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申報台灣紀事輯錄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三日——即禮拜一)
兼署閩浙總督文(煜)奏為棍徒開場聚賭饬屬緝獲片(八月十九日京報)
文煜等片:
再,先經臣等訪聞台灣嘉義縣轄有棍徒開場聚賭、拒傷營官,該營、縣延不獲犯情事;當饬台灣道夏獻綸确查。
茲據禀複:『本年二月間,據嘉義營都司李連枝禀報帶隊下鄉巡查,二月十八日至縣轄大埔林地方,見有賭館多間,當場拿獲賭棍四名;被薛國鳌等糾衆将犯搶回,刀傷該都司頭額,兵丁亦皆受傷。
當即由道會同台灣鎮饬令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署嘉義營參将周善初兩次赴鄉拿辦,并無獲到正犯。
複委候補知縣何銮馳往,查明該處迎神賽會,有遊民與汛弁雷飛鵬說明開場聚賭,都司李連枝帶兵往拿,被賭棍薛國鳌等奪犯拒傷屬實。
雷飛鵬先已由營撤防,請咨革責辦』。
并據台灣鎮總兵張其光揭參前來。
臣等查台灣各屬賭風甚熾,最為地方之害,疊饬實力禁拿;乃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并不認真遵辦,緻釀奪犯、毆官之案。
雖事後兩次會營拿辦而正犯迄無弋獲,該營外委雷飛鵬得規庇縱;均屬荒謬!楊寶吾尚有縱容幕友挾妓飲酒,并另案得賄委拿無辜、非刑斃命各等情,已另折奏參革審;雷飛鵬亦已咨部斥革,歸案查辦。
至署嘉義營參将事、浙江定海右營遊擊周善初,于棍徒聚賭、奪犯傷官,先既失于覺察、事後又無獲犯,亦難辭咎。
相應請旨,将周善初交部照例該處。
除嚴饬勒拿此案賭棍薛國鳌等務獲訊拟詳辦外,臣等謹合詞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周善初,着交部照例該處。
欽此』。
九月初八日(公曆十月二十四日——即禮拜二) 發抄奉旨(八月二十一日京報) 文煜奏「已革副将楊在元監追刑訊」,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又,「台灣守張夢元調福州守」,奉旨:『吏部該奏。
欽此』。
又,「請将謬妄不職之知縣楊寶吾革職查辦」,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九月十二日(公曆十月二十八日——即禮拜六) 發抄奉旨(八月二十六日京報) 文煜折「請将傅鴻猷補台灣嘉義營守備由」,奉旨:『兵部該奏。
欽此』。
九月十九日(公曆十一月初四日——即禮拜六) 恭錄谕旨 九月十一日,奉上谕:『閩浙總督,着何璟補授。
欽此』。
丙子科福建鄉試題名(節取) 第三十四名,曾雲峰(彰化,監)。
第四十一名,張繼芬(台灣,貢)。
第五十二名,陳登元(台灣,附)。
第五十五名,徐仲山(台灣,附)。
第六十名,連日春(台灣,附)。
第七十名,陳楷(台灣,廪)。
第九十四名,李春瀾(噶瑪蘭,廪)。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侵吞營饷之已革副将請旨刑訊監追折(九月初三日京報)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跪奏:為侵吞營饷之已革副将提訊供詞狡展,請旨刑訊監追,以儆官邪;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照告病開缺之閩浙督标中軍副将楊在元前署台灣鎮總兵任内,查有侵吞營饷、濫委營缺、私收練兵貼費各情,經臣在前次兼署督篆任内會同前撫臣王凱泰奏奉谕旨,饬令楊在元迅赴福建聽候勒追查辦等因,欽此。
續經督臣李鶴年催據署台灣鎮總兵林宜華查明楊在元短給裁兵舊饷銀七千四百四十二兩零、虛報留台戍兵侵冒銀二百四十六兩零,又提同治七年截礦未還各營俸饷短銀三千七百六十八兩零,任催未繳。
複會折奏參革職,勒限兩個月完繳;如逾限不完,再行奏請查抄監追;其濫委營缺、私收貼費各節,提省訊明,一并按律定拟。
欽奉朱批:『着照所請。
兵部知道。
欽此』。
恭疏行司移提人證、卷宗到省,由司饬發福州府訊辦,僅就提到人證研究;楊在元則僅取親供,從不令其到堂聽審。
該革員毫無忌憚,于應繳之款,絲毫未拟繳完。
迨上年八月,據前臬司郭嵩焘督同福州府提訊,楊在元僅認虧短銀二千九百三十兩零;并稱因公挪移,照數賠繳。
其留台戍兵,诿為皆由内地派撥,原營有冊可稽,無從虛報冒銷。
又私收貼費一層,堅不承認;稱系道标與鎮标中營别有轇轕之故。
又委林謙代理大甲□□員缺,則稱因一時無弁可委,準予暫代;并無賄□情弊:狡供避就。
而該革員辄于九月請假回籍,禀經督臣李鶴年批準□本年□□□□拟回閩銷假。
□接任後,即□□□□□藩、臬兩司嚴追澈訊。
适候補道尹西銘卸署汀漳龍道晉省——該道系由刑□□員擢放外任,谳獄精□;并經會□□□□□□□委該道會審。
乃楊在元任意狡展,刁猾異常。
