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元江。
于是渡過元江,通過他郎、普洱及思茅,至緬甸邊界近瀾滄江處為止。
此線穿入雲南、廣西之南部錫、銀、銻三種礦産最富之地,同時沿線又有煤鐵礦田至多,複有多地産出金、銅、水銀、鉛。
論其農産,則米與花生均極豐饒,加以樟腦、桂油、蔗糖、煙葉,各種果類。
此線從西江鐵路橋西首起算,約長四百英裡。
自廣州起,西行至于太平墟之西江鐵路,與己線同軌。
過江始分支,向開平、恩平,經陽春,至高州及化州。
于化州須引一支線,至遂溪、雷州,達于瓊州海峽之海安,約長一百英裡。
于海安再以渡船與瓊州島聯絡。
其本線,仍自化州西行,過石城、廉州、欽州,達于與安南交界之東興為止。
東興對面芒街至海防之間,将來有法國鐵路可與相接。
此線全在廣東省範圍之内,經過人口多、物産富之區域,線路兩旁皆有煤鐵礦,有數處産金及銻,農産則有蔗糖、生絲、樟腦、苎麻、靛青、花生及種種果類。
此系統内各線,如上所述,約六千七百英裡。
此外須加以聯絡成都、重慶之兩線。
又須另設一線,起自乙線遵義之東,向南行至甕安,與丙線接;又一線自丙線之平越起,至丁線之都勻;又一線由丁線貴州界上一點,經南丹、那地,以至戊線之東蘭,再經泗城,以至己線之百色。
此聯絡各線,全長約六百英裡。
故總計應有七千三百英裡。
此系統将于下文所舉三線經濟上大有關系: 一法國經營之老街、雲南府已成線,及雲南府、重慶計劃線。
此線與己線交于阿迷州,與戊線交于威甯,與丁線交于叙府,與丙線交于滬州,而與甲乙兩線會于重慶。
二英國經營之沙市、興義計劃線。
此線與甲線交于辰州,與乙線交于鎮遠,與丙線交于平越,與丁線交于貴陽,而與戊線之支線交于永定西方之一點。
三美國經營之株洲、欽州計劃線。
此線與甲線交于永州,乙線交于全州,丙線交于桂林,丁線交于柳州,戊線交于遷江,己線交于南甯,而與庚線會于欽州。
所以此法、英、美三線,與本系統各線,一律完成之後,中國西南各省之鐵道交通可無缺乏矣。
此諸線皆經過廣大且長之礦産地,其地有世界上有用且高價之多種金屬。
世界中無有如此地含有豐富之稀有金屬者,如鎢、如錫、如銻、如銀、如金、如白金等等;同時又有雖甚普通而尤有用之金屬,如銅、如鐵、如鉛。
抑且每一區之中,均有豐裕之煤。
南方俗語有雲:“無煤不立城。
”蓋謂預計城被圍時,能于地中取炭,不事薪采,此可見其随在有煤産出也。
四川省又有石油礦及自然煤氣(火并),極為豐裕。
是故吾人得知,以西南鐵路系統開發西南山地之礦産利源,正與以西北鐵路系統開發蒙古、新疆大平原之農産利源,同其重要。
此兩鐵路系統,于中國人民為最必要,而于外國投資者又為最有利之事業也。
論兩系統之長短,大略相同,約七千英裡。
此西南系統,每英裡所費平均須在彼系統兩倍以上,但以其開發礦産利源之利益言,又視開發農産利源之利益更多數倍也。
既于中國海岸為此三世界大港之計劃,今則已至進而說及發展二三等海港及漁業港于沿中國全海岸,以完成中國之海港系統之機會矣。
近日以吾北方大港計劃為直隸省人民所熱心容納,于是省議會贊同此計劃,而決定作為省營事業立即舉辦,以此目的,經已票決募債四千萬元。
此為一種猛進之征兆。
而其他規劃,亦必或早或晚,或由省營,或由國營,随于民心感其必要,次第采用。
吾意則須建四個二等海港、九個三等海港及十五個漁業港。
此四個二等海港,應以下列之情形配置之,即一在北極端,一在南極端,其他之港則間在此三世界大港之間。
此項港口,按其将來重要之程度排列之如下: 【甲】營口。
【乙】海州。
【丙】福州。
