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錄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窦名望,蕲水人。
短小勁悍,每臨陣,辄飲酒數升,去兠鍪而出。
是日戰酣,謂人曰:我姓窦,而山名磨盤,天下有豆入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日也。
複飲酒免冑而出,手刃百餘人乃死)。
定國坐山巅,聞信炮失序,驚駭。
忽飛炮落其前,擊土塊滿面,乃奔。
時伏兵僅六千人,我兵上山者已萬二千餘;及搜伏兵,矢炮兩發,伏兵不得号,不敢發,死于林箐中者三分之二。
号發而起僅二千人,而我兵上山殺戮盡絕。
二十三日,三桂西追。
二十四日,至騰越。
二十五日,過南甸,至孟村;距騰越一百二十裡,有關曰天朝,中原地盡于此。
懲磨盤山之敗,不複追。
二十六日,定國走銅壁關。
永曆先行入緬,與定國相失,定國遂收餘兵走孟定。
三月,李定國聞白文選在木邦,移兵與會,率廣國公賀九儀等入緬迎永曆——時在阿瓦舊城,阿瓦新舊兩城中隔一江,相去七、八裡,攻其城外,城已破,緬為乞降,而陰調兵修守具。
文選不能攻,乃返,仍□木邦。
定國移猛緬,金騰道張應井來歸,以原官用;總兵曹延生來歸,改瀾滄兵備。
三桂還駐姚安,以王在極為金滄守道、盧桂生為大理府知府、倪巽生為姚安知府、米總為順甯知府。
閏三月十八日,延長伯朱養恩、總兵龍海、副将吳宗秀以三千人自嘉定出建昌,詣羅次軍前降。
又建昌德安侯狄三品、将軍艾承業、張明志、丁有才、總兵陳萬保執慶王馮雙鯉,以兵二千人來降。
四月十一日,副将孫崇雅、遊擊陳報國、郭之芳、張玉、葉世先、張應虎以兵二千餘人,自南甸來降。
十六日,降将王安、王汝霖、黃之寶叛走建昌,三桂返滇城。
五月十六日,叙國公馬惟興、淮國公馬寶與将軍塔新策、李貴、焦宏曹、賀天雲、曹福德、單泰征以衆四千三百三十七人、馬一千四百七十一匹自瀾滄江外來降,又漢陽王馬焦忠子自德來降。
二十八日,公安伯李如柏、宜川伯高啟龍、總兵劉鎮國、都督佥事王朝欽各以衆二千餘人、馬三千匹自麗江邊外來降。
六月,奏留西洋大炮。
以滇中初辟,窺伺猶多,請留炮以備不虞。
懷仁侯吳子聖、孟津伯魏勇龔永昌,執張應井;岐山侯王會、總兵楊成、趙武、史文、鄧望功、萬緻元、韓敬、韓天福、王朝興、曠世宰、胡九鼎以衆四千一百十五人來降。
又東閣大學士張佐宸、戶部尚書龔彜、兵部尚書孫順、侍郎萬年策、大理少卿劉泌、兵科都給事胡顯降。
七月,元江土知府那嵩謀反。
嵩字維嶽,元江土司之族屬,世掌他郎寨。
土司絕嗣,嵩殺其族之長老未龍,遂襲知元江府。
性淫侈,好兵,遣〔弟〕侖侵緬之晉洱,遂踞其地。
永曆入緬,又欲平緬甸為一省,有不測可為卻步計。
文安侯馬吉翔尼之,不果。
永曆加嵩巡撫,以其子焘襲知府,加其弟侖佐明将軍、■〈山華〉懷明将軍;黔國公沐天波又以次子忠亮贅嵩之女。
嵩感激,誓以身許。
至是,與焘等定計舉事,招留總兵孫應鬥、賴世勳,陰約降将高應鳳、朱養恩及石屏總兵許名臣、士官龍贊揚及迤東土司。
八月初七日,将軍都督楊國明以衆千餘降。
