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三

關燈
南昌劉健述 收滇入緬 順治十五年春,三桂請南征。

    初,張獻忠死,餘黨推孫可望為長,受約束,獨李定國常與之抗。

    可望惡其倔強,常以事故杖之百,定國恨甚。

     定國,字一人,綏德州義讓裡棘針人。

    為人勇幹剛直,目不知書。

    有昆明金公趾者,知其可動,取世俗所傳三國志演義,時時為之誦說;定國樂聞之。

    已遂明斥可望為董卓、曹操,而期定國以諸葛武侯。

    定國大感悟,謂公趾曰:孔明何敢望,關、張、伯約之所為,不敢不勉。

    自是益與可望左。

     壬辰歲,入廣西,不複禀命。

    可望遣馮雙鯉襲之,定國覆其軍。

     乙未歲,定國攻廣東新會,為南平王尚可喜所敗,走南甯。

    時永曆在安隆,可望患定國之入安隆也,遣關有才等以精甲四萬扼之田州;定國襲破有才,收其兵。

     丙申歲,至安隆,奉永曆入雲南。

     丁酉,可望大舉擊定國,其部白文選、馬進忠、馬惟興、馬寶等密與定國約,陣而不戰,俾定國全力擊中軍,以故可望舉軍皆沒。

    定國使劉文秀追可望,文秀縱之;可望得旋貴州,走湖南,詣經略洪承疇投降。

    入都,封義王,具言雲南可取狀。

    三桂欲自以為功,上疏曰:孫、李治兵相攻,今可望投誠歸化,變亂之際,人心未定,大兵宜速進貴州,此卞莊刺虎之時也。

    疏上,報可。

    乃分兵三路:中路經略洪承疇、信郡王铎尼,由湖廣入;東路征南将軍趙布太、固山線國安,由廣西入;西路三桂,由四川入。

     二月二十五日,三桂發兵漢中府。

     三月初四日,至合州。

     四月初三日,至重慶。

     二十五日,至三坡紅關石台關(?)将軍劉鎮國踞險設伏以守;敗之。

     晦日,克遵義,獲糧三萬餘石,招降郭李愛等,得兵五千有奇、象一。

     五月十一日,入貴州。

    時貴苦饑,糧饷不繼,士馬疲困;還軍息鋒。

     十七日,敗總兵梁亦英于開州倒流水,得象二、馬五百有奇。

     六月望,水西宣慰司安坤、蘭州宣慰司奢保受降。

     二十三日,興甯伯王興、将軍總兵劉董才、王劉蒼、王明池、朱守、金友臣、朱尚文、張伏成、楊士誠、李友才、張宏、羅志奇、李貞虎、周永福、馬成德等以七千餘人降。

    時,白文選率文安伯窦名望、荊江伯張光翠、将軍鄒自貴、張國用、王安、趙得勝、王汝霖、塔新策、高應鳳、劉之複、總兵周名望、高正魁、潘正龍、陳發、秦鬥全、王有德、郄先祚、高世傑、張鬥霖、黃之宮、陳勇、武國用、王國勳等以兵四萬守七星關,文選令王興等還駐舊營。

    于是,興等來歸。

     七月,三桂還遵義。

    督師大學士文安之、劉體純、袁宗第、李來亨、譚詣、譚宏、譚仁等一十六營以水師襲重慶,三桂還禦之。

    白文選以三桂之還,遂自七星關進營生界,窺遵義。

     十月,大兵三路俱集,戒期入滇。

    李定國以西路已有白文選,乃令祁三升出中路,壁雞公之背;而自出東路,扼黃草壩。

     十一月初十日,三桂自遵義進兵,白文選保七星關。

     十二月,三桂敗白文選于七星關。

    地險峻,前臨麻哈江,兩岸石壁陡峭,中僅一小橋以濟;其南岸石城木栅,遍排巨炮,積糧以守。

    三桂知其險,不可攻,乃由水路至西溪河,得快捷方式。

    初二日,至以烈。

    淩晨,渡關下流至天生橋,抄出文選背,文選驚潰。

    追至烏撒,降兵千餘,獲象六。

    馬寶守可渡河,文選敗走,馬寶亦與俱奔。

    李定國軍盤江,泗城士官岑繼祿導大兵入,定國回軍拒戰,敗績,祁三升亦奔。

    定國等奉永曆西走。

     十六年正月初三日,三桂入滇城,信郡王铎尼、将軍趙布太會師。

     二月初三日,三桂發羅次,西追。

     初九日,至鎮南州。

     初十日,敗總兵王國勳于普棚山,擒十一人,獲馬四十匹。

    李定國之奔也,以白文選斷後;文選度不交,率張光翠等西走。

     十三日,距玉龍關二十裡,我師追及,擒呂三貴,獲鞏昌王印一,孔雀尾傘、銷金龍傘各一,象三、馬一百四十。

     十五日,自永平疾趨至鐵索橋,橋為文選所斷,明日為筏以渡。

     十七日,渡瀾滄江。

     十八日,至永昌。

     二十一日,過潞江。

    江水彌,且多瘴氣。

    越江二十裡為磨盤山(一應(?)高黎貢,本高侖岡之僞也。

    高四百裡,彎而涉巅,可望昆侖;視星宿海大僅丈許,宛如在山下者然)。

    徑隘箐深,屈曲僅容單騎。

    定國思三桂累勝窮追,必不戒,立栅數量,設伏其間,以窦名望為初伏、高文貴為二伏、王玺為三伏,令曰:俟敵至三伏,山巅舉炮,首尾橫擊之,片甲不令其逃也。

    三桂遂北,數百裡無夫一守,以為定國去遠,渡江上山,隊伍散亂。

    将入伏中,降官盧桂生以有伏告,而前軀已入二伏。

    三桂急退,以精甲蹂伏兵;名望不得已出戰,二伏亦趨下應之,戰于山間,短刀肉薄,固山額真沙裡布等人俱陣亡,窦名望、玉玺亦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