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劄記

關燈
作“鄱陽王範”,《範傳》雖有“鄱陽嗣王”之稱,然于此則非史法。

    至範子名嗣,未嘗為王也。

     《列傳》第四十五 《康絢傳》乃伐樹為幹,填以巨石,加土其上(頁十七上) 慈銘案:“幹”上當依《梁書》增“井”字。

     《列傳》第四十六 《張弘策傳》緬抄《後漢》、《晉書》抄三十卷(頁三下) 慈銘案:《梁書》“《後漢》、《晉書》”下有“衆家異同,為《後漢抄》四十卷,《晉》”十二字,當據增。

     缵字伯緒,出繼從伯弘籍,武帝舅也(頁三下) 慈銘案:當從《梁書》疊“弘籍”二字。

     至州務公平,遣十郡慰勞(頁五上) 慈銘案:《梁書》“遣”上有“停”字,當據增。

     尚簡文第十一女定陽公主(頁七上) 慈銘案:《梁書》作“安陽”。

     《列傳》第四十七 《沈約傳》又為征西記室,帶關兩令(頁六下) 慈銘案:厥西縣,宋、齊皆屬荊州南義陽郡,《梁書》作“阙西”。

    考齊雖有阙西縣,屬司州随郡,約為荊州掾屬.不應帶司州縣令也。

    “阙”為“厥”之誤,此更由“阙”訛“關”。

     《列傳》第五十四 《杜崱傳》始為吳興太守,以陳武帝既非素貴,及為之本郡, 以法繩其宗門(頁六上) 慈銘案:《梁書》雲:“以霸先既非貴素,兵又猥雜,在軍府日,都不以霸先經心,及為本郡”雲雲,此有脫文。

     《列傳》第六十循吏 《申怙傳》申怙字公休(頁五上) 慈銘案:“怙”,《宋書》作“恬”。

     《列傳》第六十一儒林 《沈峻傳》又随府所至辄講授,故江州人士皆傳其學(頁九下) 慈銘案:“江州”,《梁書》作“江外”是也。

    “江外”猶“江表”,此“州”字誤。

     《列傳》第六十二文學 《檀超傳》史功未就,徙交州,于路見殺(頁四下) 慈銘案:《齊書》但雲“卒官”,無“徙交州見殺”之文。

    時有豫章熊襄著《齊典》,上起十代(頁四下) 慈銘案:“十”字疑誤,《齊書》亦同。

    若為由齊上溯十代,當無此理,恐是“宋”字之誤。

     《賈希鏡傳》賈希鏡,平陽襄陵人也(頁十下) 慈銘案:《南齊書》作“賈淵字希鏡”,此避唐諱,故稱其字。

     升明中,齊高帝嘉希鏡世學(頁十下) 慈銘案:《南史》避“世”字,此必本作“家學”,後人妄據《齊書》改之。

     《周興嗣傳》斯人而何斯疾,手疏疽為以賜之(頁十三上) 慈銘案;“為”乃“方”字之誤,《梁書》作“治疽方”,《南史》避諱,去“治”字。

     《列傳》第六十三孝義上 《範叔孫傳》又同裡施夫疾病,父死不殡,範苗父子并亡,範敬宗家口六人俱得病,二人喪沒(頁八下) 慈銘案:“施夫”,《宋書》作“施淵夫”,《南史》避唐諱去之。

    “範敬宗”,《宋書》作“危敬宗”。

     《蕭矯妻羊氏傳》又同裡王禮妻徐,荒年客死丁(一作山)陰, 為買棺器,自往斂葬(頁十三下) 慈銘案:《齊書》作“客死山陰,丁為買棺器”,此誤倒。

     女移父母遠住纻舍(頁十四上) 慈銘案:《齊書》作“遠住纻羅”,此“舍”字誤。

     “纻羅”,村名也,今作“苎蘿”。

     汝可為人療病,必得大富貴(頁十三下) 慈銘案:《齊書》作“必得大富”,無“貴”字,是也。

    《公孫僧遠傳》齊高帝即位,遣兼散騎常侍虞炎等十二部使,表列僧遠等二十三人,诏并表門闾,蠲租稅(頁十四下) 慈銘案:《齊書》作“十二部使行天下。

    建元三年,表 列”雲雲,此誤脫。

     《韓靈敏傳》兄弟共種瓜,朝采瓜子,暮已複生(頁十六下) 慈銘案:《齊書》作“共種瓜半畝,朝采瓜子,暮已複生”。

     《樂頤之傳》樂頤之字文德(頁十八下) 慈銘案:《齊書》作“樂頤”,無“之”字。

     《列傳》第六十四孝義下 《滕縣恭傳》又有建康人張悌(頁二上) 慈銘案,《梁書》無張悌事,悌是劫賊,安得謂之孝義?《陶季直傳》(頁二下) 慈銘案;陶季直雖有孝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