【丁】欽州。
營口位于遼東灣之頂上,昔者嘗為東三省之唯一海港矣。
自改建大連為一海港以後,營口商業大減,昔日之事業殆失其半。
以海港論,營口之不利有二:一為其由海入口之通路較淺,二為冬期冰锢至數月之久。
而其勝于大連唯一之點,則為位置在遼河之口,擁有内地交通遍及于南滿遼河流域之内;其所以仍保有昔時貿易之半與大連抗者,全以其内地水路之便也。
欲使營口将來再能淩駕大連而肩随于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後,吾人必須一面改良内地水路交通,一面浚深其達海之通路。
關于通路改良之工程,當取與改良廣州通海路相同之法,既設一水深約二十英尺之深水道,而又同時行填築之工程。
蓋以遼東灣頭廣而淺之沼地,可以轉為種稻之田,借之可得甚豐之利潤也。
至于内地水路交通,則不獨遼河一系,即松花江、黑龍江兩系統亦應一并改良。
其最重要之工程,則為鑿一運河,聯此各系統,此則吾當繼此有所讨論。
遼河與松花江間之運河,于将來營口之繁榮,實為最要分子。
惟有由此運河,此港始能成為中國二等海港中最重要者。
而在将來,此北滿之偉大森林地及處女壤上豐富礦源,可以以水路交通與營口相銜接也。
所以為營口計,此運河為最重要;使其缺此,則營口之為一海港也,最多不過保其現在之位置,人口六七萬,全年貿易三四千萬元,極矣,無由再占中國二等海港首位之位置矣。
此運河可鑿之于懷德以南,範家屯與四童山之間,與南滿鐵路平行,其長不及十英裡;亦可鑿之于懷德以北,青山堡與靠山屯之間,其長約十五英裡。
在前一線,所鑿者短,而以全水路計則長,在後一線,運河之長幾倍前者,而計此兩江系統間之全水路則較短。
兩線均無不可逾越之物質的障礙,二者俱在平原,但其中一線高出海面上之度或較他一線為多,則将來擇用于二者間唯一之取決點也。
若此運河既經開竣,則吉林、黑龍江兩富省及外蒙古之一部,皆将因此與中國本部可以水路交通相接,然則此運河不特營口之為海港大有需要焉也,又與中國全國國民政治上經濟上亦大有關系。
遼河、松花江運河完成以後,營口将為全滿洲與東北、蒙古内地水路系統之大終點。
而通海之路既經浚深以後,彼又将為重要僅亞于三大港之海港矣。
海州位于中國中部平原東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廣大肥沃之地區之一也。
海州以為海港,則剛在北方大港與東方大港二大世界港之間,今已定為東西橫貫中國中部大幹線海蘭鐵路之終點。
海州又有内地水運交通之利便,如使改良大運河其他水路系統已畢,則将北通黃河流域,南通西江流域,中通揚子江流域。
海州之通海深水路,可稱較善。
在沿江北境二百五十英裡海岸之中,隻此一點,可以容航洋巨舶逼近岸邊數英裡内而已。
欲使海州成為吃水二十英尺之船之海港,須先浚深其通路至離河口數英裡外,然後可得四尋深之水。
海州之比營口,少去結冰,大為優越;然仍不能不甘居營口之下者,以其所控腹地不如營口之宏大,亦不如彼在内地水運上有獨占之位置也。
福建省城在吾二等海港中居第三位。
福州今日已為一大城市,其人口近一百萬,位于閩江之下遊,離海約三十英裡。
此港之腹地,以閩江流域為範圍,面積約三萬方英裡。
至于此流域以外之地區,将歸他内河商埠或他海港所管,故此港所管地區又狹于海州。
所以以順位言,二等海港之中,此港應居第三位。
福州通海之路,自外闩洲以至金牌口,水甚淺;自金牌口而上,兩岸高山夾之,既窄且深,直至于羅星塔下。
吾拟建此新港于南台島之下遊一部,以此地地價較賤,而施最新改良之馀地甚多也。
客船舶之鎖口水塘,應建設于南台島下端,近羅星塔處。