伏查楊在元侵冒營饷數至巨萬,或有請饷營冊可據、或有各營查覆折禀可憑;而私收練兵貼費,亦據都司鄧熙林供指鑿鑿。
至林謙捐納虛銜、委代守備員缺,參革副将林珠率行禀保、楊在元遽予批準;謂無情弊,亦不可信。
查李鶴年原參本請勒限兩月,逾限抄追。
今案已懸宕五年,該革員逞刁狡展,僅據繳銀一千九百餘兩;其餘堅不認繳,緻案内人證均受拖累。
若不從嚴追辦,何以懲貪冒而儆官邪!相應請旨将已革副将楊在元即行監追;如提審仍前刁狡,并準刑訊。
除饬司先将該革員收禁,一面會同尹西銘趕緊嚴審勒追、按拟詳辦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丁日昌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調補省會知府要缺折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遵旨調補省會知府要缺,以重職守;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準吏部咨,光緒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谕:『福州府知府員缺緊要,着該督、撫于通省知府内揀員調補。
所遺員缺,着劉國光補授。
欽此』。
恭錄轉行欽遵去後。
查福州府為全閩首郡,政務殷繁;時有發審案件,并委兼辦通商。
非精明幹練之員,弗克勝任。
臣等與藩、臬兩司于通省知府内逐加遴選,查有準調台灣府知府張夢元,年四十八歲,直隸天津縣人;由揀選知縣,選授邵武縣知縣。
鹹豐十年、十一年辦理防剿出力,奉旨「以同知盡先補用,賞戴藍翎」;曆署閩縣知縣、福防同知。
同治四年分,大計卓異。
五年,前督臣左宗棠彙保政續,奉旨「交部帶領引見」,題補汀州府汀軍同知。
續調邵武府邵軍同知,籌備甘饷,換戴花翎。
前署閩縣并福防同知任内,辦理通商得力,以知府留閩補用,并案給咨送部引見。
十年六月回省,奏補福甯府缺。
十二年十一月,□準調台灣府,委署福州府篆務。
該員深厚精明、能耐勞苦,所曆各任并現署府篆,辦理裕如。
以之調補福州府知府,洵屬人地相宜;且系首府要缺,向不計扣曆俸。
相應據實聲明,專折奏懇聖恩俯準,以前準調台灣府張夢元調補福州府知府,實于地方吏治有裨。
如蒙俞允,該員先由福甯府調補台灣府,其初任内奏該罰俸系在光緒元年正月二十日欽奉恩诏以前,例免完繳;而現任知府調補首府,銜缺相當,并可無庸引見。
至遺缺知府劉國光,現亦尚未到閩;堪否補授台灣府知府抑補台灣府遞遺之缺,俟到閩後察看另辦。
據藩、臬兩司會詳前來。
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敕部核該施行!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吏部該奏。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特參謬妄不職之知縣折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特參謬妄不職之知縣,請旨革職查辦,以肅官方;恭折奏祈聖鑒事。
竊臣日昌訪問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種種謬妄,物該沸騰;即饬台灣道夏獻綸确查禀複去後。
茲據該道具禀,以饬委候補知縣何銮馳往查覆:上年九月間,該署縣楊寶吾饬差吳洪等赴萆麻莊查傳控案人犯,差夥陳經記等到鄉奈擾,被沈阿血等緻傷陳經記斃命;楊寶吾會營親往拿辦,僅獲案外無辜多人。
内沈卯辛一名,被勒洋銀四百餘圓,始準摘釋;賴嶽一名,非刑緻斃。
且聞得賄,尚不止此。
又,本年二月間,大埔社地方賽會聚賭,嘉義營都司李連枝随帶兵丁前往捕拿,被賭棍薛國鳌等犯拒傷該都司頭額一案,由縣會營兩次赴鄉查辦,正犯尚無弋獲。
楊寶吾又于上年十月,縱容幕友金姓娶妓為妾,鼓吹乘轎直入縣衙;複又親往道喜,招集群妓在署酣飲。
其承審林隆藥店被竊拒斃事主一案,兼有誣良為盜情事。
至該縣詞訟,查有匿報一百四十九起,且有批駁之詞列入「實存」,諒系留待下月作審結具報;又押犯十九名,核與冊報姓名不符,尤見任意捏飾。
由道據實禀揭,經藩、臬兩司詳請參辦前來。
臣等伏查知縣為親民之官,宜如何束身圭璧,整饬地方!乃該署縣楊寶吾于賭棍拒捕傷官及竊賊拒斃事主之案,或延不獲犯、或刑逼成招;造報詞訟,押犯又多不實不盡;并縱容幕友,挾妓入署飲酒:昏愦胡塗,實出情理之外!其萆麻莊一案,先已任差勒詐生事;繼複貪賄,累及良民。
甚将事外無辜之賴嶽一名非刑緻斃;尤見利欲熏心,草菅人命;未便稍事姑容。
除行司先将該令撤任、幕友驅逐并委員确查實在如何得賄,一面提拿胥役人等解府澈究外,相應請旨将嘉義縣在任候選同知、準調彰化縣楊寶吾先行革職,聽候查辦。
