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四

關燈
之應。

    新任臬司李公,素以風力自持;部檄既下,稔先公強項,屬為審事官。

    凡甲兵有罪,辄論如法,不少貸;平民,判使歸農者數百人。

     三月初五日,北門城樓東脊鸱吻中出白煙,高五丈、闊四尺。

    察之,乃蛟也;以泥塗,乃已。

    是時,物異最多:西寺塔頂銅鳳有聲呼之,數日不止;斷其首,方已。

    又來一異鳥,展翼方丈餘,三桂遣排鎗手擊殺之;狀貌怪異,博物者不能知其名。

    又羅次縣山素荒,野獸登牧;忽見群羊數百遍散嶺谷,囓者、奔者、卧者,各自為偶。

    縣人怪之,上山競觀;萋草蒼然,一無所見。

     七月初三日,疏請撤兵。

    朝廷患尾大,稍示裁抑,仍不自責,辄生怨望。

     三桂專制滇中,十有四載,位尊權重,收召人才,樹立黨羽,命吏不為用者,辄尼去之。

    淩雪諸土司,草薙禽猕,陽居拓地之功,而陰擅其利。

    諸水陸要沖,遍置私人榷斂市貨,潛積硝礦諸禁物。

    詭稱邊警,要挾軍需,以示饷不可裁。

    日練士馬,利器械。

    雲南十鎮大帥及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陝西提督王輔臣輩皆舊部将,為之腹心。

    應熊尚主京師,朝事大小,飛騎報聞。

    久益跋扈,所為多不法。

     三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請還遼東,許之。

    三桂不自安,亦具疏僞請。

    天子知其奸,溫旨答之曰:王自歸誠以來,克竭忠荩,僇力行間,功績茂着;鎮守岩疆,宣威歲久。

    覽奏撤兵安插,恭謹可嘉。

    今雲南已經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遷移安插,戶、兵二部确議以聞。

    部議:三桂及所部五十三參領、佐領官兵家口,應準遷移。

    疏下議政王具勒大臣集議。

    一議:吳三桂宣勞已久,今已具疏請撤,應蔣所屬官兵家口俱行遷移。

    至于雲南,有苗蠻土司雜居,且系控禦西陲要地,應遣滿漢官兵鎮守;俟駐防官兵到日,三桂起程。

    一議:三桂鎮守雲南以來,地方甯谧,若将三桂遷移,必須遣兵鎮守,兵馬往來,驿遞必緻苦累。

    且雲南有苗蠻土司雜居,若撥滿洲官兵鎮守必須四千,少則力薄,多則京城兵力又減,相應仍令三桂鎮守可也。

    上命議政王具勒大臣同九卿科道确議畫一,會議仍以前兩端具奏。

    奉旨:吳三桂請撤,情詞懇切,着率所屬官兵、家口俱行搬移;其滿洲官兵,不必遣發。

    如有用滿洲官兵之處,該藩奏請。

    于是,兵部言三桂所屬綠旗援濟前、後、左、右四鎮官兵一萬二千名仍留武定、曲靖、楚雄等處,令督臣統轄。

    報可。

    三桂本挾雲南,要旨慰留,冀得世守藩封如沐氏故事,永踞滇中。

    命下,愕然,氣沮。

    其黨憤憤不平,謂王功高,今又奪滇;慫恿舉事。

    三桂亦自負才武不出世,地險财富,所屬親軍與兩迤諸鎮将健卒皆百戰之銳,素得其死力,即他直省平日所植黨,兵起當無不從命。

    且開國諸宿将多先後物故,無足抗顔行者。

    遂決計反。

     八月十五日,欽命禮部侍郎折爾肯護理三桂移家。

    诏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鹹賴師武臣力。

    及海宇甯谧,必振旅班師,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優遊頤養,賞延亦■〈示冀〉,寵固江山,誠巨典也。

    王夙笃忠貞,克據猷略;宣勞僇力,鎮守嚴疆;釋朕南顧之憂,厥功茂焉。

    但念王年齒已高,師徒暴露,久駐遐荒,眷懷良切。

    近以地方底定,允王所請,搬移安插。

    茲特遣禮部侍郎折爾肯等前往宣谕朕意,王其率官兵束裝北上,慰朕眷注;庶幾旦夕觏止,君臣偕樂,永保無疆之休。

    至一應安插事宜,已饬所司籌劃周詳,王到日,即有甯宇,毋以為念。

    欽哉。

     九月,诏預給藩下官兵六月俸饷。

     初七日,欽差折爾肯至,兩迤勳莊民迎于歸化寺,以保留請。

    折宗伯曰:吳王自請移家,若輩何人,敢雲保留!屬有司捕責倡首者。

    三桂集諸士,議舉兵之名。

    劉茂遐謂:明亡未久,人心思奮;宜立明後,奉以東征。

    老臣宿将,無不願為前驅矣。

    方光琛雲:出關乞師,力不足也,此可解為明;永曆已竄蠻夷中,必擒而殺之,此不可解矣。

    今以王兵力恢複明土,甚易;但不知成功之後,果能從赤松子遊乎?事勢所迫,萬不能終守臣節。

    篦子坡之事,再一行之,又再行之乎?三桂聽之悚然,遂不從茂遐策。

     十月朔,三桂鑄印,其文曰「天下都招讨兵馬大元帥」,鑄工乃清軍廳吏畢某之子也。

    先中憲公知之,密白中丞朱公曰:事急矣,宜商之折宗伯會疏展期,以緩其反。

    密請重兵速扼川西、鎮遠、常德等處,濟之山中,使不得為出柙虎;縱有不測,亦易制也。

    中丞不能用。

     十一月,三桂佯示行期,雲南知府高顯辰(字欽思,深州人)出交水,為夫馬、刍糧備。

     十八日,遣騎執高公于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