閩江左邊一支,在福州城上遊處應行閉塞,以集中水流,為沖刷南台島南邊港面之用。
其所閉故道,繞南台島北邊者,應留待自然填塞,或遇有必要,改作蓄潮水塘(收容潮漲時之水,俟潮退時放出,以助沖洗港内浮沙),以沖洗羅星塔以下一節水道。
閩江上段,應加改良,人力所能至之處為止,以供内地水運之用。
其下一段,自羅星塔以至于海,必須範圍整治之,以求一深三十英尺以上之水道,達于公海。
于是福州可為兩世界大港間航洋汽船之一寄港地矣。
欽州位于東京灣之頂,中國海岸之最南端。
此城在廣州即南方大港之西四百英裡。
凡在欽州以西之地,将擇此港以出于海,則比經廣州可減四百英裡。
通常皆知海運比之鐵路運價廉二十倍,然則節省四百英裡者,在四川、貴州、雲南及廣西之一部言之,其經濟上受益為不小矣。
雖其北亦有南甯以為内河商埠,比之欽州更近腹地,然不能有海港之用。
所以直接輸出入貿易,仍以欽州為最省儉之積載地也。
改良欽州以為海港,須先整治龍門江,以得一深水道直達欽州城。
其河口當浚深之,且範之以堤,令此港得一良好通路。
此港已選定為通過湘、桂入粵之株欽鐵路之終點。
雖其腹地較之福州為大,而吾尚置之次位者,以其所管地區,同時又為廣州世界港、南甯内河港所管,所以一切國内貿易及間接輸出入貿易皆将為他二港所占,惟有直接貿易始利用欽州耳。
是以腹地雖廣,于将來二等港中,欲淩福州而上,恐或不可能也。
此三個世界大港、四個二等港之外,吾拟于中國沿海,建九個三等港,自北至南如下: 【甲】葫蘆島。
【乙】黃河港。
【丙】芝罘。
【丁】甯波。
【戊】溫州。
【己】廈門。
【庚】汕頭。
【辛】電白。
【壬】海口。
此島為不凍深水港,位于遼東灣頂西側,離營口約六十英裡。
論東三省之冬期港,此港位置遠勝大連,以其到海所經鐵路較彼短二百英裡,又在豐富煤田之邊沿也。
當此煤田及
于是渡過元江,通過他郎、普洱及思茅,至緬甸邊界近瀾滄江處為止。
此線穿入雲南、廣西之南部錫、銀、銻三種礦産最富之地,同時沿線又有煤鐵礦田至多,複有多地産出金、銅、水銀、鉛。
論其農産,則米與花生均極豐饒,加以樟腦、桂油、蔗糖、煙葉,各種果類。
此線從西江鐵路橋西首起算,約長四百英裡。
自廣州起,西行至于太平墟之西江鐵路,與己線同軌。
過江始分支,向開平、恩平,經陽春,至高州及化州。
于化州須引一支線,至遂溪、雷州,達于瓊州海峽之海安,約長一百英裡。
于海安再以渡船與瓊州島聯絡。
其本線,仍自化州西行,過石城、廉州、欽州,達于與安南交界之東興為止。
東興對面芒街至海防之間,将來有法國鐵路可與相接。
此線全在廣東省範圍之内,經過人口多、物産富之區域,線路兩旁皆有煤鐵礦,有數處産金及銻,農産則有蔗糖、生絲、樟腦、苎麻、靛青、花生及種種果類。
此系統内各線,如上所述,約六千七百英裡。
此外須加以聯絡成都、重慶之兩線。
又須另設一線,起自乙線遵義之東,向南行至甕安,與丙線接;又一線自丙線之平越起,至丁線之都勻;又一線由丁線貴州界上一點,經南丹、那地,以至戊線之東蘭,再經泗城,以至己線之百色。
此聯絡各線,全長約六百英裡。
故總計應有七千三百英裡。
此系統将于下文所舉三線經濟上大有關系: 一法國經營之老街、雲南府已成線,及雲南府、重慶計劃線。
此線與己線交于阿迷州,與戊線交于威甯,與丁線交于叙府,與丙線交于滬州,而與甲乙兩線會于重慶。
二英國經營之沙市、興義計劃線。
此線與甲線交于辰州,與乙線交于鎮遠,與丙線交于平越,與丁線交于貴陽,而與戊線之支線交于永定西方之一點。
三美國經營之株洲、欽州計劃線。
