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二

關燈
張如蕙銀充饷。

     如蕙聞左良玉内犯,倉皇出都,資裝甚盛。

    守門内臣發現珠玑燦目,群攘之,立罄;僅以銀七千兩聞。

    各衙門原解印封尚在,然以秉憲颍州與閣臣士英兵事(?),故僅沒銀充饷而已。

    于是内臣以宦橐為奇貨,日肆搜求矣。

    戶科張利民疏糾如蕙;報聞。

     命兵部尚書阮大铖會同黃得功堵剿左孽。

     時督輔可法亦集兵策應;未幾,渡江,将抵京師。

    會傳上遊事訛,可法母留京師,咫尺不得見。

    說者謂士英首輔自命,恐可法至,恥遜班行也。

     命毖門禁。

     庚申,準張國材襲封安鄉伯。

     棄光時亨、周锺、武愫于市。

     先數日,禦史張孫振鞫時亨與锺,命笞之。

    時亨等曰:『殺則殺,可辱耶』?孫振大罵,重杖三十。

    □□□□因左良玉叛,人心洶憤;忽傳聖谕:『光時亨因李明睿不同聲氣,力阻南遷;周锺以詞臣降賊,仍敢無禮于先帝。

    武愫受賊僞命,為賊任事,牌示有據。

    着即照原議會決。

    其餘拟斬的,發雲南金齒;拟絞的,發廣西地方充軍:各終身。

    軍罪以下為民,永不叙用。

    有蒙眬薦用者,以本犯原拟之罪罪之』。

    三人遂骈誅,後北兵入南都,孫振亦迎降;行過市,市人語之曰:『若非前訊周锺等掩面号呼為「逆賊」。

    詈不已而秩者耶?今亦作此面孔,何也』?孫振無以應。

     賜周镳、雷演祚自盡。

     旨言其結黨亂政,謀引兵别圖擁戴故也。

    先是,左良玉内犯,疏言:『臣提師在途,恐百萬之衆發而難收,震驚宮闱;且聲逆賊馬士英罪狀,正告陛下。

    自先帝之變,士英利災擅權,事事為難。

    「逆案」先帝手定,士英首翻之;「要典」先帝手焚,士英複修之:罪一。

    越其傑以貪罪遣戍,不一年立升部堂;張孫振以贓污絞犯,不數月夤緣仆少;袁弘勳與張道浚同诏獄論罪,借起廢起複原官。

    他如楊文骢、劉泌、王燧、黃鼎等叛逆,皆用之當路:罪二。

    己為首輔,用腹心阮大铖為添注尚書;又募死士伏皇城,詭名「禁軍」,動曰「廢立由我」:罪三。

    陛下即位初,恭儉上明;士英百計诳惑,進優童、豔女,傷非盛德:罪四。

    引用大铖,睚眦殺人;如雷演祚、周镳等,煅煉周内,株連蔓引。

    尤其甚者,借「三案」為題,将平生不快意之人一網打淨;令天下士民,重足解體:罪五。

    目今皇太子至,授受分明。

    士英、大铖一手拏定,抹殺的認之方拱幹,而信朋謀之劉正宗;忍以十七年嗣君,付諸幽囚。

    凡有血氣,皆欲寸磔士英、大铖等,以謝先帝!此非臣私言;諸将士言,亦天下忠臣義士、愚夫愚婦之公言也。

    伏乞立肆市朝,傳首抒憤』。

    士英等大恐,故兩人及禍;臨命時,特書「先帝遺臣」四字于腹,乃自盡。

    初,少詹吳偉業已奉差行,與戎政尚〔書〕阮大铖别;大铖曰:『上仁柔主,一切生殺予奪,惟予與數公為政。

    再,歸語聲氣諸君:猿鶴夢穩,定不起同文之獄也』。

    又曰:『周锺、光時亨自有公論,周镳無死法;惟雷演祚當正大法耳』。

    又禦史張孫振以必殺時亨、锺為志,曾言之刑科都錢增,兼及于镳;增訝曰:『镳,非從逆者』。

    孫振曰:『當以「門戶」誅』!增心不平,故以乞差行。

    朝行,而數人暮及。

     命督輔可法督李本身扼盱眙,進守徐州;劉良佐駐臨、淮,守壽州,以防北;黃得功渡江防剿。

     旨雲:『上遊急,則赴上遊;北急,則禦北』。

    亦岌岌矣。

     辛酉,命黃得功督駐兵于荻港、舊縣、三山,俟有警再進。

     時左兵連破郡邑,猶無确報:或言左,或言牟文绶兵假充左兵搶掠。

    适禦史黃耳鼎仆自武昌至,謬雲良玉坐鎮如故。

    士英悅,請假祝生辰;或歎曰:『若此聞先一日,光時亨不死矣』!蓋以為信然也。

     命新赦梁兆陽赴靖南侯黃得功軍前,白衣自效。

     得功請之也;新旨不複問矣。

     癸亥,進封郡王韋澄為襄王,封潘氏為王妃。

     升刑科左楊兆升戶科都給事中。

     兆升,崇祯時為南禮科。

    因南垣□北垣後,合糾吏部左侍郎張捷薦「逆案」,獨兆升不從,故察。

    至是,捷決意予環;雖吏科都張希夏抄參,罔恤也。

    不月餘,遂擢今官。

    後以請緩剃發,為北來知府宗灏立捶死。

     改兵部主事李毓新試兵科給事中,仍管職方司事。

     甲子,準原任總督楊鹗以原官留駐常德開屯,并聯絡土司。

     擇于〔十〕五日選中宮。

    禮部尚書錢謙益請并選東、西二宮。

    命候旨。

     乙醜,準原任推官周之夔〔□〕原官,仍候考選。

     之夔,先為蘇州推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