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傳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兒子,又沒有培植親信,形勢一定會發生變化,可以不用軍隊而讓他服從于我們。
”海陵王雖然很喜歡張浩說的話,但卻不聽從。
張浩到了汴京,海陵王常常派宦官梁糵去視察工程,凡是建成一殿,都耗資極大。
梁糵常指着建築說“:某某地方不符合建築規則。
”那樣就拆了重建。
張浩不能違抗梁糵并以禮相待。
汴京宮殿建成,海陵王從燕京遷來居住。
張浩被授予太傅、尚書令,進而封為秦國公。
海陵王到達汴京後,幾個月不上早朝,天天調整軍隊南征,部署各路大将。
張浩想上奏事情,又不能見到他。
适逢海陵王派周福兒到張浩家中,張浩附帶上奏說:“各路大軍都是新提拔的少年,恐怕耽誤了國家大事。
最好是尋找老将軍來訓練軍隊,作為千戶謀克。
”然而海陵王部署已定,很讨厭張浩說這種話,于是杖打張浩。
海陵王将親自帶兵從汴京出發,皇後、太子居守。
張浩被留下管理尚書省事宜。
金世宗在遼陽即皇帝位,揚州發生軍事政變,海陵王遇害。
都督府派使者到南京殺死了太子光英。
張浩派戶部員外郎完顔謀衍向新皇帝進上祝賀信。
第二年(1162)二月,張浩朝拜京城,入朝拜見皇帝。
皇帝世宗對他說“:我身為天子很費神操心,早晚都擔驚受怕,沒有一點安甯的地方。
你是國家的元老,應該合力幫助治理國家,應當讓後世之人稱揚德能政績,不要有失我的委托。
”不久張浩被授予太師、尚書令,封為南陽郡王。
金世宗對張浩說“:你在正隆年間做第一丞相,不能糾正救治國家,哪能沒罪?營建兩宮殿,殚竭民力,你曾經勸谏過,對此天下不認為你有過錯,隻怨恨正隆時有海陵王。
你在尚書省十多年,精通政務,所以再用你做丞相,你應當自勉,不要辜負我的心願。
”張浩叩頭緻謝。
張浩做了幾天官後,金世宗對他說:“你為尚書令,凡是可以任用的人才,應當舉薦任用。
”張浩舉薦了纥石烈志甯等人,以後他們都成了名臣。
張浩有病,休假很長時間。
皇帝派左司郎中高絗和張浩的侄子張汝弼前去宣旨召見張浩。
張浩用力快走入朝,皇帝下诏張浩入朝不用跪拜,允許他坐在殿陛的東邊,如果皇帝有詢問,然後他才進前回答。
張浩身體不好,不必天天到尚書省去,一些大的行政事務可就地裁決。
張浩雖然接受了诏谕,然而還時時請求辭職。
三年(1163)夏季,他又請求辭職。
于是授予張浩東京留守。
張浩有病不能赴任,因而請求退休。
當初,皇帝身邊侍者有的想廢除科舉制,皇帝說:“我接見太師議論這件事。
”張浩進殿拜見,皇帝說:“自古以來帝王有不用文人學士的人嗎?”張浩回答說“:有。
”皇帝問“:他是誰?”張浩說“:秦始皇。
”皇帝看看左右的人說“:難道讓我做秦始皇那樣的人?”廢科舉之事從此不再提了。
這一年,張浩去世。
為此皇帝停朝一日。
他诏谕左宣徽使趙興祥帶領百官前去緻奠,贈送給張浩銀千兩、重彩五十端、絹五百匹用于喪葬。
張浩谥号文康。
明昌五年(1194),張浩附帶享用金世宗的廟廷祭祀。
泰和元年(1201),張浩的圖像被畫在衍慶宮中。
張浩有兒子張汝為、張汝霖、張汝能、張汝方、張汝猷。
”海陵王雖然很喜歡張浩說的話,但卻不聽從。
張浩到了汴京,海陵王常常派宦官梁糵去視察工程,凡是建成一殿,都耗資極大。
梁糵常指着建築說“:某某地方不符合建築規則。
”那樣就拆了重建。
張浩不能違抗梁糵并以禮相待。
汴京宮殿建成,海陵王從燕京遷來居住。
張浩被授予太傅、尚書令,進而封為秦國公。
海陵王到達汴京後,幾個月不上早朝,天天調整軍隊南征,部署各路大将。
張浩想上奏事情,又不能見到他。
适逢海陵王派周福兒到張浩家中,張浩附帶上奏說:“各路大軍都是新提拔的少年,恐怕耽誤了國家大事。
最好是尋找老将軍來訓練軍隊,作為千戶謀克。
”然而海陵王部署已定,很讨厭張浩說這種話,于是杖打張浩。
海陵王将親自帶兵從汴京出發,皇後、太子居守。
張浩被留下管理尚書省事宜。
金世宗在遼陽即皇帝位,揚州發生軍事政變,海陵王遇害。
都督府派使者到南京殺死了太子光英。
張浩派戶部員外郎完顔謀衍向新皇帝進上祝賀信。
第二年(1162)二月,張浩朝拜京城,入朝拜見皇帝。
皇帝世宗對他說“:我身為天子很費神操心,早晚都擔驚受怕,沒有一點安甯的地方。
你是國家的元老,應該合力幫助治理國家,應當讓後世之人稱揚德能政績,不要有失我的委托。
”不久張浩被授予太師、尚書令,封為南陽郡王。
金世宗對張浩說“:你在正隆年間做第一丞相,不能糾正救治國家,哪能沒罪?營建兩宮殿,殚竭民力,你曾經勸谏過,對此天下不認為你有過錯,隻怨恨正隆時有海陵王。
你在尚書省十多年,精通政務,所以再用你做丞相,你應當自勉,不要辜負我的心願。
”張浩叩頭緻謝。
張浩做了幾天官後,金世宗對他說:“你為尚書令,凡是可以任用的人才,應當舉薦任用。
”張浩舉薦了纥石烈志甯等人,以後他們都成了名臣。
張浩有病,休假很長時間。
皇帝派左司郎中高絗和張浩的侄子張汝弼前去宣旨召見張浩。
張浩用力快走入朝,皇帝下诏張浩入朝不用跪拜,允許他坐在殿陛的東邊,如果皇帝有詢問,然後他才進前回答。
張浩身體不好,不必天天到尚書省去,一些大的行政事務可就地裁決。
張浩雖然接受了诏谕,然而還時時請求辭職。
三年(1163)夏季,他又請求辭職。
于是授予張浩東京留守。
張浩有病不能赴任,因而請求退休。
當初,皇帝身邊侍者有的想廢除科舉制,皇帝說:“我接見太師議論這件事。
”張浩進殿拜見,皇帝說:“自古以來帝王有不用文人學士的人嗎?”張浩回答說“:有。
”皇帝問“:他是誰?”張浩說“:秦始皇。
”皇帝看看左右的人說“:難道讓我做秦始皇那樣的人?”廢科舉之事從此不再提了。
這一年,張浩去世。
為此皇帝停朝一日。
他诏谕左宣徽使趙興祥帶領百官前去緻奠,贈送給張浩銀千兩、重彩五十端、絹五百匹用于喪葬。
張浩谥号文康。
明昌五年(1194),張浩附帶享用金世宗的廟廷祭祀。
泰和元年(1201),張浩的圖像被畫在衍慶宮中。
張浩有兒子張汝為、張汝霖、張汝能、張汝方、張汝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