除咨部查照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請參将降補都司片 文煜等片: 再,查台灣營伍積弊已深,亟須力籌整頓;而整頓之方,首在舉錯。
務使各營将領得人,則大法小廉,庶足以挽頹習。
茲查有台灣嘉義營參将洪金升,先因擅挪練饷,據台灣鎮總兵張其光禀經督臣李鶴年将該員撤任。
雖查明所挪練營火夫截礦工食銀一百八十六兩系制各練兵号衣之用,有案可稽;以公濟公,并無别項情弊。
惟不先行禀明,實屬專擅。
且查該參将在任兩年有餘,營務諸形廢弛;習氣頗重、才具平常,實難勝參将之任。
相應請旨将福建台灣嘉義營參将洪金升以都司留閩降補,俾肅戎行。
所遺嘉義營參将員缺系台灣陸路題補之缺,俯容另行揀員請補。
此外,各營應舉、應劾員弁,并容随時察查辦理。
除咨部查照外,臣等謹合詞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兵部知道。
欽此』。
九月二十九日(公曆十一月十四日——即禮拜二) 閩省近聞 福建信息雲:官軍在台又被生番攻擊,殺傷營勇甚多;其駐劄之所,亦被奪去。
公曆本月初二日,由福州調去炮船兩艘,藉壯聲勢雲。
又聞中國欲将台灣地□所産,盡行開挖——如煤油、火油井等,不獨煤礦已也。
現于制造局内選擇一員,委為總辦,專理其事雲。
十月初五日(公曆十一月二十日——即禮拜一) 領事更調 現署甯波領事固君,聞已升任;九江副領事署翻譯官霍君,亦加級升授翻譯官實職。
所有甯波之領事員缺,以正任台灣領事啊君調補。
惟啊君現在廈門,須俟星領事自外國來華回福州本任後,始得署福州之斐領事回廈門;而啊領事乃可來甯波,固君亦可赴九江新任也。
聞星君業已動身,刻下當在半途雲。
上谕(九月十九日京報) 上谕:『丁日昌奏:請将濫收陋規之知縣革職等語。
前因嘉義縣知縣楊寶吾濫收陋規,經丁日昌奏參查辦,委候補知縣何銮前往署理。
乃該員到任後,收受書吏稅契陋規,不惟不肯酌減,且欲多增;實屬不知自愛!何銮,着先行革職;倘查有需索逼勒情弊,即行從嚴參辦。
丁日昌以誤保在前,自請該處;着加恩寬免。
餘着照所該辦理。
該部知道。
欽此』。
十月十六日(公曆十二月初一日——即禮拜五) 閩撫丁(日昌)奏革知縣并自請懲處片(十月初一日京報) 臣丁日昌跪奏: 再,台灣吏治黯無天日,牧令能以撫字教養為心者,不過百分之一、二,其餘非性耽聤逸,即剝削膏脂;百姓怨毒已深,無可控訴,往往铤而走險,釀成大變者:台灣所以相傳「無十年不反」之說也。
臣今年到任後,查訪各情,即将科派百姓捐輸津貼州縣倉榖、自盡命案株連拖累及牛捐諸弊政,嚴行裁革;仍恐該廳、縣陽奉陰違,複饬将告示勒石摹搨分貼各鄉,俾百姓永遠周知,不緻再受訛索。
其差役誣良為盜、佐雜擅押平民以及詞訟延不造報,無不随時參辦。
諄諄告誡,不啻管秃唇焦。
所有貪酷各員——如彰化縣朱幹隆、嘉義縣楊寶吾等,均已先後據實嚴參,請旨查辦在案。
楊寶吾之撤也,臣以嘉義百姓久在水火之中,若由省派委,轉緻礦日持久;候補縣何銮在彰比格斃着匪林位,新立巨功,既專折奏請獎勵,複饬就近接署嘉義縣篆。
所以期望而鼓勵之者,不可謂不至矣。
并經函囑夏獻綸轉饬何銮,務須振作精神,不可沿緣舊習;仍密加察訪,如該員不能奮發有為,即行據實嚴參。
茲據該道禀稱:『何銮到任後,收受書吏稅契陋規,不惟不肯酌減,且欲多增;請将該令撤委』等情前來。
臣查嘉義稅契,浮收至重。
新官到任,書吏必有點規,從前四、五千圓,近年竟加至一萬餘圓;而書吏轉攫之于民者,又不啻倍蓰!以緻一官新至,勢必稅差四出,隳突叫嚣;鶪犬無聲,民不安枕。
楊寶吾前因催收稅契,釀成命案,甫經查辦;而何銮委署此缺,複敢尤而效之!若不認真嚴劾,民困何由得蘇、吏役何由得肅!該道夏獻綸僅請将何銮撤委,未足蔽辜;除嚴饬台灣道、府将各屬稅契陋規全行裁革并由臣出示勒石永禁,仍饬司另委賢員前往署理嘉義縣外,相應請旨将署嘉義縣事、花翎補用同知候補班盡先補用知縣何銮先行革職;仍饬夏獻綸澈底确查,如有需索逼勒情弊,再加嚴辦。
其前次格斃着匪林位,保準加知府銜以應升之缺升用,并請旨敕部一并撤銷。
至臣誤保劣員,雖不敢徇隐于後,究屬無知人之明。
應如何懲處之處?伏候聖裁! 理合将參撤署嘉義縣事何銮濫收陋規緣由,謹會同署閩浙總督臣文煜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奉旨已錄。
十月二十九日(公曆十二月十四日——即禮拜四) 台疆近耗 台灣生番屢征屢叛,此由野性天成,非威愛并用,要不足以洗其心而革其面也。
前聞官軍小有不利,曾即列報;茲悉丁雨生中丞又添派精銳營勇五百名,前往助剿。
兵力既厚,想不難一鼓而禽之也。
十一月二十二日(公曆正月初六日——即禮拜六) 福州近聞 香港報雲:聞新任閩浙總督何制府,下月中旬當可接篆視事。
閩撫丁中丞于谒見後,即赴台灣查視煤礦、石腦雲。
十二月初二日(公曆正月十五日——即禮拜一) 兼署閩浙總督文(煜)奏拿辦匪犯折(十月二十九日京報)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拿辦淡水廳轄之銅鑼莊匪犯在事出力員弁,懇恩分别獎叙,以昭激勵事。
