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以飲食為證
關燈
小
中
大
言食量也。
食物之重要種類有三,即淡氣類、炭輕類、脂肪類;此外更有水、鹽、鐵、磷、#、錳各質并生機質(此質化學家尚未考确為何元素),皆為人生所不可少也。
談氣類一格廉有四零一熱率,炭輕類一格康有四零一熱率,脂肪類一格廉有九零三熱率。
淡氣質以蛋白為最純,而各種畜肉及魚類皆涵大部分淡氣,植物中亦涵有淡氣質,而以黃豆、青豆為最多。
每人每日養身材料之多少,生理學家之主張各有不同,有以需蛋白質一百格廉為度者,有主張五十格廉便足者。
至于所用熱率多少,奧國那典氏所考得凡人身之重,每一基羅2(中國二十四兩)輕工作時當需三十四至四十熱率[即公斤(kilogram)。
]重工作時當需四十至六十熱率。
如是其人為七十基羅重者,于輕工作時當需食料二千八百熱率,于重工作時當需食料三千五百至四千熱率。
有奧國學者佛列查氏曾親自試驗彼身重八十六基羅,而每日所食蛋白質四十五格廉(中國一兩一錢七分)、燃料一千六百熱率,其後體質雖減少十三基羅有奇,然其康健較前尤勝;後再減少食料至三十八格廉蛋白、一千五百八十熱率,而其身體健康繼續如常。
各生理學家為飲食度量之試驗者多矣,而其為身體材料所需之淡氣質,總不外由五十格廉至一百格廉,即中國衡一兩三錢至二兩六錢之蛋白質也。
其為身體之燃料所需者,不外三四千熱率之間耳。
其間有極重之工作,有需熱率至五六千者,此則不常見也。
人間之疾病,多半從飲食不節而來。
所有動物皆順其自然之性,即純聽生元之節制,故于飲食之量一足其度,則斷不多食。
而上古之人與今之野蠻人種,文化未開,天性未漓,飲食亦多順其自然,故少受飲食過量之病。
今日進化之人,文明程度愈高,則去自然亦愈遠,而自作之孽亦多。
如酒也、煙也、鴉片也、鹄肩也,種種戕生之物,日出日繁,而人之嗜好邪僻亦以文明進化而加增,則近代文明人類受飲食之患者,實不可勝量也。
作者曾得飲食之病,即胃不消化之症。
原起甚微,嘗以事忙忽略,漸成重症,于是自行醫治稍愈,仍複從事奔走而忽略之。
如是者數次。
其後則藥石無靈,隻得慎講衛生,凡堅硬準化之物皆不入口,所食不出牛奶、粥糜、肉汁等物。
初頗覺效,繼而食之至半年以後,則此等食物亦歸無效,而病則日甚,胃痛頻來,幾無法可治。
乃變方法施以外治,用按摩手術以助胃之消化。
此法初施,亦生奇效,而數月後舊病仍發,每發一次,比前更重。
于是更覓按摩手術而兼明醫學者,乃得東京高野太吉先生。
先生之手術固超越尋常,而又著有《抵抗養生論》一書,其飲食之法與尋常迥異。
尋常西醫飲食之方,皆令病者食易消化之物,而戒堅硬之質。
而高野先生之方,則令病者戒除一切肉類及溶化流動之物,如粥糜、牛奶、雞蛋、肉汁等,而食堅硬之蔬菜、鮮果,務取筋多難化者,以抵抗腸胃,使自發力,以複其自然之本能。
吾初不之信,乃繼思吾之服粥糜、牛奶等物已一連半年,而病終不愈,乃有一試其法之意。
又見高野先生之手術,已能愈我頑病,意更決焉。
而先生則曰:“手術者乃一時之治法,若欲病根斷絕,長享康健,非遵我抵抗養生之法不可。
”遂從之而行,果得奇效。
惟愈後數月,偶一食肉或牛奶、雞蛋、湯水、茶、酒等物,病又複發。
始以為或有他因,不獨關于所食也。
其後三四次皆如此,于是不得不如高野先生之法,戒除一切肉類、牛奶、雞蛋、湯水、茶、酒,與夫一切辛辣之品;而每日所食,則硬飯與蔬菜及少許魚類,而以鮮果代茶水。
從此舊病若失,至今兩年,食量有加,身體康健勝常,食後不覺積滞,而覺暢快。
此則十年以來所未有,而近兩年始複見之者。
餘曩時曾肄業醫科,于生理衛生之學,自謂頗有心得,乃反于一己之飲食養生,則忽于微漸,遂生胃病,幾于不治。
幸得高野先生之抵抗養生術,而積年舊症一旦消除,是實醫道中之一大革命也。
于此可見飲食一事之難知有如此。
且人之禀賦各有不同,故飲食之物宜于此者不盡宜于彼,治飲食之病亦各異其術,不能一概論也。
惟通常飲食養生之大要,則不外乎有節而已,不為過量之食即為養生第一要訣也。
又肉食本為構成身體之材料及補充身體之材料,元氣所賴以存,為物至要,而不可稍為虧缺者也;然其所需之量,與身體之大小有一定之比例。
如上所述者,所食不可過多,多則損多益少。
故食肉過量而傷生者,獨多于他病也。
夫肉食之度,老少當有不同,青年待長之人肉食可以稍多,壯年生長已定之人肉食宜減,老年之人則更宜大減。