二十一日,朱養恩叛走。
二十四日,揚武伯廖魚以兵六百、馬一百五十匹降。
九月,那嵩反。
高應鳳、許名臣殺石屏知州奔元江,嵩遂舉兵。
初十日,發兵攻石屏。
時提督張勇駐臨安,距石屏僅七十裡;名臣患其來援,僞為三桂檄召勇赴昆明。
勇欲往,而名臣怨家發其家,合篆文,果小異,遂止不行。
二十一日,三桂發昆明。
二十六日,至曲江驿。
名臣與龍贊揚奔元江。
二十八日,将軍揚武、劉啟明以官九十、兵三千八百九十六名、馬二千二百、象四自騰越邊外來降。
十月朔,三桂至石屏,那嵩遣朱養恩屯兵老武山為外援,又設伏大竹箐以待。
石屏土官龍世榮知其謀,導大兵别取道荊竹林,繞出伏兵後。
初九日,至元江,壁于江東。
我兵勢甚盛,恩不敢援。
十二日夜,嵩出兵劫營,鏖戰而退;遂掘濠,立木城困之。
又造浮橋,遏水路。
二十一日,總兵馬秉忠出西門搏戰。
二十八日,懷仁侯吳子聖以兵六百十四名、二馬百十五七匹降。
十一月初四日,攻元江,不克。
初五月,嵩出兵戰于城下。
初六日,攻城東北,破之。
初,三桂使降将楊威立城下,說嵩令獻高應鳳、許名臣,許仍故爵士。
名臣請自縛,出就死。
嵩不可,曰:吾三人共事,豈以生死易心乎?積薪樓下,雜以硝磺引火物,以死自矢。
三桂射書于江,令兵民縛嵩出降,否且屠城。
嵩亦射書至城外,備列三桂入關以來罪狀,且署其舊銜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拆」。
三桂大怒。
奮力急攻。
城破,嵩自北門馳歸,與妻妾登樓舉火自焚,那焘、沐忠亮亦各赴其室自焚。
那■〈山華〉、許名臣、許世勳、許甲貴,俱自殺。
生
短小勁悍,每臨陣,辄飲酒數升,去兠鍪而出。
是日戰酣,謂人曰:我姓窦,而山名磨盤,天下有豆入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日也。
複飲酒免冑而出,手刃百餘人乃死)。
定國坐山巅,聞信炮失序,驚駭。
忽飛炮落其前,擊土塊滿面,乃奔。
時伏兵僅六千人,我兵上山者已萬二千餘;及搜伏兵,矢炮兩發,伏兵不得号,不敢發,死于林箐中者三分之二。
号發而起僅二千人,而我兵上山殺戮盡絕。
二十三日,三桂西追。
二十四日,至騰越。
二十五日,過南甸,至孟村;距騰越一百二十裡,有關曰天朝,中原地盡于此。
懲磨盤山之敗,不複追。
二十六日,定國走銅壁關。
永曆先行入緬,與定國相失,定國遂收餘兵走孟定。
三月,李定國聞白文選在木邦,移兵與會,率廣國公賀九儀等入緬迎永曆——時在阿瓦舊城,阿瓦新舊兩城中隔一江,相去七、八裡,攻其城外,城已破,緬為乞降,而陰調兵修守具。
文選不能攻,乃返,仍□木邦。
定國移猛緬,金騰道張應井來歸,以原官用;總兵曹延生來歸,改瀾滄兵備。
三桂還駐姚安,以王在極為金滄守道、盧桂生為大理府知府、倪巽生為姚安知府、米總為順甯知府。
閏三月十八日,延長伯朱養恩、總兵龍海、副将吳宗秀以三千人自嘉定出建昌,詣羅次軍前降。
又建昌德安侯狄三品、将軍艾承業、張明志、丁有才、總兵陳萬保執慶王馮雙鯉,以兵二千人來降。
四月十一日,副将孫崇雅、遊擊陳報國、郭之芳、張玉、葉世先、張應虎以兵二千餘人,自南甸來降。