此線與甲線交于永州,乙線交于全州,丙線交于桂林,丁線交于柳州,戊線交于遷江,己線交于南甯,而與庚線會于欽州。
所以此法、英、美三線,與本系統各線,一律完成之後,中國西南各省之鐵道交通可無缺乏矣。
此諸線皆經過廣大且長之礦産地,其地有世界上有用且高價之多種金屬。
世界中無有如此地含有豐富之稀有金屬者,如鎢、如錫、如銻、如銀、如金、如白金等等;同時又有雖甚普通而尤有用之金屬,如銅、如鐵、如鉛。
抑且每一區之中,均有豐裕之煤。
南方俗語有雲:“無煤不立城。
”蓋謂預計城被圍時,能于地中取炭,不事薪采,此可見其随在有煤産出也。
四川省又有石油礦及自然煤氣(火并),極為豐裕。
是故吾人得知,以西南鐵路系統開發西南山地之礦産利源,正與以西北鐵路系統開發蒙古、新疆大平原之農産利源,同其重要。
此兩鐵路系統,于中國人民為最必要,而于外國投資者又為最有利之事業也。
論兩系統之長短,大略相同,約七千英裡。
此西南系統,每英裡所費平均須在彼系統兩倍以上,但以其開發礦産利源之利益言,又視開發農産利源之利益更多數倍也。
既于中國海岸為此三世界大港之計劃,今則已至進而說及發展二三等海港及漁業港于沿中國全海岸,以完成中國之海港系統之機會矣。
近日以吾北方大港計劃為直隸省人民所熱心容納,于是省議會贊同此計劃,而決定作為省營事業立即舉辦,以此目的,經已票決募債四千萬元。
此為一種猛進之征兆。
而其他規劃,亦必或早或晚,或由省營,或由國營,随于民心感其必要,次第采用。
吾意則須建四個二等海港、九個三等海港及十五個漁業港。
此四個二等海港,應以下列之情形配置之,即一在北極端,一在南極端,其他之港則間在此三世界大港之間。
此項港口,按其将來重要之程度排列之如下: 【甲】營口。
【乙】海州。
【丙】福州。
【丁】欽州。
營口位于遼東灣之頂上,昔者嘗為東三省之唯一海港矣。
自改建大連為一海港以後,營口商業大減,昔日之事業殆失其半。
以海港論,營口之不利有二:一為其由海入口之通路較淺,二為冬期冰锢至數月之久。
而其勝于大連唯一之點,則為位置在遼河之口,擁有内地交通遍及于南滿遼河流域之内;其所以仍保有昔時貿易之半與大連抗者,全以其内地水路之便也。
欲使營口将來再能淩駕大連而肩随于前言三世界大港之後,吾人必須一面改良内地水路交通,一面浚深其達海之通路。
關于通路改良之工程,當取與改良廣州通海路相同之法,既設一水深約二十英尺之深水道,而又同時行填築之工程。
蓋以遼東灣頭廣而淺之沼地,可以轉為種稻之田,借之可得甚豐之利潤也。
至于内地水路交通,則不獨遼河一系,即松花江、黑龍江兩系統亦應一并改良。
其最重要之工程,則為鑿一運河,聯此各系統,此則吾當繼此有所讨論。
遼河與松花江間之運河,于将來營口之繁榮,實為最要分子。
惟有由此運河,此港始能成為中國二等海港中最重要者。
而在将來,此北滿之偉大森林地及處女壤上豐富礦源,可以以水路交通與營口相銜接也。
所以為營口計,此運河為最重要;使其缺此,則營口之為一海港也,最多不過保其現在之位置,人口六七萬,全年貿易三四千萬元,極矣,無由再占中國二等海港首位之位置矣。
此運河可鑿之于懷德以南,範家屯與四童山之間,與南滿鐵路平行,其長不及十英裡;亦可鑿之于懷德以北,青山堡與靠山屯之間,其長約十五英裡。
在前一線,所鑿者短,而以全水路計則長,在後一線,運河之長幾倍前者,而計此兩江系統間之全水路則較短。
兩線均無不可逾越之物質的障礙,二者俱在平原,但其中一線高出海面上之度或較他一線為多,則将來擇用于二者間唯一之取決點也。
若此運河既經開竣,則吉林、黑龍江兩富省及外蒙古之一部,皆将因此與中國本部可以水路交通相接,然則此運河不特營口之為海港大有需要焉也,又與中國全國國民政治上經濟上亦大有關系。