竊據台灣道夏獻綸先後具禀:『據淡水廳同知陳星聚禀稱:淡轄銅鑼莊著名積匪吳阿來、吳阿富等兄弟族衆,疊犯搶擄,無惡不作;節經設法拿辦未獲。
本年五月三十日,吳阿富等複出擄搶紮厝,經差勇先後追捕,格斃首匪吳阿富、黨匪羅昌國二名;該同知陳星聚複募勇丁五十名、移營撥兵五十名,于閏五月二十日前往拿辦,弋獲匪黨林安古等三名。
該匪吳阿來等遁入接近番界之老雞籠莊,将内山水源截斷;仍遣黨類四出擄人。
該同知因地處險僻,未便輕進;商同北右營遊擊樂文祥攜帶炮火,添撥兵丁并号召各莊聯丁,□續齊集五百餘人,連日進剿,将老雞籠莊匪巢及铳櫃五座一律平毀,放出被擄蔡阿興一名。
所塞水源,亦即開通。
該匪逃竄新雞籠莊,隔溪踞守;于二十九日聚衆複出,仍欲奪回老雞籠莊。
兵勇、聯丁迎頭堵禦,乘勢涉過溪南,該匪退入竹圍;續經樂文祥督隊進攻,憑高開炮擊斃賊匪二名,傷者無數,兵勇亦受傷六名。
又盤獲匪黨林阿四、傅阿盛二名,訊系吳阿來每月以洋銀五圓雇來幫拒官兵者。
斯時該處莊民以此次不為破獲,則兵退複出,毒害更甚于前;環乞留師,願為助剿。
陳星聚目睹情形可憫,而辦理猝難得手,即就近移請管帶福銳新右營都司楊金寶帶勇二百名,于六月十六日由銅鑼灣莊進剿,攻破水井子莊匪巢,連毀铳櫃先後五座,斃匪多名;被賊铳斃莊丁羅相生一名,營勇受傷二名。
二十三日,直搗鹿湖莊老巢,匪黨駭奔;鄉團立将匪巢焚毀。
吳阿來向内山逃竄』等情。
經臣等以匪首吳阿來在逃,必須添勇剿捕,并購重線緝拿,以除後患;批饬遵照去後。
茲據該道續禀:『都司楊金寶與遊擊樂文祥等協力剿捕,疊有擒獲。
該匪竄踞黃麻團一帶,惟日久未能蒇事,恐緻蔓延;由道飛饬練鎗營參将吳世添撥勇一哨交都司熊昭萬督帶,與楊金寶、樂文祥分路進攻,匪勢愈促。
查黃麻團已在叢山之内,箐深林密,逼近生番;官軍驟難深入。
先經淡水同知陳星聚懸賞一千圓;并訪有莊民吳定新曾被吳阿來擾害,避居後山、熟悉番徑,又由統領飛虎各軍總兵吳光亮派令守備吳三勝,密授機宜,馳赴鹿湖,谕饬吳姓□□□人拿犯。
選集莊丁百餘名,随同吳定新入山,于七月二十日将吳阿來圍住;該匪仍複死拒,莊丁間有受傷。
陳星聚得信,立發洋銀五百圓,并濟以子藥等項,俾期踴躍。
二十二日,攻破匪巢;将首匪吳阿來擒獲,由守備吳三勝押解出山。
淡南士民,無不同聲稱快。
惟吳阿來于拒捕時腹受镖傷,又複患病;據營、廳馳報到道。
當恐該匪幸逃顯戮,即饬嚴訊明确,就地正法,枭首示衆,以伸國法而快人心;餘犯另行訊辦。
所有在事出力員弁,禀請分别奏咨獎叙』前來。
臣等查吳阿來為台北積年着匪,擾害鄉闾;複敢擁衆抗拒官兵,形同叛逆。
若任其遁迹番界,贻害胡可勝言。
此次在事文武認真剿捕,得将首惡殲擒,洵為地方除一大患;似未便沒其微勞。
除都司熊昭萬一員業已病故、軍功吳定新另行咨部核獎,其出力莊丁兵勇,由外酌給獎勵。
合無仰懇天恩,俯準将尤為出力之台灣淡水同知陳星聚,以知府用,先換頂戴;署台灣北路右營遊擊、候補遊擊樂文祥,以參将仍留福建盡先補用;暫革福州城守左軍都司楊金寶,開複原官;花翎守備吳三勝,以都司留于福建盡先補用;台灣北路右營千總林金安,以守備盡先補用。
布政使銜台灣道夏獻綸調度有方,并請旨交部從優該叙,以昭激勵。
是否有當,臣等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陳星聚等,均着照所請獎勵。
餘依該。
該部知道欽此』。
十二月初六(公曆正月十九日——即禮拜五) 整頓台務 福州新報雲:丁中丞已起節前赴台灣,其意除将革除積弊外,複欲整頓軍務;須将生番征服,不使再行肆擾雲。
至調兵助役一事,前報早經登錄,姑不贅述。
惟台灣一隅,将見氣象一新矣。
十二月二十一日(公曆二月初三日——即禮拜六) 台疆要務 福州新聞雲:丁中丞現拟在台灣沿海各要隘,設立電線;蓋欲捷于通音、易于防生番反側也。
并因台地官場習染已深,往往任意馭下;如得有電線通标,雖遠處之事亦可由上憲操縱,不啻身親見之也。
竊思懸設電報,于國家政務本實相關;整頓吏治者,固莫要于此焉。
今中丞果見及之而有此舉,想明智者未有不稱其善也。
又傳得閩省将欲百廢具舉,未免出款不赀;現拟向西商告貸二百萬雲雲。
是則開礦與設電報諸大端,或亦在内欤! 十二月二十六日(公曆二月初八日——即禮拜四) 改派日本使臣 頃接京中來信雲:内閣已于十二月初二日奉上谕:『二品頂戴直隸候補道許钤身,着發往福建船政局差委。
該員前派出使日本國,着改派三品銜升用翰林院侍講何如璋充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并着賞加二品頂戴。
即選知府張斯桂,着賞加三品頂戴,充出使日本國副使。
欽此』。
查張氏同懷昆仲,今冬均充皇華之選,一往東洋,一往西洋;實從來未有之事,亦可謂盛極一時矣。
台灣信息 香港報雲:公曆正月初二日,丁雨生中丞已移節至雞籠,閱看煤礦;并繞沿海之東岸,周視防兵形勢。
閱畢,乃回由陸路而至台灣府城;人皆以閩撫不輕至台,争相聚眺。
未到之前,台地已多購洋布制造旗幟,并灑掃街道以待雲。
