩為承應禦前文字。
天會八年(1130),張浩被賞賜進士及第,授為秘書郎。
金太宗将到東京,張浩為提點繕修大内,一躍升為衛尉卿、權簽宣徽院事,管勾禦前文字,初次拟定朝廷禮儀。
張浩請求贍養雙親,辭去官職。
後張浩複出任趙州刺史。
金朝官制施行後,張浩憑中大夫做大理卿。
天眷二年(1139),張浩詳細制定内外禮儀,曆任戶部、工部、禮部三部侍郎,後升為禮部尚書。
田珏結黨叛亂,台省職位空缺,任張浩行六部事。
張浩因為有病請求離開宮内,後補充他做彰德軍節度使,升遷燕京路都轉運使。
不久改任平陽尹。
平陽多盜賊,臨汾一男子夜裡掠走人家的婦女,張浩捕住他,并殺之示衆,強盜于是得以平息。
平陽近郊有淫祠,當地人都很敬奉它。
廟祝、田主争奪香火之利,多年得不到解決。
張浩拆除祠堂,把裡面的塑像扔到水中。
為此強大的宗族、狡黠的官吏都銷聲匿迹,不敢再侵犯他人。
郡中大治。
于是張浩修繕堯帝祠堂,建擊壤遺風亭。
金皇帝海陵王召張浩任戶部尚書,授給參知政事。
天德二年(1150),張浩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出來後仍任參知政事,進而授予尚書右丞。
天德三年(1151),擴大燕京城,營建宮殿皇室。
張浩與燕京留守劉薚、大名尹盧彥倫監護工程。
不久到了夏天,工匠們大多得了疾病,皇帝下诏派燕京五百裡内的醫生都前去治療,官府負責發放藥物。
把自己所負責的病人全治活的醫生給官職,其次給賞。
最後由轉運使調查後報告上級。
貞元元年(1153),金皇帝海陵王定都燕京,把燕京改名為中都,把析津府改為大興府。
張浩進升為平章政事,賞賜給金帶、玉帶各一條,在魚藻池賞賜酒宴。
張浩請求凡是周圍的百姓想到中都居住的人,十年内随時辦理,以充實京城,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
後張浩被授予尚書右丞相兼侍中,封為潞王,賞賜他的兒子張汝霖進士及第。
沒過多久,張浩改封為蜀王,進升為左丞相。
正隆二年(1157),張浩改封為魯國公。
張浩上奏章請求退休。
金皇帝海陵王回答他說:“如果皇帝不明智,勸谏行不通,良言聽不進,那麼宰相就乞求離開。
宰相老弱病殘不能勝任其職也乞求離開。
你屬于哪一種?”張浩回答說“:我病弱不能勝任其職,宰相不是養病的官,所以乞求離開。
”皇帝沒有批準他的退休請求。
金朝皇帝海陵王想攻打宋朝,準備前往汴京,然而汴京大内宮廷失火,于是命令張浩與敬嗣晖營建南京宮室。
張浩從容上奏說:“以前營建中都,天下人都很高興地前來幹活。
現在民力沒有恢複,卻去幹這樣的大工程,恐怕不像以前那樣容易完成。
”金朝皇帝海陵王不聽張浩勸谏。
張浩朝拜離朝,金朝皇帝海陵王問他攻打宋朝的利害關系,張浩不敢正面勸谏,于是婉言回答,想用微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張浩上奏說:“我觀察天象,要想滅趙氏還需要很長時間。
”海陵王說“:你怎麼知道的?”張浩回答說:“趙構
張浩原來姓高,東明王的後代。
張浩的曾祖父叫張霸,在遼國做官時改為張姓。
天輔中期,遼東被金朝平定,張浩以謀略獻金太祖,金太祖任張浩為承應禦前文字。
天會八年(1130),張浩被賞賜進士及第,授為秘書郎。
金太宗将到東京,張浩為提點繕修大内,一躍升為衛尉卿、權簽宣徽院事,管勾禦前文字,初次拟定朝廷禮儀。
張浩請求贍養雙親,辭去官職。
後張浩複出任趙州刺史。
金朝官制施行後,張浩憑中大夫做大理卿。
天眷二年(1139),張浩詳細制定内外禮儀,曆任戶部、工部、禮部三部侍郎,後升為禮部尚書。
田珏結黨叛亂,台省職位空缺,任張浩行六部事。
張浩因為有病請求離開宮内,後補充他做彰德軍節度使,升遷燕京路都轉運使。
不久改任平陽尹。
平陽多盜賊,臨汾一男子夜裡掠走人家的婦女,張浩捕住他,并殺之示衆,強盜于是得以平息。
平陽近郊有淫祠,當地人都很敬奉它。
廟祝、田主争奪香火之利,多年得不到解決。
張浩拆除祠堂,把裡面的塑像扔到水中。
為此強大的宗族、狡黠的官吏都銷聲匿迹,不敢再侵犯他人。
郡中大治。
于是張浩修繕堯帝祠堂,建擊壤遺風亭。
金皇帝海陵王召張浩任戶部尚書,授給參知政事。
天德二年(1150),張浩母親去世,他服喪期滿出來後仍任參知政事,進而授予尚書右丞。
天德三年(1151),擴大燕京城,營建宮殿皇室。
張浩與燕京留守劉薚、大名尹盧彥倫監護工程。
不久到了夏天,工匠們大多得了疾病,皇帝下诏派燕京五百裡内的醫生都前去治療,官府負責發放藥物。
把自己所負責的病人全治活的醫生給官職,其次給賞。
最後由轉運使調查後報告上級。
貞元元年(1153),金皇帝海陵王定都燕京,把燕京改名為中都,把析津府改為大興府。
張浩進升為平章政事,賞賜給金帶、玉帶各一條,在魚藻池賞賜酒宴。
張浩請求凡是周圍的百姓想到中都居住的人,十年内随時辦理,以充實京城,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
後張浩被授予尚書右丞相兼侍中,封為潞王,賞賜他的兒子張汝霖進士及第。
沒過多久,張浩改封為蜀王,進升為左丞相。
正隆二年(1157),張浩改封為魯國公。
張浩上奏章請求退休。
金皇帝海陵王回答他說:“如果皇帝不明智,勸谏行不通,良言聽不進,那麼宰相就乞求離開。
宰相老弱病殘不能勝任其職也乞求離開。
你屬于哪一種?”張浩回答說“:我病弱不能勝任其職,宰相不是養病的官,所以乞求離開。
”皇帝沒有批準他的退休請求。
金朝皇帝海陵王想攻打宋朝,準備前往汴京,然而汴京大内宮廷失火,于是命令張浩與敬嗣晖營建南京宮室。
張浩從容上奏說:“以前營建中都,天下人都很高興地前來幹活。
現在民力沒有恢複,卻去幹這樣的大工程,恐怕不像以前那樣容易完成。
”金朝皇帝海陵王不聽張浩勸谏。
張浩朝拜離朝,金朝皇帝海陵王問他攻打宋朝的利害關系,張浩不敢正面勸谏,于是婉言回答,想用微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張浩上奏說:“我觀察天象,要想滅趙氏還需要很長時間。
”海陵王說“:你怎麼知道的?”張浩回答說:“趙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