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月之調以取時律之聲而宋政和七年诏大晟府樂律随月用律右旋明大政記洪武三年定朝會燕飨樂舞之數凡奏樂曲皆按月律則其說不始於祖孝孫其制亦不止於唐也又考月令天子所居所服典禮之大政事之繁無不與月律相符故能召天地之和協五行之序隋鄭譯蘇夔請用十二律旋相為宮而和妥阻壞之遂止用黃锺一宮後儒多以為非由是言之按月用律洵古今不可易之成法也
皇帝上元筵宴樂【太蔟為宮】
怡平
安平
【臣】等謹按
皇帝上元筵宴
陞座奏怡平
還宮奏安平乾隆七年定以正月律太蔟為宮
皇上賜宴宗室
賜宴千叟樂【太蔟為宮】
隆平
慶平
【臣】等謹按乾隆四十八年正月
乾清宮普宴宗室五十年正月
乾清宮賜宴千叟并制樂章
皇帝陞座奏隆平
還宮奏慶平以正月律太蔟為宮
皇帝臨雍樂【夾锺為宮】
盛平
道平
【臣】等謹按乾隆五十年二月以辟雍肇建
皇上詣學釋奠
涖辟雍殿講學
陞座奏盛平
還宮奏道平以二月律夾锺為宮
【臣】等又按鄭樵略例凡非常用之樂概入别聲一門茲
賜宴宗室
賜宴千叟
臨雍講學皆屬
特行慶典具見
熙朝明備之模不當拘泥鄭例載入别聲故列於此行禮丹陛樂
慶平
治平
【臣】等謹按
皇帝三大節常朝諸王百官行禮奏慶平外藩行禮奏治平順治九年定乾隆七年奏定作樂之節於贊禮排班聲止之後樂作贊退之後廷臣趨至仗末樂止凡五節以一節為趨進三節為三跪九叩頭一節為趨退如有進表宣表禮儀則於第一節樂阕廷臣已跪之後進表宣表畢樂作又按文武進士行禮亦奏慶平
駕幸盛京行禮亦用慶平治平惟樂辭各異
内廷行禮丹陛樂
雝平
【臣】等謹按
皇帝三大節慶賀
皇後率
貴妃
妃
嫔等行禮丹陛大樂奏雝平乾隆七年定
太皇太後三大節慶賀樂
升平
恒平
【臣】等謹按康熙十六年增設
太皇太後宮中和韶樂
陞座奏升平
還宮奏恒平
皇太後三大節慶賀樂【南呂為宮】
豫平
履平
【臣】等謹按
皇太後三大節慶賀暨筵宴
陞座奏豫平
還宮奏履平順治初年定用丹陛大樂康熙二十五年增設中和韶樂乾隆七年重定樂章以南呂為宮
冊尊典禮同
【臣】等又按皇太後樂唐以前不概見至宋而有聖安乾安之名蓋善則尊親至大禮也我
皇上聖孝光昭乾隆七年議定
皇太後樂廷臣請以大呂為宮
皇上以
皇後樂用南呂大呂之序在南呂後於義未協乃定亦
用南呂為宮既不至與
郊
廟有并尊之嫌又與
朝廷之樂旋相為宮者兩無妨礙也
内廷行禮樂
益平
雝平
【臣】等謹按
皇太後三大節慶賀暨筵宴
皇帝率王公百官行禮丹陛大樂奏益平
皇後率
貴妃
妃
嫔公主王妃命婦等行禮丹陛大樂奏雝平
冊尊典禮同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定樂章
皇後三大節慶賀樂【南呂為宮】
淑平
順平
【臣】等謹按
皇後三大節慶賀
陞座奏淑平
還宮奏順平康熙八年定用丹陛大樂乾隆七年改用
中和韶樂重定樂章以南呂為宮
内廷行禮樂
正平
【臣】等謹按
皇後三大節慶賀
貴妃
妃
嫔公主王妃命婦等行禮丹陛大樂奏正平康熙八年定乾隆七年重定樂章
海上蟠桃
【臣】等謹按
皇太後冊尊典禮及上
徽号慶典并有
皇帝閲
冊寶之禮於
陞殿時殿廷清樂奏此辭钜典光昭隆古罕有非宋玉芝夀星等曲所能仿佛也乾隆七年定
火樹星橋
【臣】等謹按
乾清宮除夕元宵上燈殿廷清樂奏此詞乾隆七年定
海宇昇平日 玉殿雲開 萬象清甯
【臣】等謹按
皇帝三大節及上元除夕筵宴進果丹陛清樂奏海宇昇平日進酒丹陛清樂奏玉殿雲開進馔殿廷清樂奏萬象清寜
皇太後宮筵宴所奏同乾隆七年定
喜春光 雲和疊奏 風和日麗
【臣】等謹按
國初所用耕耤筵宴散樂蓋仍明代之舊雍正二年始改用清樂進果奏雨陽時若進酒奏五谷豐登進馔奏家給人足乾隆七年以雨陽時若三章但照古樂府體為之不能施於宴樂因更撰此詞進果丹陛清樂奏喜春光進酒丹陛清樂奏雲和疊奏進馔殿廷清樂奏風和日麗
文物京華盛 延閣雲濃 玉署延英
【臣】等謹按乾隆九年
皇上以翰林為儲材之所
特命冬官重修院署十月告成遂蠲吉日
駕幸翰林院爰集翰林出身諸臣
錫宴賦詩以示慈惠以勵泰交甚盛典也進果丹陛清樂奏文物京華盛進酒丹陛清樂奏延閣雲濃進馔殿廷清樂奏玉署延英
景運乾坤泰 聖德誕敷