又聞自用外國機器以開煤礦,現在已有就緒;從礦至海灘之鐵路,茲亦鋪好,火車可馳行矣。
十二月二十七日(公曆二月初九日——即禮拜五) 上谕(十一月二十八日京報) 上谕:『文煜奏「懇請陛見」一折,文煜着俟何璟到任後來京陛見;福州将軍,着何璟兼署。
欽此』。
茲據禀複:『本年二月間,據嘉義營都司李連枝禀報帶隊下鄉巡查,二月十八日至縣轄大埔林地方,見有賭館多間,當場拿獲賭棍四名;被薛國鳌等糾衆将犯搶回,刀傷該都司頭額,兵丁亦皆受傷。
當即由道會同台灣鎮饬令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署嘉義營參将周善初兩次赴鄉拿辦,并無獲到正犯。
複委候補知縣何銮馳往,查明該處迎神賽會,有遊民與汛弁雷飛鵬說明開場聚賭,都司李連枝帶兵往拿,被賭棍薛國鳌等奪犯拒傷屬實。
雷飛鵬先已由營撤防,請咨革責辦』。
并據台灣鎮總兵張其光揭參前來。
臣等查台灣各屬賭風甚熾,最為地方之害,疊饬實力禁拿;乃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并不認真遵辦,緻釀奪犯、毆官之案。
雖事後兩次會營拿辦而正犯迄無弋獲,該營外委雷飛鵬得規庇縱;均屬荒謬!楊寶吾尚有縱容幕友挾妓飲酒,并另案得賄委拿無辜、非刑斃命各等情,已另折奏參革審;雷飛鵬亦已咨部斥革,歸案查辦。
至署嘉義營參将事、浙江定海右營遊擊周善初,于棍徒聚賭、奪犯傷官,先既失于覺察、事後又無獲犯,亦難辭咎。
相應請旨,将周善初交部照例該處。
除嚴饬勒拿此案賭棍薛國鳌等務獲訊拟詳辦外,臣等謹合詞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周善初,着交部照例該處。
欽此』。
九月初八日(公曆十月二十四日——即禮拜二) 發抄奉旨(八月二十一日京報) 文煜奏「已革副将楊在元監追刑訊」,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又,「台灣守張夢元調福州守」,奉旨:『吏部該奏。
欽此』。
又,「請将謬妄不職之知縣楊寶吾革職查辦」,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九月十二日(公曆十月二十八日——即禮拜六) 發抄奉旨(八月二十六日京報) 文煜折「請将傅鴻猷補台灣嘉義營守備由」,奉旨:『兵部該奏。
欽此』。
九月十九日(公曆十一月初四日——即禮拜六) 恭錄谕旨 九月十一日,奉上谕:『閩浙總督,着何璟補授。
欽此』。
丙子科福建鄉試題名(節取) 第三十四名,曾雲峰(彰化,監)。
第四十一名,張繼芬(台灣,貢)。
第五十二名,陳登元(台灣,附)。
第五十五名,徐仲山(台灣,附)。
第六十名,連日春(台灣,附)。
第七十名,陳楷(台灣,廪)。
第九十四名,李春瀾(噶瑪蘭,廪)。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侵吞營饷之已革副将請旨刑訊監追折(九月初三日京報)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跪奏:為侵吞營饷之已革副将提訊供詞狡展,請旨刑訊監追,以儆官邪;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照告病開缺之閩浙督标中軍副将楊在元前署台灣鎮總兵任内,查有侵吞營饷、濫委營缺、私收練兵貼費各情,經臣在前次兼署督篆任内會同前撫臣王凱泰奏奉谕旨,饬令楊在元迅赴福建聽候勒追查辦等因,欽此。
續經督臣李鶴年催據署台灣鎮總兵林宜華查明楊在元短給裁兵舊饷銀七千四百四十二兩零、虛報留台戍兵侵冒銀二百四十六兩零,又提同治七年截礦未還各營俸饷短銀三千七百六十八兩零,任催未繳。
複會折奏參革職,勒限兩個月完繳;如逾限不完,再行奏請查抄監追;其濫委營缺、私收貼費各節,提省訊明,一并按律定拟。
欽奉朱批:『着照所請。
兵部知道。
欽此』。
恭疏行司移提人證、卷宗到省,由司饬發福州府訊辦,僅就提到人證研究;楊在元則僅取親供,從不令其到堂聽審。
該革員毫無忌憚,于應繳之款,絲毫未拟繳完。
迨上年八月,據前臬司郭嵩焘督同福州府提訊,楊在元僅認虧短銀二千九百三十兩零;并稱因公挪移,照數賠繳。
其留台戍兵,诿為皆由内地派撥,原營有冊可稽,無從虛報冒銷。
又私收貼費一層,堅不承認;稱系道标與鎮标中營别有轇轕之故。
又委林謙代理大甲□□員缺,則稱因一時無弁可委,準予暫代;并無賄□情弊:狡供避就。
而該革員辄于九月請假回籍,禀經督臣李鶴年批準□本年□□□□拟回閩銷假。
□接任後,即□□□□□藩、臬兩司嚴追澈訊。
适候補道尹西銘卸署汀漳龍道晉省——該道系由刑□□員擢放外任,谳獄精□;并經會□□□□□□□委該道會審。
乃楊在元任意狡展,刁猾異常。
伏查楊在元侵冒營饷數至巨萬,或有請饷營冊可據、或有各營查覆折禀可憑;而私收練兵貼費,亦據都司鄧熙林供指鑿鑿。
至林謙捐納虛銜、委代守備員缺,參革副将林珠率行禀保、楊在元遽予批準;謂無情弊,亦不可信。
