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四

關燈
南昌劉健述 開藩專制 康熙元年十一月十一日,诏加吳三桂爵平西親王。

     二年,奏繳大将軍印。

    有内大臣谕三桂子額驸應熊曰:他日永曆在緬邊方多故,故予若父将印,重事權也。

    今天下大定矣,據之不還,何為者?三桂不得已,具疏上之,怏怏不怿。

     三年,水西土酋安坤謀反。

    順治十五年,坤既歸命。

    康熙元年,有常金印者,自雲開平王後;自粵至,與坤謀不軌。

    又有劉永甯、倪生龍、丁調鼎、李化龍等至阿堵牛,複言海上已立新君,國号平順,晉王李定國尚在,谕令起兵。

    坤聚衆數萬,以叔如鼎為總統,通貴州土司羅大順等約共取雲南。

    坤師張默之妻父皮熊,亦使蜀人陳進才等各路經散劄付。

    總兵沈應時獲進才,已報三桂督雲、貴兵兩路進讨。

     皮熊,本江西羅聯芳也,爵匡國公;為孫可望所敗,遂祝發水西可蔔河。

     三月初一日,自率滇師由畢節七星關取道米羅歸宗,直入果勇,令總兵劉之複駐兵大方遏其沖。

    檄貴州提督李本深統貴州四鎮兵,由大方之六歸河會剿,屯糧三岔河,期首尾夾攻。

    而檄貴州進兵文誤書「六歸」為「陸廣」,于是本深駐兵陸廣,黔、蜀所調糧儲亦盡屯陸廣鎮西,以緻兩路聲援皆隔絕不通。

    三桂軍于龍場,見糧将絕、外援不至,永順總兵劉安邦力戰死;軍亂,夷勢益張。

    适水西土目安如鼎遣人偵黔營虛實,為本深所獲,始知滇兵被困;乃使為鄉導,鼓勇進兵,副将白守彥手斬夷目以罵于陣。

    以罵者,坤之骁将也。

    既斬,夷衆遂潰。

    總兵李如璧亦率精兵直入,兩路始合為一。

    既敗之于阿作峒,又敗之于初得峒。

    九月,又敗之于紅岩峒。

    坤率其妻子奔弄箐,由烏撒至蒙烏;蒙不納,即遣漢托曾經赍印請降。

    三桂不許,分兵追擊,生擒坤于大方之杓。

     十月,又擒皮熊于烏撒。

    時,皮熊年已八十餘,面責三桂,三桂不能答。

    皮熊飽食十五日而死。

    是年,吳應熊給假省父。

    四月至滇,十月還都。

    有錢邦芑者,字開少,丹徒人,官都察院,初由閩至粵,既由粵至滇。

    滇破,祝發雞足山,号大錯和尚。

    應熊省親遇之于貴州道中,出語不遜,應熊執之,以見三桂。

    三桂笑曰:是欲辱我以求死所耳。

    吾兒正堕其計矣。

    命亟釋之。

     四年正月,誅安坤及張默、丁調鼎、倪生龍等。

    水西既平,奏請建郡。

     疏曰:竊惟南方蠻種,惟滇、黔最多;而貴州土司,獨水西最大。

    按水西古号羅甸鬼國,相傳始自唐堯,明臣王守仁辨為傲象遺裔。

    雖未詳孰是,大都享有茲土,傳襲已深。

    生聚相沿,至漢寖大;曆唐、宋、元、明之世,日益以繁。

    緣其地廣族多,遂得雄長諸郡。

    溯稽往代,叛服無常。

    三省接壤苗蠻,莫不禀承頤旨。

    此于滇為咽喉之病,于蜀為戶牖之狼,于黔為盤結腹心之蠱毒也。

    先是,故明天啟年間,蠻長安邦彥構難發端,困黔一載,城中殺人為食,市坊壘骨如山。

    酋首西寇馬龍,欲洗兵滇海;東抄遵、永,更圖牧馬成都。

    是時,六诏如坐井中,聲氣終年永絕。

    滇人不得已之計,乃請開間道粵西。

    往事之害如此。

    顧當年曾調六、七省兵馬,費千百萬金錢,大加剿伐,先後垂二十年,竟未能克。

    邊臣失策,始以撫,終以叛,緻蠻焰滋長,養成驕大。

    由此,負尉陀王粵之志,懷夜郎小漢之心,蔑視紀綱,全無顧忌。

    至我朝開拓黔地,安坤荷寵獨優。

    讵吠堯之犬,頓生變志,謀禍封疆。

    臣奉張天讨之靈,直搗老狐之窟,渠魁斯絷,黨羽全芟。

    是役也,告成事于一年,銷憂危于三省。

    良以兇蠻餘孽,至安坤而罪始盈科。

    顧如屢代難除,俟我上而功成伐暴,從此南方永靖,實蒙皇上恩施,拜手揚休,歌詠罔替矣。

    惟是武功已奏京觀,已土其土、斯人其人;盛世開疆,堂典設流之制,臣請得而陳之。

    議照滇、黔十郡,要不過中通一線,此外則皆生苗部落,是故有常之賦無多。

    誠以水西絕長補短,較之約敵全黔十分之六。

    今裂其土以為部,撫其民以供耕,可增如許軍糧,聊佐公家萬一之計。

    即黔之為省,亦得稍展幅■〈巾員〉。

    是向之害黔者,今且益矣。

    此則全盤形勢之大概也。

    查水西地有十一則溪,度量延袤之形,其地可置四府州縣。

    但恐大創之後,人民死損甚多;兼值草昧之初,一切尚難臆揣。

    今應先設三府,以試其治可乎!臣拟将隴膠、的都、垛你、阿架四則溪,設為一府,治于比喇;将法戈、大着、木胯、架勒四則溪,設為一府,治于水西城。

    各領以流官、知府,悉隸貴州布政司。

    倘後地廣人多,三府難治,或應再為添設,臣當另議具題。

    此則創制設流之概也。

    若夫應設官員,與其冗也甯簡,但期足供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