遼河、松花江運河完成以後,營口将為全滿洲與東北、蒙古内地水路系統之大終點。
而通海之路既經浚深以後,彼又将為重要僅亞于三大港之海港矣。
海州位于中國中部平原東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廣大肥沃之地區之一也。
海州以為海港,則剛在北方大港與東方大港二大世界港之間,今已定為東西橫貫中國中部大幹線海蘭鐵路之終點。
海州又有内地水運交通之利便,如使改良大運河其他水路系統已畢,則将北通黃河流域,南通西江流域,中通揚子江流域。
海州之通海深水路,可稱較善。
在沿江北境二百五十英裡海岸之中,隻此一點,可以容航洋巨舶逼近岸邊數英裡内而已。
欲使海州成為吃水二十英尺之船之海港,須先浚深其通路至離河口數英裡外,然後可得四尋深之水。
海州之比營口,少去結冰,大為優越;然仍不能不甘居營口之下者,以其所控腹地不如營口之宏大,亦不如彼在内地水運上有獨占之位置也。
福建省城在吾二等海港中居第三位。
福州今日已為一大城市,其人口近一百萬,位于閩江之下遊,離海約三十英裡。
此港之腹地,以閩江流域為範圍,面積約三萬方英裡。
至于此流域以外之地區,将歸他内河商埠或他海港所管,故此港所管地區又狹于海州。
所以以順位言,二等海港之中,此港應居第三位。
福州通海之路,自外闩洲以至金牌口,水甚淺;自金牌口而上,兩岸高山夾之,既窄且深,直至于羅星塔下。
吾拟建此新港于南台島之下遊一部,以此地地價較賤,而施最新改良之馀地甚多也。
客船舶之鎖口水塘,應建設于南台島下端,近羅星塔處。
閩江左邊一支,在福州城上遊處應行閉塞,以集中水流,為沖刷南台島南邊港面之用。
其所閉故道,繞南台島北邊者,應留待自然填塞,或遇有必要,改作蓄潮水塘(收容潮漲時之水,俟潮退時放出,以助沖洗港内浮沙),以沖洗羅星塔以下一節水道。
閩江上段,應加改良,人力所能至之處為止,以供内地水運之用。
其下一段,自羅星塔以至于海,必須範圍整治之,以求一深三十英尺以上之水道,達于公海。
于是福州可為兩世界大港間航洋汽船之一寄港地矣。
欽州位于東京灣之頂,中國海岸之最南端。
此城在廣州即南方大港之西四百英裡。
凡在欽州以西之地,将擇此港以出于海,則比經廣州可減四百英裡。
通常皆知海運比之鐵路運價廉二十倍,然則節省四百英裡者,在四川、貴州、雲南及廣西之一部言之,其經濟上受益為不小矣。
雖其北亦有南甯以為内河商埠,比之欽州更近腹地,然不能有海港之用。
所以直接輸出入貿易,仍以欽州為最省儉之積載地也。
改良欽州以為海港,須先整治龍門江,以得一深水道直達欽州城。
其河口當浚深之,且範之以堤,令此港得一良好通路。
此港已選定為通過湘、桂入粵之株欽鐵路之終點。
雖其腹地較之福州為大,而吾尚置之次位者,以其所管地區,同時又為廣州世界港、南甯内河港所管,所以一切國内貿易及間接輸出入貿易皆将為他二港所占,惟有直接貿易始利用欽州耳。
是以腹地雖廣,于将來二等港中,欲淩福州而上,恐或不可能也。
此三個世界大港、四個二等港之外,吾拟于中國沿海,建九個三等港,自北至南如下: 【甲】葫蘆島。
【乙】黃河港。
【丙】芝罘。
【丁】甯波。
【戊】溫州。
【己】廈門。
【庚】汕頭。
【辛】電白。
【壬】海口。
此島為不凍深水港,位于遼東灣頂西側,離營口約六十英裡。
論東三省之冬期港,此港位置遠勝大連,以其到海所經鐵路較彼短二百英裡,又在豐富煤田之邊沿也。
當此煤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