查李鶴年原參本請勒限兩月,逾限抄追。
今案已懸宕五年,該革員逞刁狡展,僅據繳銀一千九百餘兩;其餘堅不認繳,緻案内人證均受拖累。
若不從嚴追辦,何以懲貪冒而儆官邪!相應請旨将已革副将楊在元即行監追;如提審仍前刁狡,并準刑訊。
除饬司先将該革員收禁,一面會同尹西銘趕緊嚴審勒追、按拟詳辦外,臣謹會同福建巡撫臣丁日昌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調補省會知府要缺折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遵旨調補省會知府要缺,以重職守;恭折仰祈聖鑒事。
竊準吏部咨,光緒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谕:『福州府知府員缺緊要,着該督、撫于通省知府内揀員調補。
所遺員缺,着劉國光補授。
欽此』。
恭錄轉行欽遵去後。
查福州府為全閩首郡,政務殷繁;時有發審案件,并委兼辦通商。
非精明幹練之員,弗克勝任。
臣等與藩、臬兩司于通省知府内逐加遴選,查有準調台灣府知府張夢元,年四十八歲,直隸天津縣人;由揀選知縣,選授邵武縣知縣。
鹹豐十年、十一年辦理防剿出力,奉旨「以同知盡先補用,賞戴藍翎」;曆署閩縣知縣、福防同知。
同治四年分,大計卓異。
五年,前督臣左宗棠彙保政續,奉旨「交部帶領引見」,題補汀州府汀軍同知。
續調邵武府邵軍同知,籌備甘饷,換戴花翎。
前署閩縣并福防同知任内,辦理通商得力,以知府留閩補用,并案給咨送部引見。
十年六月回省,奏補福甯府缺。
十二年十一月,□準調台灣府,委署福州府篆務。
該員深厚精明、能耐勞苦,所曆各任并現署府篆,辦理裕如。
以之調補福州府知府,洵屬人地相宜;且系首府要缺,向不計扣曆俸。
相應據實聲明,專折奏懇聖恩俯準,以前準調台灣府張夢元調補福州府知府,實于地方吏治有裨。
如蒙俞允,該員先由福甯府調補台灣府,其初任内奏該罰俸系在光緒元年正月二十日欽奉恩诏以前,例免完繳;而現任知府調補首府,銜缺相當,并可無庸引見。
至遺缺知府劉國光,現亦尚未到閩;堪否補授台灣府知府抑補台灣府遞遺之缺,俟到閩後察看另辦。
據藩、臬兩司會詳前來。
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敕部核該施行!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吏部該奏。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為特參謬妄不職之知縣折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特參謬妄不職之知縣,請旨革職查辦,以肅官方;恭折奏祈聖鑒事。
竊臣日昌訪問署嘉義縣知縣楊寶吾種種謬妄,物該沸騰;即饬台灣道夏獻綸确查禀複去後。
茲據該道具禀,以饬委候補知縣何銮馳往查覆:上年九月間,該署縣楊寶吾饬差吳洪等赴萆麻莊查傳控案人犯,差夥陳經記等到鄉奈擾,被沈阿血等緻傷陳經記斃命;楊寶吾會營親往拿辦,僅獲案外無辜多人。
内沈卯辛一名,被勒洋銀四百餘圓,始準摘釋;賴嶽一名,非刑緻斃。
且聞得賄,尚不止此。
又,本年二月間,大埔社地方賽會聚賭,嘉義營都司李連枝随帶兵丁前往捕拿,被賭棍薛國鳌等犯拒傷該都司頭額一案,由縣會營兩次赴鄉查辦,正犯尚無弋獲。
楊寶吾又于上年十月,縱容幕友金姓娶妓為妾,鼓吹乘轎直入縣衙;複又親往道喜,招集群妓在署酣飲。
其承審林隆藥店被竊拒斃事主一案,兼有誣良為盜情事。
至該縣詞訟,查有匿報一百四十九起,且有批駁之詞列入「實存」,諒系留待下月作審結具報;又押犯十九名,核與冊報姓名不符,尤見任意捏飾。
由道據實禀揭,經藩、臬兩司詳請參辦前來。
臣等伏查知縣為親民之官,宜如何束身圭璧,整饬地方!乃該署縣楊寶吾于賭棍拒捕傷官及竊賊拒斃事主之案,或延不獲犯、或刑逼成招;造報詞訟,押犯又多不實不盡;并縱容幕友,挾妓入署飲酒:昏愦胡塗,實出情理之外!其萆麻莊一案,先已任差勒詐生事;繼複貪賄,累及良民。
甚将事外無辜之賴嶽一名非刑緻斃;尤見利欲熏心,草菅人命;未便稍事姑容。
除行司先将該令撤任、幕友驅逐并委員确查實在如何得賄,一面提拿胥役人等解府澈究外,相應請旨将嘉義縣在任候選同知、準調彰化縣楊寶吾先行革職,聽候查辦。
除咨部查照外,臣等謹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太後、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該部知道。
欽此』。
兼署閩督文(煜)奏請參将降補都司片 文煜等片: 再,查台灣營伍積弊已深,亟須力籌整頓;而整頓之方,首在舉錯。
務使各營将領得人,則大法小廉,庶足以挽頹習。
茲查有台灣嘉義營參将洪金升,先因擅挪練饷,據台灣鎮總兵張其光禀經督臣李鶴年将該員撤任。
雖查明所挪練營火夫截礦工食銀一百八十六兩系制各練兵号衣之用,有案可稽;以公濟公,并無别項情弊。
