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以用錢為證

關燈
從事于交易,雖守古如許行者,亦不能不以粟易冠,以粟易器矣。

    是交易者,實為買賣之導線也。

    或曰:“交易與買賣有何分别?”曰:交易者,以貨易貨也;買賣者,以錢易貨也。

    錢币未發生以前,世間隻有交易之事耳。

    蓋自耕而食,自織而衣,以一人或一部落而兼數業者,其必有害于耕,有害于織,斷不苦通工分勞之為利大也。

    即耕者專耕,而織者專織,既無費時失事之虞,又有事半功倍之效,由是則生産增加,而各以有馀而交易也。

    此交易之所以較自耕自織為進化也。

     惟自交易既興之後,人漸可免為兼工,而仍不免于兼商也。

    何以言之?即耕者有馀粟,不得不攜其粟出而求交易也,織者有馀布,亦不得不攜其布出而求交易也。

    由此類推,則為漁、為獵、為牧、為樵、為工、為冶者,皆不得不各自攜其有馀,出而求交易也。

    否則,其有馀者,必有貨棄于地之虞,而不足者,必無由取得也。

    以一人而兼農、工兩業,其妨礙固大,然而農、工仍各不免于兼商,其缺憾亦非少也。

    且交易之事,困難殊多,近年倭理思氏之《南洋遊記》有雲:彼到未開化之鄉,常有終日不得一食者。

    蓋土香既無買賣,不識用錢,而彼所備之交易品,間有不适其地之需者,則不能易食物矣。

    古人與野番所受之困難,常有如下所述之事者;即耕者有馀粟,而欲得布,攜之以就有馀布者以求交易,無如有馀布者,不欲得粟而欲得羊,則有馀粟者困矣。

    有馀布者,攜其布以向牧者易羊,而有馀羊者,不欲得布而欲得器,則有馀布者又困矣。

    有馀羊者,牽其羊以向工者求易器,而工者不欲得羊而欲得粟,則有馀羊者又困矣。

    有馀器者,攜其器以向耕者求易粟,乃耕者不欲得器而欲得布,則有馀器者亦困矣。

    此四人者,各有所馀,皆為其馀三人中一人所需者,而以所需所有不相當,則四者皆受其困矣。

    此皆由古人、野番無交易之機關,所以勞多而獲少,而文化不能進步者也。

     神農氏有見于此,所以有教民日中為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也。

    有此日中為市之制,則交易之困難可以悉免矣。

    如上所述之四人者,可以同時赴市,集合一地,各出所馀,以求所需,彼此轉接,錯綜交易,而各得其所矣。

    此利用時間空間,為交易之機關者也。

    自有日中為市為交易之機關,于是易貨物,通有無,乃能暢行無阻矣,其為物雖異乎錢币,而功效則同也。

    故作者于此創言曰:“日中為市之制者,實今日金錢之先河也。

    ”乃世之經濟學家,多以為金錢之先天即交易也,不知交易時代之有中介機關,亦猶乎買賣時代之有中介機關也。

    買賣時代以金錢為百貨之中介,而交易時代則以日中為市,為百貨之中介也。

    人類用之者,則能受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之利;不用之者,則必受種種之困難也。

    未有金錢之前,則其便利于人類之交易者,無過于日中為市矣。

    故曰:日中為市者,金錢之先河也。

     自日中為市之制興,則交易通而百貨出,人類之勞力漸省,故其欲望亦漸開。

    于是前之隻交易需要之物者,今漸進而交易非需要之文飾玩好等物矣。

    漸而好之者愈多,成為普通之風尚,則凡有貨物以交易者,必先易之,而後以之易他貨物。

    如是則此等文飾玩好之物,如龜、貝、珠、玉者,轉成為百貨之“中準”矣。

    此錢币之起源也。

    是故錢币者,初本不急之物也,惟漸變交易而為買賣之後,則錢币之為用大矣。

    自有錢币以易貨物、通有無,則凡以有馀而求不足者,隻就專業之商賈以買賣而已,不必人人為商矣。

    是錢币之出世,更減少人之勞力,而增益人之生産,較之日中為市之利更大百十倍矣。

    人類自得錢币之利用,則進步加速,文明發達,物質繁昌,骎骎乎有一日千裡之勢矣。

     考中國錢币之興,當在神農日中為市之後,而至于成周,則文物之盛已稱大備矣。

    前後不過二千年耳,而文化不特超越前古,且為我國後代所不及,此實為錢币發生後之一大進步也。

    由此觀之,錢币者,文明之一重要利器也。

    世界人類自有錢币之後,乃能由野蠻一躍而進文明也。

     錢币發生數千年而後,乃始有近代機器之發明。

    自機器發明後,人文之進步更高更速,而物質之發達更超越于前矣。

    蓋機器者,羁勒天地自然之力以代人工,前時人力所不能為之事,機器皆能優為之。

    任重也,一指可當萬人之負;緻遠也,一日可達數千裡之程。

    以之耕,則一人可獲數百人之食;以之織,則一人可成千人之衣。

    經此一進步也,工業為之革命,天地為之更新,而金錢之力至此已失其效矣。

    何以言之?夫機器未出以前,世界之生産全賴人工為之,則買賣之量,亦無出乎金錢範圍以外者。

    今日世界之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