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
食物之重要種類有三,即淡氣類、炭輕類、脂肪類;此外更有水、鹽、鐵、磷、#、錳各質并生機質(此質化學家尚未考确為何元素),皆為人生所不可少也。
談氣類一格廉有四零一熱率,炭輕類一格康有四零一熱率,脂肪類一格廉有九零三熱率。
淡氣質以蛋白為最純,而各種畜肉及魚類皆涵大部分淡氣,植物中亦涵有淡氣質,而以黃豆、青豆為最多。
每人每日養身材料之多少,生理學家之主張各有不同,有以需蛋白質一百格廉為度者,有主張五十格廉便足者。
至于所用熱率多少,奧國那典氏所考得凡人身之重,每一基羅2(中國二十四兩)輕工作時當需三十四至四十熱率[即公斤(kilogram)。
]重工作時當需四十至六十熱率。
如是其人為七十基羅重者,于輕工作時當需食料二千八百熱率,于重工作時當需食料三千五百至四千熱率。
有奧國學者佛列查氏曾親自試驗彼身重八十六基羅,而每日所食蛋白質四十五格廉(中國一兩一錢七分)、燃料一千六百熱率,其後體質雖減少十三基羅有奇,然其康健較前尤勝;後再減少食料至三十八格廉蛋白、一千五百八十熱率,而其身體健康繼續如常。
各生理學家為飲食度量之試驗者多矣,而其為身體材料所需之淡氣質,總不外由五十格廉至一百格廉,即中國衡一兩三錢至二兩六錢之蛋白質也。
其為身體之燃料所需者,不外三四千熱率之間耳。
其間有極重之工作,有需熱率至五六千者,此則不常見也。
人間之疾病,多半從飲食不節而來。
所有動物皆順其自然之性,即純聽生元之節制,故于飲食之量一足其度,則斷不多食。
而上古之人與今之野蠻人種,文化未開,天性未漓,飲食亦多順其自然,故少受飲食過量之病。
今日進化之人,文明程度愈高,則去自然亦愈遠,而自作之孽亦多。
如酒也、煙也、鴉片也、鹄肩也,種種戕生之物,日出日繁,而人之嗜好邪僻亦以文明進化而加增,則近代文明人類受飲食之患者,實不可勝量也。
作者曾得飲食之病,即胃不消化之症。
原起甚微,嘗以事忙忽略,漸成重症,于是自行醫治稍愈,仍複從事奔走而忽略之。
如是者數次。
其後則藥石無靈,隻得慎講衛生,凡堅硬準化之物皆不入口,所食不出牛奶、粥糜、肉汁等物。
初頗覺效,繼而食之至半年以後,則此等食物亦歸無效,而病則日甚,胃痛頻來,幾無法可治。
乃變方法施以外治,用按摩手術以助胃之消化。
此法初施,亦生奇效,而數月後舊病仍發,每發一次,比前更重。
于是更覓按摩手術而兼明醫學者,乃得東京高野太吉先生。
先生之手術固超越尋常,而又著有《抵抗養生論》一書,其飲食之法與尋常迥異。
尋常西醫飲食之方,皆令病者食易消化之物,而戒堅硬之質。
而高野先生之方,則令病者戒除一切肉類及溶化流動之物,如粥糜、牛奶、雞蛋、肉汁等,而食堅硬之蔬菜、鮮果,務取筋多難化者,以抵抗腸胃,使自發力,以複其自然之本能。
吾初不之信,乃繼思吾之服粥糜、牛奶等物已一連半年,而病終不愈,乃有一試其法之意。
又見高野先生之手術,已能愈我頑病,意更決焉。
而先生則曰:“手術者乃一時之治法,若欲病根斷絕,長享康健,非遵我抵抗養生之法不可。
”遂從之而行,果得奇效。
惟愈後數月,偶一食肉或牛奶、雞蛋、湯水、茶、酒等物,病又複發。
始以為或有他因,不獨關于所食也。
其後三四次皆如此,于是不得不如高野先生之法,戒除一切肉類、牛奶、雞蛋、湯水、茶、酒,與夫一切辛辣之品;而每日所食,則硬飯與蔬菜及少許魚類,而以鮮果代茶水。
從此舊病若失,至今兩年,食量有加,身體康健勝常,食後不覺積滞,而覺暢快。
此則十年以來所未有,而近兩年始複見之者。
餘曩時曾肄業醫科,于生理衛生之學,自謂頗有心得,乃反于一己之飲食養生,則忽于微漸,遂生胃病,幾于不治。
幸得高野先生之抵抗養生術,而積年舊症一旦消除,是實醫道中之一大革命也。
于此可見飲食一事之難知有如此。
且人之禀賦各有不同,故飲食之物宜于此者不盡宜于彼,治飲食之病亦各異其術,不能一概論也。
惟通常飲食養生之大要,則不外乎有節而已,不為過量之食即為養生第一要訣也。
又肉食本為構成身體之材料及補充身體之材料,元氣所賴以存,為物至要,而不可稍為虧缺者也;然其所需之量,與身體之大小有一定之比例。
如上所述者,所食不可過多,多則損多益少。
故食肉過量而傷生者,獨多于他病也。
夫肉食之度,老少當有不同,青年待長之人肉食可以稍多,壯年生長已定之人肉食宜減,老年之人則更宜大減。
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