惟不先行禀明,實屬專擅。
且查該參将在任兩年有餘,營務諸形廢弛;習氣頗重、才具平常,實難勝參将之任。
相應請旨将福建台灣嘉義營參将洪金升以都司留閩降補,俾肅戎行。
所遺嘉義營參将員缺系台灣陸路題補之缺,俯容另行揀員請補。
此外,各營應舉、應劾員弁,并容随時察查辦理。
除咨部查照外,臣等謹合詞附片陳請,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着照所請。
兵部知道。
欽此』。
九月二十九日(公曆十一月十四日——即禮拜二) 閩省近聞 福建信息雲:官軍在台又被生番攻擊,殺傷營勇甚多;其駐劄之所,亦被奪去。
公曆本月初二日,由福州調去炮船兩艘,藉壯聲勢雲。
又聞中國欲将台灣地□所産,盡行開挖——如煤油、火油井等,不獨煤礦已也。
現于制造局内選擇一員,委為總辦,專理其事雲。
十月初五日(公曆十一月二十日——即禮拜一) 領事更調 現署甯波領事固君,聞已升任;九江副領事署翻譯官霍君,亦加級升授翻譯官實職。
所有甯波之領事員缺,以正任台灣領事啊君調補。
惟啊君現在廈門,須俟星領事自外國來華回福州本任後,始得署福州之斐領事回廈門;而啊領事乃可來甯波,固君亦可赴九江新任也。
聞星君業已動身,刻下當在半途雲。
上谕(九月十九日京報) 上谕:『丁日昌奏:請将濫收陋規之知縣革職等語。
前因嘉義縣知縣楊寶吾濫收陋規,經丁日昌奏參查辦,委候補知縣何銮前往署理。
乃該員到任後,收受書吏稅契陋規,不惟不肯酌減,且欲多增;實屬不知自愛!何銮,着先行革職;倘查有需索逼勒情弊,即行從嚴參辦。
丁日昌以誤保在前,自請該處;着加恩寬免。
餘着照所該辦理。
該部知道。
欽此』。
十月十六日(公曆十二月初一日——即禮拜五) 閩撫丁(日昌)奏革知縣并自請懲處片(十月初一日京報) 臣丁日昌跪奏: 再,台灣吏治黯無天日,牧令能以撫字教養為心者,不過百分之一、二,其餘非性耽聤逸,即剝削膏脂;百姓怨毒已深,無可控訴,往往铤而走險,釀成大變者:台灣所以相傳「無十年不反」之說也。
臣今年到任後,查訪各情,即将科派百姓捐輸津貼州縣倉榖、自盡命案株連拖累及牛捐諸弊政,嚴行裁革;仍恐該廳、縣陽奉陰違,複饬将告示勒石摹搨分貼各鄉,俾百姓永遠周知,不緻再受訛索。
其差役誣良為盜、佐雜擅押平民以及詞訟延不造報,無不随時參辦。
諄諄告誡,不啻管秃唇焦。
所有貪酷各員——如彰化縣朱幹隆、嘉義縣楊寶吾等,均已先後據實嚴參,請旨查辦在案。
楊寶吾之撤也,臣以嘉義百姓久在水火之中,若由省派委,轉緻礦日持久;候補縣何銮在彰比格斃着匪林位,新立巨功,既專折奏請獎勵,複饬就近接署嘉義縣篆。
所以期望而鼓勵之者,不可謂不至矣。
并經函囑夏獻綸轉饬何銮,務須振作精神,不可沿緣舊習;仍密加察訪,如該員不能奮發有為,即行據實嚴參。
茲據該道禀稱:『何銮到任後,收受書吏稅契陋規,不惟不肯酌減,且欲多增;請将該令撤委』等情前來。
臣查嘉義稅契,浮收至重。
新官到任,書吏必有點規,從前四、五千圓,近年竟加至一萬餘圓;而書吏轉攫之于民者,又不啻倍蓰!以緻一官新至,勢必稅差四出,隳突叫嚣;鶪犬無聲,民不安枕。
楊寶吾前因催收稅契,釀成命案,甫經查辦;而何銮委署此缺,複敢尤而效之!若不認真嚴劾,民困何由得蘇、吏役何由得肅!該道夏獻綸僅請将何銮撤委,未足蔽辜;除嚴饬台灣道、府将各屬稅契陋規全行裁革并由臣出示勒石永禁,仍饬司另委賢員前往署理嘉義縣外,相應請旨将署嘉義縣事、花翎補用同知候補班盡先補用知縣何銮先行革職;仍饬夏獻綸澈底确查,如有需索逼勒情弊,再加嚴辦。
其前次格斃着匪林位,保準加知府銜以應升之缺升用,并請旨敕部一并撤銷。
至臣誤保劣員,雖不敢徇隐于後,究屬無知人之明。
應如何懲處之處?伏候聖裁! 理合将參撤署嘉義縣事何銮濫收陋規緣由,謹會同署閩浙總督臣文煜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訓示!謹奏。
奉旨已錄。
十月二十九日(公曆十二月十四日——即禮拜四) 台疆近耗 台灣生番屢征屢叛,此由野性天成,非威愛并用,要不足以洗其心而革其面也。
前聞官軍小有不利,曾即列報;茲悉丁雨生中丞又添派精銳營勇五百名,前往助剿。
兵力既厚,想不難一鼓而禽之也。
十一月二十二日(公曆正月初六日——即禮拜六) 福州近聞 香港報雲:聞新任閩浙總督何制府,下月中旬當可接篆視事。
閩撫丁中丞于谒見後,即赴台灣查視煤礦、石腦雲。
十二月初二日(公曆正月十五日——即禮拜一) 兼署閩浙總督文(煜)奏拿辦匪犯折(十月二十九日京報) 福州将軍兼署閩浙總督臣文煜、福建巡撫臣丁日昌跪奏:為拿辦淡水廳轄之銅鑼莊匪犯在事出力員弁,懇恩分别獎叙,以昭激勵事。
竊據台灣道夏獻綸先後具禀:『據淡水廳同知陳星聚禀稱:淡轄銅鑼莊著名積匪吳阿來、吳阿富等兄弟族衆,疊犯搶擄,無惡不作;節經設法拿辦未獲。
本年五月三十日,吳阿富等複出擄搶紮厝,經差勇先後追捕,格斃首匪吳阿富、黨匪羅昌國二名;該同知陳星聚複募勇丁五十名、移營撥兵五十名,于閏五月二十日前往拿辦,弋獲匪黨林安古等三名。