十六日,降将王安、王汝霖、黃之寶叛走建昌,三桂返滇城。
五月十六日,叙國公馬惟興、淮國公馬寶與将軍塔新策、李貴、焦宏曹、賀天雲、曹福德、單泰征以衆四千三百三十七人、馬一千四百七十一匹自瀾滄江外來降,又漢陽王馬焦忠子自德來降。
二十八日,公安伯李如柏、宜川伯高啟龍、總兵劉鎮國、都督佥事王朝欽各以衆二千餘人、馬三千匹自麗江邊外來降。
六月,奏留西洋大炮。
以滇中初辟,窺伺猶多,請留炮以備不虞。
懷仁侯吳子聖、孟津伯魏勇龔永昌,執張應井;岐山侯王會、總兵楊成、趙武、史文、鄧望功、萬緻元、韓敬、韓天福、王朝興、曠世宰、胡九鼎以衆四千一百十五人來降。
又東閣大學士張佐宸、戶部尚書龔彜、兵部尚書孫順、侍郎萬年策、大理少卿劉泌、兵科都給事胡顯降。
七月,元江土知府那嵩謀反。
嵩字維嶽,元江土司之族屬,世掌他郎寨。
土司絕嗣,嵩殺其族之長老未龍,遂襲知元江府。
性淫侈,好兵,遣〔弟〕侖侵緬之晉洱,遂踞其地。
永曆入緬,又欲平緬甸為一省,有不測可為卻步計。
文安侯馬吉翔尼之,不果。
永曆加嵩巡撫,以其子焘襲知府,加其弟侖佐明将軍、■〈山華〉懷明将軍;黔國公沐天波又以次子忠亮贅嵩之女。
嵩感激,誓以身許。
至是,與焘等定計舉事,招留總兵孫應鬥、賴世勳,陰約降将高應鳳、朱養恩及石屏總兵許名臣、士官龍贊揚及迤東土司。
八月初七日,将軍都督楊國明以衆千餘降。
二十一日,朱養恩叛走。
二十四日,揚武伯廖魚以兵六百、馬一百五十匹降。
九月,那嵩反。
高應鳳、許名臣殺石屏知州奔元江,嵩遂舉兵。
初十日,發兵攻石屏。
時提督張勇駐臨安,距石屏僅七十裡;名臣患其來援,僞為三桂檄召勇赴昆明。
勇欲往,而名臣怨家發其家,合篆文,果小異,遂止不行。
二十一日,三桂發昆明。
二十六日,至曲江驿。
名臣與龍贊揚奔元江。
二十八日,将軍揚武、劉啟明以官九十、兵三千八百九十六名、馬二千二百、象四自騰越邊外來降。
十月朔,三桂至石屏,那嵩遣朱養恩屯兵老武山為外援,又設伏大竹箐以待。
石屏土官龍世榮知其謀,導大兵别取道荊竹林,繞出伏兵後。
初九日,至元江,壁于江東。
我兵勢甚盛,恩不敢援。
十二日夜,嵩出兵劫營,鏖戰而退;遂掘濠,立木城困之。
又造浮橋,遏水路。
二十一日,總兵馬秉忠出西門搏戰。
二十八日,懷仁侯吳子聖以兵六百十四名、二馬百十五七匹降。
十一月初四日,攻元江,不克。
初五月,嵩出兵戰于城下。
初六日,攻城東北,破之。
初,三桂使降将楊威立城下,說嵩令獻高應鳳、許名臣,許仍故爵士。
名臣請自縛,出就死。
嵩不可,曰:吾三人共事,豈以生死易心乎?積薪樓下,雜以硝磺引火物,以死自矢。
三桂射書于江,令兵民縛嵩出降,否且屠城。
嵩亦射書至城外,備列三桂入關以來罪狀,且署其舊銜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拆」。
三桂大怒。
奮力急攻。
城破,嵩自北門馳歸,與妻妾登樓舉火自焚,那焘、沐忠亮亦各赴其室自焚。
那■〈山華〉、許名臣、許世勳、許甲貴,俱自殺。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