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安排日事迹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大清順治二年正月(弘光元年)庚寅,補光祿監事丁允元吏科、原任兵科方士亮刑科、〔楊〕兆升兵科、南吏科郭如闇戶科,禦史周昌晉、袁弘勳俱廣東道。
允元,崇祯時以不繳紅本,處。
士亮,從故輔周延儒督輔,坐累,配。
如暗、昌晉,雖以時論傍時緻挂「逆案」,然不聞躐遷,且少有所排陷;故得雪。
弘勳,為人輕鄙,與複官,濫也。
後允元降北,為蘇知府。
癸巳,加助饷王司木增行太仆寺卿(?)。
命河南巡撫越其傑、巡按淩〔駉〕防守虎牢。
時北兵渡河,撫、按退屯颍、壽、沈丘間;故促往。
命靖南侯黃得功、廣昌伯劉良佐率兵堵颍、壽與〔興〕平伯高傑守歸德、徐〔州〕。
大學士可法疏言:『我與□所隔,僅一河耳。
河長二千餘裡,非各鎮兵馬齊力得禦,不能用也。
故高傑欲自赴開、雒,而以黃得功、劉良佐兵馬守邳、徐。
久知敵之乘暇必在開、雒,無如兵力不能遠及何!今敵已渡河,則長驅而東,刻日可至;禦之河以北,艱難百倍矣。
兵在河上者,月糧壓欠,苦饑寒;當歲暮時,每名求銀一、二錢過節,亦不可得。
臣标兵如此,各鎮兵可知。
傷心時事,有淚空灑!今敵既南渡,并力攻寇;而兵力及我,隻不過兩月間。
況敵中傳言,久有「正月南侵,東西并犯」之說!今攻邳之軍未還,濟甯現集糧喂馬,意豈一刻忘江南哉!若非廟堂上多發糧饷,以得功、良佐兵堵颍,高傑兵守歸、徐,大家齊心、勿分彼此,臣恐江北之禍即在目前。
江北危,而江南亦豈得安枕耶』!命依行。
命興平伯高傑提兵與總督張缙彥直抵開、雒,進據虎牢;仍令戶部速發糧、銀接濟。
初,傑争揚州,督輔可法頗為所窘;後感可法忠□,頗傾心□依。
而靖南侯黃得功以傑往相構,猶懷疑不解也。
至是,傑聞李〔際〕遇降北,遂緻書可法雲:『為今日計,似宜速調黃、劉二藩緊防開、雒,則傑可以全力注徐、邳。
若二鎮憚于險遠,宜徑調赴邳、宿防宿;傑量提兵直趨歸、開,鼓勵中州□就近聯合堵寇敵□,且急圖完雒、荊、襄以為根本,東南一帶方可安枕』。
又具疏侃侃言之,與書意略同;内□『臣以一饑軍忍餒忍凍,惟力是視;誓欲收拾人心,再整土宇。
近見黃得功有疏,猶介介角口;臣置若不聞,但一意以君父仇恥為先,誰實堵禦防河而較論長短為哉』!時總督張缙彥議與傑合,而可法疏亦雲『傑抵開、雒後,有賊剿賊、無賊禦敵。
但所急需者,飽□之糧饷耳』。
诏從之。
獨得功故意猶存,未肯遽往邳、宿,為傑後勁;而東平伯劉澤清又挾橫難任,故可法調劉良佐當之。
其調劑,亦雲苦矣。
甲午,監軍佥事耿廷箓力辭□□。
允之;命以參政管遵□監軍,督滇兵辦賊。
升尚寶司丞鄒之麟應天府府丞。
禦史鄭瑜疏□原任鳳督朱大興。
報聞。
命東省諸臣慕□來歸者,吏部諒才叙用。
從禦史淩〔駉〕言也。
雷,命諸臣修省。
命督、鎮差官不許下縣催糧,有司亦不許擅□,候解部照款按發。
時各鎮諸饷不敷,以差催為名,沿途截劫;故令禁之。
乙未,降革職四川右布政王夢錫一級用。
夢錫,先帝時以糾多贓,革職。
從輕議者,吏部尚書張捷兒女戚。
太常寺卿葛寅亮疏言懲貪獎廉之法。
命部院速議行。
疏言:『神廟時,甲科官盡皆自饬,鮮計賂遺;鄉科亦多自愛。
惟他途之朽□污下或然。
今甲科中,比比而是。
司□者,出納皆有扣克;鞫獄者,輕重多以賄成。
即掄才之任,交易若市;而地居清要,又或借潤于居間。
源之不清,流如何潔!凡為外臣,無不括民脂以邀進取。
故桁楊桎梏之下,富則破家析産、貧則貼婦賣兒,怨讟交騰;大法小廉之風,蕩然矣。
國法非不知,而同氣相引,俨然混列清華,揚揚自喜;即敗露歸林,廣田園、美宮室,足娛一生:人亦競豔之。
彼視廉吏可為而不可為者,更自偷快得計,而甯複顧國恤也!故貪者必置之重典,贓務纖悉嚴追;若壞法贓重,即宜藉沒家資,并喪其所自有。
茲值軍需告急,民力惟艱;免加派之煩,以此相抵,實大有裨于國用。
至于廉官節介性植,取與必嚴,固士君子持身自愛之道宜爾。
然缾罄壘恥,室人交谪;勉以自立殊難。
故養廉之道,自古不廢。
乃今俸□折□鈔,業已甚薄;且艱予不給,而又搜括無餘地、捐助有多端。
在貪者僅出餘□,愈得借口以咨其貪;廉者至損生計,莫能資身以成其廉。