該匪吳阿來等遁入接近番界之老雞籠莊,将内山水源截斷;仍遣黨類四出擄人。
該同知因地處險僻,未便輕進;商同北右營遊擊樂文祥攜帶炮火,添撥兵丁并号召各莊聯丁,□續齊集五百餘人,連日進剿,将老雞籠莊匪巢及铳櫃五座一律平毀,放出被擄蔡阿興一名。
所塞水源,亦即開通。
該匪逃竄新雞籠莊,隔溪踞守;于二十九日聚衆複出,仍欲奪回老雞籠莊。
兵勇、聯丁迎頭堵禦,乘勢涉過溪南,該匪退入竹圍;續經樂文祥督隊進攻,憑高開炮擊斃賊匪二名,傷者無數,兵勇亦受傷六名。
又盤獲匪黨林阿四、傅阿盛二名,訊系吳阿來每月以洋銀五圓雇來幫拒官兵者。
斯時該處莊民以此次不為破獲,則兵退複出,毒害更甚于前;環乞留師,願為助剿。
陳星聚目睹情形可憫,而辦理猝難得手,即就近移請管帶福銳新右營都司楊金寶帶勇二百名,于六月十六日由銅鑼灣莊進剿,攻破水井子莊匪巢,連毀铳櫃先後五座,斃匪多名;被賊铳斃莊丁羅相生一名,營勇受傷二名。
二十三日,直搗鹿湖莊老巢,匪黨駭奔;鄉團立将匪巢焚毀。
吳阿來向内山逃竄』等情。
經臣等以匪首吳阿來在逃,必須添勇剿捕,并購重線緝拿,以除後患;批饬遵照去後。
茲據該道續禀:『都司楊金寶與遊擊樂文祥等協力剿捕,疊有擒獲。
該匪竄踞黃麻團一帶,惟日久未能蒇事,恐緻蔓延;由道飛饬練鎗營參将吳世添撥勇一哨交都司熊昭萬督帶,與楊金寶、樂文祥分路進攻,匪勢愈促。
查黃麻團已在叢山之内,箐深林密,逼近生番;官軍驟難深入。
先經淡水同知陳星聚懸賞一千圓;并訪有莊民吳定新曾被吳阿來擾害,避居後山、熟悉番徑,又由統領飛虎各軍總兵吳光亮派令守備吳三勝,密授機宜,馳赴鹿湖,谕饬吳姓□□□人拿犯。
選集莊丁百餘名,随同吳定新入山,于七月二十日将吳阿來圍住;該匪仍複死拒,莊丁間有受傷。
陳星聚得信,立發洋銀五百圓,并濟以子藥等項,俾期踴躍。
二十二日,攻破匪巢;将首匪吳阿來擒獲,由守備吳三勝押解出山。
淡南士民,無不同聲稱快。
惟吳阿來于拒捕時腹受镖傷,又複患病;據營、廳馳報到道。
當恐該匪幸逃顯戮,即饬嚴訊明确,就地正法,枭首示衆,以伸國法而快人心;餘犯另行訊辦。
所有在事出力員弁,禀請分别奏咨獎叙』前來。
臣等查吳阿來為台北積年着匪,擾害鄉闾;複敢擁衆抗拒官兵,形同叛逆。
若任其遁迹番界,贻害胡可勝言。
此次在事文武認真剿捕,得将首惡殲擒,洵為地方除一大患;似未便沒其微勞。
除都司熊昭萬一員業已病故、軍功吳定新另行咨部核獎,其出力莊丁兵勇,由外酌給獎勵。
合無仰懇天恩,俯準将尤為出力之台灣淡水同知陳星聚,以知府用,先換頂戴;署台灣北路右營遊擊、候補遊擊樂文祥,以參将仍留福建盡先補用;暫革福州城守左軍都司楊金寶,開複原官;花翎守備吳三勝,以都司留于福建盡先補用;台灣北路右營千總林金安,以守備盡先補用。
布政使銜台灣道夏獻綸調度有方,并請旨交部從優該叙,以昭激勵。
是否有當,臣等合詞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陳星聚等,均着照所請獎勵。
餘依該。
該部知道欽此』。
十二月初六(公曆正月十九日——即禮拜五) 整頓台務 福州新報雲:丁中丞已起節前赴台灣,其意除将革除積弊外,複欲整頓軍務;須将生番征服,不使再行肆擾雲。
至調兵助役一事,前報早經登錄,姑不贅述。
惟台灣一隅,将見氣象一新矣。
十二月二十一日(公曆二月初三日——即禮拜六) 台疆要務 福州新聞雲:丁中丞現拟在台灣沿海各要隘,設立電線;蓋欲捷于通音、易于防生番反側也。
并因台地官場習染已深,往往任意馭下;如得有電線通标,雖遠處之事亦可由上憲操縱,不啻身親見之也。
竊思懸設電報,于國家政務本實相關;整頓吏治者,固莫要于此焉。
今中丞果見及之而有此舉,想明智者未有不稱其善也。
又傳得閩省将欲百廢具舉,未免出款不赀;現拟向西商告貸二百萬雲雲。
是則開礦與設電報諸大端,或亦在内欤! 十二月二十六日(公曆二月初八日——即禮拜四) 改派日本使臣 頃接京中來信雲:内閣已于十二月初二日奉上谕:『二品頂戴直隸候補道許钤身,着發往福建船政局差委。
該員前派出使日本國,着改派三品銜升用翰林院侍講何如璋充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并着賞加二品頂戴。
即選知府張斯桂,着賞加三品頂戴,充出使日本國副使。
欽此』。
查張氏同懷昆仲,今冬均充皇華之選,一往東洋,一往西洋;實從來未有之事,亦可謂盛極一時矣。
台灣信息 香港報雲:公曆正月初二日,丁雨生中丞已移節至雞籠,閱看煤礦;并繞沿海之東岸,周視防兵形勢。
閱畢,乃回由陸路而至台灣府城;人皆以閩撫不輕至台,争相聚眺。
未到之前,台地已多購洋布制造旗幟,并灑掃街道以待雲。
又聞自用外國機器以開煤礦,現在已有就緒;從礦至海灘之鐵路,茲亦鋪好,火車可馳行矣。
十二月二十七日(公曆二月初九日——即禮拜五) 上谕(十一月二十八日京報) 上谕:『文煜奏「懇請陛見」一折,文煜着俟何璟到任後來京陛見;福州将軍,着何璟兼署。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