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五

關燈
南昌劉健述 稱兵滅族 康熙癸醜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三桂于是日昧爽,召各官赴王府會議。

    中丞朱公率衆往,賊黨不候令,害之,刃三下乃死;餘皆被執。

    朱中丞、李臬司及先中憲素為賊黨切齒,三桂使其子飛騎傳谕,不得輕殺。

    至則中丞已身首殊,臬司與先公衣冠皆毀,将加刃矣;聞令乃止。

    有頃,胡國柱出曰:各官釋縛供職,臬司、軍廳二人押赴審事堂。

    先公曰:死則死耳,何事可審!國柱笑曰:需後命。

    至審事堂,與僞刑曹楊彥光、傳奇棟列坐。

    李公慷慨激烈,罵不絕口。

    彥光曰:公休矣,且俟劉先生一言。

    奇棟曰:先生與旗員異;先生明朝世家,今日恢複,宜效命。

    先公曰:若誤矣!順治元年,若輩迎王師入關。

    十八年,又執永曆于緬甸。

    前明之亡,誰實為之。

    在明亡明、事清叛清,兩朝亂賊,天地不容!我恨力不能誅,乃欲我污此七尺哉!初,分之入滇也,三桂愛其才,因不入其黨,是以銜恨。

    及為審事官執法不撓,賊黨側目,日谮于三桂,恨益甚。

    至是,籍先公署,圖書之外,惟衣二笥、米二石、錢三千文、馬一匹、蒼頭二人,餘無有也。

    三桂怒,責左右曰:汝曹素訟此人貪,今貧如是,幾為汝曹所誤!謂國柱曰:劉某廉幹,大事不可無此人;其為我谕降。

    中夜,使至審事堂谕意。

    先公怒叱之。

    彼曰:不從,禍且不測。

    先公瞋目大呼,揮鐵索擲之。

    不得已,反命。

    三桂愠曰:倔強至此耶!謂國柱曰:是當予以殊苦而降之。

     二十七日,逮赴三市街,與知府高公并杖四十,戍高公永昌衛、先公騰沖衛,系李公于獄。

    僞署郭壯國為雲南留守大将軍,胡國柱、吳應正金吾左右将軍,得捷(?)左右翼将軍,吳國貴、張國柱親軍前後将軍,吳應期、夏國相親軍左右将軍,王屏藩、衛樸骠騎前後将軍,陶繼志、張足法骠騎左右将軍,馬寶、杜輝骁騎前後将軍,王會、高啟龍骁騎左右将軍,羅維明、田進學鐵騎前後将軍,範齊韓、廖進中鐵騎左右将軍。

    解布政司崔之暎印,以楚雄知府馮蘇代之。

    以琅井提舉來度為糧儲道、彭化南為雲南知府。

    使吳國貴、夏國相領步騎前驅。

    滇中先有謠曰:不是春,不是秋,捉刀斷盡道僧頭。

     十二月初一日,三桂東行。

    是日,營歸化寺。

     初五日,貴陽兵嘩,總督甘公文焜自度不支,謀東扼鎮遠。

    知府張惟堅、副将江義先已受逆命,阻公毋東。

    兩人猶豫不決,有守備某,以考試懷恨,力勸從賊,且自請阻公。

    公之未顯也,曾問終身于朱山人。

    山人曰:一路功名到吉祥。

    公被阻,逡巡度橋,見吉祥寺,愕然曰:前定矣。

    遂自缢。

    子筆帖式雅圖華善,從死。

     二十六日,诏削三桂爵。

    谕雲貴文武官員軍民曰:逆賊吳三桂窮蹙來歸,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輸款投誠,授之軍旅,錫封王爵,盟勒山河。

    其所屬将弁,崇階世職,恩赉有加。

    開阃滇南,傾心倚任。

    迨及朕躬,特隆異數,晉爵親王;重奇幹城,實托心膂,殊恩優禮,振古所無。

    讵意三桂性類奇窮,中懷疑詐;寵極生驕,潛圖不軌。

    本年七月内自請搬移,朕以三桂出于誠心,且念其年齒衰邁,師徒遠戍已久,遂允奏請,令其休息;仍饬所司安插周至,務俾得所。

    議特遣大臣前往宣谕朕懷。

    朕之待三桂,可為隆情至德,蔑以加矣。

    今覽川湖總督蔡毓榮等奏疏,稱三桂徑行反叛。

    背累朝豢養之恩,逞一旦鸱張之勢,橫施兇逆,塗炭生靈,理法難容,神人共憤。

    今削官爵,特遣甯南靖寇大将軍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統領禁旅,前往撲滅;兵威所至,克期蕩平。

    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賊境,或心存忠義,不能自拔;或被賊驅迫,畏罪懷疑。

    大兵一至,玉石不分,朕心深為不忍。

    爰頒敕書,通行曉谕:爾等各宜安分自保,毋聽誘脅;即或誤從賊黨,但能悔罪歸誠,悉赦已往,不複究治。

    至爾等父子、兄弟、親族人等現在直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谕旨俱令各安職業,并不株連,爾等毋懷疑慮。

    如有能擒斬三桂頭獻軍前者,即以其爵秩之;有能誅縛其下渠魁及以兵馬城池歸命自效者,論功從優叙錄:朕不失言。

    汝等皆朕赤子,忠孝天性,人孰無之!從逆從順,吉兇判然;各審宜度,勿贻後悔。

    地方官,即廣為宣布施行。

     二十八日,三桂至貴州,提督李本深為貴州總管大将軍。

    巡撫曹申吉先削發遁,召見,與潘超先、張文德等俱以原官用。

     十三年正月,三桂自稱周王。

    有某生者,上書極谏。

    大略謂宜奉明朝,稱前平西伯,缟素待罪,以告天下;則忠臣義士,孰不傾心!今義旗再舉,便以開國,是解天下體也。

    自此,人窺王志,無複望其景從矣。

    遣吳國貴等犯楚、王屏藩犯蜀。

     十二日,三桂發貴陽。

    二十日,至鎮遠。

     二月,賊師入湖南,廣西撫蠻将軍孫延齡反,應三桂。

    孫延齡妻孔四貞,定南王孔有德女也。

    有德沒,朝廷以延齡為将軍,攝理王府事。

    (有德子士訓,三桂之婿,為李定國所戮,故以延齡攝軍事)延齡起家素微,庸劣無能,攝桂威,不敢抗;又時擅殺人犯法。

    十二年春,都統王永年發其罪狀,诏奪其官。

    滇變後,上複以廣西境鄰貴州,重念有德舊勞,特起延齡統兵固守。

    延齡既恨永年刺骨,又怨前之奪爵也,受三桂命,二月十八日詐集諸将議事,殺永年于坐及副都統三十餘人,遂勒兵圍巡撫署,以僞命脅中丞馬公鎮雄降(公字錫藩,遼東人)公朝服北向,再拜曰:臣無狀,僅一死謝國!即拒戶自經。

    家人蹋扉入,救之,得不死。

    已乃遣其子世濟詣阙上變有聞,又遣各攜次子世永、孫國桢乘夜穴垣出間道赴都。

    賊知公不可屈,而子孫入朝乞師者且相繼,益恚且懼。

    賊兄延基率兵排闼入,環立露刃睨公。

    公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