要惟天秉忠誠者,淆之不濁;而世多中人,轉相仿效,安望天下皆廉官哉!是必悉反乎此。
即俸薪之折勢難遽
允元,崇祯時以不繳紅本,處。
士亮,從故輔周延儒督輔,坐累,配。
如暗、昌晉,雖以時論傍時緻挂「逆案」,然不聞躐遷,且少有所排陷;故得雪。
弘勳,為人輕鄙,與複官,濫也。
後允元降北,為蘇知府。
癸巳,加助饷王司木增行太仆寺卿(?)。
命河南巡撫越其傑、巡按淩〔駉〕防守虎牢。
時北兵渡河,撫、按退屯颍、壽、沈丘間;故促往。
命靖南侯黃得功、廣昌伯劉良佐率兵堵颍、壽與〔興〕平伯高傑守歸德、徐〔州〕。
大學士可法疏言:『我與□所隔,僅一河耳。
河長二千餘裡,非各鎮兵馬齊力得禦,不能用也。
故高傑欲自赴開、雒,而以黃得功、劉良佐兵馬守邳、徐。
久知敵之乘暇必在開、雒,無如兵力不能遠及何!今敵已渡河,則長驅而東,刻日可至;禦之河以北,艱難百倍矣。
兵在河上者,月糧壓欠,苦饑寒;當歲暮時,每名求銀一、二錢過節,亦不可得。
臣标兵如此,各鎮兵可知。
傷心時事,有淚空灑!今敵既南渡,并力攻寇;而兵力及我,隻不過兩月間。
況敵中傳言,久有「正月南侵,東西并犯」之說!今攻邳之軍未還,濟甯現集糧喂馬,意豈一刻忘江南哉!若非廟堂上多發糧饷,以得功、良佐兵堵颍,高傑兵守歸、徐,大家齊心、勿分彼此,臣恐江北之禍即在目前。
江北危,而江南亦豈得安枕耶』!命依行。
命興平伯高傑提兵與總督張缙彥直抵開、雒,進據虎牢;仍令戶部速發糧、銀接濟。
初,傑争揚州,督輔可法頗為所窘;後感可法忠□,頗傾心□依。
而靖南侯黃得功以傑往相構,猶懷疑不解也。
至是,傑聞李〔際〕遇降北,遂緻書可法雲:『為今日計,似宜速調黃、劉二藩緊防開、雒,則傑可以全力注徐、邳。
若二鎮憚于險遠,宜徑調赴邳、宿防宿;傑量提兵直趨歸、開,鼓勵中州□就近聯合堵寇敵□,且急圖完雒、荊、襄以為根本,東南一帶方可安枕』。
又具疏侃侃言之,與書意略同;内□『臣以一饑軍忍餒忍凍,惟力是視;誓欲收拾人心,再整土宇。
近見黃得功有疏,猶介介角口;臣置若不聞,但一意以君父仇恥為先,誰實堵禦防河而較論長短為哉』!時總督張缙彥議與傑合,而可法疏亦雲『傑抵開、雒後,有賊剿賊、無賊禦敵。
但所急需者,飽□之糧饷耳』。
诏從之。
獨得功故意猶存,未肯遽往邳、宿,為傑後勁;而東平伯劉澤清又挾橫難任,故可法調劉良佐當之。
其調劑,亦雲苦矣。
甲午,監軍佥事耿廷箓力辭□□。
允之;命以參政管遵□監軍,督滇兵辦賊。
升尚寶司丞鄒之麟應天府府丞。
禦史鄭瑜疏□原任鳳督朱大興。
報聞。
命東省諸臣慕□來歸者,吏部諒才叙用。
從禦史淩〔駉〕言也。
雷,命諸臣修省。
命督、鎮差官不許下縣催糧,有司亦不許擅□,候解部照款按發。
時各鎮諸饷不敷,以差催為名,沿途截劫;故令禁之。
乙未,降革職四川右布政王夢錫一級用。
夢錫,先帝時以糾多贓,革職。
從輕議者,吏部尚書張捷兒女戚。
太常寺卿葛寅亮疏言懲貪獎廉之法。
命部院速議行。
疏言:『神廟時,甲科官盡皆自饬,鮮計賂遺;鄉科亦多自愛。
惟他途之朽□污下或然。
今甲科中,比比而是。
司□者,出納皆有扣克;鞫獄者,輕重多以賄成。
即掄才之任,交易若市;而地居清要,又或借潤于居間。
源之不清,流如何潔!凡為外臣,無不括民脂以邀進取。
故桁楊桎梏之下,富則破家析産、貧則貼婦賣兒,怨讟交騰;大法小廉之風,蕩然矣。
國法非不知,而同氣相引,俨然混列清華,揚揚自喜;即敗露歸林,廣田園、美宮室,足娛一生:人亦競豔之。
彼視廉吏可為而不可為者,更自偷快得計,而甯複顧國恤也!故貪者必置之重典,贓務纖悉嚴追;若壞法贓重,即宜藉沒家資,并喪其所自有。
茲值軍需告急,民力惟艱;免加派之煩,以此相抵,實大有裨于國用。
至于廉官節介性植,取與必嚴,固士君子持身自愛之道宜爾。
然缾罄壘恥,室人交谪;勉以自立殊難。
故養廉之道,自古不廢。
乃今俸□折□鈔,業已甚薄;且艱予不給,而又搜括無餘地、捐助有多端。
在貪者僅出餘□,愈得借口以咨其貪;廉者至損生計,莫能資身以成其廉。
要惟天秉忠誠者,淆之不濁;而世多中人,轉相仿效,安望天下皆廉官哉!是必悉反乎此。
即俸薪之折勢難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