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通古傳

關燈
深深惦記這件事。

    再加上裴滿皇後很專制,他不能在後宮肆意尋歡,很是郁悶,常常因此而恣意飲酒,酒醉妄自發怒,手持刀子殺人。

    在海陵中傷胙王的時候,熙宗相信有這事不懷疑,于是派遣護衛特思去汴京審查處理。

    行台知道熙宗着意在胙王,就誘引孫進招出胙王。

    通古抓住其中的禍害,極力辯論勸止。

    及至把孫進引來讓他服法,他供出原來假托“皇弟”大名,拿此來蠱惑衆人,是想按規定騙取财物罷了,實際并沒有這個人。

    特思将此情上奏,海陵向皇上說特思的壞話,他說:“特思想讓胙王僥幸得福。

    ”熙宗更加認為海陵的話是真實的,于是殺了胙王,同時殺了特思。

    行台諸位官員都責備通古說:“被你所誤,現在要受連累死了。

    ”通古說“:因正義而獲罪被殺死,比活着強。

    ”海陵已經殺了胙王,便不再加害他人,于是牽連治罪止于特思,行台沒有受牽連。

     天德初年(1149),通古遷升行台左丞,進拜平章政事,被封為譚王,又改封為郓王。

    通古以有病為理由請求解除有關國家機密大事的工作,沒有獲準。

    後通古又拜司徒官職,封為沈王。

    海陵王完顔亮對下屬臣僚嚴厲,握緊威勢和權柄,親王大臣沒有不曾或少給臉色看的,隻有見到通古時,一定禮貌相待。

     正當磁州僧人法寶想離去,張浩、張晖想挽留他而留不住,而朝中官員又有想留住他的人。

    海陵聽說這件事,诏令三品以上官員上殿,責備他們說:“聽說各位愛卿每次到寺院,法寶僧都在正座,卿等便坐在他旁邊,朕認為很不可取。

    所謂佛本是一個小國的王子,能輕易地舍棄富貴,甘願吃苦修行,由于這個原因才成為佛,現在受到人們的崇敬。

    如果信佛隻是希圖福利,都是妄想。

    況且作為僧人,往往考不中秀才,在市井中流浪讨食,生活的計謀不足,才去當僧人,比較他的貴賤,不可和簿尉抗禮。

    裡巷的老婦,臨近死期,她們中多有皈依信奉的人。

    卿等位尊為宰相輔國大臣,卻還效法這些,有失大臣的身份。

    張司徒是穩重老成的故人,再三教誨應該明白了,他足夠當我們的表率,為什麼不向他學習呢?”海陵又召見法寶對他說“:你既然是僧人,去或留全在你自己,為什麼要讓别人知道這件事?”法寶害怕了,不知怎樣做才好。

    海陵說:“你是長老,應當有一定的主見,現在難道怕死嗎?”于是吩咐在朝堂打了他二百大闆,打了張浩、張晖各二十闆。

     正隆元年(1156),以司徒之職位辭官,被進封為曹王。

    當年,通古逝世,享年六十九歲。

     通古天生和樂平易,不做表面花樣,雖然位居宰相,要求自己平素仍然清寒。

    他的兒子叫沉,天德三年(1151),被賜楊建中榜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